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类运动训练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
背景技术:
通常在进行足球等球类训练或游戏时,利用能够将射出的球反弹回来的装置来方便捡球是一种不错的方案。此类装置可称为回球器或回弹网,一般包括网架、回弹网和底架,回弹网张紧在网架上,为了调整练习时回球反弹的角度,有些回球器还包括可伸缩的支架。为了方便携带和使用,有些回球器的网架、底架和支架采用可拆卸的组合圆管结构。使用时,网架、底架和支架之间通过螺钉铰接、再由螺母固定;使用完毕再进行拆卸,整个回球器拆卸之后装入包装盒以便装入汽车的后备箱。这样的组装、拆卸过程比较麻烦,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长期的组装、拆卸会使连接处的螺钉、螺母及连接孔产生疲劳磨损,影响回球器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拆卸步骤简单的可调节回球角度的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包括一网架、一底架及一支架,所述底架及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网架,所述底架及所述支架相对所述网架转动使所述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从一折叠状态转换至一支撑状态;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网架与所述底架位于同一平面,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网架与所述底架形成一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一下支管和一上支管,所述下支管设有一列定位孔,所述上支管设有一弹扣孔,所述上支管包括一弹扣,所述上支管插接于所述下支管,所述弹扣收容于所述弹扣孔与一所述定位孔,使所述下支管和上支管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扣收容于不同所述定位孔时,所述支架长度随之改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一快拆,所述下支管包括一锁固端,所述锁固端设有若干间隙,所述快拆将所述锁固端锁紧变形,抱死所述下支管和所述上支管,使所述下支管与上支管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支管还设有一第一固定孔,所述快拆设有一第二固定孔,所述快拆包括一螺钉,所述上支管沿轴向设有一凹槽,所述螺钉收容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凹槽抵触,以防止所述上支管相对所述下支管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还包括一插销,所述底架包括一底架框体及一焊接于所述底架框体的第一定位件,所述插销将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架包括一网架框体及焊接于所述网架框体的一第二定位件、一第三定位件、一第四定位件,所述底架通过所述第二定位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网架,所述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定位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网架,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定位件与所述网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其底架和支架均转动连接于网架,使用时由支架支撑网架使其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用插销将支架与底架固定,使用完毕后只需拔掉插销,将网架转动至底架平面,再用插销将支架和网架固定即可完成网架的收纳。这样的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在使用时无需组装,收纳时无需拆卸,节省时间和精力;以底架固定支架和网架,使用不受场地限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处于一支撑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处于一折叠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的下支管的一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下支管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的上支管的一立体图。
图7为图5所示上支管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1所示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的快拆的一立体图。
标记说明:
100、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1、底架;11、底架框体;111、底架框体通孔;12、第一定位件;121、第一定位片;122、第一通孔;2、网架;21、网架框体;22、第二定位件;221、第二定位片;222、第二通孔;23、第三定位件;231、第三定位片;232、第三通孔;24、第四定位件;241、第四定位片;242、第四通孔;3、支架;31、下支管;311、定位孔;312、锁固端;3121、第一固定孔;3122、间隙;313、插固端;3131、第一插孔;32、上支管;321、插接端;3211、弹扣孔;322、弹扣;323、凹槽;324、转动端;3241、第二插孔;33、快拆;331、第二固定孔;332、螺钉;4、回弹网;5、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100。所述可折叠式回弹球网架100包括一底架1、一网架2、一支架3、一回弹网4、一插销5。
所述底架1包括一底架框体11和一第一定位件12。所述底架框体11大致呈U形,U形两端设有一底架框体通孔111;所述第一定位件12包括两相互间隔的第一定位片121,所述两第一定位片121上设有第一通孔122,所述第一定位片121焊接于所述底架框体11,并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架框体11所在平面。
所述网架2包括一网架框体21、一第二定位件22、一第三定位件23、一第四定位件24。所述第二定位件22包括两相互间隔的第二定位片221,所述两第二定位片221上设有第二通孔222,所述第二定位片221焊接于所述网架框体21,并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网架框体21所在平面;所述第三定位件23包括两相互间隔的第三定位片231,所述两第三定位片231上设有第三通孔232,所述第三定位片231焊接于所述网架框体21,并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网架框体21所在平面;所述第四定位件24包括两相互间隔的第四定位片241,所述两第四定位片241上设有第四通孔242,所述第四定位片241焊接于所述网架框体21,并且其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网架框体21所在平面。
所述支架3包括一下支管31、一上支管32、一快拆33。所述下支管31包括一列定位孔311、一锁固端312、一插固端313,所述锁固端312设有一第一固定孔3121及若干间隙3122,所述插固端313设有两第一插孔3131;所述上支管32包括一插接端321、一弹扣322、一凹槽323、一转动端324,所述插接端321设有一弹扣孔3211,所述弹扣322收容于所述弹扣孔3211,所述凹槽323沿所述上支管32的轴向设置,所述转动端324设有两第二插孔3241;所述快拆33设有一第二固定孔331,所述快拆包括一螺钉332。所述下支管31的内径等于所述上支管32的外径,所述上支管32的插接端321插入所述下支管31的锁固端312,当所述弹扣322伸至所述下支管31的定位孔311的某一个时,在弹簧的推力作用下从所述弹扣孔3211和该定位孔311中弹出,将所述下支管31和所述上支管32卡住固定。然后用所述快拆33将所述下支管31的锁固端312锁住变形,抱死所述下支管31和上支管32,使其固定。为防止所述上支管32在所述下支管31内转动,再将所述快拆33的螺钉332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3121与第二固定孔331,并与所述上支管32的凹槽323抵触锁紧。
所述底架1、网架2、支架3、回弹网4的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底架框体11的U形两端置于所述第二定位片221的间隔区内,并且所述底架框体通孔111对齐所述第二通孔222,一转轴(图未示)插入对齐的四个通孔将所述底架1与所述网架2连接起来,并使所述底架1可绕所述网架2转动;所述支架3的上支管32的转动端324置于所述第四定位片241的间隔区内,并且所述上支管32的第二插孔3241对齐所述第四通孔242,一转轴(图未示)插入对齐的四个通孔将所述支架3与所述网架2连接起来,并使所述支架3可绕所述网架2转动;所述回弹网4的周边通过弹性绳连接并张紧于所述网架2上。
所述可折叠式回弹球底架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将所述底架1置于地面,转动所述网架2使所述网架2与所述底架1成一定角度,再转动所述支架3使所述支架3的下支管31的插固端313置于所述第一定位片121的间隔区内,所述第一插孔3131对齐所述第一通孔122,所述插销5插入对齐的四个通孔将所述支架3与所述底架1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网架2支撑并固定;使用完毕后,拔掉所述插销5,松开所述支架3与所述底架1的连接,将所述网架2向下转动到所述底架1所在平面,再转动所述支架3使其置于所述底架1的上面,所述插固端313置于所述第三定位片231的间隔区内,所述第一插孔3131对齐所述第三通孔232,最后将所述插销5插入对齐的四个通孔将所述支架3与所述网架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网架2的固定收纳。
另外,可以通过调节所述下支管31的定位孔311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弹扣322插入不同位置处的定位孔311来调节所述支架3的长度,从而调节所述网架2的倾斜角度,达到调整练习时回球反弹的角度的目的。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