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绗缝线迹接缝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54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形成绗缝线迹接缝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绗缝线迹接缝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形成带有所谓绗缝线迹的接缝的缝纫机是众所周知的;所述接缝是用预定长度的单根线、也叫做抽线(缝线)形成的,它由在被缝制的织物两侧交替可见的线迹组成的。
美国专利US-4,122,787公开了这种类型的缝纫机,该缝纫机基本上包括一针,该针具有基本上垂直的轴线,并在其末端设置一开口针眼,该针的取向使其轴线基本垂直于其上放置被缝制的物件的支承表面。
该针可沿着它的轴线往复移动,以便周期地穿过放置在支承表面上的物件,并在各种情况下在支承表面的下方和上方携带用于接缝的抽线的一线圈。抽线的一端在被缝制的物件的上方被预先夹住,同时,抽线的另一端被听任松开。
在支承表面的下方有一个挑线轮,它安装在一个基本上平行于针的轴线的平面上,并使其轴线基本上垂直于针的轴线取向。所述挑线轮包括一固定部分,其中有供挑起的线用的储线库;以及一转动部分,它可环绕着本身轴线转动。挑线轮的转动部分同轴安装在一驱动轴上,该驱动轴可环绕着本身轴线、与针的移动同步地转动,并在周边区域内具有一弯针或下弯针,由于挑线轮转动部分的转动和针的移动,该下弯针钩住被针带至支承表面下方的抽线的线圈,挑起抽线位于弯针和抽线的自由端之间的部分,使它穿过设在挑线轮固定部分的储线库内侧。
这种缝纫机还包括位于支承表面的下方的线处理装置,以及设置在支承表面上方的、横向对着针的另一弯针或上弯针,上弯针钩住被利用针带至支承表面上方的抽线的线圈并保持它,同时,通过下弯针使抽线装载在形成于挑线轮固定部分中的储线库里。
线处理装置包括使抽线位于支承表面下方的、并在被缝制的物件和形成于挑线轮中的抽线储线库之间的部分移动离开针的路径的装置,以便在形成线迹的具体步骤中防止所述针钩住它。
线处理装置还包括使抽线的所述部分朝向针的路径移动的装置,以便将抽线放置在针眼上面的针杆上,同时所述针眼位于被缝制的物件的下方,这样,针随后的向上运动将使针的针眼钩住抽线,形成抽线的一个线圈,并被带至被缝制的物件的上面。
线处理装置还包括一夹子,它安装在形成于挑线轮里的储线库的进口附近,以便堵住该抽线,从而防止它从挑起线的储线库中被拉出,同时抽线运动装置使其离开、然后朝向针的路径移动。
为了防止干扰,在将抽线的一部分装载在形成于挑线轮上的储线库内侧、同时从同一储线库里抽出抽线的另一部分的过程中,在沿互相相反方向移动的两个抽线部分之间有适当的分离装置,以便使所述两抽线部分互相隔开。
使用夹子、以便通过夹住抽线和释放它而周期地作用在抽线上、从而允许它滑动、以便装载在储线库里、然后进行抽拉将产生使缝纫线磨损的问题,这可能危及接缝的正确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提供一形成绗缝线迹接缝的缝纫机,而该缝纫机可在不需要夹住支承表面下方的抽线就可正确操作,从而避免了缝纫线的损坏。
在此目标内,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其中,安装在支承表面下方的线处理装置在结构上比已知类型的绗缝线迹缝纫机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它能确保获得完全合格的线迹。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绗缝线迹接缝的缝纫机,它在形成线迹过程中确保抽线的基本均匀的张力。
