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制备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06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制备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纤维复合纺纱领域中的集聚复合纺纱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环锭纺纱机上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
背景技术
复合纺纱技术是近20多年的事,主要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CSIRO)毛纺织研究所(DWT)的科学家所研究和工业化的技术(Lappage,James,A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Uniform Yam,C SIRO,AU PatentNo.438072,1971;Plate,D.E.A.and Feehan,JD.,Improved Method for theManufacture of Twisted and Plied Yam,CSIRO,AU Patent No.473153,1974;SirospunGoodbye to Two-Fold?,Textile Horizons,Vol.2,No.2,1982,pp.34-37;Prins,M.W.,Lamb,P.R.,Naylor,G.R.S.,Tao,X.,Yarn spinning fromfibre sub-assemblies with variaion of their pathsof travel,relative positions ortwist levels,US Patent No.6012277,2000),其典型的发明是SiroSPUNTM纺纱技术,即以两束纤维条平行喂入牵伸、加捻并合的纺纱技术,其关键点是两束纤维条的形成,即单排双孔结构的喇叭口喂入器与隔离器;和Sirofil纺纱技术(CSIRO Patent Application No.10587/95,Yarn Spinning;孙立明,朱瑞冰,赛络菲尔细纱机,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号2377258,授权公告日2000年5月10日;王善元,俞建勇,余燕平等,赛络菲尔纺纱模量补偿装置,东华大学,公告号2563168,授权公告日2003年7月30日;俞建勇,王善元,李玮茹等,赛络菲尔纺的包芯装置,东华大学,申请号02288257.X,公开号2615158,
公开日2004.05.12),以一条原纺纱线路的纤维束加一束直接喂入前罗拉后侧的长丝束,分别在前罗拉钳口处的加捻并合成纱的纺纱技术,其关键点是长丝束的喂入方法。但前者仅限于水平一排双孔喂入和双孔隔离的方式,而后者根本不需多孔喇叭口。本发明申请人几乎同时在中国发明专利中报道了“一种适于环锭纺的皮芯纺纱方法与装置”,虽发明了垂直排列双层结构的喇叭形喂入器,并用于皮芯或包覆结构纱的纺制,但也只是两孔层叠方式。
由于纱线特征随纤维的组成、分布和排列的不同,呈多种多样的外观效果,上述所提Sirospun只能形成麻花状双组份的纱;双层结构皮芯纺只能给出单种纤维外观特征的纱,如何能多组份、不同分布形式地成纱,是复合纺纱的目的和难点所在。
传统的混合纺纱只能提供均匀分布的双组份或多组份的纱线,不仅前道纺纱的梳理混合加工困难、制成率低;而且无法展示集中组份纤维复合后的外观效果。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复合喂入方式,可有效地加工多组份对称或非对称结构的复合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环锭纺纱机上多束纤维须条同时分束喂入或同时汇聚喂入环锭纺后罗拉的装置的关键设备多孔喇叭口喂入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制备。
本发明的目的还是提供上述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用途。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对纤维须条的引导、变形、排列和汇聚的方式,使多组份纤维可以以须条的形式直接复合成纱,并形成不同排列的外观效果。
本发明涉及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孔喇叭口喂入器(见附图1)可由2~7个喇叭孔构成,其多孔输出端的截面形态可以都是圆形、或椭圆形、或腰圆形、或跑道形,或不同截面形态的混杂组合,见附图3和附图6;其各孔的排列2~4孔可垂直分层排列、2~5孔可水平并排、3~7孔可多排排列或轴对称排列、2~7孔可混杂复合形态与排列,见附图4、5和6。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大口端应该尽量向上开,以便于纤维须条的无阻碍进入。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喇叭形通道,由一次注塑成形的隔栅隔开,为光滑曲面的结构,以便于纤维须条进入后的导向、变形、集聚等作用的产生。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输出端是形成多束纤维条排列和各自截面形状的关键,可以是多束纤维条同时输出,或多束纤维条在输出尖端处汇聚变形的单束输出,见附图2所示。
多孔喇叭口喂入装置由多孔喇叭口喂入器1和可调支架2构成,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在结构上由喂入大口端11、喇叭形通道12、输出分束端13、或再加汇聚合束口14、隔栅15和固定座16构成,见附图1和附图2;可调支架2由带有移动槽可调多孔喇叭口喂入器1的距离和高低位置的金属架构成,可直接通过螺钉固装于环锭纺纱机后罗拉后面的移动杆或其他固定杆上,见附图7。通过可调支架2中的滑槽,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输出端与后罗拉钳口距离可调(5~50mm);高低可调(0~30mm),以保证纤维须条连续、均匀地被后罗拉握持引入牵伸部件。
