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4985发布日期:2018-07-17 23:2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板,尤其涉及如下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在将双脚全部放在滑板本体上部的脚板的状态下,通过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使滑板移动,减少安全事故危险并在使用过程中便于保持重心,提高移动速度并可根据需要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将滑板的移动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



背景技术:

通常滑板(skateboard)为在细长的板的前后安装四个轮子并通过用一侧腿蹬地来前进的体育用品,尤其,是在同时将双脚放在滑板之后从坡面等滑下的娱乐设备。

即,滑板由长长的椭圆形板(plate)和在上述板的底面安装的由两个轮组成的两个轮组构成,对现有滑板而言,在平地滑行时,通过使用人员用一只脚蹬地的推动力来使滑板滑行,当在滑行的过程中旋转时,使用人员通过用脚使滑板朝向滑板移动方向的左右侧倾斜或使用人员使身体倾斜,来使滑板旋转,通常以这种方式享受滑板的乐趣。

在使用这种滑板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推动力,使用人员需在将一只脚放到滑板上的状态下用另一只脚反复进行蹬地的动作,这给滑板使用人员带来了不少不便之处。

即,由于使得使用人员始终需用一只脚持续蹬地才能持续得到推动力,在蹬地的过程中,使用人员需通过另一只脚保持重心,因而因容易破坏重心而使得安全事故的危险性上升,为了蹬地则需使一只脚持续上下移动,因而容易疲劳。

并且,在滑滑板的过程中,由于是在用一只脚支撑重心的状态下用另一只脚蹬地,因而在进行蹬地或将用于蹬地的那只脚放到滑板上的动作的过程中很难保持重心,存在不熟练的使用人员很难滑滑板的问题。

并且,如上所述,由于现有的滑板通过在用一只脚支撑重心的状态下用另一只脚蹬地,因而平地上的速度有限(约10~15km),在以更快的速度享受滑板的乐趣方面存在局限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公开号10-2009-0005633号(2009年01月14日)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公报公开号10-2009-0022791号(2009年03月04日)

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公报授权号10-1479197号(2014年12月29日)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消除为了得到滑板的推动力而使得使用人员将一只脚放到滑板上并利用另一只脚反复蹬地的不便之处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并可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不易疲劳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于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容易保持重心而与年龄无关地轻松滑滑板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

本发明的还有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提高滑板轮的转速来提高滑板的移动速度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将移动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加强作为成年男女健康象征的大腿肌肉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使使用人员根据需要随时变换姿势来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变换多种姿势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

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包括:滑板本体100,按规定深度在中央部形成安装槽112,隔着上述安装槽112分别形成引导孔114,使用人员的双脚能够踩着滑板本体100站立;中央旋转部200,包括旋转板210、支撑部件220及螺栓部件230,上述旋转板210安装在上述滑板本体100的安装槽112,在上述支撑部件220的中央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分别安装推力轴承240,在上述支撑部件220的左右两侧端部以一体的方式设置有中空的翼部222,上述螺栓部件230贯通上述旋转板210和支撑部件220来与螺母部件232相结合,滑板使用人员能够用一只脚踩着中央旋转部200来转换方向;第一脚板部300,包括脚板310、支撑部件320、螺栓部件330、滑板轮组装体340,上述脚板310安装在上述滑板本体100的一侧引导孔114,在上述支撑部件320的中央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分别安装推力轴承350,在上述支撑部件320的左右两侧端部以一体的方式设置有中空的翼部322,上述螺栓部件330贯通上述脚板310和上述支撑部件320来与螺母部件360相结合,上述滑板轮组装体340的上端的水平延伸部342与上述支撑部件320的底面相结合,在与上述水平延伸部342形成为一体的主体344的左右两侧端部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滑板轮346,上述第一脚板部300以上述滑板本体100的中央部作为中心来设置于一侧,通过上述脚板310的左右往复运动来使上述滑板本体100移动;第二脚板部400,包括脚板410、支撑部件420、螺栓部件430、滑板轮组装体440,上述脚板410安装在上述滑板本体100的另一侧引导孔114,在上述支撑部件420的中央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分别安装推力轴承450,在上述支撑部件420的左右两侧端部以一体的方式设置有中空的翼部422,上述螺栓部件430贯通上述脚板410和上述支撑部件420来与螺母部件460相结合,上述滑板轮组装体440的上端的水平延伸部442与上述支撑部件420的底面相结合,在与上述水平延伸部442形成为一体的主体444的左右两侧端部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滑板轮446,上述第二脚板部400以上述滑板本体100的中央部作为中心来设置于另一侧,通过上述脚板410的左右往复运动来使上述滑板本体100移动;以及弹性引导部500,分别设置于上述滑板本体100与上述滑板轮组装体340之间及上述滑板本体100与上述滑板轮组装体440之间,来引导上述支撑部件220、320、420的左右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滑板本体100的左右两侧端部形成向上倾斜弯曲的形状。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滑板本体100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把手孔116,使用人员能够通过向上述把手孔116放入手来抓住滑板并使滑板移动。

