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3957发布日期:2019-06-14 23:2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肢锻炼装置,具体是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通常用于上肢活动有障碍的或者是上肢受伤后长时间不使用上肢施力进行活动导致肌肉萎缩的伤患。

现有的上肢锻炼装置不能很好的分为若干个康复步骤对伤者恢复进行使用,现有的装置不能很方便的进行调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位于支撑框架下端,所述支撑框架一侧下端设置有一号矩形框,所述一号矩形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转动杆,所述二号转动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号转动杆,两所述一号转动杆的一端焊接有圆形框,所述圆形框的内部贯穿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周侧面转动连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内部固定安装有扭转弹簧,所述旋转套周侧面缠绕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下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二号转动杆外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二号转动杆内部焊接有一号衔接片,所述一号衔接片一端转动连接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有二号衔接片,所述支撑框架一侧设置有二号矩形框,所述支撑框架另一侧焊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一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矩形框和二号矩形框两端均开设有洞孔,所述洞孔直径大于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矩形框一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焊接有限位块,所述螺纹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贯穿于洞孔和孔洞,所述洞孔直径与孔洞直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连接杆外表面一端焊接有衔接棍,所述衔接棍套设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底座上端一侧焊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端焊接有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有支撑框架、一号矩形框、二号矩形框、拉环、弹力带、转动杆、旋转套、扭转弹簧,拉动其拉环,从而带动其弹力带进行伸缩舒张,当施力较小并不足以转动旋转套中的扭转弹簧进行旋转时,伤者将通过弹力带的弹性进行上肢锻炼,从而进行复原,当康复训练进行到第二步骤时,伤者再次向下拉动其拉环,从而将弹力带进行伸缩,当弹力带拉伸到最大长度时,伤者还继续对其拉环向下施力,从而将会带动旋转套在转动杆中进行旋转,从而扭转弹簧将受力产生形变,当伤者放松上肢时扭转弹簧将施放其形变产生的力,从而带动旋转套进行旋转恢复原状。

2、通过设计有螺纹杆、螺母、限位块、孔洞、一号转轴、一号衔接片、二号衔接片,伤者也可旋转其螺母,使其螺母从螺纹杆中卸下,再将其拉动其限位块,将螺纹杆从一号矩形框中的洞口抽出,将其二号转动杆向上提起,再顺着支撑框架内进行移动,当拉动拉环进行锻炼时,一号转动杆将会通过一号衔接片、一号转轴、二号衔接片的配合转动,从而与二号转动杆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中二号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中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支撑框架、2-一号矩形框、3-圆形框、4-转动杆、5-旋转套、6-扭转弹簧、7-弹力带、8-拉环、9-海绵垫、10-一号转动杆、11-二号转动杆、12-孔洞、13-一号衔接片、14-一号转轴、15-二号衔接片、16-限位块、17-螺纹杆、18-螺母、19-二号矩形框、20-衔接块、21-二号转轴、22-连接杆、23-橡胶垫、24-衔接棍、25-把手、26-支撑底座、27-支撑腿、2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调节的康复用上肢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底座26,所述支撑底座26位于支撑框架1下端,所述支撑框架1一侧下端设置有一号矩形框2,所述一号矩形框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转动杆11,所述二号转动杆1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号转动杆10,两所述一号转动杆10的一端焊接有圆形框3,所述圆形框3的内部贯穿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周侧面转动连接有旋转套5,所述旋转套5内部固定安装有扭转弹簧6,所述旋转套5周侧面缠绕有弹力带7,所述弹力带7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环8,所述拉环8下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9,所述二号转动杆11外表面开设有孔洞12,所述二号转动杆11内部焊接有一号衔接片13,所述一号衔接片13一端转动连接有一号转轴14,所述一号转轴14一端转动连接有二号衔接片15,所述支撑框架1一侧设置有二号矩形框19,所述支撑框架1另一侧焊接有衔接块20,所述衔接块20一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转轴21,所述二号转轴21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2。

所述一号矩形框2和二号矩形框19两端均开设有洞孔,所述洞孔直径大于螺纹杆17。

所述一号矩形框2一侧设置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一端焊接有限位块16,所述螺纹杆17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8。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7贯穿于洞孔和孔洞12,所述洞孔直径与孔洞12直径相同。

所述连接杆22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3,所述连接杆22外表面一端焊接有衔接棍24,所述衔接棍24套设有把手25。

所述支撑底座26上端一侧焊接有支撑腿27,所述支撑腿27上端焊接有支撑板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伤者在使用装置时可站立在支撑底座26上,双手举握住其海绵垫9,向下拉动其拉环8,从而带动其弹力带7进行伸缩舒张,当施力较小并不足以转动旋转套5中的扭转弹簧6进行旋转时,伤者将通过弹力带7的弹性进行上肢锻炼,从而进行复原,当康复训练进行到第二步骤时,伤者再次向下拉动其拉环8,从而将弹力带7进行伸缩,当弹力带7拉伸到最大长度时,伤者还继续对其拉环8向下施力,从而将会带动旋转套5在转动杆4中进行旋转,从而扭转弹簧6将受力产生形变,当伤者放松上肢时扭转弹簧6将施放其形变产生的力,从而带动旋转套5进行旋转恢复原状,伤者也可旋转其螺母18,使其螺母18从螺纹杆17中卸下,再将其拉动其限位块16,将螺纹杆17从一号矩形框2中的洞口抽出,将其二号转动杆11向上提起,再顺着支撑框架1内进行移动,最后可卡接入二号矩形框19中,再将其螺纹杆17塞入二号矩形框19的洞口中,螺纹杆17从孔洞12中贯穿而出,最后将其螺母18旋转入螺纹杆17一端,从而可将其二号转动杆11固定,工作人员背对支撑框架1使用上肢前后拉动其拉环8,可进行第三步骤的康复训练,当拉动拉环8进行锻炼时,一号转动杆10将会通过一号衔接片13、一号转轴14、二号衔接片15的配合转动,从而与二号转动杆11进行转动,伤者还可坐在支撑板28上,手握住把手25向上提起,从而二号转轴21被动进行旋转,使其把手25带动衔接棍24进行移动,衔接棍24将带动其连接杆22进行移动,进行上肢训练,当放下时橡胶垫23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