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步机升降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08294发布日期:2022-11-23 10:4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跑步机升降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跑步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跑步机升降底座。


背景技术:

2.跑步机是一种常用的健身器械,现有的跑步机跑台通常平行于地面,人站立在跑台上进行走路或跑步的动作,为了模拟斜坡路段或提升跑步效果,通常会在跑台一侧设置升降机构,使跑台可通过升降机构使其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3.现有的升降底座需要额外配备定位支架,如公开号为cn112337046a的中国发明申请,其将跑步机跑台一端装配于一支架上,其需要通过安装于支架上的多个连接件用以锁定或解锁跑步机跑台,锁定或解锁需要人工手动操作,较为不便,调整时需要用户暂停跑步动作,而无法在跑步过程中快速的调整跑台的倾斜角度,为便于用户操作,申请人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用户操作的跑步机升降底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跑步机升降底座,包括底座;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配置于所述底座上;若干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至少部分部位可布置于地面上,其包括有螺纹套;及若干螺杆单元,所述螺杆单元螺纹配置于所述螺纹套上,其与所述驱动单元直接传动连接或通过若干传动部件而传动连接;所述螺杆单元包括有或设置有可带动所述底座同步动作的配合部位,当所述螺杆单元被所述驱动单元带动做旋转动作时,所述底座至少一端可随之升降。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可布置于地面上的支撑块、定位于所述支撑块上的内套管及配置于所述内套管上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相对所述内套管周向定位。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上固定设置有多边形定位件,所述内套管下端与所述定位件配合连接,其至少下端与所述多边形定位件形状相适配以使其相对所述多边形定位件周向定位;所述螺纹套包括有内置于所述内套管内的内置部位及径向延伸的外沿部位,所述外沿部位配置于所述内套管上端;所述外沿部位的外径与所述内套管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外沿部位与所述内套管的两个相对壁相齐平;所述螺纹套、所述内套管及所述多边形定位件的形状均为方形。
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包括有若干用于装配所述螺杆单元和/或所
述支撑单元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上配置有可相对其定位的传动组件箱体,所述螺杆单元上端穿过所述传动组件箱体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所述传动组件箱体内,并与布置于所述传动组件箱体内的传动部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
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一端两侧分别具有所述外套管,两个所述外套管上的所述螺杆单元通过一传动轴传动连接,以使两者可同步动作。
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螺杆单元包括螺杆上部和螺杆下部,所述螺杆上部穿过所述传动组件箱体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所述传动组件箱体内,所述螺杆下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以形成所述配合部位;所述螺杆上部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外径相适配。
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螺杆上部位于所述传动组件箱体内的部位与所述传动组件箱体之间配置有轴承;所述螺杆上部位于所述传动组件箱体外的部位与所述传动组件箱体之间配置有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螺杆单元在被带动旋转上升时通过所述配合部位、所述平面轴承与所述传动组件箱体相应壁之间的配合以带动所述底座同步动作;所述外套管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下端与所述内套管之间配置有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套设于所述内套管上;所述外套管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或手摇柄。
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布置于对应的所述传动组件箱体内,并至少与其中一个所述螺杆单元上端的第二锥齿轮及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三锥齿轮传动连接。
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内置于所述底座上,其传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四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延伸入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组件箱体内并通过相应的锥齿轮与所述螺杆单元上端的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
1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延伸入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组件箱体内并通过相应的锥齿轮与所述螺杆单元上端的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便于用户操作的跑步机升降底座,并可实现跑步机底座同侧两端的同步升降,升降动作平稳、快速、可靠,结构紧凑可内置,升降结构占用空间小,升降底座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传动轴、螺杆单元及支撑单元的配合结构剖面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驱动电机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图4,一种跑步机升降底座,包括底座1,底座1一端可通过相关升降结构实现升降动作,为使底座1一端升降更为平稳,在底座1一端的两个端角处具有外套管2,如图1所示,外套管2上端装配有传动组件箱体3,两者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紧固件如螺栓,外套管2作为底座1的一部分,其与底座1其余管件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27.具有若干支撑单元4,支撑单元4至少部分部位可布置于地面上,如图1、图2所示,支撑单元4包括有支撑块41、内套管42及螺纹套43,其中,支撑块41作为对地支撑部件,其可布置于地面上,其与地面接触的面可为外凸形式的弧形面,内套管42定位于支撑块41上,内套管42可相对支撑块周向定位,螺纹套43配置于内套管42上,并可相对内套管42周向定位。