在本发明中,向上述支撑部件220、320、420的左右两侧端部分别插入用于使引导件514的左右往复运动变得顺畅的合成树脂材质的套管224、324、424。

在本发明中,上述弹性引导部500包括:铝材质的芯材512,形成杆形状;不锈钢材质的引导件514,用于插入上述芯材;大螺旋弹簧520、小螺旋弹簧522,以包围上述引导件514的两侧外周面的方式分别设置;修整部件530及弹簧收纳部件540,使上述引导件514依次贯通;以及螺栓部件550,与上述引导件514相结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将具有如下的效果。

第一,在将双脚全部放在滑板本体100上部的脚板310、410的状态下,通过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使滑板移动,因而将消除为了在现有滑板中得到滑板的推动力而使得使用人员将一只脚放到滑板上并利用另一只脚反复蹬地的不便之处。

第二,由于无需使使用人员用一只脚持续蹬地,因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并可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不易疲劳。

第三,由于在将双脚全部放在滑板上部的脚板310、410的状态下通过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使滑板移动,因而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容易保持重心,可与年龄无关地轻松滑滑板。

第四,随着快速地反复进行放在脚板310、410的双脚的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提高滑板轮346、446的转速,因而可提高滑板的移动速度。

第五,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来将放在第一脚板部300的脚板310上的左脚放到旋转板210且通过将身体转动180度来将放在第二脚板部400的脚板410上的右脚抬起并放在第一脚板部300的脚板310,从而可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将移动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

第六,可通过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加强作为成年男女健康象征的大腿肌肉。

第七,通过使旋转板210和脚板310、410具有可自由转动的结构,由此可通过使使用人员根据需要随时变换姿势(180度)来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变换多种姿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的立体图。

图2及图3分别为图1所示的滑板的部分剖切分离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滑板的俯视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大螺旋弹簧被压缩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第一脚板部的设置位置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中央旋转部的设置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第二脚板部的设置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第一脚板部及第二脚板部的设置位置的侧剖视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中央旋转部的设置位置的侧剖视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大螺旋弹簧复原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脚板左右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

以下内容中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应限定于常规的或词典中的含义来解释,立足于发明人为了能够以最优的方法说明自身的发明而可适当地定义术语的含义的原则,所使用的术语或单词应以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及概念来解释。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的立体图,图2及图3分别为图1所示的滑板的部分剖切分离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的滑板的俯视图。

并且,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大螺旋弹簧被压缩的状态的主视图,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第一脚板部的设置位置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中央旋转部的设置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并且,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第二脚板部的设置位置的放大剖视图,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第一脚板部及第二脚板部的设置位置的侧剖视图,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中央旋转部的设置位置的侧剖视图。

并且,图11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大螺旋弹簧复原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为示出本发明的滑板中的脚板左右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参照图1至图1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大体包括滑板本体100、中央旋转部200、第一脚板部300、第二脚板部400及弹性引导部500。

参照图1,滑板本体100为细长的板形状,用于使使用人员通过后述的多个脚板310、410来用双脚踩上去并站立,考虑到外部美观性,左右两侧端部形成向上倾斜弯曲的形状,按规定深度在中央部形成用于安装后述的旋转板210的圆形安装槽112,隔着上述安装槽112分别形成用于设置脚板310、410的椭圆形引导孔114,在滑板本体100的各个边缘分别形成有把手孔116,使用人员能够通过向上述把手孔116放入手来抓住滑板并使滑板移动。

即,从平面上看,在安装槽112的上侧、下侧和引导孔114的左侧、右侧分别形成有把手孔116。其中,把手孔116的形成位置并不限定于这四个位置,可形成1~4个把手孔116。

参照图1至图3,中央旋转部200用于使得滑板使用人员在用一只脚踩住的情况下转换方向,包括旋转板210、支撑部件220、螺栓部件230、螺母部件232、多个推力轴承240(threstbearing)。

即,在上述安装槽112安装直径为150mm的旋转板210,螺栓部件230贯通旋转板210和支撑部件220来与螺母部件232相结合,从而形成可使旋转板210自由转动360度的结构。

在支撑部件220的中央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分别安装被螺栓部件230贯通的推力轴承240,在支撑部件220的左右两侧端部以一体的方式形成用于使后述的杆组装体510贯通的中空的翼部222,支撑部件220的上部面通过多个螺丝钉(未图示)固定于滑板本体100。

