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17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领域,它涉及一种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40年来,转杯纺纱技术发展迅速,在新型纺纱中占的比重较大。转杯纺纱也称自由端纺纱,加捻与卷绕分开进行,因此与环锭纺纱相比,转杯纺纱具有纺纱速度高、卷装大、成本低等特点,然而转杯纺纱成纱强力低,并且转杯纱表层有相当数量的缠绕纤维,不但造成表层加捻纹路混乱,同时也影响成纱强力,为了改善转杯纱的性能,丰富转杯纱的花式品种,可在转杯纱纺制过程中引入长丝,使长丝和短纤维并合加捻一步成纱。不仅可得到不同结构和外观的复合纱,而且长丝的引入还可改善转杯纱性能,并由于省略了捻线工序,可使成本大大降低。
一项日本专利(专利号为平2-80624,1990)提供了一种在改进的转杯纺纱机上纺制包缠纱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是通过导丝器2、张力控制装置5和喂入罗拉3控制长丝1的喂入量,在纺纱时是通过带中孔转杯8的高速回转产生内外压力差,使长丝1吸喂到带中孔转杯8内并包缠在短纤维表面形成包缠纱17,并通过改变中空管7的位置、长度、直径、根数和带中孔转杯8的转速变化来得到不同外观的包缠纱17,这种纺纱方法的缺点是(1)所纺制的包缠纱都是由短纤维构成纱芯,长丝1位于表层,纱线结构和性质较为单一;(2)中空管7长度、直径和根数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中空管7的参数,这在纺纱工艺调整时很难实现,并且中空管7伸入带中孔转杯8内必然会影响带中孔转杯8内的气流,从而影响包缠纱的形成;(3)这种纺纱方法不能保证中空管7在纺纱过程中不发生回转,而一旦回转则容易引起长丝缠绕甚至断裂使纺纱过程难以正常进行;(4)长丝1的张力控制装置5位于喂入罗拉3之前,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纺纱过程中长丝1的张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新构思了一种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它包括导丝器2、喂入罗拉3、变速装置4、带中孔转杯8、短纤维输送管9、引纱管12、引纱罗拉13、卷绕装置1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移置于喂入罗拉3输出方且固装于机架上的张力控制装置5、固装于机架上的L形引丝管6、左端与U形带孔连接装置15上端孔相连中端右端分别与左右高速轴承16,16′相连的中空管7、上端孔与中空管7相连中部与机架相连的U形带孔连接装置15、既与中空管7相连又与带中孔转杯8左右端相连的左右高速轴承16,16′、所述的带中孔转杯8的左右两端部开有圆柱形槽孔;
所述的中空管7的形状为圆柱形细长中空管,中空管内径d选为1~3mm,中空管外径D选为2~5mm,中空管7的右端部呈圆角形且应与带中孔转杯8右端相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继续保持转杯纺高速、高产、大卷装、成本低等优点;(2)可进一步降低转杯纺复合纱纺纱过程中的断头率,保证纺纱过程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并可获得不同结构性质的复合纱;(3)与常规转杯纱相比,转杯纺复合纱强力平均增加5~20%。


图1是现有的转杯纺包缠纱纺制装置示意图图1中,1-长丝, 2-导丝器, 3-喂入罗拉,4-变速装置, 5-张力控制装置,7-中空管,81-纺纱室, 8-带中孔转杯, 9-短纤维输送管,10-短纤维, 12-引纱管, 13-引纱罗拉,14-卷绕装置,17-包缠纱;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图2中,1-长丝, 2-导丝器, 3-喂入罗拉,4-变速装置, 5-张力控制装置,6-L形引丝管,7-中空管, 8-带中孔转杯, 9-短纤维输送管,10-短纤维, 11-复合纱, 12-引纱管,13-引纱罗拉,14-卷绕装置,15-U形带孔连接装置,16、16′-左右高速轴承;
图3是中空管、U形带孔连接装置、高速轴承、带中孔转杯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3中,7-中空管,8-带中孔转杯,15-U形带孔连接装置,16、16′-高速轴承,A-U形带孔连接装置示意图,B-B-中空管7的剖面图,d-中空管内径,D-中空管外径;图4是本实用新型长丝喂入速度和复合纱引纱速度在不同配置条件下纺制的复合纱纵向外观图与普通转杯纱纵向外观图的对比图图4中,图(a)为普通转杯纱纵向外观图图(b)为包芯结构的复合纱纵向外观图图(c)为股线结构的复合纱纵向外观图图(d)为包缠纱结构的复合纱纵向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它包括导丝器2、喂入罗拉3、变速装置4、带中孔转杯8、短纤维输送管9、引纱管12、引纱罗拉13、卷绕装置1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移置于喂入罗拉3输出方且固装于机架上的张力控制装置5、固装于机架上的L形引丝管6、左端与U形带孔连接装置15上端孔相连中端右端分别与左右高速轴承16,16′相连的中空管7、上端孔与中空管7相连中部与机架相连的U形带孔连接装置15、既与中空管7相连又与带中孔转杯8左右端相连的左右高速轴承16,16′、所述的带中孔转杯8的左右两端部开有圆柱形槽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如图2所示,长丝1依次通过导丝器2、一对喂入罗拉3、张力控制装置5和L形引丝管6,并在带中孔转杯8负压的作用下通过L形引丝管6、中空管7进入带中孔转杯8,与经短纤维输送管9进入带中孔转杯8内的短纤维10并合加捻,形成复合纱11,然后通过引纱管12和引纱罗拉13并最终到达卷绕装置14制成筒子。