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1885发布日期:2020-07-24 16:5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比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



背景技术:

一般的,每一次运动会比赛都会有跳高,而跳高比赛所使用的标杆升降架多是采用简易支架,其标杆的升降动作控制和调整起来比较繁琐,尤其是在中小学跳高比赛中,常常会需要对水平杆的高度进行调整,这样的操作较为频繁又繁琐。而且调整后的高度不一定精确,支架也经常会在水平方向上左右前后摆动,一是造成标杆升降架的不稳,再者摆动对高度也存在一定范围的影响,在比赛结果上无法做到更加精确的数值输出,给赛事等项目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方便可靠的对升降杆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自动升降跳高杆,解决调节繁琐及容易晃动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包括底座、竖立于底座上的主动杆和辅助杆、以及水平架设于主动杆和辅助杆之间的升降杆,

底座内安装有相电连的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主动杆内纵向固装有一支架板,支架板的上端安装有一外周具有轮齿并可轴向转动的滑轮,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装有一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位于滑轮的正下方,主动齿轮和滑轮的外周套装有一环形齿轮带,且环形齿轮带的内外两侧表面均具有轮齿;

主动杆内还纵向安装有一直齿条,且直齿条的轮齿面向环形齿轮带的外周,升降杆的两端分别固装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且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于直齿条和环形齿轮带的外周;

辅助杆内纵向固装有两根相对设置的从动直齿条,且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两根从动直齿条之间,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相电连,控制器内具有信号收发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升降跳高杆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底座上还安装有一与控制器相电连的红外测距仪,且红外测距仪位于升降杆的正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升降跳高杆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红外测距仪的外部具有距离显示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升降跳高杆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辅助杆的外部标刻有高度指示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升降跳高杆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底座内设置有备用电源,且备用电源与伺服电机、控制器相电连。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自动升降跳高杆包括底座、主动杆、辅助杆、升降杆、伺服电机以及控制器,并通过相啮合的轮齿结构及伺服电机正反转、停止锁定等状态能够实现升降杆稳定可靠的升降动作,且伺服电机的转动位移精确,轮齿结构及直齿条结构稳定可靠不易于晃动,利用控制器的收发装置实现外部控制升降杆的升降动作,稳定可靠,便于使用;

(2)底座上设有红外测距仪,使得能够实时监测升降杆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的实施例中主动杆及底座侧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升降跳高杆作具体阐述。

图1为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的实施例中主动杆及底座侧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且为清晰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部分结构在图中以半剖或透视的方式示出,部分结构省略示出。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升降跳高杆机应用于跳高比赛,包括底座1、竖立于底座1上的主动杆2和辅助杆3、以及水平架设于主动杆2和辅助杆3之间的升降杆4,其中,底座1内安装有相电连的伺服电机5和控制器6,主动杆2内纵向固装有一支架板71,支架板71的上端安装有一外周具有轮齿并可轴向转动的滑轮74,伺服电机5的电机轴上套装有一主动齿轮51,且主动齿轮51位于滑轮74的正下方,主动齿轮51和滑轮74的外周套装有一环形齿轮带72,且环形齿轮带72的内外两侧表面均具有轮齿,值得指出的是,为清晰显示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图中省略绘出主动齿轮51、滑轮74以及环形齿轮带72上轮齿结构。使得在电机运转下,环形齿轮带72能够绕主动齿轮51及滑轮74转动;主动杆2内还纵向安装有一直齿条73,且直齿条73的轮齿面向环形齿轮带72的外周;升降杆4的两端分别固装有第一从动齿轮41和第二从动齿轮(图中未示出),且第一从动齿轮41啮合连接于直齿条73和环形齿轮带72的外周,能够随着电机的转动带动环形齿轮带72转动而沿着直齿条73转动,进而升降杆4实现升降运动;辅助杆3内纵向固装有两根相对设置的从动直齿条(图中未示出),且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两根从动直齿条之间。

