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67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称作例如修剪机或者刳刨机的电动工具,主要涉及在通过沿着木材等加工材料的端缘移动来进行加工材料的边饰加工、切槽加工等情况中使用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例如修剪机,其具备基体组件,该基体组件具有支承工具主体的圆环形状的主体支承部、和安装于主体支承部的下表面且与加工材料的上表面抵接的基体。在主体支承部的下部,一体地设置有基体安装座部,在该基体安装座部以粘贴状态安装有基体。工具主体也被称作马达单元,内置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以从下表面突出的状态配置有通过该电动马达而旋转的主轴。在该主轴安装有也被称作刀头的刀具。在多数情况下,与以伸出状设置于呈圆筒形状的主体支承部的下部、且呈圆环形状的基体安装座部相对应,基体使用呈圆环形状(环形)的部件。然而,面向特殊加工作业, 提供倾斜基体组件、补偿基体组件(offset base assembly)。倾斜基体组件具有相对于与基体抵接的加工材料倾斜支承主体支承部的功能,对于基体则使用普通矩形的基体。并且,如下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那样,补偿基体组件在相对于工具主体的主轴经过补偿的偏心轴安装刀具,在高效地进行壁缘的缘部切割作业的情况中使用该补偿基体组件,对于该补偿基体使用面积更大的例如扇形的基体。专利文献I :美国专利公报第7552749号如此,对于与加工材料抵接的基体,虽然根据作业内容而提供各种形状的基体,但这些基体相对于共用的主体支承部无法更换、安装,不具有互換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能够对共用的基体支承部根据作业内容对应地选择各种形状的基体。上述课题由下述发明来解決。第一发明中的电动工具具备工具主体,该工具主体具备通过电动马达而旋转的主轴;以及基体组件,该基体组件具备支承工具主体的主体支承部、和安装于该主体支承部的基体安装座部且与加工材料抵接的基体,使安装于主轴的刀具从基体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从而进行加工材料的加工,其中,可以选择形状方面不同的两种以上基体来安装于基体安装座部。根据第一发明,由于修剪机、刳刨机等电动工具能够根据作业内容等对共用的主体支承部更换形状不同的基体,因此,能够实现因部件共用化而带来的成本降低。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第二发明中的电动工具作为不同形状的基体能够选择圆形或者矩形的基体而安装于基体安装座部。根据第二发明,能够选择圆形的基体和矩形的基体安装于共用的主体支承部,由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并且能够根据作业内容选择适当形状的基体加以利用。
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第三发明中的电动工具的矩形的基体是倾斜基体组件用的基体。根据第三发明,能够将倾斜基体组件安装于一体设置于主体支承部的基体安装座部,由此,能够实现因部件共用化而带来的成本降低,并且能够根据作业内容选择适当形状的基体加以利用。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第四发明中的电动工具作为不同形状的基体能够选择带把持部的基体而安装于基体安装座部,其中,把持部是供使用者把持的辅助把持部。根据第四发明,使用者能够把持着辅助把持部对该电动工具进行移动操作,由此,能够实现因部件共用化而带来的成本降低,并且能够迅速且轻松地进行加工作业。在第四发明的基础上,第五发明中的电动工具能够将补偿基体组件的补偿基体作为带把持部的基体来安装。
根据第五发明,能够将补偿基体组件的补偿基体安装于通过直接将刀具安装于主轴而进行的普通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由此,能够实现因部件共用化而带来的成本降低,并且能够根据作业内容选择适当形状的基体加以利用。


