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棋棋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441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围棋棋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棋棋具。
常用的围棋,棋盘与棋子均独立存置。由于棋子小,极易丢失。既使那种磁力围棋也仍然难免出现棋子丢失的现象。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棋盘与棋子结合为一体的围棋棋具,从根本上解决棋子的丢失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底盘和四个边框的围棋棋盘,在同一方的两条边框上各设十九条横向沟槽,同时在边框内均匀设置有用于嵌入围棋棋子的沟槽支架。所述支架上的沟槽方向与边框上所设沟槽方向一致。该沟槽支架可以由沿平行于棋盘上具有沟槽的两条边框方向均匀分布的十八条立带,并位于每条立带上均匀设置十九条与边框上相同的横向沟槽构成;该支架还可以是沿棋盘的横向和纵向均布的342个、各自直接与底盘固联并具有浅槽的支承立柱结构,或为带沟槽的凹下过渡立带形式。
另外,为了确保棋子不丢失,同时也有利于棋具整体外形美观,在棋盘上表面还可加设具有361个棋子孔的封盖。
用于与上述棋盘相配合使用的围棋棋子具有至少两个面,且其颜色分别定为黑色和白色。位于棋子中部的同一水平轴线两端各设置一用以嵌入棋盘沟槽支架的短轴。所述棋子可以为圆或椭圆形的片状结构,其两面颜色分别为黑色和白色;沿其圆形平面的中心线两侧设置短轴。棋子的形状还可以为一段圆柱体,沿其中点顶部倾斜切向两侧,其形状为在周线方向形成两个平面和一个曲面,平面呈椭圆形,颜色分别为黑色和白色,曲面与棋盘同色;在垂直于圆柱体轴线方向的柱体中部,即两侧呈对称三角形圆柱面的中点位置上各设有短轴。该棋子还可以是由一个球体,沿其一固定中心轴线旋转,每转动120°截去球体上相同体积的球冠体,从而在球体上形成三个圆形平面,其中的两个面可分别定为黑色和白色,另一面可与棋盘同色并划有十字交叉的棋线;沿所述旋转轴两端的球体外表面上各设有短轴。
为了使棋子表面更美观,上述各种形状的棋子中带有黑白颜色的两平面均可做成平滑的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棋盘棋子一体化的结构设计,既有效地防止了棋子丢失,还实现了围棋可以在任何状态下的正常使用和随时移动,这就使得下棋时的随意性大大提高,对使用环境的要求降至最低。
由于本实作新型一改以往围棋的棋盘与棋子分置的状况,克服了软质棋盘在使用时需具有平整、稳定的台面,以及中途不能整体移动的缺点,尤其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棋子因嵌入棋盘的沟槽支架上,需靠外力转动改变或确定其状态,因此,它不仅确保了在任意角度和任何状态下可随时移动,也易于实现随时封盘。特别是,与磁力围棋相比,当挂盘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提、落子方便、操作简便、动作可靠,成本低、重量轻等优点。另外,在不使用该围棋时,还可将棋子布置成一定的图形,作为一种工艺品而陈设。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棋盘可按不同规格制作,或制成边框相嵌的分体式结构,以满足居家娱乐或旅游携带等不同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棋盘和棋子相配合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视图,用以表示棋子嵌入棋盘的结构;图3(a)、(b)分别表示的是棋盘中一种沟槽支架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及其剖视图;图4(a)、(b)分别表示的是棋盘中另一种沟槽支架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及其剖视图;图5为棋子结构形状的第一种实施例,分别以(a)、(b)表示其主视图和侧视图;图6为棋子结构形状的第二种实施例,分别以(a)、(b)表示其主视图和俯视图;图7为棋子结构形状的第三种实施例,分别以(a)、(b)表示其主视图和俯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围棋棋具包括棋盘和棋子。所说的棋盘具有与底盘1相连的四个边框2,在同一方的两条边框上各设有十九条横向沟槽,同时在边框内均布着用于嵌入围棋棋子5的沟槽支架3(其嵌入结构如图2所示),且该支架上的沟槽方向与边框上所设的沟槽方向一致。能够实现相同效果而支承棋子的沟槽支架,其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如图1所示的在边框内,沿平行于具有沟槽的两条边框的方向均匀分布十八条立带4,并位于每条立带上均匀设置十九条与两边框上相同的横向沟槽。还可以是在棋盘边框内,沿其横向和纵向均布342个各自直接与底盘1相固联、并于顶部设有浅槽的支承立柱形式的沟槽支架,见图3。当然还可以为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即将上边缘平直的立带改为连续凹凸的过渡立带,在各凹曲部分之间的凸起部位设置浅槽,如图4所示。为了避免盘内立带会给下棋者造成视觉误差,也为更有效地防止棋子的丢失和盘面的美观,棋盘的设计还可在其上表面加设具有361个棋子孔的封盖。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考虑到工艺的要求或是美观的需要,棋盘的结构必然不止于此,恕不一一赘述。
