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动式走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37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跨动式走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跨动的走马,属玩具类。目前的运动玩具,有原地摇动的,轮动前进的,跳动,移动的种种。因此,很需从设计上更新结构,以求创新,完美,以求得社会竞争的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要提供一种跨动式结构的玩具。其优点是形象于动物的走动,集娱乐、健身、好奇心为一体,为儿童所奇、所爱、也为人赏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跨动式走马由移动体、尾橇、肢体和连动装置四部分组成。移动体上面和马背、马头、抓手连成一体,下面设有脚蹬;尾橇固定在移动体后面,尾橇底部设有尾轮;肢体包括前、后肢体,即马的四条腿、脚,活动连接在移动体的恰当部位;连动装置中,鞍座和直杆连成一体,直杆下端通过直杆定轴和移动体的下方活动连接并定位,中间通过起动杆轴和左右起动杆的后端活动连接,左右起动杆前端和左右连杆两端又分别活动连接在四肢体的恰当部位,本马由此四部分组成一整体。运动时,骑动者身坐鞍座,脚踩脚蹬,手握抓手,手、脚、腹等配合着多处使力,使鞍座连同直杆前后移动;由于身体重心借助尾橇的依托而稳定,而直杆又带动起动杆、连杆、肢体,使前后肢体及其支脚交叉跨动着连同本马前移。本玩具以此结构来实现跨动行走、前进等动作。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向示意图。
如图示1,本马由移动体6,尾橇17,前肢体32,后肢体11和连动装置即左右(视图正面为左)起动杆7。左右连杆23、直杆9等组成。移动体向上延伸马背3、马头1,马头设有抓手2,移动体下方设有脚蹬24;移动体的后部由两螺栓12固定着尾橇17,其底部通过轮轴19和尾轮18活动连接;两前肢体32和移动体的前部位通过前连接轴(前轴)31活动连接,两后肢体11和移动体的后部位通过后连接轴(后轴)13活动连接;连动装置图中位于两侧中心的直杆9,上部与鞍座8连成一体,下端通过直杆定轴21和移动体下方活动连接并定位,两端之间通过起动杆轴22和左右起动杆7的后端活动连接;起动杆位于移动体内侧,因此,图中侧向左边的起动杆7前端向外侧直角折弯成左连杆轴4,并通过移动体的活动孔5和左侧前肢体32(位于前轴上方处)活动连接,侧向右边的起动杆7,前端向外侧直角折弯成右连杆轴27,和右侧前肢体32(位于前轴下方处)活动连接;图中左、右连杆轴在分别通过前肢体后,又分别通过本马最外侧的左右连杆23的前端,左侧连杆由上往下地连至后端,通过左肢轴15和左后肢体11(位于后轴下方处)活动连接,右侧连杆由下向上连至后端,通过右肢轴10和右后肢体11(位于后轴上方处)活动连接,连动装置如上所述。因此,当直杆前后移动时,前、后肢体支脚的活动就成为或左前肢体和右后肢体向前跨动--转向后面的循环;或右前肢体和左后肢体向前跨动--转向后面的循环,使支脚成交叉跨动的动物行走形式。本走马由上述移动体、尾橇、前后肢体、连动装置组成一整体。
关节轴26(后关节轴16)和垂直虚线由于左右前肢体或左右后肢体都相互对转,当不设后肢体及其左右连杆时,本马在骑坐人前后移动身体并带动鞍座的同时,又必须向两侧变动身体重心,以配合肢体的活动,以使着地支脚的任何一侧,在向前跨动时减轻重量,减少依着地面的反向符着力,从而在支脚拖地跨出时使本马前移;当设置后肢体和连杆时,骑坐人的这种配合也就不起作用,本马难以前移;关节轴和垂直虚线说明,得以改变这种僵持状态。如图示,前后肢体上下之中间分开,分开处通过关节轴26、16活动连接,下截肢体上固定着卡杆25,卡杆顶端通过活络节28和卡片29活动连接,卡片后端下弯处落入关节轴上截卡口(未标标号)后端下凹处而进卡,进卡时上下肢体被卡成一体,待脱卡(卡片下弯处脱开卡口下凹处)时,上下肢体则可绕关节轴活动。