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67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木材等加工材料进行修边加工、切槽加工等加工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众所周知有一般被称作修边机或者除根机的对木材等加工材料进行修边加工、切槽加工等加工的电动工具。此类电动工具具备底座和被称作马达单元的工具主体。底座因载置加工材料等而能够与加工材料抵接。与此相对,工具主体规定其相对于底座的相对位置,并被支承于底座。在此,规定了相对于底座的相对位置的工具主体,其相对干与底座抵接的加工材料的相对位置也被規定。如此,规定了相对于加工材料的相对位置的工具主体,利用内置的驱动马达使主轴旋转驱动,利用安装于主轴的批头对加工材料进行加工。此外,上述工具主体配置为,其主轴相对于具有水平面的加工材料为铅垂方向。在如此配置的工具主体中,主轴的轴向中的下端侧设定为面向加工材料的工具主体的加工材料面对侧。与此相対,主轴的轴向中的上端侧设定为与加工材料面对侧相反ー侧的工具主体的头(头部)侦U。在此,设置有用于在向上述驱动马达供给电カ时,对供给于驱动马达的电カ进行调节的控制器,以使得检测出的驱动马达的转速接近规定的基准转速(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该控制器配置于驱动马达的上侧、亦即工具主体的头内部。另ー方面,在上述工具主体中,为了对内置的驱动马达、控制器等内部配件进行冷却,内置有送风风扇。该送风风扇以与主轴的旋转驱动相应地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轴。利用该送风风扇产生的风将外部气体从上述加工材料面对侧吸入到工具主体内部,在通过エ具主体内部之后,从头侧向外部排气。基于利用此类送风风扇产生的风的流动,能够对驱动马达、控制器等内部配件进行冷却。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164579另ー方面,上述工具主体在载置于加工材料的状态下相对于加工材料滑动使用。因此,为了使工具主体的重心位置尽可能靠近加工材料面对侧,希望放低工具主体的头的高度位置。然而,如果设计成仅放低工具主体的头的高度位置,则如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需将上述控制器配置为跨上主轴的上端。如果这样做,则阻碍了上述利用送风风扇产生的风的流动,对驱动马达、控制器等内部配件进行冷却时的冷却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此类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对木材等加工材料进行修边加工、切槽加工等加工的电动工具中,维持基于送风风扇的风的流动,并且降低工具主体的头的高度位置以便使工具主体的头内部的结构配置小型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采用以下方案。即,本发明的第一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对木材等加工材料进行修边加工、切槽加工等加工,其特征在干,该电动工具具备供使主轴旋转驱动的驱动马达内置的工具主体,调节向上述驱动马达供给的电カ的控制器配置于上述工具主体的头侧,该头侧相对于该驱动马达而言处于面对上述加工材料的上述工具主体的与加工材料面对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上述控制器配置于从与上述驱动马达的上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与上述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根据该第一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控制器配置于从与驱动马达的主轴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与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使驱动马达的朝向主轴所延伸的方向的突出与控制器的朝向主轴所延伸的方向的突出重叠。由此,能够使控制器的朝向主轴所延伸的方向的突出与既定的驱动马达的突出靠近,从而能够减小工具主体的头的体积增加,能够实现小型化。
进而,在对木材等加工材料进行修边加工、切槽加工等加工的电动工具中,能够维持基于送风风扇的风的流动,并且降低工具主体的头的高度位置以便工具主体的头内部的结构配置紧凑。在上述第一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基础上,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配置于,从与上述驱动马达的上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吋,从该主轴的延伸位置偏离的位置,以避免与该主轴重叠。根据该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将控制器配置于从与驱动马达的主轴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时,从主轴的延伸位置偏离的位置,以避免与主轴重叠,因此,能够使风沿着通风良好的主轴流动。由此,能够使风流过工具主体内部中的通风良好的部分,能够有效地使风流过,以提高工具主体内部的冷却效率。并且,由于无需为了确保风的通道而增大驱动马达的头的容量,因此,能够使工具主体的头内部的结构配置紧凑,以便降低工具主体的头的高度位置。进而,能够提高工具主体内部的冷却效率,并且能够使工具主体的头内部的结构配置紧凑。在上述第一或者上述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基础上,第三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马达具备与和上述主轴作为一体旋转的旋转部件对应的固定部件,上述控制器配置于从与上述驱动马达的上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吋,与上述固定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其中,所谓与该主轴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是指与主轴的旋转径向一致的方向。