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带滚筒的倒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078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配带滚筒的倒腰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腰架,尤其涉及一种配带滚筒的倒腰架。



背景技术:

人们用于吊腰的设施均是固定在一处,它是由一组弧形弯铁管构置,旁边连把手都没有,这种用于吊腰的设施:一是没有把手,上了年岁的人倒长了时间就会发昏或晕倒;二是接触人体背部的弧形表面没有按摩滚筒。

另外,有人申请了一种吊腰用的健身器(201520408948.0)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健身器的托架表面两边分别挖设置一个滑槽,每个滑槽的另一头外侧分别由活动钮铐固定躺架的下端,躺架两边骨架的反面上下分别设置一个滑槽,收缩架上端的两个滑轮分别嵌入对应处躺架两边骨架反面的滑槽内,收缩架下端的两个滑轮分别嵌入对应处托架表面两侧的滑槽内,这种健身器的优点是,收缩架两头末端可在对应处滑槽内呈灵活状滑行,而躺架随着收缩架的收缩,并可上下移动。但是,其躺架前部的躺板均是由多个板条均匀铺设而成,人体背部与板条接触后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种健身器只能供人们吊腰,其不具备其他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倒腰架在健身时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带滚筒的倒腰架,该倒腰架接触人体背部的弧形表面设有按摩滚筒,每个滚筒可对人体的背部进行翻滚式的按摩;另外,托板两边下侧的滑轮可在对应处地面的滑槽内呈灵活状滑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托板、倒腰架与滑槽,托板对应的两边下侧分别间隔均匀设置滑轮,对着托板两侧滑轮的地面分别设置一个滑槽,注意,两个滑槽之间的距离等于两排滑轮之间的距离,两个滑槽均要高于对应处的地面,托板两边下侧的滑轮分别嵌入对应处地面的滑槽内,托板表面一头的居中处竖着设置一个翘脚架,翘脚架呈梯子形;倒腰架的两头下侧分别固定对应处托板的表面两头,翘脚架与倒腰架一头对齐,倒腰架的表面一头设置一个坐垫,倒腰架另一头的弧形表面设置一个头垫,头垫里面一段的倒腰架弧形表面挖穿一个长方形空口子,在长方形空口子内,空口子内对应的两侧壁体居中处分别均匀设置一排转头,两排转头对齐,每个滚筒两头外侧的轴杆分别嵌入对应处的转头内,倒腰架对应的两侧居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倒腰架接触人体背部的弧形表面设有按摩滚筒,这样,使用人在倒要的同时,每个滚筒还会对其背部进行翻滚式的按摩;二、托板两边下侧的滑轮分别嵌入对应处地面的滑槽内,倒要时,托板下侧的滑轮不停的来回滑行,而使用人的整个身体也会随之左右移动;三、倒腰架的表面两头分别设有坐垫与头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示意图。

其中:1、托板;2、翘脚架;3、滑轮;4、滑槽;5、头垫;6、滚筒;7、倒腰架;8、提手;9、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中,托板1对应的两边下侧分别间隔均匀设置滑轮3,对着托板1两侧滑轮3的地面分别设置一个滑槽4,托板1的表面一头居中处竖着设置一个翘脚架2,翘脚架2呈梯子形。

图2包括图1,倒腰架7呈弧形状,倒腰架7的两头下侧分别固定对应处托板1的表面两头,倒腰架7的表面一头设置一个坐垫9,倒腰架7另一头的弧形表面设置一个头垫5,头垫5里面一段的倒腰架7弧形表面挖穿一个长方形空口子,空口子内对应的两侧壁体居中段分别均匀设置一排转头,两排转头对齐,每个滚筒6两头外侧的轴杆分别嵌入对应处的转头内,倒腰架7对应的两侧居中处分别设置一个提手8。

图3包括滑槽4,托板1两边下侧的滑轮3分别嵌入对应处地面的滑槽4内,托板1两边下侧的滑轮3可在对应处地面的滑槽4内呈灵活状滑行,滑轮3的半径等于滑槽4空腔内的深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