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0778发布日期:2018-11-07 07:17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木材切割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避免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铅笔板的生产普遍采用切板工艺,切板工艺是无屑切削,无锯路损失,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都很高,既节约了木材,又满足了制笔工艺的要求。铅笔作为细长杆件,要求笔杆方向与顺纹方向基本一致(即要求切刀为径切或弦切形成径切板、弦切板),以提高铅笔杆的抗弯曲强度,保护铅芯不致折断,以及避免在制笔切削过程中的浪费。所以在铅笔板切片时也必须是顺纹方向,在顺纹方向上木材抗剪切强度较低,这对切片来说既有利又不利,有利的是切削阻力小,不利的是板易碎,这就要求对木纤维进行软化,增加木材的塑性,使得木材在承受切削力时不致碎裂,如果没有软化或软化程度不够,在切刀的外力作用下,在刀刃未到之前,木材先行裂开,那么就形成了生切板。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一些铅笔厂家会采用速生杨木作为铅笔用材,速生杨木更易在切片的过程中发生生切板的现象。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避免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采收后的杨木自然晒干处理15-20天后,然后在杨木表面喷洒去皮液,再采用木材剥皮机对杨木进行去皮处理,其中去皮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六氟磷酸钠14-19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22-26份、正钒酸钠1-4份、水290-320份;(2)将去皮处理后的杨木放入蒸煮罐中,然后向蒸煮罐中浸注蒸煮液a,直至淹没杨木,将蒸煮罐内温度升至101-105℃后,保温处理1-2小时,其中蒸煮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焦亚硫酸钠10-16份、丙烯磺酸钠21-26份、水290-310份;(3)然后将蒸煮液a排尽,向蒸煮罐内浸注蒸煮液b,直至淹没杨木,将蒸煮罐内的温度升至110-120℃后,保温处理3-4小时,然后将杨木取出,烘干后,进行切割处理,其中蒸煮液b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硬脂酰乳酸钙22-25份、羧甲基淀粉钠13-19份、水180-200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去皮液的喷洒量为800-900ml/m2。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蒸煮罐中的压力为0.2-0.3mpa。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蒸煮罐中的压力为0.08-0.12mpa。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避免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方法,无需在原有的厂房增加新的生产设备,成本低,可有效的避免速生杨木在切片的过程中出现生切板的现象,降低了废板的比例。其中,步骤(1)中的去皮液,能有效的降低杨树皮粘结力,提升杨树的去皮效果,并且能有效的避免在去皮的过程中,在杨树内部产生内应力,影响杨木的木质结构;步骤(2)中提供的蒸煮液a,既能有效的提升杨木的孔隙率,提升蒸煮液b的蒸煮效果,又能有效的防止杨木发生色变的现象;步骤(3)中提供的蒸煮液b,可有效的提升杨木内部组织结构的致密性,硬脂酰乳酸钙、羧甲基淀粉钠可有效的进入杨木内部,尤其是在杨木的顺纹方向,提升杨木内部纤维之间的粘结力和韧性,有效的避免了生切板现象的出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举例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避免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采收后的杨木自然晒干处理15天后,然后在杨木表面喷洒去皮液,再采用木材剥皮机对杨木进行去皮处理,其中去皮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六氟磷酸钠14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22份、正钒酸钠1份、水290份;(2)将去皮处理后的杨木放入蒸煮罐中,然后向蒸煮罐中浸注蒸煮液a,直至淹没杨木,将蒸煮罐内温度升至101℃后,保温处理1小时,其中蒸煮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焦亚硫酸钠10份、丙烯磺酸钠21份、水290份;(3)然后将蒸煮液a排尽,向蒸煮罐内浸注蒸煮液b,直至淹没杨木,将蒸煮罐内的温度升至110℃后,保温处理3小时,然后将杨木取出,烘干后,进行切割处理,其中蒸煮液b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硬脂酰乳酸钙22份、羧甲基淀粉钠13份、水180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去皮液的喷洒量为800ml/m2。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蒸煮罐中的压力为0.2mpa。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蒸煮罐中的压力为0.08mpa。实施例2一种避免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采收后的杨木自然晒干处理18天后,然后在杨木表面喷洒去皮液,再采用木材剥皮机对杨木进行去皮处理,其中去皮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六氟磷酸钠16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24份、正钒酸钠3份、水310份;(2)将去皮处理后的杨木放入蒸煮罐中,然后向蒸煮罐中浸注蒸煮液a,直至淹没杨木,将蒸煮罐内温度升至103℃后,保温处理1.5小时,其中蒸煮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焦亚硫酸钠14份、丙烯磺酸钠23份、水300份;(3)然后将蒸煮液a排尽,向蒸煮罐内浸注蒸煮液b,直至淹没杨木,将蒸煮罐内的温度升至115℃后,保温处理3.5小时,然后将杨木取出,烘干后,进行切割处理,其中蒸煮液b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硬脂酰乳酸钙23份、羧甲基淀粉钠16份、水190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去皮液的喷洒量为850ml/m2。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蒸煮罐中的压力为0.25mpa。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蒸煮罐中的压力为0.1mpa。实施例3一种避免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采收后的杨木自然晒干处理20天后,然后在杨木表面喷洒去皮液,再采用木材剥皮机对杨木进行去皮处理,其中去皮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六氟磷酸钠19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26份、正钒酸钠4份、水320份;(2)将去皮处理后的杨木放入蒸煮罐中,然后向蒸煮罐中浸注蒸煮液a,直至淹没杨木,将蒸煮罐内温度升至105℃后,保温处理2小时,其中蒸煮液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焦亚硫酸钠16份、丙烯磺酸钠26份、水310份;(3)然后将蒸煮液a排尽,向蒸煮罐内浸注蒸煮液b,直至淹没杨木,将蒸煮罐内的温度升至120℃后,保温处理4小时,然后将杨木取出,烘干后,进行切割处理,其中蒸煮液b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硬脂酰乳酸钙25份、羧甲基淀粉钠19份、水200份。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去皮液的喷洒量为900ml/m2。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蒸煮罐中的压力为0.3mpa。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蒸煮罐中的压力为0.12mpa。对比例1分别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处理同一批杨木,然后统计各组生切板的比例,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一种避免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方法效果验证项目速生杨木生切板实施例10.8%对比例12.3%实施例20.6%实施例30.5%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的降低速生杨木生切板的比例,极大地提升了速生杨木的切片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