根据该第三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控制器配置于从与驱动马达的主轴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时,与固定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固定部件的朝向主轴的转动径向的突出与控制器的朝向主轴的转动径向的突出重叠。由此,能够使控制器的朝向主轴的转动径向的突出与既定的固定部件的突出接近,从而能够减小工具主体的头的体积増大,能够实现小型化。在上述第一 上述第三发明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基础上,第四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配置为,该控制器的形状中延伸最广的平面的面方向沿着上述驱动马达的上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根据该第四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控制器配置为,控制器的形状中延伸最广的平面的面方向沿着驱动马达的主轴所延伸的方向,因此,能够沿着工具主体中延伸最长的主轴的长度方向重叠控制器的形状中延伸最广的平面的扩张。由此,能够基于既定的主轴的突出有效地配置控制器的最广平面的突出,从而能够减小工具主体的头的体积增カロ,能够实现小型化。在上述第一 上述第四发明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基础上,第五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与上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包含上述控制器在内至少设置有两个,上述两个电子元件配置于以上述驱动马达的上述主轴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180度対称的位置。根据该第五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两个电子元件配置于以驱动马达的主轴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180度対称的位置,因此,能够夹住主轴,有效地确保两个电子元件的配置空间。由此,由于能够将上述两个电子元件的体积增大配置于有效确保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减小工具主体的头的体积增加,能够实现小型化。在上述第一 上述第四发明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电动工具中,第六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与上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至少包含上述控制器在内至少设置有三个,上述三个电子元件配置于以上述驱动马达的上述主轴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根据该第六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三个电子元件配置于以驱动马达的主轴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因此,能够夹持主轴,有效地确保三个电子元件的配置空间。由此,由于将上述三个电子元件的体积增加配置于有效地确保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减小工具主体的头体积増加,能够实现小型化。在上述第一 上述第四发明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基础上,第七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与上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包含上述控制器在内至少设置有四个,上述四个电子元件配置于以上述驱动马达的上述主轴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根据该第七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四个电子元件配置于以驱动马达的主轴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因此,能够夹持主轴,有效地确保四个电子元件的配置空间。由此,能够将上述四个电子元件的体积增加配置于有效地确保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减小工具主体的头的体积增加,能够实现小型化。在上述第一 上述第七发明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基础上,第八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工具主体设置有电源线,该电源线为了向上述驱动马达供给电カ而能够从该工具主体的内部向该工具主体的外部引出而与外部电源连接,上述电源线从上述工具主体引出的位置设定为,相对于朝向上述工具主体的上述头侧的上述驱动马达的端部,靠近该工具主体的上述加工材料面对侧,上述电源线从上述工具主体引出的方向设定为与上述驱动马达的上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其中,上述工具主体的上述加工材料面对侧与上述头侧之间的该工具主体所延伸的方向,与上述驱动马达的上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一致。根据该第八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电源线从工具主体引出的位置设定为,相对于朝向工具主体的头侧的驱动马达的端部,靠近工具主体的加工材料面对侧,因此,能 够使该电源线的引出位置位于比内置驱动马达的工具主体的头侧的端部靠加工材料面对侧的位置。此外,该工具主体的头侧的端部是朝向与工具主体的加工材料面对侧相反ー侧的头侧的端部。并且,由于电源线从工具主体引出的方向设定为与驱动马达的主轴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因此,不会使该电源线的引出方向朝向工具主体的头侧的端部。