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翻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2931发布日期:2020-10-30 21:4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翻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翻斗车。



背景技术:

儿童翻斗车是一种较受欢迎的儿童玩具,其包括车身和能够相对车身翻转的翻斗箱。现有的大部分儿童翻斗车采用液压机构来驱动实现翻斗箱的翻转,这种驱动形式存在操作安全性较低、成本较高的缺陷。因此,出现了一些通过机械结构来驱动翻斗箱的儿童翻斗车。

例如申请号为201720428324.4、名称为《一种玩具翻斗车》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方案,其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直齿条、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直齿条和翻斗厢铰接,从而通过直齿条的平移来带动连杆转动,从而实现翻斗厢升降,而直齿条的移动则由摇动手柄驱动若干齿轮而实现。

该结构形式的翻斗车虽然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现,但是由于其直接通过摇动手柄、齿轮组和齿条来驱动翻斗厢升降,即通过相同的操作组件来实现翻斗厢升降的不同动作,无论怎样转动摇动手柄都能够带动翻斗厢动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翻斗厢上升时,一旦误操作而导致翻斗厢下降,容易误伤儿童。同时,翻斗厢的升降高度受到连杆的限制,仅能在连杆的水平状态到竖直状态之间所限定的范围内升降,翻斗厢的反转角度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成本较低且能够实现翻斗箱大范围翻转的儿童翻斗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翻斗车,包括车身、与所述车身转动连接而能够相对所述车身翻转的翻斗箱、用于驱动所述翻斗箱相对所述车身翻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身上的操作件、仅在所述操作件沿正向滑动时用于驱动所述翻斗箱转动的传动组件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翻斗箱转动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牵引索,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构相对滑动设置,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翻斗箱转动连接,所述牵引索用于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当操作所述操作件正向滑动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以及所述牵引索带动所述第二连杆相对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而使所述翻斗箱相对所述车身正向转动一定角度。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当所述操作件正向滑动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当所述操作件反向滑动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啮合相互脱离。

优选的,所述操作件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所述第一齿轮滑动并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端面上的限位齿、与所述限位齿配合与脱离的单向棘轮及用于操作所述单向棘轮与所述限位齿配合与脱离的解锁组件,当通过所述解锁组件使所述单向棘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上的限位齿脱离时,所述翻斗箱相对所述车身反向转动而使所述第二连杆相对所述第一连杆滑动,并通过所述牵引索带动所述第二齿轮反向转动;当通过所述解锁组件使所述单向棘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限位齿配合时,所述翻斗箱仅能正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解锁组件包括与所述单向棘轮对应接触设置并能够移动的解锁按钮、沿所述第二齿轮轴向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车身和所述单向棘轮之间。

优选的,所述车身上朝向所述翻斗箱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齿轮上转动连接有穿过所述通孔而延伸至所述车身外的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连接件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牵引索包括转化所述第二齿轮的正转与所述第二连杆相对所述第一连杆伸出滑动的第一牵引索、转化所述第二齿轮的反转与所述第二连杆相对所述第一连杆缩回滑动的第二牵引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上固设有销钉,所述第二连杆上沿其滑动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销钉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所述第一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索绕过所述第二齿轮的部分圆周而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中,并绕过所述销钉后,所述第一牵引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

所述第二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绕过所述第二齿轮的另外部分圆周而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杆中,所述第二牵引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身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操作件滑动范围的限位柱,所述操作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