图I是安装有圆形基体的修剪机的整体主视图。图2是安装有圆形基体的基体组件的正面侧的立体图。图3是安装有圆形基体的基体组件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4是圆形基体的立体图。图5是从图4中箭头(V)方向观察圆形基体的仰视图。图6是安装有矩形基体的基体组件的立体图。图7是安装有补偿基体的基体组件的立体图。图8是安装有倾斜基体组件的修剪机的整体立体图。图9是安装有补偿基体组件的修剪机的整体立体图。图10是补偿基体的上表面侧立体图。图11是从图10中箭头(XI)方向观察补偿基体的仰视图。图12是安装有带辅助把持部的补偿基体的基体组件的立体图。图13是从图12中箭头(XIII)方向观察配件相对于补偿基体的安装状态的局部剖开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W :加工材料;1 :修剪机(trimmer) ;10 :工具主体;11 :主轴;12 :刀具;13 :齿条部;13a、13b :刻度;20 :基体组件(普通加工用);21 :基体安装座部;21a :防滑部;21b :止挡壁部;21c :后让孔;22 :主体支承部;22a :狭缝;22b :窗部;23 :圆形基体(普通加工用);23a :后让孔;23b :螺纹摘通孔;23c :后让四部;24 :规尺固定部;24a :规尺固定螺丝;25 夹紧装置;25a :支轴;25b :连杆;25c :夹紧杆;26 :调整机构;26a :调整刻度盘;26b :调整齿轮;30 :弾性体覆盖部;31 :防滑部(左侧);31a :突条;32 :防滑部(右侧);32a :突条;40 :补偿基体组件;41 :补偿基体;41a :后让孔;41b :安装座部(补偿加工用);41c :安装座部(普通加工用);41d :螺纹插通孔(主体支承部安装用);41e :螺纹插通孔(配件安装用);41f :后让凹部;41g :后让孔;42 :主体支承部(补偿加工用);43 :补偿轴;44 :驱动滑轮;45 :从动滑轮;46、47 :轴承;48 :固定螺丝;49 :补偿机构;50 :辅助把持部(侧把手);50a :安装螺纹轴部;52 :配件;52a :抵接板部;52b :台座部;52c :支承凸部;52d :螺纹孔(辅助把持部安装用);52e :螺纹孔(配件安装用);53 :固定螺丝;60 :倾斜基体组件;61 基体(矩形);62 :主体支承部;63 :倾斜支承台;63a :倾斜支承壁部;63b :后让孔;63c :螺纹孔;64: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基于附图I 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本修剪机I具备内置有电动马达的工具主体10、和用于相对于加工材料W保持该工具主体10的基体组件20。工具主体10形成为大致圆柱体形,在其下表面以突出状态配置有主轴11。在该主轴11装配有刀具12。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基体组件20具有与加工材料W的上表面抵接的圆形的圆形基体23和圆筒形状的主体支承部22。工具主体20插入并保持于主体支承部22的内周侧。使刀具12从圆形基体2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主要与加工材料W的端缘部抵接,在该抵接状态下,通过使该修剪机I沿着端缘部移动,能够进行该加工材料的边饰加工。圆形基体23以粘贴状态安装于在主体支承部22的下部一体设置的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下表面。基体安装座部21具有圆环形状,该基体安装座部21的内周侧作为用于使エ具主体10的刀具12朝向下表面侧通过的后让孔21c而发挥功能。在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下表面整面,以粘贴的状态安装有具有相同圆环形状的圆形基体23。该圆形基体23能够从基体安装座部21拆下,更换为形状不同的其他基体。这一点之后叙述。在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上表面,以朝向上方立起的状态设置有主体支承部2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基体安装座部21和主体支承部22利用以铝作为原材料的鋳造品一体地形成。使用者在对该修剪机I进行移动操作吋,利用一只手把持工具主体10的头部(上部)或者主体支承部22,利用另ー只手按压安装座部21,控制该修剪机I相对于加工材料W的位置。因此,主体支承部22除了具有保持工具主体10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作为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的功能。主体支承部22在其正面侧具备上部的狭缝部22a和该狭缝部22a的下侧的窗部22b,准确地说,主体支承部22具有C字形的截面,且沿着其扩径方向具有适度的弾性。在狭缝部22a设置有夹紧装置25。该夹紧装置25具备连杆25b,该连杆25b设置为借助支轴25a而能够向左右方向倾动操作。在图2中,当将连杆25b向跟前侧的松开位置(右方)倾动操作吋,设置于夹紧杆25c的凸轮部(未图示)的作用被解除,主体支承部22因其弾性而沿着扩径方向(狭缝部22a宽度加宽的方向)松开,由此,能够使工具主体10相对于主体支承部22上下移位,并且能够朝向上方抽出进而拆下该工具主体10。当将连杆25b向左方的夹紧位置倾动操作时,主体支承部22因夹紧杆25c的凸轮部的作用而克服自身的弹性,沿缩径方向(狭缝部22a的宽幅变窄的方向)收缩,从而工具主体10被牢固地夹紧于主体支承部22。
