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编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425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编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象牙果,别名象牙椰子,主要生长在南美赤道附近,一种名为tagua椰子树果实,该树生长速度缓慢,大概15年左右才能结出纤维制的果实,果实要3到8年才能完全成熟,当果实完全成熟落到地上时,被当地人收获,在热带阳光下晾晒了2-4个月左右后,果实的明胶才会成熟,变成类似于象牙的白色坚硬物质。其纹理、硬度颜色与象牙相似,硬度1.5度,因而俗称为“植物象牙”,可用于替代真正的象牙产品,果实烘干后用机器剥落坚硬的外壳,根据大小和质量进行分选,然后加工成精美的工艺品或者雕刻成想要的模样。目前缺少对象牙果进行加工,编织成人字席的编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编织席子的自动化编织装置。

为了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编织装置,包括第一机架、端部夹持装置、第二机架、动力装置、挑丝装置、紧丝装置、压丝装置、进料装置、夹持装置、出料装置及开关,所述第一机架及第二机架相互对应、组成安装通道,所述端部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且可相对第一机架移动、用于对待编织物进行夹持,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所述挑丝装置和所述紧丝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可带动所述挑丝装置间歇运动,所述挑丝装置与所述压丝装置同步旋转,所述挑丝装置与所述压丝装置配合对待编织物进行输送、使相邻的待编织物之间交错设置,所述进料装置用于输出待编织物,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挑丝装置与所述压丝装置之间、用于循环牵引所述进料装置输入的待编织物,所述夹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挑丝装置和所述压丝装置组成的输送方向交错,所述紧丝装置位于所述挑丝装置与所述压丝装置之间、用于压紧所述夹持装置牵引的编织物,所述紧丝装置可循环往复运动,所述出料装置与所述压丝装置相对设置、用于夹紧并输出编织成型的席子,所述开关与所述紧丝装置相互配合,所述紧丝装置往复运动过程中可开启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出料装置连接。