一种儿童翻斗车,包括车身、与所述车身转动连接而能够相对所述车身翻转的翻斗箱、用于驱动所述翻斗箱相对所述车身翻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身上的操作件、通过所述操作件驱动的传动组件及与传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翻斗箱转动的连杆组件,所述操作件具有正向滑动方向和与所述正向滑动方向相反的反向滑动方向,当所述操作件沿正向滑动时,所述操作件、传动组件及连杆组件相互配合运动并驱使所述翻斗箱相对所述车身正向转动一定角度;当所述操作件沿反向滑动时,所述操作件、传动组件及连杆组件内部的配合或三者之间的配合脱开,所述翻斗箱相对所述车身固定不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仅在沿正向滑动所述操作件时输出正转动作来驱动所述翻斗箱转动的传动组件,可以防止误操作而使翻斗箱误动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倾斜设置的驱动连杆来直接推动翻斗箱转动,可以增大翻斗箱的翻转范围,增强其可玩性和趣味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在初始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在翻转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中部分传动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中部分传动组件的a-a剖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中操作件、传动组件、驱动连杆和牵引索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中第二齿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中第二齿轮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中第二齿轮的c-c剖视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翻斗车中单向棘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1为另一实施例的儿童翻斗车中局部剖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车身;2、第一齿轮;3、操作件;4、第一连杆;5、套子;6、销钉;7、第二连杆;8、翻斗箱;9、轮轴转点;10、连接件;11、第二齿轮;12、单向棘轮;13、解锁按钮;14、第一牵引索;15、第二牵引索;16、底盘;17、车轮;18、限位柱;19、限位槽;20、滑槽;21、连接柱;22、限位齿;23、齿轮滑槽;24、握把;25、导向件;26、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儿童翻斗车,包括车身、与车身转动连接而能够相对车身翻转的翻斗箱、用于驱动翻斗箱相对车身翻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车身上的操作件、通过操作件驱动的传动组件及与传动组件连接并驱动翻斗箱转动的连杆组件,操作件具有正向滑动方向和与所向滑动方向相反的反向滑动方向,当操作件沿正向滑动时,操作件、传动组件及连杆组件相互配合运动并驱使翻斗箱相对车身正向转动一定角度;当操作件沿反向滑动时,操作件、传动组件及连杆组件内部的配合或三者之间的配合脱开,翻斗箱相对车身固定不动。

具体方案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儿童翻斗车,包括车身1、翻斗箱8和驱动机构。

车身1底部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底盘16,翻斗箱8与车身1转动连接,从而能够相对车身1翻转。在本实施例中,翻斗箱8转动连接在底盘16的一端,翻斗箱8与车身1的转动连接轴处还安装有车轮17,即车轮17通过转轴9相对车身1的底盘16转动,同时翻斗箱8通过转轴9相对车身1转动。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翻斗箱8相对车身1翻转。驱动机构包括操作件3、传动组件及与传动组件连接并驱动翻斗箱8转动的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7和牵引索。操作件3滑动设置于车身1上,本实施例中,操作件3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其既可以竖直向上滑动,也可以竖直向下滑动,操作件3的下端位于车身1内,而操作件3的上端则露出车身1。车身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操作件3滑动范围的限位柱18,操作件3上开设有限位槽19,限位柱18滑动设置于限位槽19中,从而通过限位柱18和限位槽19的配合来限制操作件3的滑动范围。操作件3的两个滑动方向相反,这里定义竖直向下滑动操作件3为沿正向滑动操作件3,定义竖直向上滑动操作件3为沿反向滑动操作件3。

传动组件用于仅在沿正向滑动操作件3时输出用于驱动翻斗箱8转动的正转动作,也就是说,只有沿正向滑动操作件3时,传动组件作为主动的一方动作,输出正转动作,该正转动作能够驱动翻斗箱8向上转动;而在沿反向滑动操作件3时,传动组件无输出的转动动作;在不滑动操作件3时,传动组件可以作为从动的一方,由翻斗箱8的转动带动传动组件反向转动。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11。其中,第一齿轮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11的直径。第一齿轮2的转轴沿操作件3的滑动方向而滑动设置在车身1上,本实施例中,车身1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齿轮滑槽23,第一齿轮2的转轴设置在齿轮滑槽23内,通过转轴相对齿轮滑槽23的上下滑动实现第一齿轮2既能够相对车身1转动,又能够相对车身1竖直滑动。操作件3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啮合的齿条,则当滑动操作件3时,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能够驱动第一齿轮2滑动和转动。第二齿轮11转动安装在车身1上,其能够与第一齿轮2啮合,即当第一齿轮2滑动至靠近第二齿轮11时二者啮合,而当第一齿轮2滑动至离开第二齿轮11时,二者脱离。当操作件3正向滑动时,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11相互啮合,当操作件3反向滑动时,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11的啮合相互脱离。