由此,根据该第八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例如,利用能够反向放置的载置形状部位形成工具主体的头侧的端部,在使该工具主体的头侧向下,使工具主体的加工材料面对侧向上而载置于载置台等的情况下,被引出的电 源线不会朝向载置台积极地与其碰撞。因此,在将该工具主体的头侧端部作为与载置台面接触的载置形状部位形成,并将工具主体载置于载置台的情况下,被引出的电源线不会妨碍工具主体的载置,而使载置面与载置台面接触,稳定地载置。进而,能够提高作为工具主体的便利性。根据第一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能够维持基于送风风扇的风的流动,并且使エ具主体的头内部的结构配置紧凑以便降低工具主体的头的高度位置。根据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能够提高工具主体内部的冷却效率,并且能够使工具主体的头内部的结构配置紧凑。根据第三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能够使控制器的朝向主轴的转动径向的突出靠近固定部件的突出,从而能够实现工具主体的小型化。根据第四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能够基于既定的主轴的突出有效地配置控制器的最广平面的突出,从而能够实现工具主体的头的小型化。根据第五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能够将两个电子元件的体积增加配置于有效地确保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实现工具主体的头的小型化。根据第六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能够将三个电子元件的体积增加配置于有效地确保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实现工具主体的小型化。根据第七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由于能够将四个电子元件的体积增加配置于有效地确保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实现工具主体的小型化。根据第八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能够提高作为工具主体的便利性。


图I是示出分离后的工具主体和底座的电动工具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将工具主体安装于底座的状态下的电动工具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电动工具的主视横截面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电动工具的侧视横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沿着图I中的V-V剖面箭头视角剖开后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拆下头外壳等之后的图3的工具主体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拆下头外壳等之后的图5的工具主体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 :电动工具;15A :加工材料面对侧;15B :头侧;15 :工具主体;20 :外壳;21 :马达外壳;25 :内侧外壳;31 :外侧外壳;33齿条;34 :显示刻度;35 :把持外周面;36 :头外壳;37 :通风孔;38载置形状部位;39 :螺钉部件;40 :驱动马达(旋转驱动机构);41 :主轴;42 定子(固定部件);43 :转子(旋转部件);44 :整流子;45 :碳刷;46 :控制器;461 :框体壳体;462 :控制基板;47 :电容器;48 :端子台;49 :变速控制器:491 :变速操作刻度盘;50 :开关;501 :开关操作部;51 :下侧滚珠轴承;52 :上侧滚珠轴承;53 :送风风扇;54 :螺钉部件;55 :磁性套筒(主轴转速检测器);571 :电源线;572 :线引导件;573 :夹紧部件;58 :卡盘机构;59 :止挡件;60 :底座;61 :底座主体;62 :面对凸边形状部;63 :突出孔65 :底座配件;67 :加工材料抵接面;71 :把持结构部;72 C形筒状部;73 :狭缝;74 :窗部;75 :把手部;76 夹紧装置:批头;W :加工材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示出分离后的工具主体15和底座60的电动工具10的立体图。图2是将工具主体15安装于底座60后的状态的电动工具10的主视图。此外,以下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如图示记载那样规定上下前后左右。图I所示的电动工具10被广泛称作修边机,用于对木材等加工材料W进行修边加エ、切槽加工等加工。电动工具10大致具备对加工材料W进行加工的工具主体15、和支承工具主体15的底座60。如后文详述,工具主体15在内部装配有对加工材料W进行加工时产生旋转驱动カ的驱动马达40。该驱动马达40是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驱动机构的部分。该驱动马达40使主轴41旋转驱动。在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4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作为刀具的批头B的卡盘机构58。卡盘机构58被称作套抓卡盘,夹持批头B。通过这样做,工具主体15利用主轴41对批头B进行旋转驱动,从而进行加工。并且,该工具主体15中的面对加工材料W的ー侧规定为工具主体15的加工材料面对侧15A (工具主体15的图示下侧部分)。并且,该工具主体15中的与加工材料面对侧15A相反ー侧的位置规定为工具主体15的头侧15B(工具主体15的图示上侧部分)。此外,以下所说明的工具主体15的头侧15B作为该工具主体15的头而构成。此外,该工具主体15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在接下来的底座60的说明之后进行。底座60具有与加工材料W抵接的加工材料抵接面67,并且规定工具主体15相对于加工材料W的相对位置而支承工具主体15。底座60大体具备与加工材料W抵接的底座主体61、和相对于底座主体61以一体化状态设置的把持结构部71。底座主体61构成为,能够使工具主体15的批头B从成为底座60的下表面的加工材料抵接面67向下侧突出。底座主体61大体具备面对凸边形状部62和底座配件65。该面对凸边形状部62在面对凸边形状部62的中心部分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突出孔63。经由该突出孔63,能够使工具主体15的批头B从位于面对凸边形状部62的下侧的加工材料抵接面67向下侧突出。并且,该面对凸边形状部62形成为沿前后左右呈平面地扩展的凸边形状。在该面对凸边形状部62的下表面侧,底座配件65通过适当地螺钉紧固而安装于面对凸边形状部62。在该面对凸边形状部62的上表面侧,立起设置有朝向上侧呈筒状地延伸的把持结构部71。此外,底座配件65形成为与面对凸边形状部62相同的形状,且构成为相对于该面对凸边形状部62能够装卸。安装于该面对凸边形状部62的底座配件65的下表面作为与加工材料W抵接的加工材料抵接面67而形成。此外,图示标号59表示用于安装平行尺的紧固用具。
