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系统及缝纫机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10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制系统及缝纫机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台或2台缝纫机进行电气性连接而构成的缝制系统及适合于该缝制系统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过设想由1位作业者操作数台缝纫机的缝制系统的提案。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和48年第6842号公报中,揭示了具有电气连接的2台缝纫机(第1缝纫机、第2缝纫机)的缝制系统。该缝制系统的各缝纫机,是在衬衫的袖口处进行缝附袖头(Cuffs)用的缝纫机。该缝制系统的各缝纫机,具有袖口定位的袖口用装置台、放置袖头的袖头用装置台、使袖头夹持体进行动作而将袖头保持在袖头用装置台上用的袖头用开关、使袖头用装置台向袖口用装置台侧移动并使袖头与袖口结合用的装置台移动开关等。
在利用该缝制系统对2台缝纫机进行缝制作业的场合,在第1缝纫机中,作业者在将袖头和袖口定位之后对装置台移动开关进行操作,使袖头用装置台进行移动,在与袖口用装置台抵接的状态下暂时停止。并且,在作业者确认袖头与袖口正确接合的情况后,移行至第2缝纫机进行袖头和袖口的定位作业,当将袖头用开关接通时,在第1缝纫机中,对被接合的袖头和袖口开始进行缝附的缝制动作。当结束第1缝纫机的缝制时,解除对第1缝纫机的袖头和袖口的保持。重复进行这些工序,利用第1缝纫机和第2缝纫机依次地进行缝制。
但是,在上述缝制系统中,由于在第1缝纫机中放置袖头和袖口定位并进行接合、尽管处于能缝制的状态但在对第2缝纫机的袖头用开关未操作之前是不执行第1缝纫机缝制的,故缝制作业的效率低、使缝制时间变长。因此,产生了以下的问题尽管在第2缝纫机的袖头和袖口的定位结束但第1缝纫机有时缝制并未结束,作业者处于什么也不做的待机状态,设置2台缝纫机的优点就不能体现。
又,由于当第1缝纫机的缝制结束时,能自动解除对第1缝纫机的袖头和袖口的保持,故有时会出现作业者在将袖头和袖口放置在第2缝纫机上的期间解除对第1缝纫机的袖头和袖口的保持的情况,其结果,产生袖头和袖口从缝纫机向地板落下而弄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的缝制系统和适合于该缝制系统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1缝制系统,是将多台缝纫机进行电气性连接的结构,在所述各缝纫机中,设有对其缝制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和输入缝制的开始指令用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至少1台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具有在接收来自该缝纫机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的开始指令时、将规定的结束指令向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进行发送输出的信号输出装置,所述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在接收所述结束指令的场合下执行预先设定的缝制后处理。
在该第1缝制系统中,操作多台缝纫机的作业者,当在1台缝纫机中利用开始指令输入装置输入缝制的开始指令时,在该缝纫机中开始缝制动作,并将结束指令从该缝纫机的信号输出装置向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发送输出。并且,在接收了该结束指令的其它的缝纫机中进行缝制后处理。
因此,作业者在将加工布放置在缝纫机上后,通过从开始指令输入装置输入开始指令,不进行不需要的待机,能直接开始缝制。又,在缝制动作结束后的缝纫机中,处于不随意地进行缝制后处理的待机状态,这时,由于随着1台缝纫机中的开始指令的输入,执行其它缝纫机中的缝制后处理,故在由作业者进行其它的缝纫机的确认作业后等,能在作业者的确认的情况下执行缝制后处理。并且,作业者在缝制后处理后的其它的缝纫机中,能取出缝制物及迅速地移行至下次的加工布的放置等的作业。其结果,作为整体能高效地执行多台缝纫机中的缝制作业。
