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7478发布日期:2019-09-29 15:4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外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加强锻炼身体,为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目前,各大小区以及公园、路边等都配置有室外健身广场,室外健身广场内安装有多种体育健身器材供人们进行健身运动锻炼,

现在许多小区现有的健身器材由于受场地大小的限制小区不可能放置太多种类的健身器材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单个器材无法供几个人同时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而急需简单一种能节约空间且能供多人使用的健身器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室外健身器材功能单一、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室外健身器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健身器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前后分别设有伸缩柱和支撑座,所述伸缩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的一侧铰接有靠板,所述靠板的中部设置有按摩垫,所述座板上方设置有上肢锻炼机构,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杆,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杆的上部均连接有水平的横杆,每个所述横杆的一侧端末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每个所述横杆远离支撑杆的另一侧端末转动连接有太极推盘。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长方形的板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防滑胶粒。

优选地,所述伸缩柱为液压伸缩柱。

优选地,所述上肢锻炼机构包括靠板顶部连接的伸缩杆以及与伸缩杆顶部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个末端固定连接有承重块,所述靠板的顶部位于伸缩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部固定连接到横梁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为内杆滑动套接在外杆中的套杆组成。

优选地,所述横梁上设有硅胶套。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伸缩弹簧。

优选地,承重块为橡胶材质的承重块。

优选地,所述按摩垫上设置有半球形的按摩凸起。

优选地,所述太极推盘上设置有旋转式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将上肢锻炼、背部及腰部锻炼集合为一体,功能多样,使用功方便,占地面积小,利用率高;2、本实用新型够使锻炼者同时进行扭腰和、摩背活动,还能进行上肢锻炼,有效加强了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室外健身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底座上设置的支撑座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俯视图。

图中:图中:1、底座;2、伸缩柱;3、支撑座;4、座板;5、靠板;6、按摩垫;7、支撑杆;8、弧形连接杆;9、横杆;10、太极推盘;11、伸缩杆;12、横梁;13、承重块;14、弹性件;1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示,一种室外健身器材,包括底座1;底座1上前后分别设有伸缩柱2和支撑座3,底座1用于为座板4提供支撑,底座1为长方形的板体,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防滑胶粒,增加摩擦力,防止使用者在底座1上滑倒,伸缩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板4,座板4的一侧铰接有靠板5,靠板5的中部设置有按摩垫6,座板4上方设置有上肢锻炼机构,支撑座3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座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杆8,两个弧形连接杆8连接起来的形状呈U型,提高支撑的稳定性,两个弧形连接杆8的上部均连接有水平的横杆9,每个横杆9的一侧端末固定连接在支撑杆7上,每个横杆9远离支撑杆7的另一侧端末转动连接有太极推盘10,可以供两名使用者同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特点:

其中,伸缩柱2为液压伸缩柱,方便调节座板4的高度,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

其中,上肢锻炼机构包括靠板5顶部连接的伸缩杆11以及与伸缩杆11顶部连接的横梁12,横梁12的两个末端固定连接有承重块13,靠板5的顶部位于伸缩杆1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件14,弹性件14的顶部固定连接到横梁12的底部。

其中,伸缩杆11为内杆滑动套接在外杆中的套杆组成,在使用者手握横梁12上下运动时,内套杆在外套杆内上下滑动。

其中,横梁12上设有硅胶套,硅胶比较柔软,方便人们握持,并且与人体长期接触无毒、无害。

其中,弹性件14为伸缩弹簧,在在使用者手握横梁12上下运动时,伸缩弹簧能提升运动过程缓慢提高锻炼效果。

其中,承重块13为橡胶材质的承重块,采用橡胶材质在使用时提高了安全性能。

其中,按摩垫6上设置有半球形的按摩凸起。

其中,太极推盘10上设置有旋转式把手15。

具体使用时,首先根据锻炼者的情况调整座板的高度,如果需要进行背部及腰部锻炼,可以编扭腰边按摩背部,如果锻炼者需要锻炼手臂,双手握住横梁上下运动进行锻炼,如果需要打太极,使用太极推盘即可,可供三个人同时使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