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中球充气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1910发布日期:2019-08-13 22:26阅读:1178来源:国知局
球中球充气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中球充气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球中球(气球里面再装一个气球,)由于外观漂亮,性能稳定(相对于单个气球),故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球中球被广泛用于各种庆典场合。现在的的球中球分为内球与外球,内球是铝膜气球,外球一是波波球或者乳胶气球,球中球虽然性能优越,用途广,目前对球中球充气方法为先用充气机对里面的内球(即铝膜气球)充气,当充气装置给铝膜气球冲完气后,充气装置可以直接从铝膜气球的口子处拔出,铝膜气球的口子会自动扣紧闭合(该项自动扣紧闭合的技术已经在专利文献TW19980203678U中公布),当对里面的铝膜气球冲完气后再对外面的外球(波波球或者乳胶气球)充气,这种充气方法非常费时费力,且对充气者的充气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球中球充气分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球中球充气分流装置,包括本体、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所述本体内开设有存气腔,所述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均安装在本体上,且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均与存气腔相通,且第一出气管的长度低于第二出气管的长度;本体上开设有进气接口,且所述进气接口与存气腔相接,进气接口用于与充气设备相接。

使用本装置时,先将充气设备的供气管固定在本体的进气接口上,再将第二出气管与球中球的内球接好,最后再将第一出气管与球中球的外球接好,然后启动充气设备,充气设备将气体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本体的存气腔内,再从存气腔内分别从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进入球中球的内球与外球充气,给球中球冲完气后,再用线将球中球的外球捆扎紧即可,捆扎完后将本装置从球中球中拔出即可。

本装置能快速便捷地给一次性给球中球的内球与外球充气,且对使用者的操作技能要求低。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皆为圆形管子,且第一出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二出气管的出气口皆设置有倒角。

设置倒角的目的是为例便于将第一出气管及第二出气管插进球内。

可选的,所述进气接口为圆锥形进气接口。

可选的,所述本体为本体述塑料材质本体,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均为塑料材质管子。

可选的,所述本体为方块状本体,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均设置在方块状本体的一个面上,且方块状本体外表面上设置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便捷地给一次性给球中球的内球与外球充气,且对使用者的操作技能要求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球中球充气分流装置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球中球充气分流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第一出气管,2、第二出气管,3、本体,4、存气腔,5、进气接口,6、倒角,7、内球,8、外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球中球充气分流装置,包括本体3、第一出气管1及第二出气管2,本体3内开设有存气腔4,第一出气管1及第二出气管2均安装在本体3上,且第一出气管1及第二出气管2均与存气腔4相通,且第一出气管1的长度低于第二出气管2的长度;本体3上开设有进气接口5,且进气接口5与存气腔4相接,进气接口5用于与充气设备相接。

使用本装置时,先将充气设备的供气管固定在本体3的进气接口5上,再将第二出气管与球中球的内球接好,最后再将第一出气管1与球中球的外球接好,然后启动充气设备,充气设备将气体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本体3的存气腔4内,再从存气腔4内分别从第一出气管1及第二出气管2进入球中球的内球与外球充气,给球中球冲完气后,再用线将球中球的外球捆扎紧即可,捆扎完后将本装置从球中球中拔出即可。

本装置能快速便捷地给一次性给球中球的内球与外球充气,且对使用者的操作技能要求低。

如附图1所示,第一出气管1与第二出气管2皆为圆形管子,且第一出气管1的出气口与第二出气管2的出气口皆设置有倒角6。

设置倒角6的目的是为例便于将第一出气管1及第二出气管2插进球内。

如附图1所示,进气接口5为圆锥形进气接口。

如附图1所示,本体3为本体3述塑料材质本体3,第一出气管1与第二出气管2均为塑料材质管子。

如附图1所示,本体3为方块状本体3,第一出气管1与第二出气管2均设置在方块状本体3的一个面上,且方块状本体3外表面上设置有倒角6。

进一步地结合附图2对该装置的充气过程做进一步的描述;

首先将该装置的进气接口5与打气筒(附图中未画出)密闭配合在一起,然后将第一出气管塞进内球(即铝膜气球)7,再将本体3密闭套夹在外球(波波球或者乳胶气球)8的内壁上,然后打气筒开始给本体3充气,存气腔4内的气体分别经由第一出气管1及第二出气管2进入内球7与外球8,因为内球7是铝膜气球,铝膜气球不具有伸展性,当内球7充满气以后(此时内球7内的气压略微大于外球8的气压),存气腔4内的气体全部经由第二出气管2进入外球8,当外球8膨胀至需要的体积时,大气筒停止打气,用线或者皮筋将外球8捆扎紧(因为内球7是铝膜气球,铝膜气球在在第一出气管1拔出时会自动扣紧闭合,故而只需要将外球8捆扎紧即可)。具体外球捆扎的点可以是外球8的内壁与本体3的贴合处,一边捆扎一边将整个装置拔出外球8,这个过程中外球内会漏掉少部分气体到大气环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