另一方面,中央旋转部200可在不具有推力轴承240的情况下不体现旋转功能。即,根据需要,可仅体现固定功能,而不具备旋转功能。

参照图1、图2及图6,第一脚板部300以滑板本体100的中心部为中心来设置于一侧,通过脚板310的左右往复运动来使滑板本体100移动,并且,可使脚板310自行旋转,第一脚板部300包括脚板310、支撑部件320、螺栓部件330、滑板轮(wheel)组装体340、多个推力轴承350、螺母部件360及垫圈370。

即,在一侧引导孔114上安装圆形的直径为200mm的脚板310,螺栓部件330贯通脚板310和支撑部件320来与螺母部件360相结合。

在此情况下,在支撑部件320的中央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分别安装被螺栓部件330贯通的推力轴承350,在支撑部件320的左右两侧端部以一体的方式形成用于使后述的杆组装体510贯通的中空的翼部322。由此,脚板310在支撑部件320的上部面形成可自由旋转的结构。

在滑板轮组装体340中,滑板轮组装体340的上端的具有u字形截面的水平延伸部342通过多个螺丝钉348(参照图6)来与支撑部件320的底面相结合,与水平延伸部342形成为一体的主体344的左右两侧端部与滑板轮346轴承(未图示)结合,来形成可自由转动的结构。在此情况下,上述轴承由可向单一方向转动的滚针离合器轴承构成。

另一方面,第一脚板部300可在不具有推力轴承350的情况下不体现旋转功能。即,根据需要,可仅体现固定功能,而不具备旋转功能。

参照图1、图3及图7,第二脚板部400以滑板本体100的中心部为中心来设置于另一侧,通过脚板410的左右往复运动来使滑板本体100移动,并且,可使脚板410自行旋转,第二脚板部400包括脚板410、支撑部件420、螺栓部件430、滑板轮组装体440、多个推力轴承450、螺母部件460及垫圈470。

即,在另一侧引导孔114上安装直径为200mm的脚板410,螺栓部件430贯通脚板410和支撑部件420来与螺母部件460相结合。

在此情况下,在支撑部件420的中央部的上部面及下部面分别安装被螺栓部件430贯通的推力轴承450,在支撑部件420的左右两侧端部以一体的方式形成用于使后述的杆组装体510贯通的中空的翼部422。由此,脚板410在支撑部件420的上部面形成可自由旋转的结构。

在滑板轮组装体440中,滑板轮组装体440的上端的水平延伸部442通过多个螺丝钉448(参照图8)来与支撑部件420的底面相结合,与水平延伸部442形成为一体的主体444的左右两侧端部与滑板轮446轴承(未图示)结合,来形成可自由转动的结构。在此情况下,上述轴承由可向单一方向转动的滚针离合器轴承构成。

另一方面,第二脚板部400可在不具有推力轴承450的情况下不体现旋转功能。即,根据需要,可仅体现固定功能,而不具备旋转功能。

参照图2及图3,弹性引导部500设置于滑板本体100与滑板轮组装体340之间及滑板本体100与滑板轮组装体440之间,来引导支撑部件220、320、420的左右往复运动,包括杆组装体510、大螺旋弹簧520、小螺旋弹簧522、修整部件530、弹簧收纳部件540、螺栓部件550及螺母部件560。

杆组装体510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来形成一对,杆形状的铝(al)材质的芯材512插入于直径更大的中空的不锈钢(sus)材质的引导件514,该引导件514贯通上述支撑部件220、320、420的翼部222、322、422,芯材512起到在引导件514的内部提高引导件的耐久性的作用。

并且,在引导件514的两侧端部分别形成有用于使后述的螺栓部件550螺纹结合的螺纹孔(未图示)。

在此情况下,芯材512和引导件514的材质分别采用铝和不锈钢是为了减少重量,杆组装体510也可形成不锈钢材质的单一结构体,而不是与芯材512和引导件514形成的组装体。

并且,为了使引导件514的左右往复运动变得顺畅,也可向支撑部件320、420的左右两侧端部插入具有t字形剖面形状的合成树脂材质的套管324、424,也可在其他支撑部件220使用套管224(图7)。

另一方面,大螺旋弹簧520分别以包围引导件514的两侧外周面的方式设置,上述大螺旋弹簧520的一端部与后述的修整部件530相接触,大螺旋弹簧520的另一端部与支撑部件320、420的外侧端部相接触。

并且,在支撑部件220的左右两侧端部,小螺旋弹簧522分别以包围引导件514的两侧外周面的方式设置,上述小螺旋弹簧522用于防止支撑部件320、420在进行左右往复运动过程中与支撑部件220直接接触,通过弹性作用来帮助支撑部件320、420更加顺畅地进行左右移动。