把持结构部71具备与上述面对凸边形状部62成一体化的C形筒状部72、以及设置于该C形筒状部72的前侧的夹紧装置76。C形筒状部72在前侧形成有狭缝73,以便在俯视视角中形成C形。该狭缝73的狭缝宽度因基于接下来说明的夹紧装置76的夹紧而扩大、縮小。C形筒状部72的内周面距离因该狭缝73的狭缝宽度的扩大、縮小而扩大、縮小。即,在C形筒状部72的内周面距离缩小的情况下,C形筒状部72基于该缩小而把持工具主体15的把持外周面35。相反,在该C形筒状部72的内周面距离扩大的情况下,形成松开エ具主体15的把持外周面35的状态,C形筒状部72形成相对于工具主体15的把持外周面35能够滑动的状态。在该C形筒状部72的狭缝73的下侧形成有窗部74。该窗部74形成为能够观察到供批头B向下侧突出的突出孔63。此外,在C形筒状部72的外侧周面的一部分,以覆盖该C形筒状部72的外侧周面的方式配置有作为把手部75的弾性体。成为该把手部75的弾性体形成具有适当间隔的凹凸外表面形状。因此,该把手部75因具有适当间隔的凹凸外表面形状和弾性体的弹性而在握住时容易把持。夹紧装置76配置为,架设于位于上述C形筒状部72的前侧的狭缝73。虽然没有图示详细内容,但该夹紧装置76构成为大体具备使上述狭缝73的狭缝宽度扩大、縮小的杆机构、以及使工具主体15相对于底座60升降的刻度盘机构。此外,该夹紧装置76构成为具备上述杆机构和刻度盘机构这两种机构共用的操作杆。通过这样做,夹紧装置76在利用 刻度盘机构恰当地规定了工具主体15相对于加工材料W的相对位置之后,基于杆机构,利用C形筒状部72握住把持外周面35,支承工具主体15。接下来,对工具主体15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3以及图4是将工具主体15安装于上述底座60后的状态的剖视图。详细地说,图3是示出电动工具10的主视横截面的剖视图,示出沿着图I中的III-III剖面视角剖开后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电动工具10的侧视横截面的剖视图,且是沿着图I中的IV-IV剖面视角剖开后的剖视图。如图3以及图4所示,工具主体15构成为具备外壳20。该外壳20构成工具主体15的外装,作为将驱动马达40等内置于内部的外壳而发挥功能。该外壳20通过使位于成为加工材料W侧的图示下侧的马达外壳21、以及位于图示上侧的头外壳36 —体化而构成。如图2所示,该马达外壳21与头外壳36通过利用螺钉部件39、39上下螺钉紧固而一体化。以下,在对马达外壳2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装配于该外壳20的内部的驱动马达40等内置装置类进行说明。在工具主体15装配有下述内置装置类。如图3以及图4所示,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的工具主体15以主轴41在其中间部分上下延伸的方式装配有驱动马达40。该驱动马达40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驱动机构,利用广泛使用的电刷马达构成。该驱动马达40使作为驱动轴的主轴41旋转驱动。该主轴41配置为,在工具主体15的内部沿着工具主体15的长度方向延伸。此外,该主轴41的下端从成为加工材料W侧的马达外壳21内的下端侧突出。与此相对,主轴41的上端位于头外壳36内的上端附近。因此,主轴41的下端侧利用配置于马达外壳21内的下端侧的下侧滚珠轴承5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枢轴支承。该主轴41的上端侧利用配置于头外壳36内的上端侧的上侧滚珠轴承5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枢轴支承。此外,在上侧滚珠轴承52的上侧配置有磁性套筒55。该磁性套筒55是用于检测主轴41的转速的检测仪,构成为将所检测到的主轴41的转速输送至之后说明的控制器46。如上所述,该驱动马达40利用电刷马达构成,具备作为固定部件的定子42、作为旋转部件的转子43、作为整流部件的整流子44以及碳刷45。此外,如后详述,定子42以及转子43配置于外壳20的马达外壳21内。与此相対,整流子44以及碳刷45配置于外壳20的头外壳36内。定子42被固定支承于马达外壳21。转子43和整流子44被固定支承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枢轴支承的主轴41。整流子44基于与碳刷45之间的电连接而向转子43供给电力。被供给电カ的转子43产生磁场,以使转子43相对于定子42相对旋转的方式发挥作用,使对该转子43进行固定支承的主轴41作为一体旋转驱动。并且,定子42通过将电线卷绕于铁芯而构成。该定子42具备与转子43面对的定子主体421、和从该定子主体421露出并被卷绕的绕线部422。此外,定子主体421配置为与转子43面对。该定子主体421的上下长度形成为与该转子43的上下长度相同。并且,该定子42利用螺钉部件54被螺钉紧固于之后说明的内侧外壳25。并且,在整流子44以及碳刷45的上侧,配置有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等电子元件。成为上述电子元件的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 制器49是与驱动马达40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并且,在上述整流子44以及碳刷45附近,设置有用于对该工具主体15的电源进行开关操作的开关50。该开关50也是与驱动马达40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如此,在该工具主体15,作为与驱动马达40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配置有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这五个部件。