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篮球投篮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78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篮球投篮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投篮训练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篮球投篮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篮球运动是世界人民广泛爱好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投篮是篮球运动一项关键指标,运动员为了提高篮球水平,经常要进行投篮训练来提高自身水平。但是中远距离投篮的捡球,既消耗体力又浪费时间。对于专业篮球运动员进行投篮训练时都会有相应的训练师为其捡球,专业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大,单纯的依靠训练师进行捡球,对训练师的体力是极大地消耗。并且专业篮球运动员进行投篮训练时,要进行各个角度的投篮训练,训练师要频繁的捡球、为运动员传球,而且有些球会被篮筐弹的很远,使运动员的训练效率低下。针对此类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投篮训练器,运动员进行投篮训练时用来将球有效的回收,不用再频繁的捡球,但现有技术中的投篮训练器有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技术中的投篮训练器,仅仅具有将投出去的篮球收集的功能,运动员在各个角度进行投篮训练时,需要训练师用手对运动员进行传球,不仅消耗了训练师的体力,更是降低了投篮训练效率。

2、现有技术中的投篮训练器体积很大,重量大,设置在篮球架下的地板上,每次进行投篮训练都要将装置推来推去,费时费力,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篮球投篮训练装置,它体积小,重量小,使用时将装置固定在篮球架底部横梁上,与篮球架底部横梁滑动连接,每次进行投篮训练时能够方便的进行收放,省时省力,使用方便;而且不仅具有将投出去的篮球收集的功能,运动员在规定的角度进行投篮训练时,不需要训练师用手对运动员进行传球,运动员在各个角度轮流进行投篮训练时,通过配合使用底部分球支架,不需要训练师用手对运动员进行传球就可完成训练,不仅节省了训练师的体力,更是提高了投篮训练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篮球投篮训练装置,包括顶部收球装置总成和电机遥控器,所述顶部收球装置总成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收集顶管、第一YRT转台轴承、转动分球管、连接座、第二YRT转台轴承和电机箱,所述固定支架一端与篮球架底部横梁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另一端与固定收集顶管、电机箱连接,所述第一YRT转台轴承包括第一内圈和第一外圈,所述第一内圈与固定收集顶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圈与转动分球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设置在转动分球管底部,所述连接座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内齿轮,所述第二YRT转台轴承包括第二内圈和第二外圈,所述连接座底部边缘与第二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顶部与第二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内设有遥控电机,所述遥控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所述电机遥控器与遥控电机信号连接。

还包括底部分球支架,所述底部分球支架总成包括收集车和输送架,所述收集车上设有锥形收集口,所述输送架与收集车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竖直架、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所述竖直架顶端设有与篮球架底部横梁滑动连接的滑套,所述第一横架与固定收集顶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架与电机箱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收集顶管底部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一内圈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转动分球管顶部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第一外圈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连接座内设有空腔,所述连接座顶部与转动分球管焊接,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与第二外圈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电机箱顶部设有第四凸缘,所述第四凸缘与第二内圈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内圈外围和第二内圈外围均设有密封保护垫。

所述固定收集顶管和转动分球管内测管面设有隔离垫,所述隔离垫顶部与固定收集顶管内测管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垫底部与转动分球管内测管面接触。

所述收集车内设有篮球放置腔。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包括顶部收球装置总成和电机遥控器,装置固定在篮球架底部横梁上,与篮球架底部横梁滑动连接,体积小,重量小,使用时将装置向靠近篮筐的一端滑出,使固定收集顶管顶部与篮网底部连接,使用完毕后再将装置滑到远离篮筐的一端,每次进行投篮训练时能够方便的进行收放,省时省力,使用方便;而且通过使用电机遥控器来控制遥控电机,进而控制转动分球管的出口的方向,使转动分球管的出口朝向规定的角度,这样一来投进的篮球就可根据转动分球管出口的朝向,将篮球排出,运动员接球后即可出手进行投篮训练,如此一来,本装置不仅具有将投出去的篮球收集的功能,运动员在规定的角度进行投篮训练时,不需要训练师用手对运动员进行传球,将篮球从转动分球管出口的朝向排出后就可完成对运动员的传球,运动员接球后即可出手进行投篮训练,运动员在各个角度轮流进行投篮训练时,通过配合使用底部分球支架,通过控制遥控电机,使转动分球管的出口的朝向与底部分球支架的位置相对应,就可将篮球排放到不同位置的收集车上,收集车内的篮球通过输送架输送至另一端,运动员就可方便的拿球进行投篮训练,训练师仅仅需要控制电机遥控器、捡运动员未投进的篮球即可,不需要训练师用手对运动员进行传球就可完成训练,不仅节省了训练师的体力,更是提高了投篮训练效率。

