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伐桩削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489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伐桩削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机械。
背景技术
竹林中每年可砍伐的成竹约占林内竹量的25%,砍伐后的竹伐桩占了较大的山林面积,让其自然霉烂需5年以上时间,影响来年新竹的正常繁殖生长,现在常用的做法是人工挖掘,将竹伐桩头挖出,这样做劳动强度很大,并使土中的竹根受到震动而影响竹根的正常生长,对竹林的新竹成长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快速、方便地消除竹伐桩,因此而提供一种竹伐桩削除机,它以机械方式快速刨削竹伐桩,使之变为竹屑撒开或收集而消除竹伐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殊之处是设有一套筒,套筒侧壁开设有出屑槽,套筒内设有内套,内套上穿设有主轴,主轴上端联有发动机,主轴下端联有风叶和刀片,内套上面经撑壁与发动机和所设的手柄相联。
可以在所述的套筒侧壁径向对称地开设有纵向导向槽,内套上固定有定位销嵌落于套筒的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握住其手柄将其套筒罩套于待切削的竹伐桩,开启发动机,主轴带动风叶和刀片快速转动,将竹伐桩自上而下刨削消除,削出的竹屑经风叶吹送从出屑槽排出,可以收集起来作为竹屑板的生产原料,本机刀片可调节切削直径。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套筒可罩套于竹伐桩,设发动机和刀片可自上而下地快速刨削竹伐桩使之成为竹屑排出,故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快速地消除竹伐桩,以免人工挖掘付出大量劳动力,且效果不佳;本实用新型削出的竹屑可收集起来作为竹屑板生产原料,额外增加经济利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竹伐桩削除机,设有套筒5,套筒侧壁开设有出屑槽12并径向对称地开设有纵向导向槽11,套筒内设有内套7,内套7上穿设有主轴4,主轴上联有轴承8,主轴4上端经联轴套3与发动机2输出轴相联,主轴4下端联有风叶9和刀片10,内套7上面经撑壁与发动机2和所设的手柄1相联,内套7上固定有定位销6嵌落于套筒的导向槽11。
权利要求1.竹伐桩削除机,其特征是设有一套筒(5),套筒(5)侧壁开设有出屑槽(12),套筒(5)内设有内套(7),内套(7)上穿设有主轴(4),主轴(4)上端联有发动机(2),主轴(4)下端联有风叶(9)和刀片(10),内套(7)上面经撑壁与发动机(2)和所设的手柄(1)相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伐桩削除机,其特征是套筒(5)侧壁径向对称地开设有纵向导向槽(11),内套(7)上固定有定位销(6)嵌落于套筒的导向槽(11)。
专利摘要可方便、快速地削除竹伐桩的一种竹伐桩削除机,设有一套筒(5),套筒(5)侧壁开设有出屑槽(12)并径向对称地设有纵向导向槽(11),套筒(5)内设有内套(7),内套(7)上穿设有主轴(4),主轴(4)上端联有发动机(2),主轴(4)下端联有风叶(9)和刀片(10),内套(7)上面经撑壁与发动机(2)和所设的手柄(1)相联,内套上固定有定位销嵌落于套筒的导向槽(11)。本实用新型可替代手工挖掘而经机械削除竹伐桩。
文档编号B27C9/02GK2501661SQ01253559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6日
发明者叶盛德 申请人:叶盛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