本发明的第2缝制系统,是将2台缝纫机进行电气连接的结构,在所述各缝纫机中,设有对其缝制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和输入缝制的开始指令用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所述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具有在接收来自该缝纫机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的开始指令时、将规定的结束指令向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进行发送输出的信号输出装置,并在接收所述结束指令的场合进行预先设定的缝制后处理。
在该第2缝制系统中,操作2台缝纫机的作业者,当在1台缝纫机中利用开始指令输入装置输入缝制的开始指令时,在该缝纫机中开始缝制动作,并将结束指令从该缝纫机的信号输出装置向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发送输出。并且,在接收了该结束指令的其它的缝纫机中进行缝制后处理。
因此,作业者在将加工布放置在一方的缝纫机上后,通过从开始指令输入装置输入开始指令,不进行不需要的待机,能直接开始缝制动作。又,在缝制动作结束后的一方的缝纫机中,处于不随意地进行缝制后处理的待机状态,因此,作业者在一方的缝纫机中进行缝制动作期间,在其它的缝纫机中能进行取出缝制物及下次的加工布的放置等的作业。接着,作业者在另一方的缝纫机中,通过从开始指令输入装置输入开始指令,在该缝纫机中开始缝制动作,并在缝制动作结束而处于待机状态的一方的缝纫机中,在作业者确认的情况下能自动地进行缝制后处理。通过重复以上的作业,就能高效地执行2台缝纫机中的缝制作业。
在上述各缝制系统中,若作成在刚输入开始指令后立即将上述的结束指令进行发送的结构,能简化缝纫机的控制装置中的控制。
或者,也能作成在输入开始指令后的规定的延迟时间后进行发送结束指令的结构,由此,在发送结束指令的一侧的缝纫机中,直至进行缝制后处理之前,作业者能对输入开始指令后的缝纫机缝制到了某种程度进行确认、或对发送结束指令的缝纫机的状况进行确认。这时,若作成能对延迟时间自由设定的结构,作业者就能根据自身的作业进度设定延迟时间并进行缝制作业。
作为上述的缝制后处理,在使用具有按压、保持加工布的压脚的缝纫机时,可包含利用压脚进行的加工布的解除保持动作。由此,在1台其它的缝纫机中直至输入开始指令之前,其它的缝纫机中继续由压脚对加工布进行保持,压脚对加工布保持的解除动作,能在作业者确认的情况下进行。因此,能预防随意地进行加工布的解除保持动作而使加工布落下的情况。
或者,作为缝制后处理,在使用具有对加工布进行切割而形成钮扣孔用的切刀的缝纫机时,可包含对切刀进行驱动而形成钮扣孔的切刀驱动处理。由此,在1台其它的缝纫机中直至输入开始指令之前,由于在其它的缝纫机中不形成由切刀产生的钮扣孔,故作业者在对在加工布上正确缝制的情况进行确认的基础上,能进行在该加工布上形成钮扣孔的切刀驱动处理动作。因此,能预防在缝制不良的加工布上随意地形成钮扣孔的情况。
又,在本发明的缝制系统中,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可以是在接收结束指令时,当处于缝制动作执行中的场合,继续进行该缝制动作,在该缝制动作结束后进行缝制后处理。由此,能预防因结束指令使缝制动作中断、或尽管在缝制动作执行中也进行缝制后处理的情况。
又,在本发明的缝制系统中,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可设置模式切换装置,该模式切换装置用于不根据来自其它的缝纫机的结束指令而单独执行至缝制后处理的单独缝制模式、或根据来自其它的缝纫机的结束指令执行缝制后处理的相互缝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由此,作业者能选择单独缝制模式或相互缝制模式,提高方便性。又,这时,最好是预先将已设定的模式存储在存储装置中,即使一旦电源断开,在下次的电源接通时,能对所述结束时的模式自动地进行设定。
本发明的第1缝纫机的控制装置是能与其它缝纫机进行电气连接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具有在接收来自输入缝制的开始指令用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的开始指令时、将规定的结束指令向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进行发送输出的信号输出装置。