在夹紧装置25 —并设置有调整机构26。在夹紧杆25c的端部,安装有调整刻度盘26a。并且,如图3所示,在狭缝部22a,在夹紧杆25c安装有调整齿轮26b。当对调整刻度盘26a进行旋转操作时,调整齿轮26b借助夹紧杆25c而一体地旋转。如图I所示,调整齿轮26b与设置于工具主体10的侧部的齿条部13啮合。齿条部13在工具主体10的侧部沿上下设置。在齿条部13的左右两侧、且是工具主体10相对于基体组件20的安装位置,显示有用于表示刀具12的突出尺寸的刻度13a、13b。当在松开夹紧装置25的状态下对调整刻度盘26a进行旋转操作吋,能够经由调整齿轮26b相对于齿条部13c的啮合而使工具主体10上下移位。在调整工具主体10相对于主体支承部22的上下位置之后,当对连杆25b向夹紧位置进行倾动操作时,工具主体10被夹紧在调整后的上下位置。正面侧的窗部22b是用于供使用者经由后让孔21c窥视刀具12相对于加工材料W的加工部位的窗部,设置为左右的开ロ宽幅比狭缝22a大。
对于基体组件20的基体安装座部21和主体支承部22进行改迸,以便提高使用者把持时的把持感,并且使上述部件具有高防滑功能。在基体安装座部21的周缘部、且是前侧的两个位置,设置有凹凸形状的防滑部21a、21a。在使用者利用指尖将安装座部21按压于加工材料W时,通过使该防滑部21a、21a与指尖抵接而发挥高防滑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利用右手按压基体安装座部21的情况和利用左手按压基体安装座部21的情况这两方对应,在基体安装座部21的靠前部的左右两个位置设置有防滑部21a、21a。并且,与左右的防滑部21a、21a对应,在其后方分别设置有止挡壁部21b、21b。两个止挡壁部21b、21b沿着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上表面、且从主体支承部22的窗部21b、21b的左右下端部沿着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上表面设置。利用两个该止挡壁部21b、21b防止按压基体安装座部21的指尖滑动到内周侧的后让孔21c侦U。在主体支承部22的周围,覆盖有弾性体(橡胶状的具有弾力的聚合物(共聚物))。该弾性体覆盖部30遍及主体支承部22的背面侧的几乎半周的范围、和在正面侧的窗部22b的上侧从左右伸出的倒L字形的范围,且左右对称地设置。弾性体覆盖部30的背面侧的几乎半周的范围与使用者用于把持的手、主要是手掌抵接。在从弾性体覆盖部30的左右侧部和其上部朝向窗部22b的上方延伸的范围内,上述弾性体覆盖部30与进行把持的手、主要是指尖抵接。特别是在窗部22b的上方从左右伸出的范围中的一方与拇指抵接,另一方与食指抵接。在该弾性体覆盖部20的左右側部,同样遍及倒L字形的范围地分别设置有防滑部31、32。在左右的防滑部31、32分别设置有沿上下延伸的纵纹图案的凸条31a 3la、32a 32a。如图所示,各个凸条31a、32a分别沿着越靠近下侧越向背面侧移位的方向倾斜微小的角度。因此,在把持主体支承部22的手的指尖的进入方向(伸出方向)以及与其相反的滑动方向较多的情况下,进ー步提高了考虑到斜上方的情况下的该防滑部31、32的防滑功倉^:。在主体支承部22的背面下部设置有规尺固定部24。在将平行规尺(省略图示)组装于该规尺固定部24并拧紧规尺固定螺丝24a时,能够将平行规尺安装于主体支承部22的背面侧。通过在使安装好的平行规尺与例如加工材料W的端缘抵接的状态下使该修剪机I移动,由此,能够将刀具12相对于加工材料W的端缘的切入深度保持为恒定,能够使该修剪机I平行移动,由此,能够迅速地进行高精度的边饰加工。
上述呈圆形的普通加工用(并非补偿加工用,而是直接将刀具12安装于主轴11进行加工,以下相同)的圆形基体23能够从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下表面拆下。如图4以及图5所示,拆下的圆形基体23単独示出。由于该圆形基体23呈直径与基体安装座部21几乎相同的圆形平板,因此,为了防止损伤加工材料W,以树脂作为原材料形成该圆形基体23。在该圆形基体23的中心,形成有直径与基体安装座部21的后让孔21c几乎相同的后让孔23a。在该圆形基体23的背面侧,设置有针对规尺固定螺丝24a的矩形的后让凹部23c。该圆形基体23由四个固定螺丝(省略图示)以粘贴状态安装于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下表面。