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竹格淋水填料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5091发布日期:2018-08-21 16:4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竹格淋水填料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于塑料淋水填料而言,竹材具有低碳、环保、耐热、抗寒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现有的竹格淋水填料发明专利“一种竹材淋水填料(cn105066767b)”中的竹栅层是采用上下互相垂直叠放的方式,最终形成网格状填料结构,这种填料已在不同冷却塔内开始应用,但是该竹格淋水填料整体包含竹片、连接杆、塑料套筒及竹钉等配件,这种组成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人工成本和经济成本高,市场竞争性差;二是打孔及几种类型材料组成等因素,降低了竹格淋水填料的使用寿命和对寿命的不可预测性;三是加工过程主要以手工制作为主,不能连续性机械化生产,产品不能规格化、标准化,尺寸不统一;四是没有发挥竹材自身优良的柔韧性,不能有效解决竹片与竹片之间的连接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竹片的规格化、标准化,将其作为构成竹栅填料的基本单元和唯一单元,并使填料安装机械化、一体化,实现大规模生产,这对于规范竹格淋水填料市场和推动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塔竹格淋水填料编织方法,利用竹材特有的柔韧性进行编织,实现填料单元的一次成型。竹材经过分选、锯切、干燥处理后,形成统一规格状的竹片单元,通过经纬向编织手法编织成具有优良稳定性的竹编单元模块,进一步将竹编单元模块进行交错排列,形成新型竹格淋水填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冷却塔竹格淋水填料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长势良好的4-5年生毛竹或其他竹种,从离地面高度约150cm处,向上截取300cm至900cm长的竹筒,此长度可根据竹种的不同长势情况进行调整;

s2、将上述竹筒锯切成长度分别为300cm和150cm的竹段,然后利用剖竹机沿生长方向将竹段剖分成3-4等分的竹片,竹片最终的规格分别为:横向编织竹片300cm长*4cm宽*1cm厚;径向编织竹片150cm长*4cm宽*1cm厚;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调整长度;

s3、将所得的竹片干燥至含水率为8%-12%后,送入专用的竹栅编织机,进行编织成型,合理堆垛、仓储。

优选地,具体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微波干燥:

s31、将样品按照长度分为a、b两组,放置在干燥架上,分层摆放,层与层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然后将干燥架推入干燥窑,关闭腔门;

s32、抽真空使干燥腔体内真空度达到-0.6mpa后开始加热,升温速度为1-5℃/min,至80℃后保持腔内温度、真空度不变,持续干燥1小时,使得竹片含水率达到12%左右,仓储、备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横向竹片和纵向竹片分别按照竹黄面向上、竹青面向上的顺序依次送入竹栅编织机内,并使得横向竹片和纵向竹片交错排列构成竹编单元,竹编单元中横向竹片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竹编单元中的径向竹片数量设定为5条,每条径向竹片之间的间距是60cm,两侧留空的距离约30cm,

s42、启动编织机,使得横向竹片和纵向竹片在同一平面内交错排列在一起构成淋水填料的主体结构。

优选地,竹编单元的排列结构需满足以下原则:

(1)、两排竹编单元的弧形凸起部位在同一水平线上;

(2)、竹编单元两侧的接头可以受到前后两排竹编单元的挤压,抑制边缘部位径向竹条的脱落。

优选地,为防止边缘部位的径向竹条出现脱落现象,填料按单元的二分之一长度进行交错排列,

优选地,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含有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编织方法不需要开孔,不破坏竹片单元结构,形成的竹格淋水填料较之前的填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在不同规格的电厂中使用时,可以灵活调整填料单元的高度,此高度即为后期编织竹栅单元的径条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此高度以增强散热效果;从材料的选取、软化、制备,到编织成品,均采用机械化模式,适宜批量生产,降低了人工成本,铺装方法简单快捷,大大减少了现场铺装时间;实现了填料单元从线性加工到非线性加工的转变,增加了水膜截留的次数,使水膜多次重分配、更趋于均匀,提高了冷却效果;采用的软化处理方式使竹片单元的热传导性能提高,增强了冷却性能;软化和干燥方式均提高了竹材的防腐和防霉特性,能够有效延长填料在冷却塔中使用的时间,降低频繁更换填料所带来的停机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编织成型的竹栅示意图。