并且,如图4以及图7所示,控制器46具备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框体壳体461而构成。在该框体壳体461的内部,装配有控制基板462。此外,上述变速控制器49构成为能够从在外部露出的变速操作刻度盘491进行输入操作,能够根据该输入操作而设定主轴41的旋转速度。并且,开关50能够从在外部露出的开关操作部501进行输入操作,能够根据该输入操作而开关工具主体15的电源。并且,在上述下侧滚珠轴承51与定子42以及转子43之间,设置有送风风扇53。该送风风扇53被固定支承于上述主轴41。因此,送风风扇53与主轴41的旋转相应地旋转,在外壳20内从下向上送风。另外,在如此配置有各种电子元件的工具主体15的上端部分,覆盖有头外壳36。该头外壳36的上表面作为载置形状部位38而形成。该载置形状部位38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将工具主体15以与图示上下相反的方式载置于载置台的情况下,能够以与图示上下相反的方式纵向放置该工具主体15。并且,在该头外壳36以贯通外壳20内外的方式设置有形成为狭缝形状的通风孔37。S卩,内置于工具主体15的送风风扇53根据主轴41的旋转驱动而旋转。旋转的送风风扇53将外部气体从工具主体15的加工材料面对侧15A(工具主体15的图示下侧部分)吸入工具主体15内部,以使风沿着主轴41的轴向流动的方式发挥作用。进而,该风在通过工具主体15内部之后从工具主体15的头侧15B(工具主体15的图示上侧部分)经由通风孔37排出到外部。基于利用此类送风风扇53产生的风的气流,对驱动马达40、控制器46等内置部件进行冷却。接下来,对内置上述内置装置类的外壳20进行说明。如上所述,该外壳20通过使马达外壳21与头外壳36 —体化而构成。对马达外壳21进行说明。马达外壳21在内部装配有驱动马达40的定子42以及转子43,在外部形成有被底座60把持的把持外周面35。该马达外壳21作为使内侧外壳25与外侧外壳31 —体化的ニ层外壳结构而构成。S卩,马达外壳21构成为外侧外壳31的圆筒以覆盖内侧外壳25的外周的方式与之重叠。因此,马达外壳21构成为沿径向邻接配置内侧外壳25与外侧外壳31的剖视双层结构。
内侧外壳25以面对驱动马达40的方式构成马达外壳21内部侧。该内侧外壳25采用所谓的合成树脂等树脂作为材料而制成。此外,成为该内侧外壳25的材料的合成树脂等树脂具有对电传导绝缘的性质,并且具有对热传导绝缘的性质。如图4等所示,该内侧外壳25的下端侧延伸至配置送风风扇53的部分,其上端侧延伸至配置整流子44的部分。并且,成为该内侧外壳25的上端附近的整流子44周围的形状形成为适当组装的形状。与此相对,该内侧外壳25的比整流子44靠下侧部分的形状形成为,以该整流子44周围作为底面形状的大致有底筒形状。与此相对,外侧外壳31以面对底座60的方式构成马达外壳21外部侧。该外侧外壳31采用铝金属作为材料而制成。如图4等所示,该外侧外壳31的下端侧延伸至配置下侧滚珠轴承51的部分,其上端侧延伸至配置整流子44的部分。该外侧外壳31的比整流子44靠下侧部分的形状形成为,以下侧滚珠轴承51周围作为底面形状的大致有底筒形状。与此相対,作为该外侧外壳31的上端附近的整流子44周围的形状以放大该大致有底筒形状的开ロ直径的方式形成。在此,外侧外壳31的外侧面设置有由均匀的外周直径形成的把持外周面35。该把持外周面35成为通过利用面接触与上述底座60的C形筒状部72的内周面夹持而被把持的部分。因此,该把持外周面35能够在插入C形筒状部72的情况下顺利地滑动。具体地说,外侧外壳31的把持外周面35通过对基于铸造件的成型品进行机械式的切削机械加エ(机械加工)而形成。由此,提高了该把持外周面35的外周面的周面形状精度,形成上下笔直的直线形状。并且,该把持外周面35延伸至覆盖定子42中的与朝向加工材料W侧相反一侧的上端的位置。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把持外周面35设定为,该把持外周面35的上端位置位于比定子42的上端位置靠下侧的位置。在此,在以使工具主体15最接近加工材料W侧的状态(使工具主体15位于最下端的状态),利用底座60的C形筒状部72把持工具主体15的情况下,该底座60的C形筒状部72的上端位置位于比把持外周面35的上端位置靠下侧的位置。因此,该状态下的底座60的C形筒状部72的上端位置位于比定子42的上端位置靠下侧的位置。因此,在使工具主体15最接近加工材料W侧的状态(使工具主体15位于最下端的状态)下,由C形筒状部72把持的把持外周面35成为内置定子42的部分。并且,该齿条33在把持外周面35的前表面侧,沿着工具主体15相对于底座60的插入方向(图示上下方向)设置。齿条33形成为与使工具主体15相对于底座60升降的刻度盘机构的齿轮啮合。此外,在与该齿条33邻接的横向侧边,设置有用于显示工具主体15相对于底座60的相对位置的显不刻度34。接下来,对作为与上述驱动马达40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的控制器46、电容器
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这五个部件彼此的功能以及彼此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工具主体15的俯视横截面的剖视图,且示出沿着图I中箭头V-V视角剖开后的剖视图。图6是与图3同样示出主视横截面的剖视图,并且示出拆下头外壳36等之后的工具主体15。图7是与图5同样示出俯视横截面的剖视图,并且示出拆下头外壳36 等之后的工具主体15。此外,图3、图4、图6是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图。与此相対,图5、图7是从与驱动马达40的轴向的主轴41所延伸的方向一致方向观察时的图。此外,所谓与该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是指与主轴41的旋转径向一致的方向。首先,对上述各个电子元件的功能进行说明。控制器46具有调节供给电カ以使得驱动马达40能够以一定的旋转速度旋转的功能。从上述磁性套筒55向该控制器46输送主轴41的转速。控制器46基于从该磁性套筒55输送的主轴41的转速来计算主轴41的旋转速度。比较如此计算的主轴41的实际旋转速度与之后说明的利用变速控制器49设定的主轴41的既定旋转速度 。然后,控制器46调节向驱动马达40供给的电力,以使得主轴41的实际旋转速度接近主轴41的既定旋转速度。通过这样做,控制器46调节针对驱动马达40的电カ供给,以便一直使主轴41的实际旋转速度接近既定旋转速度,将该实际旋转速度维持为一定的旋转速度。此外,供给至该驱动马达40的电カ是经由上述电源线571从外部电源导入的电力。电容器47具有使向驱动马达40供给的电力平滑化的功能。端子台48具有作为在向驱动马达40供给电カ时连接端子的接头的功能。