与日本专利相比较,张力控制装置5移位于喂入罗拉3的输出方,这样可以真正有效地控制纺纱过程中长丝1的张力;添加了L形引丝管6,有利于长丝1的喂入和减少纺纱过程中长丝断头;长丝1进入带中孔转杯8需经过L形引丝管6和中空管7两根中空管,正常纺纱时,两根中空管密封连接以避免漏气,进行生头或其它操作时,两根中空管可以分开。
如图2、图3所示,中空管7的形状为圆柱形细长中空管,中空管内径d为1~3mm,中空管外径D为2~5mm,由于中空管7与带中孔转杯8相通,为了尽量减小对带中孔转杯8内气流的影响,可将中空管7的右端部打圆角。在纺纱过程中,中空管7必须固定不动,否则会引起长丝1回转缠绕,张力大时甚至引起长丝1断裂,影响纺纱正常进行,因此中空管7右端通过嵌在带中孔转杯8中的左右高速轴承16、16′支承,避免中空管7上下左右前后运动;中空管7的左端通过U形带孔连接装置15使之与机架(图中未画出)相连,避免中空管7在纺纱过程中发生回转。U形带孔连接装置15使中空管7在正常纺纱时与机架相连,而进行其它操作时中空管7可与机架脱离。带中孔转杯8的两端部开有圆柱形槽孔并装配有两个高速轴承16、16′,中空管7装配在这两个高速轴承16、16′中,为了尽量减小对带中孔转杯8内气流的影响,中空管7右端应与带中孔转杯8右端相平齐,不伸入带中孔转杯8中。
通过现有的链轮和齿轮结合的变速装置4使喂入罗拉3回转,并通过改变链轮和齿轮速比使长丝1喂入罗拉3时可有不同的速度。长丝1喂入速度与所纺制的复合纱引纱速度的不同搭配可得到不同结构和外观的复合纱。长丝喂入速度与复合纱引纱速度之比为0.7~0.9时,长丝作为纱芯并被进入带中孔转杯8中的短纤维完全覆盖形成包芯纱;如长丝1喂入速度与复合纱引纱速度之比为0.95~1时,得到的复合纱具有股线结构;如长丝1喂入速度与复合纱引纱速度之比为1.05~1.3时,则进入带中孔转杯8中的短纤维作为纱芯并被长丝1包缠形成包缠纱,其表面缠绕纤维少。
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纱机上所纺制得到不同结构和性质的复合纱,其中长丝在复合纱中所占比例为5%~30%(1)长丝喂入速度与复合纱引纱速度之比为0.8时,得到包芯结构的复合纱,复合纱断裂强力与相同线密度的普通转杯纱相比可增加10%,外观与普通转杯纱相似,如图4中的图(a)、图(b)所示;(2)长丝喂入速度与复合纱引纱速度之比为0.98时,得到股线结构的复合纱,复合纱断裂强力与相同线密度的普通转杯纱相比可增加5%,复合纱外观类似于股线,如图4中的图(c)所示;(3)长丝喂入速度与复合纱引纱速度之比为1.2时,得到包缠纱结构的复合纱,与普通转杯纱相比复合纱表面毛羽较少,如图4中的图(a)、图(d)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它包括导丝器(2)、喂入罗拉(3)、变速装置(4)、带中孔转杯(8)、短纤维输送管(9)、引纱管(12)、引纱罗拉(13)、卷绕装置(1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移置于喂入罗拉(3)输出方且固装于机架上的张力控制装置(5)、固装于机架上的L形引丝管(6)、左端与U形带孔连接装置(15)上端孔相连中端右端分别与左右高速轴承(16,16′)相连的中空管(7)、上端孔与中空管(7)相连中部与机架相连的U形带孔连接装置(15)、既与中空管(7)相连又与带中孔转杯(8)左右端相连的左右高速轴承(16,16′)、所述的带中孔转杯(8)的左右两端部开有圆柱形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管(7)的形状为圆柱形细长中空管,中空管内径d选为1~3mm,中空管外径D选为2~5mm,中空管(7)的右端部呈圆角形且应与带中孔转杯(8)右端相平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领域,它公布了一种新型转杯纺复合纱纺制装置,它包括导丝器、喂入罗拉、变速装置、带中孔转杯、短纤维输送管、引纱管、引纱罗拉、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移置于喂入罗拉输出方的张力控制装置、L形引丝管、中空管、U形带孔连接装置、左右高速轴承。本实用新型在继续保持转杯纺高速、高产、大卷装、成本低等优点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转杯纺复合纱纺纱过程中的断头率,保证纺纱过程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并可获得不同结构性质的复合纱,与常规转杯纱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复合纱强力平均增加5~20%。
文档编号D01H4/00GK2665151SQ20032012254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7日
发明者王善元, 张海霞, 张志龙, 高亚英, 俞建勇, 余燕平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