2、通过设置第一YRT转台轴承和第二YRT转台轴承,第一YRT转台轴承包括第一内圈和第一外圈,第二YRT转台轴承包括第二内圈和第二外圈,第一内圈与固定收集顶管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外圈与转动分球管顶部固定连接,连接座底部边缘与第二外圈固定连接,电机箱顶部与第二内圈固定连接,这就保证了当遥控电机旋转时,通过外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电机带动转动分球管、连接座转动的同时,固定收集顶管和电机箱不转动,使转动分球管的出口能够根据需要朝向任何方向进行投篮训练。

3、通过使用遥控电机和电机遥控器,能够方便的对转动分球管的出口朝向进行控制,完成规定的投篮训练内容。

4、通过将固定支架设置为竖直架、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竖直架顶端设置滑套,不仅能够方便的完成对固定收集顶管、电机箱的支撑和位置固定,而且保证了竖直架与篮球架底部横梁的滑动连接,每次进行投篮训练时能够方便的进行收放,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5、通过在第一内圈外围和第二内圈外围均设置密封保护垫,能够对第一YRT转台轴承、第二YRT转台轴承内部结构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6、通过在固定收集顶管和转动分球管内测管面设置隔离垫,能够避免篮球与第一YRT转台轴承的摩擦,从而避免第一YRT转台轴承损坏;隔离垫底部与转动分球管内测管面接触,但不存在任何连接关系,是为了保证转动分球管转动时,隔离垫不转动,保证装置的有效运行。

7、通过在收集车内设置篮球放置腔,方便投篮训练完毕后用来放置训练用篮球。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顶部收球装置总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使用状态俯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附图2中I部放大图。

附图5是本发明附图2中II部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电机遥控器;2、固定支架;3、固定收集顶管;4、第一YRT转台轴承;5、转动分球管;6、连接座;7、第二YRT转台轴承;8、电机箱;9、篮球架底部横梁;10、第一内圈;11、第一外圈;12、内齿轮;13、第二内圈;14、第二外圈;15、遥控电机;16、外齿轮;17、收集车;18、输送架;19、锥形收集口;20、竖直架;21、第一横架;22、第二横架;23、滑套;24、第一凸缘;25、第二凸缘;26、空腔;27、第三凸缘;28、第四凸缘;29、密封保护垫;30、隔离垫;31、篮球放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是一种新型篮球投篮训练装置,主体结构包括顶部收球装置总成和电机遥控器1,所述顶部收球装置总成包括固定支架2、固定收集顶管3、第一YRT转台轴承4、转动分球管5、连接座6、第二YRT转台轴承7和电机箱8,所述固定支架2一端与篮球架底部横梁9连接,所述固定支架2另一端与固定收集顶管3、电机箱8连接,固定支架2通过与篮球架底部横梁9、固定收集顶管3、电机箱8连接,用来将整个顶部收球装置总成进行固定和支撑。所述第一YRT转台轴承4包括第一内圈10和第一外圈11,所述第一内圈10与固定收集顶管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圈11与转动分球管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6设置在转动分球管5底部,所述连接座6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内齿轮12,连接座6用来与第二YRT转台轴承7和遥控电机15连接。所述第二YRT转台轴承7包括第二内圈13和第二外圈14,所述连接座6底部边缘与第二外圈1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8顶部与第二内圈1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8内设有遥控电机15,所述遥控电机15的输出端设有与内齿轮12相啮合的外齿轮16,如此设计,保证了当遥控电机15旋转时,通过外齿轮16与内齿轮12相啮合,遥控电机15带动转动分球管5、连接座6转动的同时,固定收集顶管3和电机箱8不转动,使转动分球管5的出口能够根据需要朝向任何方向进行投篮训练。所述电机遥控器1与遥控电机15信号连接,通过使用遥控电机15和电机遥控器1,能够方便的对转动分球管5的出口朝向进行控制,使转动分球管5的出口朝向规定的角度,这样一来投进的篮球就可根据转动分球管5出口的朝向,将篮球排出,运动员接球后即可出手进行投篮训练,完成规定的投篮训练内容。如此一来,本装置不仅具有将投出去的篮球收集的功能,运动员在规定的角度进行投篮训练时,不需要训练师用手对运动员进行传球,将篮球从转动分球管5出口的朝向排出后就可完成对运动员的传球,运动员接球后即可出手进行投篮训练。

