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式上肢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8148发布日期:2018-11-07 20: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量式上肢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辅助器械,具体为一种计量式上肢训练器。



背景技术: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患者神经或肌肉损伤,导致病患的上肢不受自己的意志控制进行运动。

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目前采用的措施是通过手臂或者手掌的活动训练,给予其肌肉组织和神经的刺激,加快患者上肢的力量恢复。

但是目前还是缺乏一种上肢康复特有的训练器械,一般都是握力器、握力杆等自由物品,患者手部的摆放角度和姿势难以达到最为良好的摆放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计量式上肢训练器,通过托板、支架和支杆对小臂角度进行固定,绑带配合绑槽将小臂的位置进行固定,患者通过手部反复抓握握力杆,对上肢肌肉和神经进行反复刺激,加快感知和力量的恢复;并且增设了显示屏将抓握力度和次数显示回馈给患者和医护人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肢训练器,包括用于放置支撑的支架、托板和支杆,所述托板翻转连接于支架的一端,托板下表面设有多个固定槽,支杆底部翻转连接于支架的另一端,支杆顶部固定于固定槽中,所述托板外端设有固定架;所述托板两侧设有多个用于同绑带配合的绑槽,托板上表面设有用于手臂嵌入的弧形槽,所述绑槽分布于弧形槽的两侧;所述固定架呈环形,固定架内设有环形的滑槽,固定架上设有用于病患抓握训练用弹性的握力杆,握力杆两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嵌入并在滑槽中滑动,握力杆于固定架内随两个滑块滑动旋转;

所述上肢训练器还包括有

-压力感应模块,用于测量握力杆受压时的力量,生成握力信息;

-计数模块,用于对握力杆受压次数的计量,生成次数信息;

-显示屏,耦接压力感应模块和计数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握力信息和次数信息;压力感应模块和计数模块均位于握力杆内,显示屏位于支架或托板上。

优选的,所述握力杆表面设有用于手指贴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握力杆和滑块之间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外端抵接在固定架内侧表面,滑块位于限位凸块外端。

优选的,固定架与托板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支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支架中部中空设置有空腔,所述托板折叠后可进入空腔中。

优选的,所述绑槽与弧形槽相异设置,绑槽与弧形槽无交界。

优选的,所述绑槽两侧设有用于绑带捆紧时导向用的斜面、圆角或倒角。

优选的,支杆顶部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为圆柱形,支杆与固定柱的侧面连接,且支杆与固定柱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固定槽为圆柱形的凹槽,固定槽与固定柱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托板下表面的固定槽等距均匀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计量式上肢训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支架和支杆相配合,对托板的角度进行控制,使得托板的摆放角度可以根据支杆在固定槽中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患者的上肢可以摆放不同的角度,以满足康复所需的最佳姿势。

二、托板两侧的绑槽可以捆入绑带,将患者手臂扎紧,对其上肢位置进行有效固定,保证姿势。

三、握力杆可以给予患者掌部一定的刺激,提高患者掌部手指的运动量,并加快上肢感知的恢复。

四、握力杆通过滑块配合滑槽,在环形的固定架内进行旋转,可以训练患者腕部力量,以及肱侧弯屈肌、肱桡肌等小臂上的肌肉,锻炼方式更多,恢复更为全面。

五、由于握力杆内设有压力感应模块和计数模块,通过显示屏将患者抓握的力度和训练次数进行显示,直观的反馈给患者和医护人员。

支架可以放置在桌面或者直接摆放在病床上,供患者进行使用,偏瘫患者完全可以躺在床上,使用该上肢训练器进行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计量式上肢训练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计量式上肢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计量式上肢训练器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握力杆和固定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握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显示屏、计数模块和压力感应模块的连接视图。

附图标记:1、托板;10、弧形槽;11、绑槽;110、倒角;12、固定架;120、滑槽;13、固定槽;14、显示屏;3、握力杆;30、限位凸块;31、滑块;4、支架;5、支杆;50、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7所示的计量式上肢训练器,包括用于放置支撑的支架4、托板1和支杆5,托板1翻转连接于支架4的一端,托板1下表面设有多个固定槽13,支杆5底部翻转连接于支架4的另一端,支杆5顶部固定于固定槽13中,托板1外端设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为环形,固定架12与托板1一体成型设置。使得整体固定架12和托板1的连接更为牢固,结构强度更大。