28.本实施例中,内套管42定位于支撑块上是其中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为支撑块41上固设有多边形定位件,如四边形或方形定位件,内套管42下端与该多边形定位件配合连接,内套管42下端的形状与多边形定位件的形状相适配,如四边形或方形,以使内套管42相对多边形定位件周向定位,进一步的,螺纹套43形状亦可为四边形或方形,其可套设于内套管42上端,由内套管42内壁对其限位,使其被周向定位,具体的,螺纹套43可包括内置于内套管42内的内置部位431及径向延伸的外沿部位432,外沿部位432配置于内套管42上端,螺纹套43内壁上具有内螺纹,如图2所示。
29.作为更为细化的特征,外沿部位432的外径与内套管42的外径相适配,外沿部位432与内套管42的两个相对壁相齐平。
30.具有若干螺杆单元5,螺杆单元5螺纹配置于螺纹套43上,具有外螺纹,其与螺纹套43螺纹连接,当其转动时,因螺纹套43受制于内套管42、支撑块41的限定,使其无法动作,从而使螺杆单元5在旋转过程中向上提升,而螺杆单元5又包括有或设置有可带动底座同步动作的配合部位,因此,在螺杆单元5向上提升时,能够带动底座1一端随之提升,已实现底座1的抬升;底座1的下降原理相似。
31.对于螺杆单元5与底座1之间的配合,本实施例中,螺杆单元5包括螺杆上部51和螺杆下部52,螺杆上部51的外径小于螺杆下部52的外径,螺杆上部51可穿过传动组件箱体3上的通孔31并延伸至传动组件箱体3内,螺杆上部51的外径可与通孔31的外径相适配,而螺杆下部52的外径大于通孔31的直径,其无法穿过该通孔31,因此,螺杆下部52上沿形成所述配合部位,在螺杆单元5往上提升时,螺杆下部52上沿提供接触位,带动底座1同步抬升;而螺杆单元5下降时,结合重力作用,底座1可随之下降。
32.因螺杆单元5旋转会与相应接触的面产生摩擦,从而可在螺杆上部51上套设平面
轴承61,平面轴承61具体可位于螺杆上部51位于传动组件箱体3外的部位上,位于传动组件箱体3下方,当然,平面轴承61的外径需大于通孔31外径,以代替螺杆下部52与传动组件箱体3底面相接触,进一步的,传动组件箱体3底面可开设用于容置平面轴承61的槽体,如图2所示。
33.本实施例中,在螺杆上部51位于传动组件箱体3内的部位上设置有轴承62,具体的,传动组件箱体3内底面上开设相应槽体,轴承62容置于该槽体处,如图2所示。
34.而为提升底座1升降的稳定性,可在外套管2与内套管42之间设置滑套7,如图2所示,滑套7滑动套设于内套管42上,滑套7可通过紧固件与外套管2固连。
35.对于传动相关的部件,本实施例中,螺杆单元5与驱动单元8传动连接,驱动单元8作为动力源,设置于底座1上,驱动单元8与螺杆单元5可为直接传动连接,如直接带动螺杆单元5旋转;又可通过若干传动部件的形式使两者传动连接,如在两者之间设置传动轴9或若干锥齿轮的形式。
36.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8为电机,其可设置于底座1纵向管件上或纵向管件上延伸的部件上,其输出轴81端延伸入对应的传动组件箱体3内,输出轴81端具有第一锥齿轮82,螺杆单元5上端具有与第一锥齿轮81传动配合的第二锥齿轮53。
37.上述结构已可实现驱动单元8带动一套升降机构实现升降,而要使两套同步动作,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在两套升降机构之间设置一传动轴9,即两个外套管2上的螺杆单元5通过该传动轴9传动连接,以使两者可同步动作。
38.回到上述内容,第一锥齿轮82与第二锥齿轮53传动配合,对应的,传动轴9两端均具有第三锥齿轮91,其两端的第三锥齿轮91分别位于对应的传动组件箱体3内,并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82和/或第二锥齿轮53传动配合。
39.由此,驱动单元8作为动力源,其可带动其输出轴81及第一锥齿轮82转动,第一锥齿轮82转动促使第二锥齿轮53及第三锥齿轮91转动,其中,第二锥齿轮53转动带动螺杆单元5转动;第三锥齿轮91转动带动传动轴9转动,实现两端的螺杆单元5同步动作。
40.位于远离驱动单元8侧的螺杆单元5相关部件的布局可参见图4所示。
41.实施例2: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驱动单元的布置位置不同以及因布置位置不同而需要有的相关传动部件,其余均相同。
42.参见图4-图8,本实施例中,底座1一端具有至少三个外套管2,位于两侧的外套管2与实施例1中相同,其内部具有内套管42、螺纹套43、螺杆单元5等部件,而位于中间的中部外套管2a,其用于安装驱动单元8,同样的,驱动单元8可为电机。
43.用于安装驱动单元8的中部外套管2a与其他外套管2具有不同之处,其底部具有用于支撑驱动单元8的底板2b,底板2b可与中部外套管2a一体成型,中部外套管2a底座同样可设置有支撑块41,如图6所示。
44.本实施例中,用于安装驱动单元8的中部外套管2a上同样可装配有传动组件箱体3,驱动单元8对应的第一锥齿轮81位于该传动组件箱体3内,传动轴9穿设于该传动组件箱体3处,传动轴9位于该传动组件箱体3内具有额外的锥齿轮,如第四锥齿轮92,其与驱动单元8的第一锥齿轮81传动配合。
45.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8采用内置布局,通过传动轴9将力传输至两端的螺杆单元5
处,已实现底座1的升降。
46.实施例3: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驱动单元的布置位置不同以及因布置位置不同而需要有的相关传动部件,其余均相同。
47.参见图4、图9及图10,本实施例中,底座1一侧两端分别具有对应的外套管2、内套管42、螺纹套43、螺杆单元5等升降用部件,驱动单元8可设置于两个外套管2之间的横管上或设置于该横管上的延伸部件上,在用于传动连接两个螺杆单元5的传动轴9上具有皮带轮,皮带轮可带动传动轴9同步转动,两者周向定位,对应的,驱动单元8的输出轴81上同样具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上安装传动皮带10,驱动单元8亦可为电机。
48.即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8通过传动皮带10与传动轴9传动连接,再由传动轴9两端对应的第三锥齿轮91与螺杆单元5上端的第二锥齿轮53传动连接,如此带动两个螺杆单元5同步动作,实现底座1的升降。
49.实施例4: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驱动单元为手摇机构,其余均相同。
50.参见图1-图10,本实施例中,传动轴9至少有一端延伸至对应的传动组件箱体3外,再由与其形状相适配的手摇机构(图中未示意)摇动其转动,从而带动相应的螺杆单元5转动实现底座1的升降。
5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