变速控制器49具有根据变速操作刻度盘491的输入操作而设定控制器46的既定旋转速度的功能。开关50具有根据来自开关操作部501的输入操作,对向驱动马达40等供给的电力进行开关切换的功能。接下来,对上述各个电子元件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以及图4所示,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配置于工具主体15中的相对于驱动马达40而言成为工具主体15的头侧15B的位置。在此,如图5以及图7所示,上述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配置于,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时,从主轴41的轴向的延伸位置偏离的位置,以避免与主轴41重叠。具体地说,上述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分别配置于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朝向主轴41的旋转径向偏离的位置。并且,如图7所示,上述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配置于,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时,跨过由定子42形成的圆环的周向。进而,如图7所示,上述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配置干,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时,与定子4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然而,如图4所示,开关50配置为,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在上下方向整体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重叠。S卩,开关50的上端部分位于比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上端位置靠下侧的位置。此外,在该开关50的上侧配置有变速控制器49。并且,如图4所示,控制器46以及变速控制器49配置为,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下侧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重叠。即,控制器46以及变速控制器49的下端部分位于比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上端位置靠下侧的位置,控制器46以及变速控制器49的上端部分位于比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上端位置靠上侧的位置。在此,如图4以及图7所示,控制器46的外形形状因具备框体壳体461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因此,如附图所示,控制器46配置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控制器46的形状中延伸最广的平面的面方向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面对。如此,控制器46配置为,控制器46的形状中延伸最广的平面的面方向沿着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所延伸的方向。另夕卜,该控制器46的形状中延伸最广的平面的面方向与装配于框体壳体461的内部的控制基板462的延伸面方向一致。并且,如图3以及图6所示,电容器47以及端子台48配置为,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整体在上下方向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重叠。即,电容器47以及端子台48的上端部分配置于比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上端位置靠下侧的位置。然而,如图7所示,上述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这四个电子元件配置干,以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此外,由于开关50配置于变速控制器49的下側,因此,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 台48以及开关50的组合也配置为,以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换而言之,端子台48、控制器46以及电容器47这三个电子元件配置干,以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并且,对于控制器46、电容器47以及变速控制器49 (开关50)的组合,对于电容器47、变速控制器49 (开关50)以及端子台48的组合,还是对于变速控制器49 (开关50)、端子台48以及控制器46的组合,三个电子元件也均配置干,以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此外,换而言之,控制器46和变速控制器49 (开关50)这两个电子元件配置干,以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180度対称的位置。并且,电容器47和端子台48这两个电子元件也配置干,以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180度对称的位置。如4所示,在工具主体15设置有为了向驱动马达40供给电力,从工具主体15的内部向工具主体15的外部引出而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571。在从工具主体15的内部向工具主体15的外部引出该电源线571时,利用线引导件572引导电源线571的引出。该线引导件572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以便覆盖从工具主体15引出的电源线571。该线引导件572通过以能够引导电源线571的方式由比电源线571更硬的树脂进行成形而形成。此外,附图标记573是在工具主体15的内部夹紧被引出的电源线571的夹紧部件。