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5437发布日期:2021-06-04 16:2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


背景技术:

2.医院里处于gmfcs 4~5级重症脑瘫患儿或是其他疾病导致坐位能力受限患儿,在对这些患儿进行治疗时通常会使用坐姿矫正椅辅助患儿矫正和锻炼坐位能力,但是由于这类患儿对肢体的指挥能力较差,普通的坐姿矫正椅无法辅助患儿进行正确的坐姿,在长期的锻炼治疗无法达医生和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并且普通的坐姿矫正椅功能单一,无法辅助患儿锻炼下肢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有效地解决了普通的坐姿矫正椅无法辅助患儿进行正确的坐姿,并且普通的坐姿矫正椅功能单一,无法辅助患儿锻炼下肢能力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可升降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内侧安装有可翻转的坐板,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后侧铰接有可翻转的第一靠板,所述第一靠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靠板,所述安装块的上端表面前侧安装有可拆卸的桌板,所述桌板前侧的所述安装块表面均固定连接主杆,所述主杆的上端均安装有可转动的横杆,两个所述安装块的的下端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腿部固定板,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脚部固定板。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支撑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齿条,与所述升降齿条相对应的所述支撑筒表面开设有齿条通道,所述升降齿条的上端啮合有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内部,所述升降齿轮的前侧同轴固定有升降蜗轮,所述升降蜗轮的下侧啮合有可转动的升降蜗杆,所述升降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内壁,所述升降蜗杆的前端贯穿所述安装盒并且所述升降蜗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旋钮。
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表面转动连接有翻转螺杆,所述翻转螺杆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翻转滑块,所述翻转滑块的上端铰接有翻转拉杆,所述翻转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靠板铰接,所述翻转螺杆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表面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下端表面,所述传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翻转旋钮。
8.优选的,所述主杆的表面上侧均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挡板,所述弹簧挡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表面,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止动环,所述止动环均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杆表面,所述止动环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止动
齿环,所述止动齿环的内侧均啮合有止动齿轮,所述止动齿轮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均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杆的上端,所述主杆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
9.优选的,所述第一靠板的上端表面中心部位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靠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加强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加长螺杆,加长螺杆的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加长旋钮,所述加长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靠板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加强孔内均滑动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靠板的下端底面。
10.优选的,所述坐板的左右两端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铰接轴,所述坐板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安装块铰接,所述坐板左端的所述铰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蜗轮,所述控制蜗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内部,所述控制蜗轮的前侧啮合有控制蜗杆,所述控制蜗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的内部,所述控制蜗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安装块并且所述控制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控制旋钮。
1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本装置操作简单,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泛,通过转动升降控制旋钮便可以控制升降柱移动,进而调节坐板的高度,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儿,并且通过调节第一靠背的翻转角度可以提高患儿的适用的舒适度,通过移动第二靠板可以加长第一靠板的长度,提高适用范围,并且本装置可帮助患儿稳定坐位姿势,帮助患儿锻炼坐姿,并且还可以辅助患者锻炼下肢的支撑能力。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左侧平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第一靠板翻转结构第一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升降柱升降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第一靠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第一靠板翻转结构第二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第一靠板翻转结构第三示意图。