卡杆顶着的卡片两端即上斜处和下弯处成翘板状;卡片后端下弯处、前端上斜处、两端之间的顶片30和移动体上的限位凸杆14则控制着这种进卡和脱卡。当肢体支脚转到后面时,卡片前端上斜处也跟着绕前轴或后轴后转而碰到移动体的限位凸杆,随着后转又压下上斜处而使卡片后端下弯处上翘脱卡,此时,肢体支脚已后止;待改成前跨时,支脚前跨的反向符着力因下截肢体会活动后转而消失,当前跨到一定角位时,跟着绕连接轴转动的卡杆顶端又推着卡片前转,使其顶片和移动体的限位凸杆相碰,随着肢体的向前使顶片向后压向下弯外并落入卡口下凹处进卡,此时前跨止;待支脚改成转向后面时,上下肢体已成一体,支持着本马的前移,直至如先前的状态......进卡和脱卡的循环,消除了支脚前跨的反向符着力;定位在上下肢体的回位拉簧20,则能把前跨时的支脚拉凌空,从而使本马支脚的前跨,更尽完美。前后支脚在对称位置时(
图1),可相应位于前后连接轴垂直线之前,见
图1垂直虚线箭头和支脚的图状,这样,在肢体支脚跨到前面时就处于凌空状态,以适应相应的地面条件。
由于本马肢体的跨动为或左前肢体和右后肢体的连动跨动;或右前肢体和左后肢体的连动跨动。这种二支脚凌空,二支脚着地的状态,是不可能稳定骑坐者人体的,因此,本马的尾橇及尾轮的作用在于稳定人体由于人体重心活动于前、后支脚的交叉线和尾轮之间,给人体重心提供了依托,使骑坐人适应这种骑坐。
本马由于骑坐人手、脚、腹、腰等多处使力,使身体不断前后运动,来带动鞍座、直杆等,使本马如动物般扬开四肢行走,集完好的健体运动和新奇的娱乐活动为一体。由于本玩具起动杆的前后活动,会使各肢体交叉跨动,因此,具有整体设计的灵活性。
权利要求1.一种跨动式走马,由移动体、尾橇、肢体和连动装置组成,特征在于移动体后面延伸尾橇,尾橇底部通过轮轴和尾轮活动连接,移动体的前方位通过前连接轴和左右前肢体活动连接;左起动杆前端向左侧直角折弯成左连杆轴,并通过左前肢体的前轴向上部位和左前肢体活动连接,右起动杆前端向右侧直角折弯成右连杆轴,并通过右前肢体的前轴向下部位和右前肢体活动连接;所设起动杆的前后移动带动着前肢体的动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动式走马,特征在于移动体开设活动孔,并向上连接马背、马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动式走马,特征在于后肢体通过后轴和移动体活动连接;直杆下端通过直杆定轴和移动体下方活动连接并定位,直杆中间通过起动杆轴和左右起动杆的后端活动连接;起动杆前端折弯所成的连杆轴,左侧通过活动孔、左前肢体后,又通过左连杆前端,和左连杆前端活动连接,右侧则通过右前肢体后,又通过右连杆前端,和右连杆前端活动连接;左侧连杆由上往下连至后端,通过左肢轴和左后肢体活动连接,其连接部位处于后轴下方位,右侧连杆由下向上连至后端,通过右肢轴和右后肢体活动连接,其连接部位处于后轴上方位;前后四肢体上下之中间分开,分开处通过关节轴活动连接,在下截肢体上固定着卡杆,卡杆顶端通过活络节和卡片活动连接,卡片前端上斜,后端上弯,中间设有顶片,和肢体上截的卡口,卡口下凹处以及移动体的限位凸杆相应而设,肢体上下之间设有回位拉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动式走马,特征在于直杆上端连接鞍座,马头、移动体分别设有抓手和脚蹬。
专利摘要一种跨动式走马,由移动体、尾橇,肢体和连动装置组成。移动体后面延伸尾橇及尾轮,前部位通过前轴和左右前肢体活动连接;左右起动杆前端弯成左右连杆轴,分别活动连接在前轴上、下部位的左右前肢体上;左右后肢体活动连接在移动体后部位,左右连杆分别活动连接前后肢体的左右两侧的恰当部位;连接直杆的鞍座的前后移动带动了起动杆和连杆,使前后四肢体支脚作相互交叉的来回动作;骑坐马上配合鞍座运动,本马会跨动前进。
文档编号A63G19/02GK2191017SQ9420127
公开日1995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1日
发明者徐继康 申请人:徐继康, 陈铭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