修整部件530具有形截面,在左右两侧端部形成有贯通孔532,使得引导件514的一部分贯通该贯通孔532来与大螺旋弹簧520一同收纳于后述的弹簧收纳部件540,修整部件530的上部面通过多个螺丝钉(未图示)来固定于滑板本体100。

弹簧收纳部件540形成中空的圆筒形状,前端部通过焊接来固定于修整部件530,引导件514贯通修整部件530来在弹簧收纳部件540内部与螺栓部件550相结合。即,引导件514通过依次贯通修整部件530及弹簧收纳部件540来与螺栓部件550相结合。

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但本发明的滑板可具有制动(brake)功能。即,在通过螺栓部件来在两个弹簧收纳部件540之间使高度为约80mm的聚氨酯材质摩擦部件(未图示)与滑板本体100的底面相结合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人员根据需要来用脚对滑板本体100的前方或后方进行加压,使上述摩擦部件与地面相接触,从而减少滑板的速度,图2、图3中的未说明的附图标记250、370、470表示垫圈。

以下,说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作用。

参照图12,本发明的滑板的脚板310、410和支撑部件320、420及滑板轮组装体340、440借助大螺旋弹簧520的复原力来通过引导孔114向旋转板210附近移动,从而形成分别遮盖旋转板210的一部分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使用人员首先抓住滑板本体100的把手孔116来移动到想要去的地方并将滑板放到地面,将双脚放到脚板310、410。之后,随着依次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支撑部件320、420沿着引导件514的外周面来以中央旋转部200的支撑部件220作为中心来使其间隔变宽或变窄,与此同时,大螺旋弹簧520通过被压缩或复原来使滑板轮346、446旋转,从而使滑板朝向单一方向(向前)移动。

即,在将双脚放在脚板310、410的状态下,随着依次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使滑板产生自助推动力,从而可使滑板进行移动。

在此情况下,适用于滑板轮组装体340、440的轴承为可向单一方向转动的滚针离合器轴承,因而随着在使用人员将双脚放到脚板310、410的状态下依次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使得脚板310、410的间隔变窄或变宽,若使得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变快,则推动力变大,由此,可通过提高滑板轮346、446的单一方向(前方)的转速来提高滑板的移动速度(约15~20km)。

并且,在使用人员将双脚放到脚板310、410的状态下,在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的过程中,能够以旋转角相对大于双脚的间隔宽的情况的方式使滑板本体100旋转,能够以旋转角相对小于双脚的间隔窄的情况的方式使滑板本体100旋转。由此,可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进行紧急制动旋转或缓慢的旋转。

另一方面,以惯用脚为右脚为例来进行说明,即,在使用人员想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使用滑板的过程中转换移动方向的情况下,将一只脚,即,将放在第一脚板部300的脚板310上的左脚放到自由转动的上述旋转板210且通过将身体转动180度来将放在第二脚板部400的脚板410上的右脚抬起并放在第一脚板部300的脚板310,之后,随着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使得大螺旋弹簧520被压缩或复原,同时使滑板轮346、446转动,来使得滑板朝向另一方向(后方)移动,从而可将滑板的移动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

如上所述的过程中,根据本发明,在将双脚全部放在滑板本体100上部的脚板310、410的状态下,通过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使滑板移动。因而,将消除为了在现有滑板中得到滑板的推动力而使得使用人员将一只脚放到滑板上并利用另一只脚反复蹬地的不便之处。

并且,由于无需使使用人员用一只脚持续蹬地,因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并可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不易疲劳。

并且,由于在将双脚全部放在滑板上部的脚板310、410的状态下通过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使滑板移动,因而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容易保持重心,可与年龄无关地轻松滑滑板。

并且,随着快速地反复进行放在脚板310、410的双脚的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提高滑板轮346、446的转速,因而可提高滑板的移动速度。

并且,可通过反复进行张开双脚及合拢双脚的动作来加强作为成年男女健康象征的大腿肌肉。

并且,通过使旋转板210和脚板310、410具有可自由转动的结构,由此可通过使使用人员根据需要随时变换姿势(180度)来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变换多种姿势。

并且,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来将放在第一脚板部300的脚板310上的左脚放到旋转板210且通过将身体转动180度来将放在第二脚板部400的脚板410上的右脚抬起并放在第一脚板部300的脚板310,从而可在使用滑板的过程中将移动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

如上所述,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能够自行提供推动力的滑板,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实施多种变形。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滑板本体112:安装槽

114:引导孔116:把手孔

200:中央旋转部210:旋转板

220、320、420:支撑部件222、322、422:翼部

300:第一脚板部310、410:脚板

340、440:滑板轮组装体346、446:滑板轮

400:第二脚板部500:弹性引导部

510:杆组装体520:大螺旋弹簧

522:小螺旋弹簧530:修整部件

532:贯通孔540:弹簧收纳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