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板行业中竹集成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竹是世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3-6年即可成才使用)的低碳、环保、原生态、绿色的材料,是可再生的一种天然资源。竹材能够调节室内湿度,抗静电,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板材经过深度炭化后,加工成的竹家具恒久不变色,更能加强吸附室内有害气体的作用。竹材通过高温蒸煮彻底杀菌后,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虫蛀、发酶。竹材色泽天然、富有弹性、能防潮、硬度高,竹材生长时间只有木材的十分之一,砍伐后具有可持续的再生长特性,更符合现代经济中的低碳理念,竹材比木材更坚硬密实,抗压抗弯强度更高;竹纹清晰、板面美观、色泽自然、竹香怡人,质感高雅气派;竹不积尘、不结露、易清洁,避免了螨类细菌的繁殖,免去虫蛀之扰;竹能自动调节环境湿度并抗湿,导热系数低,具冬暖夏凉的特性;竹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使人在室内起居时眼睛有舒适感,可预防近视等眼疾的发生和发展;竹吸音隔声、除低音、压残响,可有效摈除杂声;竹材的收缩量小,具有高度的割裂性、弹性和韧性。竹材因具有上述众多优点,被广泛地用做人造板、建筑、家具、造纸、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原料,是木材的有效替代品。竹集成材包含户内外竹板材、户内外竹型材、户内外竹家具板、户内外装饰线条、户内外地板材等等。竹集成材作为一种新型的基材保持了竹材物理、力学特性,具有幅面大、变形小,尺寸稳定、强度大、刚度好、耐磨损等原有特点,并可采用锯截、刨削、镂铣、开榫、钻孔、砂光,装配和表面装饰方式加工。由于竹集成材生产时经过高温蒸煮,成品封闭性好,可以有效地防止虫蛀和霉变。与木质家具比较,由于竹材具有较强的物理力学性能,因此在同等承载力学强度下,竹集成材构件能以较小的尺寸满足强度要求,整体造型上显得更为轻巧,更能体现竹材的刚性以及力的美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竹集成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中,为了达到无缝接长的目的,一般采用在精刨竹条的端部开设各种扣型相互卡扣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精刨竹条端部的扣型形状复杂,力口工难度大,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而且一把刀只能加工一种扣型,当刀具用钝后卡扣间隙变大;该种方法对刀具要求高、刀具损耗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产品合格率低。同时该方法加工余量大,竹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锯切成斜面,该斜面作为组坯工序的搭接斜面,精刨竹条上与该搭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与该搭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贴合部一竹条的顶面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形成错位,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或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错开,组坯完成;压合工序沿高度、宽度方向挤压组坯完成后的竹条组,使长度方向相互搭接的竹条沿搭接斜面滑动至错位消失。本发明组坯时,长度方向可由任意多片竹条接长,宽度方向、高度方向可由任意多组长度方向已经接长的竹片组顺序排列。本发明中,搭接斜面与顶面形成的锐角可以为0° -90°的任意角,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斜面与顶面成30°、45°或60°角。本发明相邻两贴合部错位的距离可以为精刨竹条长度内的任何距离,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组坯工序中,贴合部错开5-30cm。本发明长度方向搭接时,两相邻竹条中一竹条的顶面可高出另一竹条底面的距离可以是竹条高度内的任何距离,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高出1-5_。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压合工序的压合力为50N/cm2-1500N/cm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只需在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端部锯切搭接斜面,相对于复杂的扣型而言,加工工艺更加简单,加工量减少,加工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加工不需使用刀具,只需普通锯即可完成,而且也不需要专门的加工设备,只需普通锯台即可,一个工人就可独立完成,而且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低;工人组坯时,只需将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的两搭接斜面贴合即可,避免了原先繁琐的卡扣过程,搭接效率更高,劳动强度更低,产品合格率更高;因端锯工序只需锯切出搭接斜面,相对于复杂的扣型,竹材切除量小,竹材利用率高,由于各贴合部相互错位,竹集成材的强度也得到了保证和提高。本制造方法可以使用任意长度的精刨竹片,充分利用了竹材资源。
图1为精创竹条端银工序完成后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两端锯完成后的精刨竹条的长度方向搭接示意图。图3为沿宽度方向组坯完成后竹集成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宽度方向组坯压合完成后竹集成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高度方向组坯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高度方向组坯压合完成后竹集成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_精刨竹条,2-搭接斜面,3-底面,4-顶面,5-贴合部,6-竹条一顶面,7-竹条二底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搭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搭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如图1所示,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两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形成错位,如图3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施加压力,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错位消失,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4所示。实施例2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锯切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搭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搭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搭接斜面2与顶面4成30°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1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位5cm,如图3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5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4所示。实施例3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锯切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搭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搭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搭接斜面2与顶面4成30°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5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位30cm,如图3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150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4所示。实施例4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搭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搭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斜面2与顶面4成45°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1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5cm,如图3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5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
