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6716发布日期:2020-05-22 16:5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背景技术:

羽毛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羽毛球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使运动者消耗多余热量,而且还可使运动者获得极大的乐趣,并且运动者不需要有完美的体形,这项运动允许运动者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进行练习和提高,而且丝毫不会影响享受这项运动的乐趣。

由于羽毛球运动强度较易控制,所以可以有效防止运动伤害,羽毛球运动之所以成为群众性很广、男女老少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因为羽毛球运动适合于不同年龄人体力、心理、生理上的特点,从六七岁的少年儿童到八九十岁的耄耋老者,都可以打羽毛球,所以羽毛球也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运动寿命最长的项目之一。

然而现有的羽毛球大多是在户内进行,业余户外活动也会进行羽毛球运动,但一般户外羽毛球运动,在对打时,往往中间不会设置隔网,其娱乐性与竞争性会相对减弱,且目前的羽毛球网架都是固定设置,无法移动,使得户外运动无法使用。因此需要一种便携的羽毛球网装置来给业余爱好者进行羽毛球运动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使用方便,能够进行随意移动,使用者可以将该装置设置在任意训练场所,而且收纳方便,便于携带,解决了现有户外羽毛球训练时,外部没有隔网且无法移动的问题,增加了户外训练时或运动时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增加了运动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第一支架、时间显示器、隔网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撑杆、收纳筒和第一支撑腿所述收纳筒的侧壁上均匀铰接有多根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撑杆与收纳筒滑动配合,收纳筒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撑杆的锁附螺栓,所述收纳筒的侧壁上设有时间显示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撑杆、第二支撑腿和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均匀铰接有多根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二撑杆与套筒转动配合,所述隔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撑杆、第二撑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时间显示器为电子表。

优选的,所述隔网的两端设有套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撑杆的上端螺纹连有第一固定帽,所述第二撑杆的上端螺纹连有第二固定帽。

优选的,所述收纳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腿连接,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腿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纳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锁孔,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内壁设有第一锁块,所述第一锁块与第一锁孔配合,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锁孔,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锁块,所述第二锁块与第二锁孔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撑杆上设有上限位环、下限位环,所述套筒设于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所述第二撑杆的下端设有用于转动第二撑杆的转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下端均设有防滑块。

优选的,所述防滑块为橡胶材质,防滑块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支撑腿或第二支撑腿连接的螺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公开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使用方便,能够进行随意移动,使用者可以将该装置设置在任意训练场所,而且收纳方便,便于携带,解决了现有户外羽毛球训练时,外部没有隔网的问题,增加了户外训练时或运动时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增加了运动舒适度。

2、本发明所公开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架,设置时间显示器,能够让运动者掌控运动时间,保证运动的合理性,解决了运动时看时间的不便利。

3、本发明所公开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套筒设于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第二撑杆的下端设有用于转动第二撑杆的转块,通过转动转块来实现第二撑杆的旋转,从而对隔网进行收纳,防止隔网缠绕,使用方便。

4、本发明所公开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架,防滑块为橡胶材质,防滑块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支撑腿或第二支撑腿连接的螺杆,防滑块不仅防止支架打滑,还能根据地面进行调整支撑腿高度,确保支撑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公开便携式羽毛球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公开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公开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中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公开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中隔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公开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中防滑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架;101-第一固定帽;102-第一撑杆;103-收纳筒;104-第一支撑腿;105-第一锁孔;106-第一锁块;107-第一连接板;108-锁附螺栓;2-时间显示器;3-隔网;301-套环;4-第二支架;401-第二固定帽;402-第二撑杆;403-上限位环;404-第二锁孔;405-第二支撑腿;406-转块;407-下限位环;408-第二锁块;409-第二连接板;410-套筒;5-防滑块;501-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第一支架1、时间显示器2、隔网3和第二支架4,隔网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4之间。第一支架1包括第一撑杆102、收纳筒103和多根第一支撑腿104,第一支撑腿104均匀铰接在收纳筒103的侧壁上,第一撑杆102与收纳筒103滑动配合,收纳筒103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撑杆102的锁附螺栓108,收纳筒103的侧壁上设有时间显示器2。第一撑杆102的上端螺纹连有第一固定帽101。

第二支架4包括第二撑杆402、多根第二支撑腿405和套筒410,多根第二支撑腿405均匀铰接在套筒410的侧壁上,第二撑杆402与套筒410转动配合,隔网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撑杆102、第二撑杆402连接。第二撑杆402的上端螺纹连有第二固定帽401。

其中,时间显示器2为电子表,通过干电池供电,便于运动者掌控时间。

为了便于隔网3的固定,如图4所示,在隔网3的两端设有套环301,通过套环301直接将隔网3固定在第一撑杆102、第二撑杆402上。

收纳筒103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板107,第一连接板107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腿104连接,套筒41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板409,第二连接板409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腿405连接。

收纳筒103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锁孔105,第一支撑腿104的内壁设有第一锁块106,第一锁块106与第一锁孔105配合,套筒41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锁孔404,第二支撑腿405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锁块408,第二锁块408与第二锁孔404配合。

第二撑杆402上设有上限位环403、下限位环407,套筒410设于上限位环403和下限位环407之间,第二撑杆402的下端设有用于转动第二撑杆402的转块406。通过转动转块406来实现第二撑杆402的旋转,从而对隔网3进行收纳,防止隔网3的缠绕,使用方便。

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腿104和第二支撑腿405的下端均设有防滑块5。

防滑块5为橡胶材质,防滑块5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支撑腿104或第二支撑腿405连接的螺杆501。

该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使用时,将第一撑杆102从收纳筒103内拉出,然后通过锁附螺栓108固定,然后将隔网3的一端套在第一撑杆102上,隔网的另一端套在第二撑杆402上,然后将第一固定帽101拧在第一撑杆102上,第二固定帽401拧在第二撑杆402上,将隔网3固定,然后将第一支撑腿104、第二支撑腿405打开,将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4直立并将隔网3撑开,进行使用,通过调节防滑块5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该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使用完毕后,首先将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4平放,然后拆卸第一固定帽101,将隔网3取下,然后通过转块406转动第二撑杆402将隔网收卷在第二撑杆402上,将第二支撑腿405收拢并通过第二锁块408与第二锁孔404配合进行固定,将第一固定帽101拧在第一撑杆102上,将第一撑杆102放入到收纳筒103内,收纳第一支撑腿104,并通过第一锁块106固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