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1886发布日期:2020-07-24 16:5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bopet薄膜是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具有强度高、刚性好、透明、光泽度高等特点;无嗅、无味、无色、无毒、突出的强韧性;其拉伸强度是pc膜、尼龙膜的3倍,冲击强度是bopp膜的3-5倍,有极好的耐磨性、耐折叠性、耐针孔性和抗撕裂性等。

在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冷却后的薄膜方能被收卷,然而,传统的冷却装置虽然能够起到较好的冷却,但是,冷却系统较长,占地空间较大,同时使得薄膜移动的距离较长,使得薄膜可能出现跑偏或拉断的现象,从而不利于薄膜的收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箱体;两个转动滚筒,两个转动滚筒均设于所述箱体内;四个转动管,四个所述转动管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转动滚筒上,所述转动管与所述转动滚筒相连通,四个所述转动管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两侧;两个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均设于所述箱体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相应的转动管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侧;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四个进水管,四个所述进水管分别转动安装在相应的转动管内并与转动管相连通;两个管盘,两个管盘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多个冷却液管,多个所述冷却液管均安装在所述制冷组件上,多个所述冷却液管分别与相应的管盘相连通;两个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均设于所述箱体内;多个风头,多个所述风头分别安装在相应的连接管上;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顶部;两个进风管,所述两个所述进风管均安装在所述风机上,两个所述进风管分别与相应的连接管相连通;两个升降组件,两个所述升降组件分别设于箱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在所述通孔的两侧,所述通孔内设有升降板,所述转动管分别贯穿所述升降板并与所述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上方并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螺纹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分别延伸至相应的滑槽内,所述升降板与两个所述滑槽均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上开设有两个卡槽。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固定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固定所述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送水管。

优选的,所述转动管内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使得薄膜的安装更加方便;通过设置两个转动滚筒和冷却水系统,从而形成了第一道冷却,通过设置两个管盘并配合制冷组件和风机的使用,从而形成了第二道冷却,通过两道冷却,使得薄膜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实现快速的冷却,从而使得冷却装置的占地空间较小,同时大大缩短了薄膜的移动距离,使得薄膜移动的更加稳定安全,更利于对薄膜的收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为安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中箱体一侧的侧壁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中转动滚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箱体;2、转动滚筒;3、转动管;4、第一齿轮;5、电机;6、第二齿轮;7、进水管;8、管盘;9、制冷组件;10、冷却液管;11、连接管;12、风头;13、风机;14、进风管;15、通孔;16、滑槽;17、升降板;18、丝杆;19、螺纹套筒;20、卡槽;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送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包括:箱体1;两个转动滚筒2,两个转动滚筒2均设于所述箱体1内;四个转动管3,四个所述转动管3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转动滚筒2上,所述转动管3与所述转动滚筒2相连通,四个所述转动管3分别设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其中两个转动管3与箱体1的两侧转动连接吗,另外两个转动管3与相应的升降板17转动连接;两个第一齿轮4,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均设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分别与相应的转动管3固定连接;电机5,所述电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一侧;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四个进水管7,四个所述进水管7分别转动安装在相应的转动管3内并与转动管3相连通;两个管盘8,两个管盘8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制冷组件9,所述制冷组件9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多个冷却液管10,多个所述冷却液管10均安装在所述制冷组件9上,多个所述冷却液管10分别与相应的管盘8相连通;两个连接管11,两个所述连接管11均设于所述箱体1内;多个风头12,多个所述风头12分别安装在相应的连接管11上;风机13,所述风机13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顶部;两个进风管14,所述两个所述进风管14均安装在所述风机13上,两个所述进风管14分别与相应的连接管11相连通;两个升降组件,两个所述升降组件分别设于箱体1的两侧。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通孔15,所述通孔15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两个滑槽16,两个所述滑槽16分别开设在所述通孔15的两侧,所述通孔15内设有升降板17,所述转动管3分别贯穿所述升降板17并与所述升降板17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丝杆18,所述丝杆18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上方并与所述箱体1滑动连接,所述丝杆18上螺纹安装有螺纹套筒19,所述螺纹套筒19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

所述升降板17的两侧分别延伸至相应的滑槽16内,所述升降板17与两个所述滑槽16均滑动连接。

所述螺纹套筒19上开设有两个卡槽20。

所述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箱体1远离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22较大,主要使方便散热和在收卷滚筒收卷较多的薄膜后,箱体1内的薄膜会抬高,避免薄膜与第二通孔22顶部接触而损坏薄膜。

所述箱体1上固定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固定所述进水管7。

所述进水管7上安装有送水管23。

所述转动管3内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所述进水管7与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薄膜进行冷却时,首先拆除相应的进水管7上的卡箍和送水管23,使得这个进水管7能够实现移动,然后两个人使用扳手,分别开在相应的卡槽20上,尽可能保持同步同向转动扳手,从而使两个螺纹套筒19实现同步同向转动,从而使两个丝杆18同步向上移动,丝杆18向上移动带动升降板17向上移动,升降板17向上移动带动两个相应的转动管3向上移动,从而相应的转动滚筒2向上移动,从而使两个转动滚筒2之间的增大,当距离增大到一定时,停止转动扳手,此时,将薄膜穿过第一通孔21,再从两个转动滚筒2之间穿过,同时从两个管盘8之间穿过,最后将薄膜穿出第二通孔22,使薄膜与收卷滚筒安装,然后,再将上升后的转动滚筒2下降,直到两个转动滚筒2能够将薄膜夹紧为止,再将进水管7安装好并与相应的送水管23相连通,当薄膜收卷时,启动电机5,电机5启动后带动第二齿轮6转动,第二齿轮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转动带动另一个第一齿轮4转动,两个第一齿轮4转动带动相应的转动管3转动,转动管3转动带动相应的转动滚筒2转动,从而使薄膜能够移动,同时冷却水通过箱体1一侧的送水管23进入到相应的进水管7内,冷却水再经过进水管7进入到转动滚筒2内,进入到转动滚筒2内的冷却水再经过另外两个进水管7流出,从而形成冷却水循环冷却,由于转动滚筒2内部具有较冷的冷却水,从而使得薄膜与两个转动滚筒2接触后,转动滚筒2能够对薄膜进行吸热,并将吸走的热量通过冷却水水流流走,通过两个转动滚筒2从而形成了对薄膜第一道冷却;

与此同时,启动制冷组件9(制冷组件9为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组件)和风机13,制冷组件9启动后,制冷组件9使两个管盘8的温度降低,风机13启动后,风机13将空气通过进风管14、连接管11和多个风头12将箱体1外界的空气吹向薄膜的上部和下部,从而形成了对薄膜的第二道冷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使得薄膜的安装更加方便;通过设置两个转动滚筒2和冷却水系统,从而形成了第一道冷却,通过设置两个管盘8并配合制冷组件9和风机13的使用,从而形成了第二道冷却,通过两道冷却,使得薄膜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实现快速的冷却,从而使得冷却装置的占地空间较小,同时大大缩短了薄膜的移动距离,使得薄膜移动的更加稳定安全,更利于对薄膜的收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