本发明的第2缝纫机的控制装置是能与其它缝纫机进行电气连接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具有输入来自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束指令的信号输入装置,在利用该信号输入装置接收结束指令的场合,进行预先设定的缝制后处理。
这些缝纫机的控制装置,适合于构成上述的缝制系统。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缝制系统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送布机构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锁眼缝纫机的前端部的右侧视图。
图4是表示钮扣孔形成机构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对锁眼线迹和钮扣孔进行说明用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缝制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缝制动作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缝制后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本发明应用于在加工布上缝制锁眼线迹、并将该锁眼线迹的中央部形成钮扣孔的2台锁眼缝纫机连接的缝制系统的场合。又,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所示,将作业者位于缝纫机M侧的位置作为前方,将从作业者看的左右作为左右方向。
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缝制系统S的整体外观。该缝制系统S,在缝纫机台1上设有位于左右的电气性连接的2台锁眼缝纫机M1、M2。以下,对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进行说明,由于该2台锁眼缝纫机M1、M2具有相同的结构,故对于锁眼缝纫机M2通过标上相同符号并加上“A”,省略其说明。如图1所示,锁眼缝纫机M1,在缝纫机台1上的右侧具有缝纫机本体2,并在缝纫机台1的下面侧具有缝纫电机3;操作面板4;控制装置5。
所述缝纫机本体2,具有底板部10、从该底板部10的后部侧竖立的脚柱部11、从该脚柱部11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臂部12等。并且,在该缝纫机本体2上,如图2~图4所示,还设有将加工布6(参照图3)保持在底板部10上并向前后方向(箭头B方向)送布的送布机构15;在加工布6上形成锁眼线迹60(参照图5)的缝制机构16;在加工布6上形成钮扣孔65(参照图5)的钮扣孔形成机构17等。
其中,首先,参照图2和图3对送布机构15进行说明。该送布机构15,具有设在底板部10的上面部分的送料台20;设在其上方、在与该送料台20之间将加工布6夹持地保持的压脚21。所述送料台20,形成前后方向为长度的矩形板状,利用设在底板部10上的左右一对导向板24沿前后方向导向,可移动地设在前后方向(箭头B方向)。又,在该送料台20的前端侧部分,形成有前后方向为长度的针孔25。
并且,在该送料台20的后端部下面侧,安装着前侧可动构件26,在该前侧可动构件26的左端部固定有前后方向为长度的连接杆27。在该前侧可动构件26的后侧,连接着固定在所述连接杆27上的后侧可动构件28。所述连接杆27,在前后两端部上通过一对轴承31被前后移动自如地支承在底板部10(缝纫机机架)上。在该连接杆27的右侧,将前后方向为长度的导向杆32固定地设在底板部10(缝纫机机架)上,所述后侧可动构件28的右端部通过轴承33被前后移动自如地支承在该导向杆32上。
在底板部10上,设有由使所述送料台20前后方向移动自如用的步进电机构成的前后驱动用电机22。在该前后驱动用电机2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滑轮34,在与设在驱动滑轮34的后方的从动滑轮(未图示)之间架挂着环状的皮带35。在该皮带35的途中部连接着所述后侧可动构件28。