为了更好地适应运动员在各个角度轮流进行投篮训练,还包括底部分球支架,所述底部分球支架总成包括收集车17和输送架18,所述收集车17上设有锥形收集口19,所述输送架18与收集车17可拆卸连接。运动员在各个角度轮流进行投篮训练时,通过配合使用底部分球支架,通过控制遥控电机15,使转动分球管5的出口的朝向与底部分球支架的位置相对应,就可将篮球排放到不同位置的收集车17上,收集车17内的篮球通过输送架18输送至另一端,运动员就可方便的拿球进行投篮训练,训练师仅仅需要控制电机遥控器1、捡运动员未投进的篮球即可,不需要训练师用手对运动员进行传球就可完成训练,不仅节省了训练师的体力,更是提高了投篮训练效率。

为了保证竖直架20与篮球架底部横梁9的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2包括竖直架20、第一横架21和第二横架22,所述竖直架20顶端设有与篮球架底部横梁9滑动连接的滑套23,所述第一横架21与固定收集顶管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架22与电机箱8固定连接。如此设计,不仅能够方便的完成对固定收集顶管3、电机箱8的支撑和位置固定,而且保证了竖直架20与篮球架底部横梁9的滑动连接,每次进行投篮训练时能够方便的进行收放,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顶部收球装置总成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固定收集顶管3底部设有第一凸缘24,所述第一凸缘24与第一内圈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动分球管5顶部设有第二凸缘25,所述第二凸缘25与第一外圈1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座6内设有空腔26,所述连接座6顶部与转动分球管5焊接,所述连接座6上设有第三凸缘27,所述第三凸缘27与第二外圈1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箱8顶部设有第四凸缘28,所述第四凸缘28与第二内圈13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能够对第一YRT转台轴承4、第二YRT转台轴承7内部结构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内圈10外围和第二内圈13外围均设有密封保护垫29。

为了能够对第一YRT转台轴承4进行有效的保护,所述固定收集顶管3和转动分球管5内测管面设有隔离垫30,所述隔离垫30顶部与固定收集顶管3内测管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垫30底部与转动分球管5内测管面接触。隔离垫30底部与转动分球管5内测管面接触,但不存在任何连接关系,是为了保证转动分球管5转动时,隔离垫30不转动,保证装置的有效运行。

为了方便投篮训练完毕后用来放置训练用篮球,所述收集车17内设有篮球放置腔31。

使用方法:

1、在规定位置角度进行投篮练习时:

首先使用电机遥控器1控制遥控电机15,使转动分球管5的出口朝向投篮练习的位置,当投篮练习频率较低时,就不必再配合使用底部分球支架,当投篮练习频率较高时,再在进行投篮练习的位置配合使用1个底部分球支架,用来将转动分球管5的出口排出的篮球规格一字排列,运动员在输送架18末端拿球后即可进行投篮练习,投篮练习完毕后将训练用篮球在存放到收集车17内的篮球放置腔31中即可。

2、在各个角度轮流进行投篮训练时:

首先在进行投篮练习的各个角度位置各配合使用1个底部分球支架,运动员在进行投篮练习时,训练师使用电机遥控器1控制遥控电机15,使转动分球管5的出口依次朝向不同角度的投篮练习的位置,按顺序依次将转动分球管5的出口排出的篮球排放到每个底部分球支架上,转动分球管5的出口排出的篮球在每个输送架18上规格一字排列,运动员在输送架18末端拿球后即可进行投篮练习,投篮练习完毕后将训练用篮球在存放到收集车17内的篮球放置腔31中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