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4所示。实施例5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搭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搭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搭接斜面2与顶面4成45°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5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30cm,如图3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150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4所示。实施例6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搭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搭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搭接斜面2与顶面4成60°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1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5cm,如图3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5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4所示。实施例7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斜面2与顶面4成60°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5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30cm,如图3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150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4所示。实施例8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如图1所示,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形成错位,如图5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6所示。实施例9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斜面2,该斜面作为组坯工序的搭接斜面,精刨竹条上与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斜面2与顶面4成30°角,如图1所示,该斜面2作为组坯工序的搭接斜面;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1_,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搭接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5cm,如图5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5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精刨竹条一顶面6和精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6所示。
实施例10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斜面2与顶面4成30°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5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30cm,如图5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150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精刨竹条一顶面6和精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6所示。实施例11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斜面2与顶面4成45°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1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搭接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5cm,如图5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5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6所示。实施例12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斜面2与顶面4成45°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5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30cm,如图5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150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6所示。实施例13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斜面2与顶面4成60°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1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5cm,如图5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5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2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6所示。实施例14
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切削成搭接斜面2,精刨竹条上与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3,与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4,斜面2与顶面4成60°角;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5,竹条一的顶面6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7,高出距离5mm,长度方向两精刨竹条的接长如图2所示,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5错开30cm,如图5所示;在压合工序中,在高度方向施加压力1500N/cm2,两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滑动使竹条一顶面6和竹条二顶面7平齐,压合完成后的竹集成材如图6所示。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特征在于,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锯切成斜面,该斜面作为组坯工序的搭接斜面,精刨竹条上与该搭接斜面成钝角的一面为底面,与该搭接斜面成锐角的一面为顶面;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贴合部一竹条的顶面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形成错位,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或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错开,组坯完成;压合工序沿高度、宽度方向挤压组坯完成后的竹条组,使长度方向相互搭接的竹条沿搭接斜面滑动至错位消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端锯工序中,斜面与顶面成30°、45°或60°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坯工序中,贴合部错开 5_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长度方向搭接时,两相邻竹条中一竹条的顶面可高出另一竹条底面l_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合工序的压合力为 50N/cm2-1500N/cm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集成材的制造方法,具体包含端锯、组坯、压合工序,其中,端锯工序将精刨竹条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锯切成斜面,该斜面作为组坯工序的搭接斜面;组坯工序由多片已经制作好搭接斜面的精刨竹条沿长度方向接长,长度方向相邻两精刨竹条接长时,搭接斜面相互贴合,形成贴合部,贴合部一竹条的顶面高于另一竹条的底面,形成错位,然后将长度方向接长后的竹条组沿宽度或高度方向顺序排列成组,贴合部错开;压合工序沿高度、宽度方向挤压组坯完成后的竹条组,使长度方向相互搭接的精刨竹条沿搭接斜面滑动至错位消失。该方法加工工艺简单,加工量减少,加工效率高。
文档编号B27D1/10GK103112059SQ20131008322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熊晓晶 申请人:江西省贵竹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