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机快速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筒切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机快速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竹工艺品是指以竹子为原料进行雕刻、绘画等艺术创作的工艺品。包含竹简,竹匾、竹挂画、竹简字画、竹雕竹刻笔筒、竹雕留青臂搁、竹根雕等各种类别。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对以切断处理好的竹筒进行切片处理,如将竹筒劈成竹片,如果通过手工工具,例如斧头去逐个将竹筒劈成竹片,其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如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竹筒切片,其结构简单,竹筒切片时其定位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一次性加工完成的要求,同时不能满足各种尺寸的竹筒的加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机快速夹紧机构,解决了采用人工对竹筒切片时,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竹筒切片,其结构简单,竹筒切片时其定位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一次性加工完成的要求,同时不能满足各种尺寸的竹筒的加工要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机快速夹紧机构,包括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撞块,所述固定座由气缸驱动,所述导轨两侧的底座上分别安装有间隔排列且相互对应卡板,所述卡板分别由其外侧的气缸活塞杆驱动,所述底座一端固定安装有刀片固定架,所述刀片固定架上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刀片。所述的卡板内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弧形凸台,两弧形凸台相互对合后与待加工竹筒外径紧贴配合。所述的固定座两侧分别安装有顶杆,所述卡板上分别设有与顶杆相互对应配合的挡板,且卡板上分别安装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到控制器控制驱动卡板运动的气缸的运行。其原理是通过卡板将待切片竹筒定位,过程中卡板之间的距离和移动通过气缸驱动,使其满足不同尺寸的竹筒的加工要求,且竹筒通过卡板进行定位后,一端顶在刀片上,另一端通过撞块带动,运行过程中撞块上的顶杆一旦接触压板或托板上的挡板时,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上托、下压气缸收缩,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定位准确,可一次性加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可移动撞块及与其同步的竹筒卡紧用卡板的设计,使加工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定位准确,可一次性加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满足不同尺寸的竹筒的加工要求,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机快速夹紧机构,包括有底座1,底座I中部设有导轨2,导轨2上滑动配合有固定座3,固定座3上安装有撞块4,固定座3由气缸4驱动,导轨2两侧的底座I上分别安装有间隔排列且相互对应卡板5,卡板5分别由其外侧的气缸6活塞杆驱动,底座I 一端固定安装有刀片固定架7,刀片固定架7上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刀片8 ;所述的卡板5内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弧形凸台9,两弧形凸台9相互对合后与待加工竹筒外径紧贴配合;所述的固定座3两侧分别安装有顶杆10,卡板5上分别设有 与顶杆10相互对应配合的挡板11,且卡板11上分别安装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到控制器控制驱动卡板运动的气缸6的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机快速夹紧机构,包括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撞块,所述固定座由气缸驱动,所述导轨两侧的底座上分别安装有间隔排列且相互对应卡板,所述卡板分别由其外侧的气缸活塞杆驱动,所述底座一端固定安装有刀片固定架,所述刀片固定架上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机快速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内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弧形凸台,两弧形凸台相互对合后与待加工竹筒外径紧贴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机快速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两侧分别安装有顶杆,所述卡板上分别设有与顶杆相互对应配合的挡板,且卡板上分别安装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到控制器控制驱动卡板运动的气缸的运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机快速夹紧机构,包括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撞块,所述固定座由气缸驱动,所述导轨两侧的底座上分别安装有间隔排列且相互对应卡板,所述卡板分别由其外侧的气缸活塞杆驱动,所述底座一端固定安装有刀片固定架,所述刀片固定架上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刀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可移动撞块及与其同步的竹筒卡紧用卡板的设计,使加工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定位准确,可一次性加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满足不同尺寸的竹筒的加工要求,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文档编号B27L5/06GK202622936SQ20122018096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潘同春, 潘同利, 沈家明, 李传杰, 任兰 申请人:安徽华安达集团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