下面将变得更加清楚的上述目标和目的将通过一种形成绗缝线迹接缝的缝纫机实现,该缝纫机包括一针,该针的末端附近具有一开口针眼,该针的取向使其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支承被缝制的物件的一表面;以及安装在上述支承表面上方的、用来夹住抽线的一端的装置;所述针沿着其自身轴线往复移动,以便周期地穿过被缝制的物件和所述支承表面,在所述支承表面之下和之上的任何一种情况下携带所述抽线的一个线圈,其中,抽线的一端在接缝的开始处被所述夹持装置夹住,而另一端是自由的;在所述支承表面下方设置一挑线轮,它被安装在一个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针的轴线的平面内,且其取向使其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针的轴线;所述挑线轮包括一固定部分,其中有供挑起的抽线用的储线库,以及一转动部分,它能环绕着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挑线轮的转动部分被同轴安装在一驱动轴上,该驱动轴可环绕着其自身轴线转动,并与所述针的运动同步,还支承一下弯针,该下弯针能钩住被所述针带至所述支承表面下方的抽线的线圈,以便在所述支承表面的下方、挑起位于所述针和的抽线的自由端之间的抽线部分,并将它放入形成于挑线轮固定部分上的所述储线库里;在所述支承表面下方提供一处理线的装置,它包括使位于被缝制的物件和所述储线库之间的抽线部分移动离开针的路径的装置,还提供使所述抽线部分朝向针的路径移动的装置,还提供使由所述下弯针钩住的抽线的线圈的两部分分离的装置,其中,使抽线朝向针的路径移动的所述装置包括一叉形件,而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分离件,它安装在所述叉形件附近并可移动,从而打开所述叉形件的叉,以便允许位于所述支承表面下方的、在各种情况下位于所述下弯针和在接缝的开始处被夹住的抽线的所述端部之间的抽线的线圈部分的一段进入该叉里,并关闭所述叉形件的叉,以便将所述一段抽线线圈部分保持在所述叉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按照本发明缝纫机的一个较佳的、但不是唯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看得更加清楚,这些特征和优点仅通过附图中的非限制性例子予以介绍。
图1是组成按照本发明的缝纫机的一些零件的前视图,它们安装在支承被缝制物件的表面的下方,而挑线轮的固定部分只显示了一部分;图2是类似于图1的、挑线轮的固定部分的局部剖视的、放大的前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剖视的、缩小的剖视图;图4是带有相应执行件的叉形件和分离件的示意的立体图;图5至15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缝纫机进行绗缝线迹接缝的示意的立体图。
参看上述附图,按照本发明的缝纫机(为了简单起见,只显示了一部分)以已知的方式包括一针1,针1在其末端附近具有一在前面开口的针眼2,其轴线1a沿基本垂直于用来支承被缝制的物件4的支承表面3取向。
针1可沿着其轴线1a往复运动,该轴线较佳的是垂直取向,以便周期地通过较佳的是水平设置的支承表面3,支承表面3在针1的工作区具有一中断区域,以便针1通过它。
在支承表面3上具有一已知类型的装置9(为了简单起见,这里只是示意地显示),以便夹住具有预定长度的、用来形成接缝的抽线12的端部。夹持装置9夹住在接缝的开始处的抽线12的端部,这在下面将看得更清楚。
此外,可用一种已知的方式给针1提供支承,该支承具有一针眼关闭点(为了简单起见未画出),当针1从物件4向上收缩时,它自动地关闭针1的针眼2。
在支承表面3的下方具有挑线轮5,它被安装在一个基本上与针1的轴线1a平行的平面上,并使其轴线5a基本上垂直针1的轴线1a取向。
挑线轮5由固定部分6和可转动部分7组成,可转动部分7可相对固定部分6环绕着轴线5a转动。挑线轮5的固定部分6具有一环绕轴线5a的圆形轮廓,而沿着该轮廓有一中断部分。所述中断部分位于针1的工作区附近。
在挑线轮5的固定部分6的外周区域附近有一供挑起的线用的储线库8,它具有在固定部分6一端的进口8a,该进口8a是由所述的中断部分形成的。
挑线轮5的可转动部分7同轴安装在一驱动轴10上,该驱动轴10可环绕着本身轴线转动,而该轴线与轴线5a重合,而该驱动轴10与针1的运动同步。可转动部分7的外周设置一下弯针11,它可钩住抽线12的、由针1在支承表面3下方周期形成的线圈,以便在支承表面3的下方挑起位于针1和抽线自由端之间的抽线的一部分,并将它们放置在挑线轮5的固定部分中形成的储线库8里。
较佳的是,该缝纫机包括气动拉紧装置,以便拉紧在支承表面3下方的、在被缝制的物件4和供挑线用的储线库8之间的抽线12的部分。
具体地说,储线库8包括一沟槽13,它具有环绕着轴线5a的环形,它靠近挑线轮6的固定部分6的周界。所述沟槽13在挑线轮5的固定部分6的中断处和在所述固定部分6的侧表面上敞开。
气动拉紧装置包括将压缩空气流射入沟槽13的装置,该气流方向对应于下弯针11将抽线12装载在沟槽13内的方向。