托板1两侧设有多个用于同绑带配合的绑槽11,托板1上表面设有用于手臂嵌入的弧形槽10,绑槽11分布于弧形槽10的两侧。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固定架12呈环形,固定架12内设有环形的滑槽120,固定架12上设有用于病患抓握训练用弹性的握力杆3,握力杆3两端设有滑块31,滑块31嵌入并在滑槽120中滑动,握力杆3于固定架12内随两个滑块31滑动旋转。握力杆3通过滑块31配合滑槽120,在环形的固定架12内进行旋转,可以训练患者腕部力量,以及肱侧弯屈肌、肱桡肌等小臂上的肌肉,锻炼方式更多,恢复更为全面。

上肢训练器还包括有

-压力感应模块,用于测量握力杆3受压时的力量,生成握力信息;

-计数模块,用于对握力杆3受压次数的计量,生成次数信息;

-显示屏14,耦接压力感应模块和计数模块,用于接收并显示握力信息和次数信息;

-无线对接模块,用于同显示屏14连接,将握力杆3中的压力感应模块和计数模块生成的信息,转发至显示屏14,并通过显示屏14将握力信息和次数信息直观的显示出来;

-电源,耦接无线对接模块、压力感应模块和计数模块,用于对无线对接模块、压力感应模块和计数模块提供电力了;本实施例中的电源均采用纽扣电池。

压力感应模块和计数模块均位于握力杆3内,显示屏14位于固定架12上,采用双面屏,上肢训练器前方和后方均可以看到次数信息和握力信息。

握力杆3表面设有用于手指贴合的凹槽,使得抓握更为牢固。

如图6所示,握力杆3和滑块31之间设有限位凸块30,限位凸块30外端抵接在固定架12内侧表面,滑块31位于限位凸块30外端。

绑槽11两侧设有用于绑带捆紧时导向用的倒角110。在绑带捆扎在绑槽11时,倒角110可以对绑带进行辅助定位,避免绑带脱出,对手臂进行更好的固定。

如图3所示,支架4为方形框架结构,支架4中部中空设置有空腔,托板1折叠后可进入空腔中,使得整个上肢训练器在不使用时,可以有效的折叠收拢放置,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

如图2所示,绑槽11与弧形槽10相异设置,绑槽11与弧形槽10无交界,绑槽11并未深入至弧形槽10的位置,因此捆绑时不会从两侧压迫手臂,即手臂仅有手壁上表面会受到绑带压,使用时更为舒适。

如图2所示,支杆5顶部设有固定柱50,固定柱50为圆柱形,支杆5与固定柱50的侧面连接,且支杆5与固定柱50一体成型设置;固定槽13为圆柱形的凹槽,固定槽13与固定柱50相适配;通过固定柱50增加支杆5在固定槽13内的定位,使得固定柱50可以快速的定位并进入到固定槽13中。

托板1下表面的固定槽13等距均匀排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对病人的身体状况的判断,通过调整支杆5在固定槽13的支撑位置,对托板1的翘起角度进行调整。

在上肢训练器使用时,使用步骤如下:

①医护人员可以将支架4放置在病床上,将托板1抬起,再将支杆5的固定柱50卡入固定槽13中,使得托板1、支架4和支杆5构成三角形,达到托板1的固定的目的。

②之后患者将上肢的小臂放入弧形槽10中,之后在绑槽11中捆扎绑带,将小臂进行固定,使得患者手掌对准握力杆3。

③患者通过五指和手掌对握力杆3反复抓握,通过握力杆3反复刺激手部神经,实现手掌感知和力量的快速回复;并且显示屏14可以将次数信息和握力信息显示给患者和医护人员。

④患者还可以通过旋转握力杆3,对手腕及小臂肌肉进行康复训练。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