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状变形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5664阅读:2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状变形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球状变形玩具。



背景技术:

现在的儿童玩具样式多种,造型丰富。可变造型的玩具由于造型多变深受儿童的喜爱,而且可变造型玩具对儿童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现在的变形玩具大多采用支点转动的方式实现变形,这对变形的形状有着一定的限制,从而造型不能最大化的丰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球状变形玩具,可以由常规的支点转动变形增加一个平面移动的变形,从而增多了造型,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球状变形玩具包括球状壳体、若干支臂;所述球状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支撑柱;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端面上均设有垂直于所在端面的环形条齿;所述上壳体的环形条齿的下侧面设有插杆;所述下壳体的环形条齿的上侧面设有插槽;所述插杆插入插槽内,且上壳体的环形条齿的下侧面与下壳体的环形条齿的上侧面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支撑柱穿过球状壳体的圆心,且与上壳体的端面垂直;所述支撑柱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的一端与上壳体的内壁固接;所述下段的一端与下壳体的内壁固接;所述上段的另一端与下段的另一端可拆卸固接;

所述支臂包括变形臂和弹性拉条;所述变形臂的一端设有可与齿条啮合的齿板;所述齿板的齿面设有圆孔;所述齿板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端面的环形条齿啮合;所述弹性拉条的一端与圆孔固接,另一端穿过上壳体的环形条齿的下侧面与下壳体的环形条齿的上侧面之间的间隙与所述上段或下段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条齿的齿尖设有倒圆角;所述齿板的高度等于上壳体的环形条齿的下侧面与下壳体的环形条齿的上侧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支臂还包括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外套在上段或下段上;所述弹性拉条的一端通过转动环与上段或下段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臂的弹性拉条为两条;所述齿板上沿沿环形条齿的方向并列的设有两个圆孔;两条所述弹性拉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圆孔固接;两条所述弹性拉条的另一端与支撑柱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壳顶上设有支撑平板。

进一步地,所述齿板的形状与球状壳形;所述齿板的所有齿均与两条环形齿板啮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将球状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且将支臂滑动的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缝隙上,从而增加了玩具的零部件的位置,进而提高了其可变的造型。

将支臂通过与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的环形条齿进行啮合式的固定,保证支臂在球状壳体上的稳定性,通过弹性拉条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啮合,也可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分离,进而实现改变支臂在球状壳体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11.插杆;2.下壳体;3.支臂;31.变形臂;311.齿板;32.弹性拉条;4.环形条齿;5.间隙;61.上段;62.下段;7.转动环;8.支撑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球状变形玩具包括球状壳体、若干支臂3;所述球状壳体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支撑柱;

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端面上均设有垂直于所在端面的环形条齿4;所述上壳体1的环形条齿4的下侧面设有插杆11;所述下壳体2的环形条齿4的上侧面设有插槽;所述插杆11插入插槽内,且上壳体1的环形条齿4的下侧面与下壳体2的环形条齿4的上侧面之间留有间隙5;

所述支撑柱穿过球状壳体的圆心,且与上壳体1的端面垂直;所述支撑柱包括上段61和下段62;所述上段61的一端与上壳体1的内壁固接;所述下段62的一端与下壳体2的内壁固接;所述上段61的另一端与下段62的另一端可拆卸固接;

所述支臂3包括变形臂31和弹性拉条32;所述变形臂31的一端设有可与齿条啮合的齿板311;所述齿板311的齿面设有圆孔;所述齿板311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端面的环形条齿4啮合;所述弹性拉条32的一端与圆孔固接,另一端穿过上壳体1的环形条齿4的下侧面与下壳体2的环形条齿4的上侧面之间的间隙5与所述上段61固接。

通过将球状壳体分为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且将支臂3滑动的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缝隙上,从而增加了玩具的零部件的位置,进而提高了其可变的造型。将支臂3通过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的环形条齿进行啮合式的固定,保证支臂3在球状壳体上的稳定性,通过弹性拉条32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啮合,也可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分离,进而实现改变支臂3在球状壳体上的位置。弹性拉条32可以选用橡皮筋或者拉条弹簧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条齿4的齿尖设有倒圆角;所述齿板311的高度等于上壳体1的环形条齿4的下侧面与下壳体2的环形条齿4的上侧面之间的距离。将环形条齿4的齿尖进行倒圆角,方便齿板311在环形条齿4上滑动,且将齿板311的高度设置为上壳体1的环形条齿4的下侧面与下壳体2的环形条齿4的上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的防止齿板311在环形条齿4上的上下滑动,从而使得齿板311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臂3还包括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外套在上段61上;所述弹性拉条32的一端通过转动环7与上段61固接。设置转动环7可以方便弹性拉条32围绕支臂3转动,从而使得弹性拉条32在齿板311移动的时候不会出现拉力变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臂3的弹性拉条32为两条;所述齿板311上沿沿环形条齿4的方向并列的设有两个圆孔;两条所述弹性拉条3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圆孔固接;两条所述弹性拉条32的另一端与支撑柱固接。设置两条弹性拉条32可以更好的稳定齿板311,使得齿板311与环形条齿4之间的啮合力足够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壳顶上设有支撑平板8。设置支撑平板8可以方便放置球状壳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板311的形状与球状壳形;所述齿板311的所有齿均与两条环形齿板311啮合。使得齿板311更好的与环形条齿4啮合,增加啮合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转动环7外套在上段61上后,将弹性拉条32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环7和齿板311上的圆孔固接,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插接在一起,用手拉动齿板311使得齿板311上的齿与环形条齿的齿啮合。在需要移动齿板311的位置的时候,将齿板311向外拉动,使得齿板311与环形条齿分离,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