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悬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0164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减重悬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扶持机构,特别是可供使用者依自身状态,自我调整训练强度的一种减重悬吊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中风病患因脑血管病变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根据血液阻塞的部位以及脑组织遭破坏的范围而异,常见会有肌力不足、感觉丧失、姿势控制不良、肌肉张力改变等临床症状,并进一步造成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的不便,也由于患者行动不便,间接影响并降低心肺功能、肌耐力、体内代谢循环功能等问题。
[0003]上述所提及的身体机能障碍,造成患者在步行能力上的困难(步行缓慢、步频减少、步态不对称),可能需他人协助步行且容易有跌倒的风险;因此,适当的复健,不但可提升步行能力、肌耐力、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更可增进心肺功能与体内代谢循环功能;因此,完整的医疗复健系统中,除针对复健需求设计的跑步机外,人体重量悬吊装置是不可或缺的,各种临床报告显示,在复健治疗恢复行走能力过程中,配合使用具悬吊系统的设施,其复健成效较好,复健时程可大幅缩短;然而已知人体重量悬吊装置结构如我国专利第200624102号前案,其藉由动力源(马达或压缸)的机械牵引力而直接悬吊使用者,然而此一结构存有以下缺失;
[0004](I)已知以马达作为单纯的拉升悬吊的负载,容易因不当操作或马达故障时,把使用者吊挂在半空中,又或马达失去悬吊力量时,导致使用者失去悬吊扶持力而摔倒
[0005](2)已知以压缸作为支撑负载时,必需依赖至少一动力打气浦泵,而此一打气浦泵容易有噪音的产生;且必需要有调压设备以因应不同体重的使用者;再者,操作者必经过训练才能操作无误,否则容易产生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上述已知问题的缺陷,本创作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重悬吊结构,通过提供使用者无需专业训练即可依自身情况,自主调节训练强度的一种减重悬吊结构。
[0007]根据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减重悬吊结构,其包括:
[0008]悬吊架体,所述悬吊架体包含至少一立架及数条缠绕连接于立架的悬吊绳;
[0009]负重装置,所述负重装置设置于立架预设处,且立架在负重装置上方具有预设的活动空间;
[0010]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设置于立架上,并分别与负重装置及每根悬吊绳连接,牵引机构包含;
[0011]定滑轮组,定滑轮组包含数个设置于立架预设位置的定滑轮;
[0012]第一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缠绕穿过定滑轮组后,第一牵引线的一端分别与同方向的每根悬吊绳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则吊悬连接一动滑轮组;
[0013]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二牵引线缠绕穿过定滑轮组及动滑轮组后,第二牵引线一端固定连接立架,另一端连接负重装置;
[0014]动力螺杆组,所述动力螺杆组设置于立架上,并提供第一牵引线缠绕穿过,而选择性的使第一牵引线及第二牵引线形成紧迫或松弛,所述动力螺杆组包含有控制器、电气连接控制器,并受控制器触发而行止的动力源、电气连接控制器,并受外力触发而中断控制器电力的感测器、受动力源连动伸缩的螺杆、两个连接于螺杆未端、并提供第一牵引线缠绕连接的第一牵引滑轮及第二牵引滑轮;
[0015]其中,负重装置通过第一牵引线及第二牵引线传递一扶持力量至每根悬吊绳。
[0016]优选的,其中负重装置包含有数个配重块、至少一吊杆与一插销所组成;其中,每块配重块为固定重量的块体,且每块配重块贯穿形成有一杆孔,使每块配重块能够活动的叠置于立架,并使叠置后每块配重块相邻间分别形成第一销孔,而杆孔则提供吊杆穿过,其中吊杆一端与第二牵引线末端连接,并且吊杆具有数个与第一销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插销能够选择性的插设于任意一个第二销孔和第一销孔中。
[0017]优选的,其中所述立架设有至少一悬臂。