在后让孔23a的周围四个位置,设置有供固定螺丝插通的附帯锪孔的螺纹插通孔23b 23b。如图5所示,在圆形基体23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各个螺纹插通孔23b的锪孔。与圆形基体23侧的螺纹插通孔23b 23b对应,在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下表面的四个位置设置有螺纹孔21d 21d。在图2中,仅观察到前侧的两处的螺纹孔21d、21d。因此,通过从圆形基体23的下表面侧向各螺纹插通孔23b插入固定螺丝,将该固定螺丝拧紧于 基体安装座部21侧的螺纹孔21d,由此,该圆形基体23呈粘贴状态固定于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下表面。相反,通过松开四个固定螺丝,能够从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下表面拆下圆形基体23。如图6所示,代替普通加工用的圆形的圆形基体23,本实施方式中的修剪机I能够在基体安装座部21安装倾斜基体组件用的呈矩形的方形基体61。此外,如图7所示,代替该方形基体61,也可以在基体安装座部21安装补偿基体组件40的补偿基体41。并且,如图12所示,可以在该补偿基体41进ー步安装辅助把持部50。以下按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8中示出将工具主体10安装于以往公知的倾斜基体组件60的修剪机I。倾斜基体组件60具备将支承工具主体10的圆筒形的主体支承部62以能够倾动的方式支承于倾斜支承台63的结构。倾斜支承台63形成为矩形,在其左右两侧具备倾斜支承壁部63a、63a。主体支承部62在两个倾斜支承壁部63a、63a之间被支承为其下部能够在前后约45°的范围内倾动。主体支承部62相对于倾斜支承台63的倾斜位置通过紧固固定螺丝64、64而被固定。在倾斜支承台63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用于使主轴11以及刀具12向下表面侧通过的后让孔63b。在该后让孔63b的周围、且是在基体安装台座部63的四角,设置有螺纹孔63c 63c。呈近似正方形的矩形的基体61利用从下表面侧抒入该螺纹孔63c 63c的固定螺丝(未图示)以粘接的状态安装于倾斜支承台63的下表面侧。因此,通过松开四个固定螺丝,能够从倾斜支承台63的下表面拆下基体61。如图6所示,拆下的矩形的基体61能够安装于非倾斜加工用的普通加工用主体支承部22的基体安装座部21。在该基体61的中央,也设置有直径与上述倾斜支承台63的后让孔63b几乎相同的后让孔61a。也使该后让孔61a与基体安装座部21的后让孔21c —致。基体61能够通过从其下表面侧将固定螺丝拧入设置于基体安装座部21的四个位置的螺纹孔21d 21d而被固定。因此,四处螺纹孔21d 21d的相互之间的间隔(孔距)与设置于倾斜基体组件60的倾斜支承台63的四处螺纹孔63c 63c的间隔一致。通过代替圆形的基体23而将矩形的基体61安装于主体支承部22的基体安装座部21,由此,例如通过使该基体61的端缘作为平行规尺发挥功能,从而能够精确且迅速地对该修剪机I进行移动操作,由此,能够进ー步实现作业的高效化。接下来,在图9中示出将工具主体10安装于以往公知的补偿加工用的补偿基体组件40的修剪机I。补偿基体组件40具备将补偿基体41安装于主体支承部42的下表面的结构。由于主体支承部42相当于上述普通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22,因此,该主体支承部42呈圆筒形状,在其内周侧保持工具主体10。另外,在图9中省略了夹紧装置25的图示。在该主体支承部42的正面侧,装备有补偿机构49。补偿机构49具备在一体地设置于主体支承部42的正面侧的补偿壳体42a内,经由轴承46、47将补偿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结构。在使用具备该补偿机构49的补偿基体组件40的情况下,在工具主体10的主轴11 安装有驱动滑轮44,另ー方面,刀具12被拆下。在驱动滑轮44与安装于补偿轴43的从动滑轮45之间,张架有驱动带46。在补偿轴43的下端部安装有刀具12。通过使用该补偿加エ用的主体支承部42,由此,能够将刀具12安装于相对于工具主体10的主轴11进行补偿后的补偿轴43。当工具主体10启动吋,基于驱动带46相对于驱动滑轮44和从动滑轮45的啮合作用,旋转动力被传递至补偿轴43,刀具12在补偿位置旋转。刀具12经由设置于补偿基体41的前端部的后让孔41a而向下表面侧突出。通过使用该补偿基体组件40,由此,能够在难以使工具主体10进入或者接近的壁缘进行缘部切割加工、或者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边饰加工等补偿加工。