此外,控制器6与外部电源相电连(图中未示出),且控制器6内具有信号收发模块61,可通过外部设备经由控制器6对伺服电机5的运转状态进行控制,包括升降高度、停止升降等等各种指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自动升降跳高杆包括底座1、主动杆2、辅助杆3、升降杆4、伺服电机5以及控制器6,并通过相啮合的轮齿结构及伺服电机5正反转、停止锁定等状态实现升降杆4稳定可靠的升降动作,尤其是,伺服电机5的转动位移精确,轮齿结构及直齿条73结构稳定可靠不易于晃动,利用控制器6的收发装置实现外部控制升降杆4的升降动作,稳定可靠,便于使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中所示,底座1上还安装有一与控制器6相电连的红外测距仪8,且红外测距仪8位于升降杆4的正下方。用以实时监测升降杆4的高度。进一步的,红外测距仪8的外部具有距离显示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以实时显示当前升降杆4的高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辅助杆3的外部标刻有高度指示线,使得还可人工肉眼确认升降杆4的高度。进一步的,底座1内设置有备用电源(图中未示出),且备用电源与电机、控制器6相电连,使得能够在不方便连接外部电源的情景下使用,并在连接外部电源的情景下自动充电。

此外,主动杆2和辅助杆3相对的一侧面上均纵向开设有通槽,用以允许升降杆的升降动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自动升降跳高杆包括底座1、主动杆2、辅助杆3、升降杆4、伺服电机5以及控制器6,并通过相啮合的轮齿结构及伺服电机5正反转、停止锁定等状态能够实现升降杆4稳定可靠的升降动作,且伺服电机5的转动位移精确,轮齿结构及直齿条73结构稳定可靠不易于晃动,利用控制器6的收发装置实现外部控制升降杆4的升降动作,稳定可靠,便于使用。底座1上设有红外测距仪8,使得能够实时监测升降杆4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包括底座(1)、竖立于所述底座(1)上的主动杆(2)和辅助杆(3)、以及水平架设于所述主动杆(2)和所述辅助杆(3)之间的升降杆(4),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相电连的伺服电机(5)和控制器(6),所述主动杆(2)内纵向固装有一支架板(71),所述支架板(71)的上端安装有一外周具有轮齿并可轴向转动的滑轮(74),所述伺服电机(5)的电机轴上套装有一主动齿轮(51),且所述主动齿轮(51)位于所述滑轮(74)的正下方,所述主动齿轮(51)和所述滑轮(74)的外周套装有一环形齿轮带(72),且所述环形齿轮带(72)的内外两侧表面均具有轮齿;

所述主动杆(2)内还纵向安装有一直齿条(73),且所述直齿条(73)的轮齿面向所述环形齿轮带(72)的外周,所述升降杆(4)的两端分别固装有第一从动齿轮(41)和第二从动齿轮,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1)啮合连接于所述直齿条(73)和所述环形齿轮带(72)的外周;

所述辅助杆(3)内纵向固装有两根相对设置的从动直齿条,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两根所述从动直齿条之间,所述控制器(6)与外部电源相电连,所述控制器(6)内具有信号收发模块(6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一与所述控制器(6)相电连的红外测距仪(8),且所述红外测距仪(8)位于所述升降杆(4)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距仪(8)的外部具有距离显示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3)的外部标刻有高度指示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备用电源,且所述备用电源与所述伺服电机(5)、所述控制器(6)相电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跳高杆,包括底座、竖立的主动杆和辅助杆、升降杆,底座内安装有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主动杆内具有滑轮,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滑轮的外周套装有环形齿轮带,环形齿轮带的内外两侧表面均具有轮齿;主动杆内纵向安装有直齿条,升降杆的两端分别固装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且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于直齿条和环形齿轮带的外周;辅助杆内纵向固装有两根相对设置的从动直齿条,且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两根从动直齿条之间,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相电连,控制器内具有信号收发模块。其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升降杆稳定可靠的升降动作,结构稳定可靠不易于晃动,且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智能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8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