上述自动化编织装置,首先通过端部夹持装置对待编织物进行夹持,其中待编织物为条状物,待编织物依次穿过挑丝装置、紧丝装置和压丝装置,之后被出料装置夹持,使用过程中,动力装置带动挑丝装置和压丝装置间歇运动,每次旋转一个角度,挑丝装置旋转过程中进料装置输入待编织物,夹持装置将进料装置的待编织物输入后落到挑丝装置与压丝装置之间的待编织物上使两者交错设置,之后紧丝装置运动将夹持装置引入的待编织物压紧,同时紧丝装置将触碰到开关,进而出料装置运动输出编织好的席子,动力装置带动紧丝装置周期往复运动松开开关返回原位,夹持装置再次进料,循环往复进行席子的编制,最终得到人字席;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快速完成人字席的编织,编织过程中全机械化,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能够保证产量;整体结构紧凑,通过各部件的配合实现了对编织物的加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端部夹持装置包括下板架、上板架、夹紧把手、支撑柱及滚轮,所述下板架与所述上板架相对设置,所述夹紧把手用于卡紧所述下板架与所述上板架,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板架上且位于远离所述上板架的一侧,所述滚轮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下板架、上板架和夹紧把手的设置即可完成对待编织物的夹持,整体结构简单,支撑柱与滚轮配合,可使端部夹持装置进行滑动,稳定性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端部夹持装置还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橡胶板分别与所述下板架及所述上板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下板架及上板架之间。橡胶板的设置能够保证夹持的可靠性,避免待编织物脱落,同时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待编织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夹紧把手包括第一铰接座及把手本体,所述第一铰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设置在上板架上,所述把手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本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把手本体用于将所述下板架及所述上板架进行卡合。夹紧把手由第一铰接座和把手本体组成,整体结构简单,通过把手本体的卡合力对待编织物进行夹持,夹持方式简单可靠,夹持之后稳定性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机架包括输送板、安装侧板、安装孔、第一触碰块、第二触碰块及滑槽,所述安装侧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侧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安装侧板之间通过所述输送板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安装侧板上的所述安装孔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触碰块和所述第二触碰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块所述安装侧板上且与所述安装孔相互对应,所述第一触碰块和所述第二触碰块与所述夹持装置相互配合。第一机架的设置方便各部件的安装,同时第一触碰块与第二触碰块的设置能够配合夹持装置对输入的待编织物进行夹持和松开,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块、伸缩杆装置、下夹子、第二铰接座、上夹子及弹簧,所述定位块与所述下夹子之间通过所述伸缩杆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子上,所述上夹子与所述第二铰接座连接,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夹子和所述上夹子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子与所述第一触碰块和所述第二触碰块相互配合。第一机架的设置方便各部件的安装,同时第一触碰块与第二触碰块的设置能够配合夹持装置对输入的待编织物进行夹持,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机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及安装板,所述第一侧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一侧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紧丝装置包括分隔装置、凸轮、第一皮带及扭簧,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铰接,所述分隔装置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铰接,所述分隔装置与所述开关相互对应,所述扭簧固定设置在第一底板上,所述扭簧与所述分隔装置接触,所述分隔装置与所述凸轮相互接触,所述凸轮与所述动力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皮带连接。紧丝装置用于将由夹持装置输入的待编织物压紧,分隔装置用于分隔待编织物使编织物分隔设置,凸轮可以循环驱动分隔装置对待编织物进行压紧,第一皮带的设置能够驱动凸轮旋转,扭簧的设置能够使分隔装置及时回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分隔装置包括支柱、第一横柱、第二横柱、连接片及接触块,所述支柱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支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横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柱与所述第一横柱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所述触碰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柱上且与所述开关相互对应。待编织物由连接片之间穿过,通过此种方式对待编织物进行分隔,避免待编织物之间相互穿插,影响编织,接触块的设置可以在分隔装置接近开关时及时触碰,使用简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槽轮拨轮、第一转轴、槽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槽轮拨轮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槽轮与所述挑丝装置连接,所述槽轮与所述槽轮拨轮相互配合。动力装置通过槽轮拨轮与槽轮的配合实现了周期性的间隔拨动,可以使挑丝装置每次仅旋转一定角度而不是持续旋转,配合后续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挑丝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拨片、第二拨片、第三拨片及第四拨片,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所述第三拨片及所述第四拨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所述第三拨片及所述第四拨片分别由多块拨片组成,所述第一拨片的拨片、所述第二拨片的拨片、所述第三拨片的拨片及所述第四拨片的拨片交错设置;所述压丝装置包括第二转轴、第五拨片、第六拨片、第七拨片及第八拨片,所述第五拨片、所述第六拨片、所述第七拨片及所述第八拨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五拨片、所述第六拨片、所述第七拨片及所述第八拨片分别由多块拨片组成,所述第五拨片的拨片、所述第六拨片的拨片、所述第七拨片的拨片及所述第八拨片的拨片交错设置。挑丝装置和压丝装置的设置相互配合使待编制物之间交错设置,通过此种方式形成可供夹持装置活动的空位,此种方式可以使待编织物之间进行交叉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第二底板、第二侧板、第二电机、第一夹紧轮、第二夹紧轮、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侧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夹紧轮与所述第二夹紧轮设置在所述两块所述第二侧板上且位于两块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夹紧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夹紧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齿合,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夹紧轮连接。进料装置的设置可以将待编织物进行输入,输入的待编织物将被夹持装置进行夹持并输入到自动化编织装置,进料装置通过第一夹紧轮和第二夹紧轮进行配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保证同步旋转,输入过程稳定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夹紧轮包括第三转轴、第一滑套及第一橡胶套,所述第一滑套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且位于第三转轴两端,所述第一橡胶套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二夹紧轮包括第四转轴、第二滑套及第二橡胶套,所述第二滑套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第四转轴两端,所述第二橡胶套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上。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的设置能够使输入时对待编织物的夹持更加稳定,同时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待编织物,适应性更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进料压紧轮及第二进料压紧轮,所述第一进料压紧轮及所述第二进料压紧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用于对编织成型的席子进行夹持,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进料压紧轮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进料压紧轮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齿合,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一进料压紧轮连接。第一进料压紧轮及第二进料压紧轮的设置能够对编织成型的席子进行夹持,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设置可以保证同步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进料压紧轮包括第五转轴及第三橡胶套,所述第三橡胶套套设在所述第五转轴上,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压紧轮包括第六转轴及第四橡胶套,所述第四橡胶套套设在所述第六转轴上。第三橡胶套和第四橡胶套的设置能够很好适应不同厚度的待编织物,保证输出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编织机架,所述编织机架与所述出料装置相互配合、用于承接所述出料装置输出的完成编织的凉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化编织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化编织装置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化编织装置内部结构第一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化编织装置内部结构第二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化编织装置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机架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端部夹持装置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二机架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槽轮拨轮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槽轮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挑丝装置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分隔装置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压丝装置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进料装置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进料装置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夹持装置立体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夹持装置剖视图;