该夹紧部件573夹紧内侧外壳25和电源线571,以便即使向外部拉动被引出的电源线571,也能避免电源线571从工具主体15脱离。在此,电源线571的从工具主体15引出的位置与线引导件572的从工具主体15引出的位置一致。即,线引导件572(电源线571)从工具主体15引出的位置设定为,相对于朝向头侧15B的主轴41的上端,靠近加工材料面对侧15A。另外,如图所示,主轴41的上端与驱动马达40的上端一致。在此,利用线引导件572引导的电源线571的从工具主体15引出的方向设定为,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电源线571的从工具主体15引出的方向设定为图示后方向。在与图示相反地放置该工具主体15的情况下,该电源线571的从工具主体15引出的方向在面对载置面的载置形状部位38的面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根据上述电动工具10,能够发挥如下作用效果。S卩,根据上述电动工具10,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吋,由于将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配置于从主轴41的轴向的延伸位置偏离的位置,以避免与主轴41重叠,因此,在使风沿着主轴41的轴向流动的情况下,该风的流动不会因所配置的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而被阻碍。由此,由于在工具主体15的内部能够使基于送风风扇53的风沿着主轴41笔直地流动,因此,能够减少风的阻力,风变得容易流动,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并且,由于在如此提高风的流动时,无需为了确保风的通道而增大驱动马达40的头(15B) 的容量,因此,能够使工具主体15的头(15B)内部的结构配置小型化,以便降低工具主体15的头(15B)的高度位置。进而,在用于对木材等加工材料W进行修边加工、切槽加工等加工的电动工具10中,能够维持基于送风风扇53的风的流动,以便提高上述冷却效率,并且能够使工具主体15的头(15B)内部的结构配置紧凑,以便降低工具主体15的头(15B)的高度位置。并且,根据上述电动工具10,由于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配置于,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与驱动马达4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使驱动马达40的朝向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的突出与控制器46的朝向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的突出重叠。由此,能够使控制器46的朝向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的突出与既定的驱动马达40的突出接近,从而能够减少工具主体15的头(15B)的体积增大,进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根据上述电动工具10,由于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配置于,从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时,与定子4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定子42的朝向主轴41的转动径向的突出与控制器46的朝向主轴41的转动径向的突出重叠。由此,能够使控制器46的朝向主轴41的转动径向的突出与既定的定子42的突出接近,从而能够减少工具主体15的头(15B)的体积增大,进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根据上述电动工具10,由于控制器46配置为,控制器46的形状中延伸最广的平面的面方向沿着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所延伸的方向,因此,能够使控制器46的形状中延伸最广的平面的増大沿着工具主体15中延伸最长的主轴41的长度方向重叠。由此,能够基于既定的主轴41的突出有效地配置控制器46的最广平面的突出,从而能够减少エ具主体15的头(15B)的体积增大,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根据上述电动工具10,由于例如控制器46和变速控制器49(开关50)这两个电子元件配置干,以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180度対称的位置,因此,能够夹住主轴41,有效地确保两个电子元件的配置空间。并且,根据上述电动エ具10,由于例如端子台48、控制器46、电容器47这三个电子元件配置干,以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因此,能够夹住主轴41,有效地确保三个电子元件的配置空间。并且,根据上述电动工具10,由于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以及变速控制器49 (开关50)这四个电子元件配置干,以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因此,能够夹住主轴41,有效地确保四个电子元件的配置空间。由此,由于能够将上述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 (开关50)的体积增大配置于高效确保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减少工具主体15的头(15B)的体积增大,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根据上述电动工具10,由于电源线571从工具主体15的引出位置设定为,相对于朝向工具主体15的头侧15B的驱动马达40的端部(主轴41的上端),靠近工具主体15的加工材料面对侧15A,因此,能够使该电源线571的引出位置位于比内置驱动马达40的工具主体15的头(15B)的端部靠加工材料面对侧15A的位置。此外,该工具主体15的头(15B)的端部是朝向工具主体15的与加工材料面对侧15A相反一侧的头(15B)的端部。并且,由于电源线571的从工具主体15引出的方向设定为与驱动马达40的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因此,不会使该电源线571的引出方向朝向工具主体15的头(15B)白勺 而部。 