在补偿基体组件40的情况下,主体支承部42利用四个固定螺丝48 48安装于补偿基体41的安装座41b。通过松开这四个固定螺丝48 48,由此,能够从补偿基体41拆下包含主体支承部42以及补偿轴43的补偿机构49。从主体支承部42拆下的补偿基体41在图10以及图11中单独示出。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该补偿基体41是正面侧为山形、背面侧为半圆形状的平板,具有包含补偿壳体42a在内而不使主体支承部42朝向侧方露出的程度的较大面积以及形状。在该补偿基体41的上表面大致中央,设置有用于安装补偿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42的圆形的安装座41b。在该补偿加工用的安装座51b的背面侧(图I中上側),设置有用于安装普通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22的圆形的安装座41c。在该背面侧的安装座41c的中央设置有后让孔41g。该后让孔41g相当于圆形的圆形基体23的后让孔23a,如后所述,在将普通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22安装于安装座51b时,上述后让孔41g与该基体安装座部21的后让孔21c—致,主轴11向两个后让孔21c、41g的内周侧插通,并且,刀具12通过上述两个后让孔21c、41g向该补偿基体41的下表面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侧的补偿加工用的安装座41b和背面侧的普通加工用的安装座41c设置为前后重叠。在两个安装座4Ib、41c的内周侧分别设置有四个带锪孔的螺纹插通孔41d 41d。另外,如上所述,由于两个安装座41b、41c前后重叠,在两个安装座41b、41c共用中央的两处螺纹插通孔41d、41d,因此,总共设置有六处螺纹插通孔41d 41d。并且,在上述后让孔41a的上侧,也设置有两个带锪孔的螺纹插通孔41e、41e。在补偿基体41的背面侧的后端部,设置有与普通加工用的圆形基体23同样地用于使规尺固定部24的规尺固定螺丝24a后让的后让凹部41f。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能够代替圆形基体23,在普通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22的基体安装座部21的下表面安装该补偿加工用的补偿基体41。如图所示,普通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22安装于补偿基体41的背面侧的安装座41c。在该情况下,将插通于安装座41c的内周侧的螺纹插通孔41d 41d的四个固定螺丝分别拧入基体安装座部21的螺纹孔21d,从而该主体支承部22安装于补偿基体41的上表面侧。因此,安装座41c的内周侧的螺纹插通孔41d 41d以与基体安装座21的螺纹孔21d 21d相同的间隔配置。如此,能够通过代替圆形的圆形基体23而安装面积比普通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22大的补偿基体41,由此,能够以更加稳定的姿态对工具主体10进行移动操作,由此,能够迅速并且轻松地进行加工材料W的端缘加工等。
接下来,如上所述,在将补偿基体41安装于普通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22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歩在该补偿基体41安装辅助把持部50。如图12所示,在补偿基体41的正面侧端部,经由配件52而安装有辅助把持部50。配件52的详细内容在图13中示出。该配件52具备与补偿基体41的上表面抵接的抵接板部52a、设置于抵接板部52a的上表面侧的台座部52b、和设置于该抵接板部52a的下表面侧的支承凸部52c。下表面侧的支承凸部52c不晃动地插入于设于补偿基体41的正面侧端部的后让孔41a内,由此,台座部52b与补偿基体41的上表面抵接。通过相对于设于台座部52b的两个螺纹孔52e、52e,经由设置于后让孔41a的周围的两个插通孔41e、41e抒紧固定螺丝53、53,由此,该配件52被固定于补偿基体41。在上表面侧的台座部52b的上表面,设置有辅助把持部安装用的螺纹孔52d。通过将辅助把持部50的安装螺纹轴部50a拧紧于该螺纹孔52d,由此,能够以立起状态将该辅助把持部50安装于补偿基体41的正面侧端部。如此,辅助把持部50经由配件52而安装成与后让孔41a同轴、且与补偿位置同轴(与补偿轴43同轴)。在图12所示的辅助把持部50中,挪用锤钻、钻机等其他手持工具中使用的辅助把手。通过经由配件52将从其他手持工具拆下的辅助把手直接安装于补偿基体41,由此,能够将该辅助把手作为辅助把持部51加以利用。