较佳的是,喷气装置包括一供气槽14,它形成于挑线轮5的固定部分6里。较佳的是沿一圆弧延伸的、该圆弧中心位于轴线5a上的所述供气槽14比沟槽13具有较小的半径,并通过连接器15连接,使固定部分6与供应加压气体的装置、例如加压气体分配管线或压缩机连接。
供气槽14通过至少一个输出管道16与沟槽13连接。进入沟槽13的输出管道16的出口沿一输出方向取向,该输出方向对应于由下弯针11将抽线12插入沟槽13的方向。
较佳的是,提供许多输出管道16,它们从供气槽14开始,通向沟槽13,而输出方向对应于由下弯针11将抽线12插入沟槽13的方向。
沟槽13在其朝向轴线5a的一侧具有一抬高部分17,它部分地将沟槽13分成两个邻近部分较靠近转动部分7并靠近沟槽13的侧开口20的第一部分13a,以及远离转动部分7的第二部分13b。这两部分13a和13b在任何情况下是互相连通的,从而允许通过侧开口20插入沟槽13的抽线12随着弯针11的转动,从部分13a到部分13b。输出管道16通向沟槽13的第二部分13b。
缝纫机在支承表面3的下方具有线处理装置,它包括使位于被缝制的物件和远离针1路径的储线库8之间的抽线12的一部分移动的第一装置30,使所述一部分抽线12向针1的路径移动的第二装置31,以及使由下弯针11钩住的抽线12的线圈的两部分分离的分离装置32。
在一种已知的方式里,装置30包括钩33,它可与在支承表面3下方钩住抽线12,并可与针1的运动同步移动,因此可使抽线12移动离开针1经过的路径。
装置31包括一叉形件35,其一端具有可叉住抽线12的一叉35a。叉形件35较佳的是安装在一基本上平行于支承表面3的平面上,并在与叉形端部35a相反的一端处、环绕着一轴线36相对缝纫机的一部分支承结构枢转,轴线36基本上平行于针1的轴线1a。叉形件35可在其所安装的平面里、环绕着轴线36、与针1的运动同步地转动,以便当抽线12被带至支承表面3的下方时,相对针1的杆部推动被叉35a叉住的抽线12。如图4所示,通过连杆38将所述叉形件35的中间区与杠杆37连接可获得叉形件35环绕着轴线36的转动。杠杆37在其一端附近可相对缝纫机的支承结构、环绕轴线39枢转,轴线39较佳的是水平设置。杠杆37的一部分上设有凸轮随动件40,它与轴42支承的双侧凸轮41啮合,而轴42与驱动针1的装置动态连接。
杠杆37的另一端在连杆38的一端上枢转,而连杆38的另一端又在叉形件35的中间部分上枢转。
分离装置32包括一分离件43,它被安装在叉形件35的附近,可移动以便打开叉35a,从而允许在任何情况下、位于下弯针11和在接缝的开始处被夹住的抽线12的端部之间的、抽线12位于支承表面3下方的线圈的一段进入叉35a里,并关闭叉形件35的叉35a,以便将抽线12的线圈的所述一段保持在所述叉35a里。
分离件43较佳的是镰刀形的,并安装在叉形件35下面的、基本上平行于支承表面3的一个平面里。分离件43可随着针1的运动而同步地朝向和离开叉形件35移动,并可环绕着基本上平行于针1的轴线1a的轴线44转动,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打开和关闭叉形件35的叉35a。
具体地说,分离件43具有一与镰刀的末端对应的、设置在叉形件35的叉35a处的端部,而其另一端环绕着基本上平行于针1的轴线1a的轴线45、相对连杆46枢转。所述连杆46的一端相对分离件43枢转,而其另一端相对杠杆47枢转。
杠杆47的一端又环绕着平行于针1的轴线1a的轴线48、相对缝纫机的支承结构的一部分枢转,并沿着它的延长部分具有一凸轮随动件49,该凸轮随动件与由轴51支承的双侧凸轮50啮合,而轴51与驱动针1的装置动态连接。
分离件43还能沿着基本上平行于针1的轴线1a的方向、较佳的是垂直方向移动,从而朝向或离开叉形件35移动。为此,分离件43通过中间部分与一基本上平行于针1的轴线1a安装的、可相对杠杆53枢转的杆52连接,而杠杆53可相对缝纫机的支承结构的一部分枢转。杠杆53上设有凸轮随动件54,该凸轮随动件与由轴56支承的凸轮55的侧面接触。轴56也与针1的驱动装置动态连接,这样,分离件43的移动、包括环绕轴线44的转动和朝向或离开叉形件的移动、与针1的移动同步。
为了让分离件43朝向和离开叉形件35移动,连杆46依靠球窝接头相对分离件43和杠杆47枢转。
按照本发明的缝纫机还包括以一种已知方式安装在支承表面3上方的上弯针60。
按照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操作如下所述。
用来形成缝合接缝的抽线12被被预先切割成一预定长度,并利用夹持装置9夹住其一端。然后,当所述针位于支承表面3及被缝制的、置于支承表面3上的物件4上时,抽线12被针1的针眼2钩住。