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齿轮11端面上的限位齿22、与限位齿22配合与脱离的单向棘轮12及用于操作单向棘轮12与限位齿33配合与脱离的解锁组件。当通过解锁组件使单向棘轮12与第二齿轮11上的限位齿22脱离时,翻斗箱8相对车身1反向转动而使第二连杆7相对第一连杆4滑动,并通过牵引索带动第二齿轮11反向转动;当通过解锁组件使单向棘轮12与第二齿轮11的限位齿22配合时,翻斗箱8仅能正向转动。

可以在第二齿轮11的该端面上设置同轴的凹槽,并将限位齿22设置在凹槽内的底面上。单向棘轮12安装在车身1上,其能够在沿反向滑动操作件3时与第二齿轮11上的限位齿22啮合而限制第二齿轮11转动。该单向棘轮12可以设置在第二齿轮11端面上的凹槽内,并能够沿第二齿轮11的轴向移动。解锁组件与单向棘轮12相连接,用于驱动单向棘轮12与第二齿轮11上的限位齿22啮合或脱离。本实施例中,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按钮13和弹性件,解锁按钮13与单向棘轮12对应接触设置并能够移动,可以将第二齿轮11同轴套设在解锁按钮13的外周上。弹性件沿第二齿轮11轴向设置,弹性件设置在车身1和单向棘轮12之间。从而,按动解锁按钮13时可以使单向棘轮12脱离第二齿轮11的限位齿22,而松开解锁按钮13时,弹性件能够使单向棘轮12复位而与第二齿轮11的限位齿22恢复啮合。弹性件可以采用弹簧。由于车身1内主要用于设置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11,故车身1也可称之为齿轮箱。

第二连杆7与第一连杆4同轴相对滑动连接,二者构成一个倾斜设置的驱动连杆,第一连杆4设置在靠近车身1的一侧,并与传动组件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车身1上朝向翻斗箱8的一侧开设有通孔,第二齿轮11上转动连接有穿过通孔而延伸至车身1外的连接件10,第一连杆4与连接件10相固定连接。第二连杆7设置在靠近翻斗箱8的一侧,且第二连杆7的端部与翻斗箱8转动连接。则第二连杆7相对第一连杆4伸出滑动或缩回滑动时,驱动连杆变长或变短,从而推动翻斗箱8相对车身1转动。

牵引索用于连接传动组件与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7,用于实现传动组件的转动与第二连杆7的滑动之间的转化。牵引索包括第一牵引索14和第二牵引索15,第一牵引索14用于转化第二齿轮11的正转与第二连杆7相对第一连杆4伸出滑动,第二牵引索15用于转化第二齿轮11的反转与第二连杆7相对第一连杆4缩回滑动。具体的,第一连杆4上固设有销钉6,第二连杆7上沿其滑动方向开设有滑槽20,销钉6滑动设置于滑槽20中。可以在第一连杆4上设置套子5,并将销钉6设置在套子5上。第一牵引索14一端固定在第二齿轮11上并绕过第二齿轮11的部分圆周而延伸至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7中,然后绕过销钉6固定在第二连杆7的一个连接柱21上。第二牵引索15一端固定在第二齿轮11上,绕过第二齿轮11的另外部分圆周而延伸至第一连杆4中,最后固定在第二连杆7的另一个连接柱21上。

上述儿童翻斗车具有如附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和如附图2所示的翻斗箱8翻转至最大角度的翻转状态,并能够在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

