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用贴合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992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用贴合板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用贴合板材,属于板材装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材产品外形扁平,宽厚比大,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也很大,这种外形特点具有表面积大,故包容覆盖能力强,在化工、容器、建筑、金属制品、金属结构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板材表面大多为光滑平面,并未设置任何外物,使用较为简单,而人们在生活中往往经常拍照留念,而拍照留念后在将照片复印后进行存放,而照片墙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使用方式,因此,需要另外将照片进行配框,并将钉子钉在各类板材或墙面上,以达到符合自己的心意,但是此类方法极容易对板材或墙面造成损伤,使用效果欠佳,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装饰用贴合板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饰用贴合板材,通过装饰板上设有的凹槽及其连接的防尘防水封闭盖设计,改变了原有需要在基层板上进行打洞加工后作为放置照片的空间对基层板完整性破环大的缺点,结合防水层的实际,使得照片在放置时具有双重防水与外部防尘效果,通过螺栓结构连接的基层板与装饰板的设计,方便拆卸与组装,且操作简单,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可靠,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饰用贴合板材,包括基层板,所述基层板内侧设有防水层,所述基层板四角位置设有与连接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基层板外侧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装饰板死角位置,所述装饰板外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通过铰链连接防尘防水封闭盖,所述防尘防水封闭盖内侧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设有与之相配合使用的卡槽,且所述卡槽固定设于所述凹槽一侧,所述防尘防水封闭盖外侧壁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而言,所述凹槽内腔设有与照片相匹配的环形卡槽,所述凹槽个数设为至少两个。

进一步而言,所述防尘防水封闭盖设为透明塑料材质。

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水层设为丙烯酸防水涂料。

进一步而言,所述基层板设为中密度纤维板或刨花板。

进一步而言,所述装饰板设为实木薄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饰板上设有的凹槽及其连接的防尘防水封闭盖设计,改变了原有需要在基层板上进行打洞加工后作为放置照片的空间对基层板完整性破环大的缺点,结合防水层的实际,使得照片在放置时具有双重防水与外部防尘效果,通过螺栓结构连接的基层板与装饰板的设计,方便拆卸与组装,且操作简单,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用贴合板材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饰用贴合板材结构图。

图中标号:1、基层板;2、防水层;3、连接螺栓;4、螺纹孔;5、装饰板; 6、凹槽;7、铰链;8、防尘防水封闭盖;9、卡扣;10、卡槽;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包括基层板1,所述基层板1内侧设有防水层2,能够防止墙体水分渗透到基层板1内,所述基层板1四角位置设有与连接螺栓3相匹配的螺纹孔4,所述基层板1外侧通过连接螺栓3连接装饰板5死角位置,所述装饰板5外侧上设有凹槽6,作为照片的放置空间,所述凹槽6顶部通过铰链7连接防尘防水封闭盖8,用于对照片进行防水防尘工作,所述防尘防水封闭盖8内侧壁上设有卡扣9,用于连接卡槽10,从而实现防尘防水封闭盖8的固定工作,所述卡扣9设有与之相配合使用的卡槽10,作为卡扣9的连接媒介,且所述卡槽 10固定设于所述凹槽6一侧,所述防尘防水封闭盖8外侧壁上设有把手11,方便打开防尘防水封闭盖8。

更具体而言,所述凹槽6内腔设有与照片相匹配的环形卡槽,方便照片的安装放置,所述凹槽6个数设为至少两个,所述防尘防水封闭盖8设为透明塑料材质,使得照片能够固定放置,所述防水层2设为丙烯酸防水涂料,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所述基层板1设为中密度纤维板或刨花板,所述装饰板5设为实木薄板,使整个板材将木材的自然美完美呈现,从而具备类似实木板材的优良特性。

本实用新型改进于:通过装饰板5上设有的凹槽及其连接的防尘防水封闭盖 8设计,改变了原有需要在基层板上进行打洞加工后作为放置照片的空间对基层板完整性破环大的缺点,结合防水层2的实际,使得照片在放置时具有双重防水与外部防尘效果,通过螺栓结构连接的基层板与装饰板的设计,方便拆卸与组装,且操作简单,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可靠。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