图2为编织成型竹栅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a.未组装前竹栅单元端口呈锐角状;b.组装后竹栅单元端口呈水平状;c.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由4个竹栅,按照竹栅长度1/2对接方式,交错排列组成;d.竹栅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d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冷却塔竹格淋水填料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长势良好的4-5年生毛竹或其他竹种,按照圆竹直径进行分选,优选直径12cm-15cm左右、竹壁厚为1cm的优良竹材,从离地面高度约150cm处,向上截取300cm至900cm长的竹筒,此长度可根据竹种的不同长势情况进行调整;

s2、将上述竹筒锯切成长度分别为300cm和150cm的竹段,然后利用剖竹机沿生长方向将竹段剖分成3-4等分的竹片,竹片最终的规格分别为:横向编织竹片300cm长*4cm宽*1cm厚;径向编织竹片150cm长*4cm宽*1cm厚;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调整长度;规格竹材能够有效避免编织时因竹片单元尺寸不一致而造成的应力不均、容易开裂等情况。

s3、s3、将所得的竹片微波干燥至含水率为8%-12%后,送入专用的竹栅编织机,进行编织成型,合理堆垛、仓储;采用微波处理后竹材的孔隙结构明显增加,有效提高了渗透性和热传导性,从而增强竹片的冷水效果,换热性能约提高5%-10%。另外一个优势是微波干燥有效去除新鲜竹中的虫蚁,达到防腐的效果。

必要时,对干燥好的竹片,适当精刨加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微波干燥:

s31、将样品按照长度分为a、b两组,放置在干燥架上,分层摆放,层与层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然后将干燥架推入干燥窑,关闭腔门;

s32、抽真空使干燥腔体内真空度达到-0.6mpa后开始加热,升温速度为1-5℃/min,至80℃后保持腔内温度、真空度不变,持续干燥1小时,使得竹片含水率达到12%左右,仓储、备用。

s4、将含水率稳定的竹片,送入专用的竹栅编织机,进行编织成型,合理堆垛、仓储。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横向竹片和纵向竹片分别按照竹黄面向上、竹青面向上的顺序依次送入竹栅编织机内,设定这种进入顺序的原因是遵循竹片的弯曲规律,减少在编织过程中竹片的损伤情况;且这种进入顺序能够提高竹编单元的稳定性,竹片不易滑脱;并使得横向竹片和纵向竹片交错排列构成竹编单元,竹编单元中横向竹片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竹编单元中的径向竹片数量设定为5条,每条径向竹片之间的间距是60cm,两侧留空的距离约30cm,

s42、启动编织机,使得横向竹片和纵向竹片在同一平面内交错排列在一起构成淋水填料的主体结构。

竹编单元的排列结构需满足以下原则:

(1)、两排竹编单元的弧形凸起部位在同一水平线上;

(2)、竹编单元两侧的接头可以受到前后两排竹编单元的挤压,抑制边缘部位径向竹条的脱落。

为防止边缘部位的径向竹条出现脱落现象,填料按单元的二分之一长度进行交错排列,即排列的时候像图2中c图那样,比如4根竹编单元排3列,中间两个竹编单元就是在外侧竹编单元的中间部分放置,组装结构如图2所示。竹编单元由于应力作用,铺装前端部的竹片呈张开状,角度大约在20度左右。铺装后,对接的两个竹栅端部,受到侧向竹栅的挤压,使得端头角度缩小到约10度左右,这种排布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竹编单元端部的翘曲和端部纵向竹片向外滑移的现象,有效增加了竹栅的稳定性及填料层结构的合理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