然后,驱动针1,使其穿过物件4并使它的针眼2位于支承表面3的下方。这样,抽线12的一个线圈在支承表面3下方移动。如图5所示,由于挑线轮5的转动部分7的转动与针1的移动同步,轴线12的所述线圈被下弯针11钩住。在抽线12被钩在下弯针11的部分上的过程中,叉形件35和分离件43在针1和挑线轮5之间,而分离件43间隔地位于叉形件35之下。为此,由弯针11移动的抽线12经过分离件43和叉形件35之间进入叉35a,如图6所示。
然后,分离件43朝着叉形件35上升,关闭叉35a。这样,由叉形件35叉住的抽线不可能从叉35a中退出。
其间,针1向上移动,逆向通过支承表面3和物件4,将抽线12释放在支承表面3下方。当针1到达其行程上限时,钩33启动,钩住抽线12,并使它移动离开针1的路径,如图7所示。由于下弯针11的转动,从叉形件35和分离件43至它的自由端的抽线12的运动部分被完全挑起在挑线轮5的储线库8内,并通过输入供气槽14的加压气体而被气动拉紧。
然后,针1开始一次新的下降,针1再次穿过物件4,如图8所示,而物件4以一种已知的方式、已移动通过一个等于线迹长度的范围,使针眼2在支承表面3的下方。应该看到,在下降过程中,针1不妨碍在支承表面3下方的抽线12,这是因为钩33执行的动作、以及叉形件35与相应的分离件43的布置情况,所述抽线12移动离开针1的路径。
下弯针11经过针1的附近,但不与抽线接触,因为针1不带有抽线。
然后,分离件43和叉形件35环绕着它们各自的轴线44和36转动,使抽线12对着在针眼2上方的、针1的杆部移动,如图9所示。
如图10所示,针1然后的向上移动使抽线12的一个线圈被针1的针眼2钩住,从而通过针1使抽线的所述线圈被携带至支承表面3和物件4的上方,同时钩33脱离抽线,而抽线由于储线库8里的压缩气体的进一步喷射而被气动拉紧。
一旦抽线12的线圈到达被缝制的物件4的上方,所述线圈被上弯针60钩住,如图11所示。
然后,上弯针60横向对着针1钩住和拉紧抽线的线圈,同时钩33再次移动位于支承表面3下方的抽线12的部分离开针1的路径,如图12所示。在该步骤中,叉形件35和分离件43沿着图9所述的相反方向移动,并且分离件43向下移动,打开叉35a,以便将其预先设置而供后一步骤使用。
然后,在物件4再次移动一个等于线迹长度的距离后,针1再次通过物件4和支承表面3,并在物件4和支承表面3下方携带有针眼2钩住的抽线线圈,如图13所示。
如图14所示,在这种操作条件下,分离件43相对叉形件35向下移动,这样,被携带至支承表面3下方的、并被下弯针11钩住的抽线线圈进入叉形件35的叉35a里。下弯针11的转动使先前储存在储线库8里的抽线12被抽出,并再次装载在所述储线库8里,在那里,抽线12通过加压气体的新喷射被气动拉紧。这样,除了用来形成已经产生的线迹之外的部分,抽线12全部在支承表面3的下方。同时,分离件43移动,从而关闭叉形件35的叉35a,如图15所示。
此后,缝纫机的操作重复以上所述的步骤。
在形成一定数量的线迹后,抽线12的端部可与夹持装置脱离,以避免妨碍缝制操作的连续性。
实际上,已经发现,按照本发明的缝纫机可完全实现预期的目的,这是因为它能够正确地形成绗缝线迹接缝、而不需要在任何情况下、在支承被缝制的物件的支承表面的下方夹住抽线的一部分。这样,避免了线的磨损,并可获得非常均匀的和精确的线迹接缝。
这样构思的缝纫机可以有许多的改进和变化,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在附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所有的细节可用技术上等同的零件代替。
实际上,这里使用的材料、以及尺寸可按照需要和本技术领域的情况是任何一种。
权利要求
1.一种形成绗缝线迹接缝的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一针(1),该针的末端附近具有一开口针眼(2),该针的取向使其轴线(1a)垂直于支承被缝制的物件(4)的一表面(3);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承表面(3)上方的、用来夹住抽线(12)的一端的装置(9);所述针(1)沿着其自身轴线(1a)往复移动,以便周期地穿过被缝制的物件(4)和所述支承表面(3),在所述支承表面(3)之下和之上的任何一种情况下携带所述抽线(12)的一个线圈,其中,抽线的一端在接缝的开始处被所述夹持装置(9)夹住,而另一端是自由的;在所述支承表面(3)下方设置一挑线轮(5),它被安装在一个平行于所述针(1)的轴线(1a)的平面