2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控制蜗轮与控制蜗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止动齿环与止动齿连接结构分解图。
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的桌板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筒、3-支撑架、4-安装块、5-第一靠板、6-第二靠板、7-桌板、8-升降柱、9-升降齿条、10-升降齿轮、11-安装盒、12-升降蜗轮、13-升降蜗杆、14-升降旋钮、15-加长螺杆、16-加长旋钮、17-翻转拉杆、18-翻转滑块、19-翻转螺杆、20-传动杆、21-翻转旋钮、22-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坐板、25-控制蜗轮、26-控制蜗杆、27-铰接轴、28-连接板、29-固定螺栓、30-螺孔块、32-腿部固定板、33-脚部固定板、34-胸腹固定带、35-腿部固定带、36-脚部固定带、37-护杆、38-主杆、39-弹簧挡板、40-复位弹簧、41-止动环、42-止动齿环、43-止动齿轮、44-连接环、45-横杆、46-坐板控制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6.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患儿辅助坐站训练器,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可升降的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两个所述安装块4的内侧安装有可翻转的坐板24,两个所述安装块4的后侧铰接有可翻转的第一靠板5,所述第一靠板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靠板6,所述安装块4的上端表面前侧安装有可拆卸的桌板7,所述桌板7前侧的所述安装块4表面均固定连接主杆38,所述主杆38的上端均安装有可转动的横杆45,两个所述安装块4的的下端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腿部固定板32,所述腿部固定板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脚部固定板33。
27.如图一所示,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支撑腿呈圆周分布的结构,用于支撑本装置,并可以加强本装置的稳定性,底座1下端支撑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脚刹万向轮,用于辅助移动和固定本装置;通过翻转坐板24可以调节坐板24的角度,提高患儿坐在坐板24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患儿锻炼时不自主的向前滑动移出坐板24,患者在锻炼时可以靠在第二靠板6表面,通过调节第一靠板5的翻转角度可以加强患儿使用时的舒适度,并且第二靠板6可向上移动加长第一靠板5的长度,提高适用范围,横杆45用于患儿抓握,帮助患儿稳定身形,腿部固定板32用于帮助患儿固定腿部,使患儿保持合适的双腿分开的角度,并且还可以防止患儿的臀部向前移动,促进双侧坐骨结节复合,脚部固定板33用于固定患儿的双脚,用于保持患儿脚部竖直摆放,并且腿部固定板32左端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弹性的腿部固定带35,脚部固定板3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脚部固定带36,第一靠板5的左端和第二靠板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胸腹固定带34,腿部固定带35、脚部固定带36和胸腹固定带34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挂扣,脚部固定板32的右端、两个腿部固定板32的内侧、第一靠板5右端和第二靠板6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挂扣均固定在挂钩上固定腿部固定带35、脚部固定带36和胸腹固定带34,腿部固定带35、脚部固定带36和胸腹固定带34分别用于固定患儿的胸腹,腿部和脚部,并且通过胸腹固定带34的固定和腿部固定带35的固定可以将患儿充分固定,使患儿不能乱动,同时通过第一靠板5和第二靠板6支撑患儿的背部,在第一靠板5和第二靠板6的支撑下和腿部固定带35、脚部固定带36和胸腹固定带34的固定下,使患儿保持正确的坐姿;安装块4的上端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螺孔块30,螺孔块30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桌板7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8,两个连接板28的外侧表面下侧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均设置有固定螺栓29,固定螺栓29均与螺孔块30表面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桌板7,桌板7的上端表面可以防止用于锻炼患儿的工具,两个安装块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护杆37,用于帮助患儿支撑上半身,患儿可以用手撑住护杆37或者横杆45,促进躯干伸展,提高下肢支撑能力。
28.所述支撑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2,所述支撑筒2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盒11,所述支撑筒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柱8,所述升降柱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齿条9,与所述升降齿条9相对应的所述支撑筒2表面开设有齿条通道,所述升降齿条9的上端啮合有升降齿轮10,所述升降齿轮10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11内部,所述升降齿轮10的前侧同轴固定有升降蜗轮12,所述升降蜗轮12的下侧啮合有可转动的升降蜗杆13,所述升降蜗杆13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盒11内壁,所述升降蜗杆13的前端贯穿所述安装盒11并且所述升
