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

文档序号:164705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疏齿、胶接、拼合的技术将正方体木条组合成集成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常规的木质集成板的加工方法,大都以定尺规格毛坯板备料,这样不仅在原材加工中出现许多边角废料,而且在加工出来的规格毛坯板中,只要局部出现节疤、开裂、腐烂、伤痕等不可避免的缺陷,这一板块就必须改材、降级或废弃。因此,过去这种木质集成板加工方法材料浪费惊人,出材率很低,产品成本极高,产品的优质率极低。
我国森林资源匮乏,全国森林覆盖面积为1.34亿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仅0.12m2,低于0.65m2的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木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很低,全国森林覆盖率大概在13.92%,而日本是67%左右,芬兰、瑞典、挪威等欧洲国家的森林覆盖率都有60%以上。我国对木材的需求量非常大,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木材。因此,有效利用木材,节约木材,提高木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优质率和附加值就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利用短小、开裂、有节疤等部分有缺陷或有伤痕的木条将其组合成优质集成板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将材质新鲜的圆柱形木材,选择最大取材面锯解成统一厚度的自然宽板,然后将自然宽板锯解、蒸煮、烘干、加工成宽度与厚度尺寸一致的正方体木条;在长度与厚度一致的正方体规格料中,有四个相同的面,可任选最佳的一面做面料,其他三面隐藏于两侧和底面;将正方体木条截去其中腐朽、废材,其他如裂纹、疤节等缺陷部位可留用;然后用疏齿、胶接、拼合的方法将正方体木条组合成优质木质集成板。
由于采用本方法,一是圆木锯解成自然宽板,使木材最大值地获得利用;二是在将多块正方体木条组合成集成板材中,有裂纹、疤节等缺陷部位的木条都可以灵活利用,可极大提高废次材的利用率;三是正方体木条有四个相同的面,可以选择一个最好的面做面板,因此,木材的优质利用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四倍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一根长2000mm,直径200mm的圆杉木,按最大截面锯解成宽200mm以下,厚度统一为40mm的多块自然宽毛坯板,接着统一锯解成宽度为40mm的正方体木条,再将正方体木条烘干;在加工好的2000mm×40mm×40mm正方体木条中将腐朽、废材裁除,接着在裁好的正方体的规格木条中选择最理想的一面做面板,其它三面不太理想或有缺陷的则灵活隐蔽于两侧和底面。在明确了正面和其它三面后,接下来就可根据集成板材设计的长度和宽度,依次疏齿、胶接、拼合集成优质的集成板。如果正方体木条有裂纹、节疤及腐烂的部分,先裁去腐烂的部分,保留裂纹、节疤部分,在选择了最佳板面后再用疏齿、胶接、拼合的方法集成在一起,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采用本发明生产出来的木质集成板,原材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产品优质率提高四倍以上。
当然,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杉木,也适用于松、杂木及优质阔叶林如水青冈、柚木、檀木等木材。利用本发明加工集成的木质集成板可适用于生产优质门板、门扇、门框、窗及楼梯踏、挡板等用途。
凡采用疏齿、胶接、拼合的方法将正方体木条组合成木质集成板材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其特征是将材质新鲜的圆柱形木材,选择最大取材面锯解成统一厚度的自然宽板,然后将自然宽板锯解、蒸煮、烘干、加工成宽度与厚度尺寸一致的正方体木条,精选裁除腐朽、废材,再将合格的正方体木条组合成集成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其特征是在长度与厚度一致的正方体规格料中,有四个相同的面,可任选最佳的一面做面料,其他三面隐藏于两侧和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其特征是取材长度可以是50mm至2000mm,宽度与厚度均为10mm至80mm的正方体木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其特征是将正方体木条截去其中腐朽、废材部份,其他如裂纹、疤节等缺陷部份可留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其特征是用疏齿、胶接、拼合的方法将正方体木条组合成任意长或宽的集成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木质集成板的加工集成方法,其特征是所用木材可以是杉木,松、杂木及优质阔叶林如水青冈、柚木、檀木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集成板的加工合成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疏齿、胶接、拼合的技术将正方体木条组合成集成板的加工合成方法,具有有效利用木材,节约木材,提高木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优质率和附加值等众多优点。利用本发明加工集成的木质集成板材可适用于生产门板、门扇、门框、窗及楼梯踏、挡板等用途。
文档编号B27M1/00GK1986178SQ200510136610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1日
发明者李爱培 申请人:李爱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