其中:

001.第一机架,110.输送板,120.安装侧板,130.第一安装座,140.第二安装座,150.安装孔,160.第一触碰块,170.第二触碰块,180.滑槽;

002.端部夹持装置,210.下板架,220.上板架,230.夹紧把手,231.第一铰接座,232.把手本体,240.支撑柱,250.滚轮,260.橡胶板;

003.第二机架,310.第一底板,320.第一侧板,330.第一安装座,340.第二安装座,350.安装板;

004.动力装置,410.第一电机,420.槽轮拨轮,430.第一转轴,440.槽轮;

005.挑丝装置,510.第一转轴,520.第一拨片,530.第二拨片,540.第三拨片,550.第四拨片;

006.紧丝装置,610.分隔装置,611.支柱,612.第一横柱,613.第二横柱,614.连接片,615.接触块,620.凸轮,630.第一皮带,640.扭簧;

007.压丝装置,710.第二转轴,720.第五拨片,730.第六拨片,740.第七拨片,750.第八拨片;

008.进料装置,810.第二底板,820.第二侧板,830.第二电机,840.第一夹紧轮,841.第三转轴,842.第一滑套,843.第一橡胶套,850.第二夹紧轮,851.第四转轴,852.第二滑套,853.第二橡胶套,860.第一齿轮,870.第二齿轮;

009.夹持装置,910.定位块,920.伸缩杆装置,930.下夹子,940.第二铰接座,950.上夹子,960.弹簧;

010.出料装置,101.第三电机,102.第三齿轮,103.第四齿轮,104.第一进料压紧轮,1041.第五转轴,1042.第三橡胶套,105.第二进料压紧轮,1051.第六转轴,1052.第四橡胶套;

011.开关;

012.编织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编织装置,包括第一机架001、端部夹持装置002、第二机架003、动力装置004、挑丝装置005、紧丝装置006、压丝装置007、进料装置008、夹持装置009、出料装置010及开关011,所述第一机架001及第二机架003相互对应、组成安装通道,所述端部夹持装置002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001上且可相对第一机架001移动、用于对待编织物进行夹持,所述动力装置004分别与所述挑丝装置005和所述紧丝装置006连接,所述动力装置004可带动所述挑丝装置005间歇运动,所述挑丝装置005与所述压丝装置007同步旋转,所述挑丝装置005与所述压丝装置007配合对待编织物进行输送、使相邻的待编织物之间交错设置,所述进料装置008用于输出待编织物,所述夹持装置009位于所述挑丝装置005与所述压丝装置007之间、用于循环牵引所述进料装置008输入的待编织物,所述夹持装置009的输送方向与所述挑丝装置005和所述压丝装置007组成的输送方向交错,所述紧丝装置006位于所述挑丝装置005与所述压丝装置007之间、用于压紧所述夹持装置009牵引的编织物,所述紧丝装置006可循环往复运动,所述出料装置010与所述压丝装置007相对设置、用于夹紧并输出编织成型的席子,所述开关011与所述紧丝装置006相互配合,所述紧丝装置006往复运动过程中可开启开关,所述开关011与所述出料装置010连接。

上述自动化编织装置,首先通过端部夹持装置002对待编织物进行夹持,其中待编织物为条状物,待编织物依次穿过挑丝装置005、紧丝装置006和压丝装置007,之后被出料装置010夹持,使用过程中,动力装置004带动挑丝装置005和压丝装置007间歇运动,每次旋转一个角度,挑丝装置005旋转过程中进料装置008输入待编织物,夹持装置009将进料装置008的待编织物输入后落到挑丝装置005与压丝装置007之间的待编织物上使两者交错设置,之后紧丝装置006运动将夹持装置009引入的待编织物压紧,同时紧丝装置006将触碰到开关011,进而出料装置010运动输出编织好的席子,动力装置004带动紧丝装置006周期往复运动松开开关011返回原位,夹持装置009再次进料,循环往复进行席子的编制,最终得到人字席;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快速完成人字席的编织,编织过程中全机械化,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能够保证产量;整体结构紧凑,通过各部件的配合实现了对编织物的加工。

可选地,所述挑丝装置005与所述压丝装置007通过第二皮带连接。

参照图9,可选地,所述端部夹持装置002包括下板架210、上板架220、夹紧把手230、支撑柱240及滚轮250,所述下板架210与所述上板架220相对设置,所述夹紧把手230用于卡紧所述下板架210与所述上板架220,所述支撑柱240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板架210上且位于远离所述上板架210的一侧,所述滚轮250与所述支撑柱240连接。下板架210、上板架220和夹紧把手230的设置即可完成对待编织物的夹持,整体结构简单,支撑柱240与滚轮250配合,可使端部夹持装置002进行滑动,稳定性好。