降蜗杆1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旋钮14。
29.通过转动升降旋钮14可以通过升降蜗杆13和升降蜗轮12的啮合下带动升降齿轮10转动,升降齿轮10转动时通过与升降齿条9的啮合便可以带动升降柱8上下移动,用于实现支撑架3的升降,进而实现坐板24的升降,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齿条通道用于当升降柱8进行升降时为升降齿条9提供移动通道,并未升降齿条9和升降齿轮10提供连接空间,安装盒11的前端表面开设有通孔,声升降蜗杆13的前端通过通孔与升降旋钮14固定连接。
30.所述支撑架3的下端表面转动连接有翻转螺杆19,所述翻转螺杆19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翻转滑块18,所述翻转滑块18的上端铰接有翻转拉杆17,所述翻转拉杆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靠板5铰接,所述翻转螺杆19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22,所述第一锥齿轮22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3,所述第二锥齿轮23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0,所述传动杆20的表面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3下端表面,所述传动杆2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翻转旋钮21。
31.支撑架3的下端开设有滑槽,翻转滑块18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可以使翻转滑块18保持前后移动,翻转螺杆19转动连接在滑槽内壁,通过转动翻转旋钮21可以通过传动杆20的传动下带动第二锥齿轮23转动,第二锥齿轮23转动时通过与第一锥齿轮22的啮合可以带动翻转螺杆19转动,由于翻转螺杆19与翻转滑块18通过螺纹连接,翻转螺杆19又与支撑架3下端表面转动连接,当翻转螺杆19转动时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便可以使翻转滑块18前后移动,翻转滑块18的前后移动时便可以通过翻转拉杆17的带动下使第一靠板5以与安装盒11的铰接点为中心进行翻转。
32.所述主杆38的表面上侧均套有复位弹簧40,所述复位弹簧40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挡板39,所述弹簧挡板39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38表面,所述复位弹簧40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止动环41,所述止动环41均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杆38表面,所述止动环41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止动齿环42,所述止动齿环42的内侧均啮合有止动齿轮43,所述止动齿轮4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4,所述连接环44均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杆38的上端,所述主杆38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45。
33.止动齿环42的内侧开设有与止动齿轮43啮合的齿,通过止动齿环42与止动齿轮43的啮合可以固定连接环44,进而固定横杆45,将止动环41向下移动压缩复位弹簧40,使止动齿环42与止动齿轮43脱离啮合,横杆45便可以以主杆38为轴心转动。
34.所述第一靠板5的上端表面中心部位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靠板5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加强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加长螺杆15,加长螺杆15的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加长旋钮16,所述加长螺杆1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靠板6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加强孔内均滑动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靠板6的下端底面。
35.稳定杆与加强孔的配合可以加强第二靠板6的稳定性,并使第二靠板6只能上下移动,通过转动加长旋钮16可以带动加长螺杆15转动,加长螺杆15转动时通过与第一靠板5的螺纹孔的连接下便可以使第二的靠板上下移动。
36.所述坐板24的左右两端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铰接轴27,所述坐板24通过所述铰接轴27与所述安装块4铰接,所述坐板24左端的所述铰接轴2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蜗轮25,所述控制蜗轮25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4内部,所述控制蜗轮25的前侧啮合有控制蜗杆26,所述控制蜗杆26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4的内部,所述控制蜗杆26的上端贯穿所述
安装块4并且所述控制蜗杆2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坐板控制旋钮46。
37.安装块4内开设有安装控制蜗轮25和控制蜗杆26的安装空间,坐板24左端的铰接轴27转动连接在安装空间的内壁,通过转动坐板控制旋钮46可以带动控制蜗杆26进行转动,当控制蜗杆26转动时通过与控制蜗轮25的啮合便可以带动坐板24转动,并且通过控制蜗杆26与控制蜗轮25的还具有自锁的作用,用于保证坐板24的稳定性。
3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使患儿坐在坐板24上,通过转动坐板控制旋钮46可以调节坐板24的状态,可以将坐板24调整至向前侧翻转倾斜,使患儿靠在第二靠板6表面,胸腹固定带34可以固定住患儿的上半身,患儿的腿部可以放置在腿部放置板内,脚部开设有放置在脚部固定板32内,并通过腿部固定带35和脚部固定带36固定,保持住患儿的坐姿,通过转动升降旋钮14可以调节坐板24的高度,通过转动翻转旋钮21可以调节第一靠板5的翻转角度,加强患儿使用的舒适度,并且可以转动加长旋钮16移动第二靠板6,加长第一靠板5和第二靠板6整体的长度,桌板7可以采卸,方便使用,患儿在锻炼站立时可以将桌板7卸掉,松开胸腹固定带34、腿部固定带35,用双手支撑护杆37或横杆45,锻炼下肢的支撑能力。
3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