在初始状态下,翻斗箱8相对车身1未翻转,处于与车身1靠拢状态,单向棘轮12与第二齿轮11上的限位齿22啮合。当操作操作件3正向滑动时,通过传动组件以及牵引索带动第二连杆7相对第一连杆4滑动而使翻斗箱8相对车身1正向转动一定角度,具体为:当向上拉动操作件3时,操作件3在车身1内滑动,同时,第一齿轮2跟随操作件3一起向上滑动,使得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11脱离,第二齿轮11不会跟随操作件3、第一齿轮2一起运动。当操作件3运动到最高点后,下压操作件3,使得第一齿轮2也随之向下滑动。当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11啮合后,第二齿轮11会在操作件3和第一齿轮2的作用下正转(本实施例中即为在图1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第二齿轮11正转时,通过两根牵引索的作用,带动第二连杆7相对第一连杆4伸出并向上移动,从而将翻斗箱8顶起来,即第二齿轮11正转时,第一牵引索14绕设在第二齿轮11上的部分增加,使得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7中,绕过销钉6后直至连接柱21上的之间的第一牵引索14的部分缩短,从而就会拉动第二连杆7移动实现其相对第一连杆4伸出,同时,第二牵引索15绕设在第二齿轮11上的部分缩短,并随着第二连杆7的伸出,第二牵引索15在第一连杆4中的部分增长。当操作件3运动到最低点后,重复上述拉动和下压操作件3的动作。由于第二齿轮11内设置有单向棘轮12,当二者啮合时,第二齿轮11只能正向(顺时针)转动,不能反向(逆时针)转动。因此,上拉操作件3时,第二齿轮11不转动,第二连杆7、翻斗箱8均保持原有状态不变。反复拉动几次操作件3后,翻斗箱8将运动到最高点,如附图2所示。

当通过解锁组件使单向棘轮12与第二齿轮11上的限位齿脱离时,翻斗箱8相对车身1反向转动而使第二连杆7相对第一连杆4滑动,并通过牵引索带动第二齿轮11反向转动。具体为:当翻斗箱相对车身处于最高状态时,按住解锁按钮13,解锁按钮13推动使得单向棘轮12和第二齿轮11脱离,此时翻斗箱8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反向转动,带动第二连杆7相对第一连杆4缩回而向下运动,从而通过牵引索的作用带动第二齿轮11反向转动,最终回到如附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

上述儿童翻斗车通过纯机械结构实现翻斗箱8的翻转,一方面,其翻斗箱8的翻转角度可以按需设置的较大,另一方面其通过不同的操作来实现翻斗箱8的两方向转动,可以避免误操作而可能对儿童带来的伤害。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中,操作件3反向滑动时,是通过传动组件内部配合的脱开,即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11之间啮合的脱开,来使得操作件3无法带动传动组件的第二齿轮11以及连杆组件运动,进而使翻斗箱8相对车身1固定不动。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使操作件3、传动组件及连杆组件三者之间的任意一处配合脱开的方式来实现翻斗箱8相对车身1固定不动的目的。例如,在操作件3反向移动的过程中,稍微调整其移动轨迹,使其脱离第一齿轮1,实现操作件3与传动组件之间的配合脱开,使得此时翻斗箱8相对车身1固定不动。再例如附图11所示,操作件3包括握把24、活动设置在握把24上的导向件25。传动组件包括齿轮26等。握把24能够正向或反向转动(沿垂直图面方向)。导向件25沿齿轮26的径向设置并能够往复移动,齿轮26上设置有单向棘齿,导向件25能够与单向棘齿啮合或脱开。当正向转动握把24时,带动导向件25同步转动,此时导向件25与单向棘齿啮合,从而带动齿轮26同步正转。而当反向转动握把24时,在单向棘齿的斜面作用下,推动导向件25沿齿轮26的径向移动,使得导向件25与单向棘齿脱离,则此时无法带动齿轮26反向转动。可见,该方案中,也是通过操作件3与传动组件之间配合的脱开而使翻斗箱8保持固定不动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