由此,根据上述电动工具10,利用能够反向放置的载置形状部位38形成工具主体15的头(15Β)的端部,在使该工具主体15的头侧15Β朝下,使工具主体15的加工材料面对侧15Α朝上载置于载置台等的情况下,被引出的电源线571不会积极地朝向载置台碰撞。因此,在将该工具主体15的头侧15Β的端部作为与载置台面接触的载置形状部位38形成,来将工具主体15载置于载置台的情况下,被引出的电源线571不会妨碍工具主体15的载置,而能够使载置面与载置台面接触,稳定地载置。进而,能够提高作为工具主体15的便利性。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中,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如下变更适当部位而构成。即,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0中,以修边机作为示例,对用于对木材等加工材料进行修边加工、切槽加工等加工的电动工具进行了说明。然而,作为此类进行修边加エ、切槽加工等加工的电动工具,也可以采用如除根机那样的结构。并且,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10中,列举了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
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作为与驱动马达40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然而,作为与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马达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与驱动马达的驱动相关而安装的电子元件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工具, 该电动工具对木材等加工材料进行修边加工、切槽加工等加工, 其特征在干, 该电动工具具备内置使主轴旋转驱动的驱动马达的工具主体, 调节向所述驱动马达供给的电力的控制器配置于所述工具主体的头侧,该工具主体的头侧相对于该驱动马达而言处于与面对所述加工材料的所述工具主体的加工材料面对侧相反的ー侧的位置, 所述控制器配置于,从与所述驱动马达的所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吋,与所述驱动马达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所述控制器配置于,从与所述驱动马达的所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吋,从该主轴的延伸位置偏离的位置,以避免与该主轴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所述驱动马达具备与和所述主轴作为一体而旋转的旋转部件对应的固定部件, 所述控制器配置于,从与所述驱动马达的所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吋,与所述固定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该控制器的形状中延伸最广的平面的面方向沿着所述驱动马达的所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与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包含所述控制器在内至少设置有两个, 所述两个电子元件配置于,以所述驱动马达的所述主轴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180度対称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与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包含所述控制器在内至少设置有三个, 所述三个电子元件配置于,以所述驱动马达的所述主轴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与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相关的电子元件包含所述控制器在内至少设置有四个, 所述四个电子元件配置于,以所述驱动马达的所述主轴所延伸的位置为中心相互间呈90度旋转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I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工具主体设置有电源线,该电源线为了向所述驱动马达供给电力,能够从所述工具主体的内部向所述工具主体的外部引出而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电源线的从所述工具主体引出的位置设定为,相对于朝向所述工具主体的所述头侧的所述驱动马达的端部,靠近该工具主体的所述加工材料面对侧, 所述电源线的从所述工具主体引出的方向设定为,与所述驱动马达的所述主轴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工具能够维持基于送风风扇的风的流动,并且使工具主体的头内部的结构配置紧凑以便降低工具主体的头的高度位置。从与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时,在从主轴的轴向的延伸位置偏离而不与主轴重叠的位置,配置有控制器(46)、电容器(47)、端子台(48)、变速控制器(49)以及开关(50)。从与主轴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控制器、电容器、端子台、变速控制器以及开关配置于与驱动马达(40)的一部分重叠的位置。从与主轴(41)的轴向所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方向观察时,控制器、电容器、端子台、变速控制器以及开关配置于与定子(4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文档编号B27C5/10GK102689333SQ20121007416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
发明者加藤和也, 太田润, 木村卓示, 林恭弘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