多孔喇叭口喂入器1可通过对依照该喂入器制作的模具进行注塑成形制得,所用材料与塑料、模具要求表面光滑。喇叭形通道内壁无接缝和毛刺,输出端口形态精准。所述的通道曲面造形,应该具有导向、汇聚、或扁平化纤维条的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机构简单、成本低,仅有一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和一可调支架构成;安装方便适于各种环锭纺纱机使用;加工方便、仅需注塑成形;适应性强,可对多组份纤维须条进行有效、无损伤地复合汇聚成形,而且可用于2孔及2孔以上多组分复合纱的成形加工。


图1多孔喇叭口喂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内结构示意图;图3输出端不同孔截面形态示意图;图4输出端孔的不同排列示意图;图5输出端孔的对称型列示意图;图6输出端孔的混杂复合型排列示意图;图7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多孔喇叭口喂入器 2-可调支架 11-喂入大口端 12-喇叭形通道13-输出分束端 14-汇聚合束口 15-隔栅 16-固定座。
其中,图1-1表示多孔喇叭口喂入装置的侧视剖视图,直接通过螺钉固装于环锭纺纱机后罗拉后面的移动杆或其他固定杆上,该装置可以采用汇聚合束口14;也可以省去汇聚合束口14,纤维须条直接通过输出分束端13到后罗拉钳口;图1-2表示混杂复合型三孔喇叭口喂入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2-1是混杂复合型双排三孔喇叭口喂入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2-2是该双排三孔喇叭口喂入装置的侧视剖视图,该装置没有汇聚合束口14;图2-3是另一种该双排三孔喇叭口喂入装置的侧视剖视图,该装置有汇聚合束口14。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采用如图1所示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装置,并选用带有汇聚合束口的轴对称三孔腰圆形结构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采用聚丙烯注塑成形方法制备,如附图2-3的剖视图和附图5所示,安装于环锭纺纱机的移动杆上,替代原来的导纱钩或单孔喂入器。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尖端与后罗拉钳口的距离为35mm,见安装示意附图7;采用A/B/C三种同线密度的粗纱条(A为羊毛纤维,B为粘胶纤维,C为涤纶纤维)喂入,进行三合一纺纱,并对成纱表观各组份纤维所覆盖的周长比例测量和对纱的毛羽量测量(Uster毛羽仪测量),并与常规纺纱比较,其结果为如下表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A/B/C三种粗纱和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安装方式与位置,如附图7所示。选用不带汇聚合束口的、水平一排三眼跑道形孔形结构(跑道形孔竖直放置,即“

”)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如附图2-2的剖视图和如附图4中间图形转动90°的图所示。成纱测量方法与参数同实施例1,其结果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环锭纺纱机上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其特征在于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内由隔栅分隔成不同几何形态与位置排列的、具有2~7个光滑曲面的输入输出孔道的纤维须条喂入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的几何形态是指输出孔端的截面形态,有圆、椭圆、腰圆形或跑道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道的位置排列是指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输出端截面各孔的排列,该排列是一排、一列或多排多列、轴对称或非对称、或混杂复合的排列。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具有多束纤维条输出口或同时在输出尖端处多束汇聚变形的单束输出口。
5.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于环锭纺纱机上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的制备,其特征在于用注塑成模一次成形制备,或注塑成模后再行热处理弯曲成形制备。
6.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喇叭喂入器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各种环锭纺纱上和各种纺织纤维条的复合集束与纺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环锭纺纱的多孔喇叭口喂入器、制备和用途。该多孔喇叭口喂入器是呈不同几何形态与位置排列的,具有2~7个输入输出孔道的纤维须条喂入器,具有多束纤维条输出口或同时在输出尖端处多束汇聚变形的单束输出口。该喂入器用注塑成模一次成形或注塑成模后再行热处理弯曲成形。可用于各种纺织纤维条集束后复合纺纱,可用于各种环锭纺纱机上。该装置机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复合纺纱适用性强,复合时纤维无损伤且有效。
文档编号D01H1/18GK1587462SQ200410054219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日
发明者于伟东, 肖远发, 于昊慧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