与上述棋盘相配合使用的棋子,应具有至少两个面,并且其颜色分别为黑色和白色。在棋子中部的同一水平轴线两端,各设一用以嵌入棋盘上沟槽支架的短轴。满足上述条件的棋子形状同样也有多种多样。最简单的就是如图5所示的圆或椭圆形的片状结构,且此片的两面分别为黑色和白色;在沿其圆形平面的中心线两侧设置短轴。棋子的形状还可以是一段圆柱体,沿其中部顶点倾斜切向两侧,形成两个近似圆形的平面,此两面亦分别为黑色和白色;而在垂直于该圆柱体轴线方向的柱体中部,即两侧呈对称三角形圆柱面的中点位置上各设一短轴,见图6。当然棋子的结构还可以由一个球体,沿其一固定轴线旋转,每转动120°截去球体上相同体积的球冠体,从而在球体上形成三个相等的圆形平面,其中两个面分别为黑色和白色,另一个面可与棋盘同色,并可亦以十字交叉的棋线表示空位;沿上述旋转轴的两端球体外表面上各设有短轴,如图7示。当然棋子的形状亦还有多种形成,不可能一一描述,但并不能说明其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如果需要的话,上述棋子中具有黑色和白色的两个平面还可制做成平滑的圆弧面,以更接近通常所用棋子表面形状。为了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型还可将棋盘做成分体式的,使其边框利用榫头实现相互嵌入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围棋棋具,在使用前应将所有棋子置于“空”位状态,即非“黑”、“白”色的其它表面,(一般均可涂以棋盘色)。棋手按其所选的本方颜色,在棋盘上的适当位置旋子即可实现走子和提子的对奕。
权利要求1.一种围棋棋盘,包括底盘,其特征在于,与底盘相连有四个边框,在同一方向的两条边框上各设十九条横向沟槽,并在边框内均匀设置有用于嵌入围棋棋子的沟槽支架;该支架上的沟槽方向与边框上所设沟槽方向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沟槽支架由在边框内沿平行于具有沟槽的两条边框的方向均匀分布十八条立带,并位于每条立带上均匀设置十九条与两边框上相同的横向沟槽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沟槽支架为沿棋盘的横向和纵向均布的342个各自直接与底盘固联并具有浅槽的支承立柱形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沟槽支架为在边框内,沿平行于具有沟槽的两条边框的方向均匀分布十八条带连续凹凸的过渡立带,各凹凸部分之间的凸起部位设有共十九条与两边框上相同的横向沟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说棋盘的上表面加设具有361个棋子孔的封盖。
6.用于与上述棋盘相配合的围棋棋子,其特征在于,该棋子具有至少两个面,且颜色分别为黑色和白色;在位于棋子中部的同一水平轴线两端,各设置一用嵌入棋盘沟槽支架的短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棋子,其特征在于,所说棋子呈圆或椭圆形片状结构,沿其圆形平面的中心线两侧设置短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棋子,其特征在于,所说棋子的形状为,一段圆柱体,沿其中部顶点倾斜切向两侧,形成两个椭圆形的平面;在垂直于该圆柱体轴线方向的柱体中部,即两侧呈对称三角形圆柱面的中点位置上各设一短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棋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棋子是一个球体,沿其一固定轴线旋转,每转动120°截去球体上相同体积的球冠体,在球体上形成三个圆形平面;沿所述旋转轴两端的球体外表面上各设有短轴。
10.如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棋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种形状的棋子中其有黑或白色的两平面均为平滑的圆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棋棋具,为了避免棋子丢失和实现棋盘能够保持任意状态下的自由移动,将棋盘和棋子制为一体,即在棋盘上设置均匀的用于嵌入围棋棋子的沟槽支架,同时棋子的形状应为具有至少两个面,且颜色分别是黑色和白色;在位于棋子中部的同一水平轴线两端各设置一用以与棋盘的沟槽支架相配合的短轴。通过转动均布在棋盘上的361个棋子,而改变其状态和颜色进行对弈。
文档编号A63F3/02GK2218588SQ95205929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2日
发明者李国欣 申请人:李国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