又,在所述后侧可动构件28的上端部,利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枢支轴29,将压臂23的后端部向上下方向可转动地枢支着。该压臂23,在朝上方竖起后向前方折弯地延伸,将所述压脚21安装在其前端部下面侧。该压臂23省略了整体的图示,利用包含由步进电机构成的升降驱动电机30(参照图6)的压脚升降机构,围绕枢支轴29地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保持位置之间进行转动。在压臂23的保持位置,利用未图示的施力构件,成为压脚21向按压方向(下方)施力的状态。
由此,在使压臂23向下降方向转动后的保持位置上,利用压脚21将加工布6按压保持在送料台20上。另一方面,在使压臂23向上方转动的解除保持位置上,使压脚21上升而解除加工布6的保持。又,当驱动所述前后驱动用电机22时,通过皮带35将送料台20和压脚21(压臂23)等与加工布6一起一体地向前后方向移动。
接着,所述缝制机构16,如图1、图3局部所示,具有设在所述臂部12的前端部的针杆40;在底板部10内利用缝纫电机3进行旋转驱动的线环捕捉器(未图示)等。在所述针杆40的下端部安装着缝针41。又,在臂部12的上部设有将上线向缝针41供给的上线供给源(未图示),通过向上线赋予张力的夹线器机构42和挂有从夹线器机构42向缝针16延伸的上线的挑线杆43,将上线向缝针41供给。
所述针杆40,通过针杆上下驱动机构(未图示)将缝纫电机3的驱动力进行传递而上下驱动,通过与所述线环捕捉器的协动,在加工布6上形成线迹。这时,针杆40和缝针41,利用由步进电机构成的摆动电机44(参照图6)向左右摆动,由此,在进行前后送布的加工布6上,缝制出具有左右宽度的锁眼线迹60。又,所述缝针41和后述的切刀50,通过在送料台20上所形成的针孔25。
所述钮扣孔形成机构17如图3、图4所示,具有被设在所述臂部12的所述针杆40的附近、对加工布6进行切割用的切刀50;使该切刀50上下移动的机构。这时,将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切刀安装轴52可上下移动地支承在臂部12上,所述切刀50用螺钉55固定在安装于该切刀安装轴52的下端部的切刀支架51上。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所述切刀安装轴52的上端部,与切刀动作臂53的前端部连接着。所述切刀动作臂53的中间部通过枢支轴56围绕轴心可左右摆动地支承在臂部12(缝纫机机架)上。在臂部12内设有切刀用电磁线圈54,切刀动作臂53的后端侧通过连杆59与该切刀用电磁线圈54的插棒式铁心58连接着。又,切刀动作臂53的前端部分被弹簧构件57向上方施力。
由此,在通常时(切刀用电磁线圈54的非驱动时),利用弹簧构件57的施力,使切刀动作臂53的前端侧位于上方,并使切刀安装轴52及切刀50位于上升位置。并且,当驱动切刀用电磁线圈54时,切刀动作臂53克服弹簧构件57的弹力地进行摆动,切刀动作臂53的前端侧下降,使切刀安装轴52及切刀50下降,对送料台20上的加工布6进行切割而形成钮扣孔65。
图5表示利用本实施例的锁眼缝纫机M1、M2在加工布6上形成的锁眼线迹60和钮扣孔65的形状。锁眼线迹60,由在钮扣孔65形成位置的左右所形成的前进锯齿部61和后退锯齿部62、在它们的前后所形成的前加固部63和后加固部64构成。在该锁眼线迹60的内侧,利用切刀50形成钮扣孔65。在对该锁眼线迹60进行缝制时,按前加固部63的一部分、前进锯齿部61、后加固部64、后退锯齿部62、前加固部63的剩余部分的顺序进行缝制。
并且,所述操作面板4,是用于对各种信息输入和显示用的构件。如图6所示,该操作面板4,设有显示信息的显示部66,并设有对缝制的开始进行指令的开始指令输入用的开始键67(与开始指令输入装置相当);对单独缝制模式与相互缝制模式进行切换用的模式切换键68等(其它的键省略图示)。
这里,所谓单独模式,是在各锁眼缝纫机M1、M2中,单独地(分别独立地)连续执行缝制动作和缝制后处理的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缝制动作,是指将压脚21下降至保持位置、并将加工布作成保持状态、接着利用缝制机构16在加工布6上形成锁眼线迹60的动作。所谓缝制后处理,包括利用钮扣孔形成机构17在形成锁眼线迹60后的加工布6上形成钮扣孔65的切刀驱动处理、以及在其后将压脚21上升至解除保持位置而对加工布6的保持进行解除的动作。在单独模式中,当操作开始键67、67A时,自动连续地执行缝制动作和缝制后处理。