参照图9,可选地,所述端部夹持装置002还包括橡胶板260,所述橡胶板260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橡胶板260分别与所述下板架210及所述上板架220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下板架210及上板架220之间。橡胶板260的设置能够保证夹持的可靠性,避免待编织物脱落,同时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待编织物。

参照图9,可选地,所述夹紧把手230包括第一铰接座231及把手本体232,所述第一铰接座2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231固定设置在上板架220上,所述把手本体2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本体23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231铰接,所述把手本体232用于将所述下板架210及所述上板架220进行卡合。夹紧把手230由第一铰接座231和把手本体232组成,整体结构简单,通过把手本体232的卡合力对待编织物进行夹持,夹持方式简单可靠,夹持之后稳定性好。

参照图8,可选地,所述第一机架001包括输送板110、安装侧板120、安装孔150、第一触碰块160、第二触碰块170及滑槽180,所述安装侧板120上设有安装孔150,所述安装侧板120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安装侧板120之间通过所述输送板110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安装侧板120上的所述安装孔150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触碰块160和所述第二触碰块170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块所述安装侧板120上且与所述安装孔150相互对应,所述第一触碰块160和所述第二触碰块170与所述夹持装置009相互配合。第一机架001的设置方便各部件的安装,同时第一触碰块160与第二触碰块170的设置能够配合夹持装置009对输入的待编织物进行夹持和松开,结构简单、可靠。

参照图18和图19,可选地,所述夹持装置009包括定位块910、伸缩杆装置920、下夹子930、第二铰接座940、上夹子950及弹簧960,所述定位块910与所述下夹子930之间通过所述伸缩杆装置9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940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子930上,所述上夹子950与所述第二铰接座940连接,所述弹簧960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夹子930和所述上夹子950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子950与所述第一触碰块160和所述第二触碰块170相互配合。夹持装置009可以循环对待编织物进行夹持,伸缩杆装置920循环伸长或缩短,上夹子950相对第二铰接座940旋转过程中可以夹持或松开待编织物,上夹子950接触第一触碰块160时,第一触碰块160对上夹子950施加外力,使上夹子950克服弹簧960的弹力张开,待编织物进入上夹子950与下夹子930之间的空隙,伸缩杆装置920缩短时上夹子950脱离第一触碰块160,下夹子930和上夹子950夹住待编织物,伸缩杆装置920缩回使上夹子950与第二触碰块170接触,第二触碰块170使上夹子950再次张开松开待编织物,通过此种方式完成了待编织物的输入。

参照图3、图4和图10,可选地,所述第二机架003包括第一底板310、第一侧板320、第一安装座330、第二安装座340及安装板350,所述第一侧板320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一侧板320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底板3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330和所述第二安装座34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310上,所述第一安装座330与所述第二安装座340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板35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320上,所述开关01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50上。

参照图5、图6和图7,可选地,所述紧丝装置006包括分隔装置610、凸轮620、第一皮带630及扭簧640,所述凸轮620与所述第一安装座330铰接,所述分隔装置610与所述第二安装座340铰接,所述分隔装置610与所述开关011相互对应,所述扭簧640固定设置在第一底板310上,所述扭簧640与所述分隔装置610接触,所述分隔装置610与所述凸轮620相互接触,所述凸轮620与所述动力装置004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皮带630连接。紧丝装置006用于将由夹持装置009输入的待编织物压紧,分隔装置610用于分隔待编织物使编织物分隔设置,凸轮620可以循环驱动分隔装置610对待编织物进行压紧,第一皮带630的设置能够驱动凸轮620旋转,扭簧640的设置能够使分隔装置610及时回位。

参照图14,可选地,所述分隔装置610包括支柱611、第一横柱612、第二横柱613、连接片614及接触块615,所述支柱611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支柱6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横柱6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柱613与所述第一横柱61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片614连接,所述连接片614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所述触碰块615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柱611上且与所述开关011相互对应。待编织物由连接片614之间穿过,通过此种方式对待编织物进行分隔,避免待编织物之间相互穿插,影响编织,接触块615的设置可以在分隔装置接近开关011时及时触碰,使用简单。