内,且其取向使其轴线(5a)垂直于所述针(1)的轴线(1a);所述挑线轮(5)包括一固定部分(6),其中有供挑起的抽线用的储线库(8),以及一转动部分(7),它能环绕着自身轴线(5a)转动;所述挑线轮(5)的转动部分(7)被同轴安装在一驱动轴(10)上,该驱动轴可环绕着其自身轴线(5a)转动,并与所述针(1)的运动同步,还支承一下弯针(11),该下弯针能钩住被所述针(1)带至所述支承表面(3)下方的抽线(12)的线圈,以便在所述支承表面(3)的下方、挑起位于所述针(1)和的抽线的自由端之间的抽线部分,并将它放入形成于挑线轮(5)的固定部分(6)中的所述储线库(8)里;在所述支承表面(3)下方提供一处理线的装置(30,31,32),它包括使位于被缝制的物件(4)和所述储线库(8)之间的抽线部分移动离开针(1)的路径的第一装置(30),还提供使所述抽线部分朝向针(1)的路径移动的第二装置(31),还提供使由所述下弯针(11)钩住的抽线线圈的两部分分离的装置(32),其特征在于,使抽线(12)朝向针(1)的路径移动的所述装置(31)包括一叉形件(35),而所述分离装置(32)包括一分离件(43),分离件安装在所述叉形件(35)附近并可移动,从而打开所述叉形件(35)的叉(35a),以便允许位于所述支承表面(3)下方的、在各种情况下位于所述下弯针(11)和在接缝的开始处被夹住的抽线(12)的所述端部之间的抽线的线圈部分的一段进入叉(35a)里,并关闭所述叉形件(35)的叉(35a),以便将所述一段抽线线圈部分保持在所述叉(35a)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位于支承表面(3)下方的、在被缝制的物件(4)和供挑起的抽线用的储线库(8)之间的抽线(12)部分拉紧的拉紧装置(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是气动型的。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线轮(5)的固定部分(6)具有环绕着所述驱动轴(10)的轴线(5a)的环形周界,该周界具有环绕着所述针(1)的工作区的中断部分;所述挑起抽线的储线库的进口(8a)形成于所述中断处,所述挑起抽线的储线库(8)包括形成于挑线轮(5)的固定部分(6)的周边附近的环形沟槽(13);所述拉紧装置包括一沿着对应于利用所述下弯针(11)将抽线装入所述沟槽(13)的方向喷射一股加压气体进入所述沟槽(13)的装置(14)。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件(35)安装在一个平行于所述支承表面(3)的平面里,它能够环绕着与所述针(1)的轴线(10)平行的一轴线(36)、与所述针(1)的移动同步地转动,以便推动被所述叉(35a)叉住的抽线(12)靠在所述针(1)的杆部在所述支承表面(3)下方的部分上。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43)呈镰刀形并被安装在与所述支承表面(3)平行的、在所述叉形件(35)下面的一个平面上;所述分离件(43)可与所述针(1)的移动同步地、朝向和离开所述叉形件(35)移动,并可环绕着与所述针(1)的轴线(1a)平行的轴线(44)转动,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打开和关闭叉形件(35)的所述叉(35a)。
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弯针(60),它安装在所述支承表面(3)之上,并可在任何情况下能钩住由所述针(1)钩住的、被带至所述支承表面(3)和被缝制的物件(4)上方的抽线的线圈。
全文摘要
一缝纫机包括一具有敞开的针眼(2)、并沿着垂直于支承被缝制的物件(4)的支承表面(3)取向的针(1),它被往复驱动、以便携带抽线周期地穿过支承表面和被缝制的物件;一挑线轮(5)具有一固定部分(6)和一转动部分(7),固定部分具有供挑起的抽线(12)用的储线库(8);一下弯针(11)钩住在支承表面(3)下方的抽线线圈,并将抽线(12)装入储线库(8)里;还包括一线处理装置(31,32),以便正确地形成线迹。
文档编号D05B1/04GK1372032SQ0210514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9日
发明者M·瓦利, F·佩雷戈 申请人:康悌-康卜莱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