特别是在图12所示的辅助把持部50的情况下,设定台座部52b的高度尺寸等以使得其把持高度与主体支承部22大致相同。因此,由于使用者能够使左手和右手在几乎相同的高度把持,从而能够以左右均等的把持力把持该修剪机1,能够以轻松的姿态进行稳定的加工。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动工具1,对于与加工材料W抵接的基体,由于能够根据作业内容等对共用的主体支承部22更换不同形状的基体23、41、61,因此,能够实现加工作业的高效化,并且能够实现因部件共用化而带来的成本降低。并且,由于是作为形状与标准的圆形基体23不同的基体而挪用倾斜基体组件60的矩形基体61和补偿基体组件40的补偿基体41的结构,因此,在不使用倾斜基体组件60和补偿基体组件40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运用上述矩形基体61以及补偿基体41。由于通过将形状与标准的圆形基体23不同的矩形基体61安装于主体支承部22,能够将该矩形基体61作为平行规尺加以运用,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精确的加工。并且,通过使用形状不同的补偿基体41,由此,同样能够使该补偿基体41作为平行规尺而发挥功能,并且因面积较大而能够以更加稳定的姿态对工具主体10进行移动操作,在这一点,也能够轻松地进行精确并且迅速的加工作业。特别是在使用补偿基体41的情况下,由于通过进ー步在该补偿基体41安装辅助把持部50,使用者能够利用两手ー边保持电动工具I的姿势ー边进行移动操作,因此,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稳定的移动操作。在以上所说名的实施方式中能够施加各种变更。例如,虽然举例示出在补偿基体41设置两处安装座部41b、41c,在中央的安装座部41b安装带补偿机构的主体支承部42,另一方面,在背面侧的安装座部41c安装普通加工用的主体支承部22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将两个主体支承部22、42安装于共用的安装座部的结构。
虽然举例示出补偿基体41是具有正面侧为山形、背面侧为半圆形的平板形状的 结构,但也能够应用呈单纯的矩形或者其他平板形状的补偿基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工具主体,该工具主体具备通过电动马达而旋转的主轴;以及, 基体组件,该基体组件具备用于支承该工具主体的主体支承部、以及安装于该主体支承部的基体安装座部且与加工材料抵接的基体, 使安装于所述主轴的刀具从所述基体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从而进行所述加工材料的加工,并且 该电动工具能够选择形状方面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基体安装于所述基体安装座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作为所述不同形状的基体,能够选择圆形或者矩形的基体而安装于所述基体安装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所述矩形的基体是倾斜基体组件用的基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作为所述不同形状的基体,能够选择带把持部的基体而安装于所述基体安装座部,其中,所述带把持部的基体具备供使用者把持的辅助把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干, 作为所述带把持部的基体,能够安装补偿基体组件的补偿基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在使用于木材等的端缘加工的修剪机中,在作为与加工材料抵接的基体而具备圆形基体的情况下,能够将该圆形基体更换为不同形状的基体,能够选择与作业内容相适的形状的基体。代替标准的圆形基体,可以将倾斜基体组件的方形基体(61)安装于主体支承部(22)的基体安装座部(21)。并且,代替圆形基体可以安装补偿基体。通过选择并安装于作业内容相适的形状的基体,由此能够实现作业的高效化,并且能够实现因其他部件的挪用而带来的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B27C1/14GK102689332SQ2012100741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
发明者加藤和也, 安部健司, 木村卓示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