参照图5、图6和图7,可选地,所述动力装置004包括第一电机410、槽轮拨轮420、第一转轴430、槽轮440,所述第一电机410与所述第一转轴430连接,所述槽轮拨轮420与所述第一转轴430连接,所述槽轮440与所述挑丝装置005连接,所述槽轮440与所述槽轮拨轮420相互配合。动力装置004通过槽轮拨轮420与槽轮440的配合实现了周期性的间隔拨动,可以使挑丝装置005每次仅旋转一定角度而不是持续旋转,配合后续工作。

参照图13和图15,可选地,所述挑丝装置005包括第一转轴510、第一拨片520、第二拨片530、第三拨片540及第四拨片550,所述第一拨片520、所述第二拨片530、所述第三拨片540及所述第四拨片550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510上,所述第一拨片520、所述第二拨片530、所述第三拨片540及所述第四拨片550分别由多块拨片组成,所述第一拨片520的拨片、所述第二拨片530的拨片、所述第三拨片540的拨片及所述第四拨片550的拨片交错设置;所述压丝装置007包括第二转轴710、第五拨片720、第六拨片730、第七拨片740及第八拨片750,所述第五拨片720、所述第六拨片730、所述第七拨片740及所述第八拨片750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710上,所述第五拨片720、所述第六拨片730、所述第七拨片740及所述第八拨片750分别由多块拨片组成,所述第五拨片720的拨片、所述第六拨片730的拨片、所述第七拨片740的拨片及所述第八拨片750的拨片交错设置。挑丝装置005和压丝装置007的设置相互配合使待编制物之间交错设置,通过此种方式形成可供夹持装置009活动的空位,此种方式可以使待编织物之间进行交叉设置。

参照图16和图17,可选地,所述进料装置008包括第二底板810、第二侧板820、第二电机830、第一夹紧轮840、第二夹紧轮850、第一齿轮860及第二齿轮870,所述第二侧板820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二侧板820通过所述第二底板810连接,所述第一夹紧轮840与所述第二夹紧轮850设置在所述两块所述第二侧板820上且位于两块所述第二侧板820之间,所述第一齿轮860与所述第一夹紧轮840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70与所述第二夹紧轮850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70与所述第一齿轮860齿合,所述第二电机830与所述第一夹紧轮840连接。进料装置008的设置可以将待编织物进行输入,输入的待编织物将被夹持装置009进行夹持并输入到自动化编织装置,进料装置008通过第一夹紧轮840和第二夹紧轮850进行配合,第一齿轮860和第二齿轮870保证同步旋转,输入过程稳定可靠。

参照图16和图17,可选地,所述第一夹紧轮840包括第三转轴841、第一滑套842及第一橡胶套843,所述第一滑套842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841上且位于第三转轴841两端,所述第一橡胶套843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841上;所述第二夹紧轮850包括第四转轴851、第二滑套852及第二橡胶套853,所述第二滑套852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851上且位于所述第四转轴851两端,所述第二橡胶套853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851上。第一橡胶套843和第二橡胶套853的设置能够使输入时对待编织物的夹持更加稳定,同时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待编织物,适应性更强。

参照图5、图6和图7,可选地,所述出料装置010包括第三电机101、第三齿轮102、第四齿轮103、第一进料压紧轮104及第二进料压紧轮105,所述第一进料压紧轮104及所述第二进料压紧轮105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003上、用于对编织成型的席子进行夹持,所述第三齿轮102与所述第一进料压紧轮104连接,所述第四齿轮103与所述第二进料压紧轮105连接,所述第四齿轮103与所述第三齿轮102齿合,所述第三电机101与所述第一进料压紧轮104连接。第一进料压紧轮104及第二进料压紧轮105的设置能够对编织成型的席子进行夹持,第三齿轮102和第四齿轮103的设置可以保证同步工作。

参照图3,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料压紧轮104包括第五转轴1041及第三橡胶套1042,所述第三橡胶套1042套设在所述第五转轴1041上,所述第五转轴1041与所述第三电机101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压紧轮105包括第六转轴1051及第四橡胶套1052,所述第四橡胶套1052套设在所述第六转轴1051上。第三橡胶套1042和第四橡胶套1052的设置能够很好适应不同厚度的待编织物,保证输出效果。

参照图1,可选地,还包括编织机架012,所述编织机架012与所述出料装置010相互配合、用于承接所述出料装置010输出的完成编织的凉席。

参照图8,可选地,所述第一机架001还包括第一安装座130及第二安装座140,所述第一安装座130及第二安装座140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侧板120上,所述第一电机41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30上,所述第三电机101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14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