[0018]优选的,其中立架及悬臂预设处,设有数个转向滑轮,每根悬吊绳分别与对应的转向滑轮缠绕连接,转向滑轮引导每根悬吊绳的两端分别位于立架悬臂预设处。
[0019]优选的,其中立架及悬臂预设处,设有数个转向滑轮,每根悬吊绳分别与对应的转向滑轮缠绕连接,转向滑轮引导每根悬吊绳的两端分别位于立架悬臂预设处。
[0020]优选的,其中定滑轮组包含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第五定滑轮、第六定滑轮,每个定滑轮根据预设位置分别设置于立架上。
[0021]优选的,其中第一牵引线依序缠绕连接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牵引滑轮、第三定滑轮及第二牵引滑轮后,第一牵引线两端分别连接动滑轮组的轮架及同方向的每根悬吊绳的其中一端。
[0022]优选的,其中第二牵引线依序缠绕连接第四定滑轮、第五定滑轮、第六定滑轮及动滑轮组的动滑轮后,第二牵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立架及负重装置。
[0023]通过上述机构的组成,使用者可通过拉扯悬吊绳的自由端,而经由牵引机构的传递以连动负重装置,使负重装置相对于使用者形成一扶持力量,且此扶持力量可根据使用者肌力训练的需求,通过调节负重装置加以调节,使使用者能够根据自身状态,进行自我调整训练强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局部透视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视角局部透视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局部构件示意图
[0028]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局部构件分解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0030]图7为图1局部放大图
[0031]图8为图1局部放大图
[0032]附图序号说明:悬吊架体1、立架11、悬臂12、转向滑轮13、悬吊绳一 141、悬吊绳二 142、动力螺杆组21、动力源211、感测器212、螺杆213、第一牵引滑轮214、第二牵引滑轮215、第一定滑轮221、第二定滑轮222、第三定滑轮223、第四定滑轮224、第五定滑轮225、第六定滑轮226、第一牵引线23、动滑轮组24、轮架241、动滑轮242、第二牵引线25、负重装置
3、配重块31、吊杆32、插销33、杆孔311、第一销孔312、第二销孔321、插销33、防护衣4、跑步机5。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请参照相关图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便于理解本创作实施方式,以下相同元件采用相同符号标示说明。
[0034]请参阅图1?6所示,减重悬吊结构,其包括:一悬吊架体1、一设于悬吊架体I的牵引机构及一设于悬吊架体I的负重装置3,通过上述机构的组成,可根据使用者肌力训练的需求,自主调节负重装置3,而增加或减轻扶持的力量,提升训练的强度。
[0035]上述悬吊架体1,包含至少一立架11、两悬臂12、数个转向滑轮13及数条悬吊绳,分别为悬吊绳一 141、悬吊绳二 142 ;其中,立架11第一端立设于地面,第二端高升于地面预设高度;使各悬臂12 —端连接于立架11第二端预设处;另外,各转向滑轮13分别对应立架11及各悬臂12预设位置设置;提供悬吊绳分别对应各转向滑轮13缠绕连接,以引导悬吊绳一 141、悬吊绳二 142两端分别位于立架11与悬臂12预设处。
[0036]牵引机构,包含一动力螺杆组21、一定滑轮组、一第一牵引线23、一动滑轮组24及一第二牵引线25 ;其中,该动力螺杆组21设置于立架11预设处,包含有一控制器(图中未示)、一电气连接控制器,并受控制器触发而行止(即停止或开启)的动力源211、一电气连接控制器,并受触发而中断控制器电力的感测器212、一受动力源211连动伸缩的螺杆213、两连接于螺杆213未端的第一牵引滑轮214、第二牵引滑轮215 ;该定滑轮组,包含一第一、定滑轮221、第二定滑轮222、第三定滑轮223、第四定滑轮224、第五定滑轮225及第六定滑轮226,并依预设位置分别设置于立架11 ;该第一牵引线23,依序缠绕连接第一定滑轮221、第二定滑轮222、第一牵引滑轮214、第三定滑轮223及第二牵引滑轮215后,两端分别连接动滑轮组24的轮架241及位于立架11的各悬吊绳一端;该第二牵引线25,依序缠绕连接第四定滑轮224、第五定滑轮225、第六定滑轮226及动滑轮组24的动滑轮242后,两端分别连接立架11及负重装置3。实施例,控制器可为有线或无线的遥控器,且感测器212位于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