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柄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18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拍柄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拍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球拍柄的结构改良。
以前所知球拍柄部构造大概可区分为二种类型,其一为利用复合材料的主轴外径加PU发泡成型包覆在其周侧,而构成一八角断面形状之柄身,然后在其柄身末端轴设置一后套而后在其外径缠绕皮带;其二为利用复合材料之主轴直接籍模具成形为一完全由复合材料构成八角头断面形状的柄身,然后配和一后套轴设,继而同样在外径缠绕皮带。其前者因外径PU的吸震作用,使柄身握持时较为舒适,但整个柄身重量较重且柄身刚性较低,相对使用者拍击速度、爆发性均较差,因此,较普遍受到初学者喜爱,一般比赛选手较不喜欢;而后者由于柄身完全由复合材料构成,刚性较佳,拍击速度、爆发性较佳,因此颇受比赛选手青睐,但刚性柄身握持时手感并不很舒适,长时间下来容易疲劳,尤其拍击过程中球体高速撞击衍生之震动,该拍平直断面提供了震力无阻碍的环境条件,因而极易产生握持者所谓“网球肘”等运动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柄的结构改良,使其具有良好的避震舒适性及拍击性,更能广泛适用于初学者或比赛选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结构自球拍框架主轴延伸柄身的主体、一套合于该柄身主体末端轴向的后套体及一最后缠绕于该柄身主体与后套体外径周表的保护皮带。该柄身主体前端设一前段部,该前段部沿主轴径向扩大成一八角形断面,该前段部的末端轴向且又径向内缩延伸成一较小管径之后段部,从而形成前后之高低落差,该后段部的外径含覆包有一八角形断面的弹性体。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图式部分


图1是本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新型中避震动作分析示意图。

图1、2所示,本新型主要包含一可供人手握持的柄身主体(10)、一套合于该柄身主体(10)末端轴向的后套体(20)、一缠绕于该柄身主体(10)及后套体(20)外径周表之保护皮带(30);其中,该柄身主体(10)之前段部(11)是由球拍框架主轴(1)末端延伸径向扩大成一八角形断面,而该前段部(11)之末端同时又径向缩小轴向延伸成一较小管径的后段部(12)以形成前段部(11)与后段部(12)之高低落差关系,该后段部(12)的外径同时以一PU发泡或其主材质包覆固定而形成另一具八角形断面的弹性部(13),该弹性部(13)的轴向距离大约等于一般单手握持范围的距离,因此能使握持时手感舒适,而在拍击使用过程中高速击球衍生之主轴震力同样会沿其主轴(1)向下传递,该震力在经过柄身主体(10)轴向行进过程中,因柄身主体(10)前段部(11)与后段部(12)高低落差之断面设计,能够延迟阻逆及消灭震力,如图2所示,削弱的主轴震力在通过后段部(12)时被外径合覆设置的弹性部(13)加以吸收,因此由内向外能够再传递给手握处的震力极为有限,故可以达到良好避震功效。至于,就整个球拍柄重量而言,因本新型柄身主体(10)后段部(12)外径设置的PU发泡弹性体(13)仅占少部分重量,故在舒适的前提下乃不致增加球拍负担,因此给选手及一般初学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柄的改良结构,包含一源自球拍框架主轴延伸柄身主体、一套合于该柄身主体末端轴向之后套体,及一最后缠绕于该柄身主体与后套体外径周表之保护皮带;其特征在于该柄身主体前端设一前段部,该前段部系由主轴径向扩大成一八角形断面,该前段部之末端轴向并又径向内缩延伸成一较小管径之后段部而形成前后之高底落差,该后段部之外径且含覆包设一八角形断面之弹性体。
专利摘要一种球拍柄的改良结构,包含一源自球拍框架主轴延伸柄身主体、一套合于该柄身主体末端轴向之后套体,及一最后缠绕于该柄身主体与后套体外径周表之保护皮带;该柄身主体前端设一前段部,该前段部由主轴径向扩大成一八角形断面,该前段部的末端轴向同时又径向内缩延伸成一较小管径的后段部从而形成前后的高低落差,该后段部之外径又含覆包有一八角形断面的弹性体,使球拍具有良好的避震舒适性和拍击性,同时适于初学者及选手。
文档编号A63B53/10GK2215329SQ9424773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5日
发明者沈文振 申请人: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