与此相对,相互缝制模式,是使2台锁眼缝纫机M1、M2连动地进行缝制作业的模式。如后面详细的叙述,在该相互缝制模式中,各台锁眼缝纫机M1、M2,分别向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发送结束指令,并根据来自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的结束指令进行缝制后处理。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缝制系统S(锁眼缝纫机M1、M2)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所述控制装置5,是对驱动部的驱动控制等的锁眼缝纫机M1的缝制控制全体进行控制的装置。并且,2台锁眼缝纫机M1、M2的控制装置5、5A,能对后述的结束指令等的信号进行收发送地连接着。
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5,作为主体的微型计算机76,具有CPU70、ROM71、RAM72、EEPROM73、将它们连接的总线74、输出入接口75。对电机3、22、30、44和切刀用电磁线圈54进行驱动用的驱动电路78、79、80、81、82和操作面板4等与所述输出入接口75连接着。微型计算机76与锁眼缝纫机M2的微型计算机76A和电缆C电气连接着。
在所述ROM71中,存储有锁眼线迹60及钮扣孔65等的形状及尺寸等的缝制参数;根据缝制参数执行缝制用的控制程序;在后述的相互缝制模式中的缝制处理程序等。又,在所述EEPROM73中,存储并保持有利用模式切换键68所设定的单独缝制模式和相互缝制模式。又,锁眼缝纫机M2的CPU等在图6中省略图示,具有与锁眼缝纫机M1同等的结构。
又,所述锁眼缝纫机M1的控制装置5,利用该软件结构(执行缝制处理程序),在相互缝制模式中,当操作开始键67而输入开始指令时,开始锁眼缝纫机M1的缝制动作,并在规定的延迟时间(例如3秒)后,将结束指令向锁眼缝纫机M2的控制装置5A进行发送输出。并且,当结束缝制动作时,使锁眼缝纫机M1处于待机状态(还未进行缝制后处理的状态),而当从锁眼缝纫机M2的控制装置5A接收结束指令时,就执行缝制后处理。
同样,锁眼缝纫机M2的控制装置5A,在相互缝制模式中,当接收来自开始键67A的开始指令时,开始锁眼缝纫机M2的缝制动作,并将结束指令在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向锁眼缝纫机M1的控制装置5进行发送输出。并且,当结束缝制动作时,使锁眼缝纫机M2处于待机状态,当接收来自锁眼缝纫机M1的控制装置5的结束指令时,就执行缝制后处理。又,控制装置5、5A,在接收来自另一方的控制装置5A、5的结束指令时,若属于缝制动作执行中的场合,则继续该缝制动作,在该缝制动作结束后进行缝制后处理。
接着,参照图7和图8对上述结构的缝制系统S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的流程图表示在相互缝制模式中控制装置5、5A执行的缝制动作的处理顺序,图8的流程图表示在相互缝制模式中控制装置5、5A执行的缝制后处理的处理顺序。在以下的说明中,Si(i=10、11、…)表示步骤编号。
现在,在锁眼缝纫机M2中,假定为执行缝制动作并在加工布6上形成锁眼线迹60,处于待机状态。这里,一位作业者,在对锁眼缝纫机M2中是否正确地形成锁眼线迹60作出了确认作业的基础上,首先,在锁眼缝纫机M1的底板部10(送料台20)的规定位置上放置加工布6,并操作开始键67。当操作开始键67时(S10;Yes),利用升降驱动电机30使压脚21进行下降驱动,将加工布6按压保持在送料台20上(S11)。接着,对缝纫电机3和摆动电机44进行驱动而开始锁眼线迹60的缝制动作(S12)。
并且,当从缝制开始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例如3秒)时(S13;Yes),从锁眼缝纫机M1的控制装置5向锁眼缝纫机M2的控制装置5A发出的结束指令通过电缆C进行发送(S14)。然后,在锁眼缝纫机M1中进行剩余的缝制处理,在形成锁眼线迹60后,将上线和下线切断(S15)。又,在锁眼缝纫机M1中,即使形成锁眼线迹60,也不执行缝制后处理、即形成钮扣孔65用的切刀驱动处理及压脚21的上升驱动处理,而成为待机状态直至接收从锁眼缝纫机M2发送来的结束指令为止。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处于待机状态的锁眼缝纫机M2中,当接收到来自锁眼缝纫机M1的结束指令时(S20;Yes),首先,利用切刀用电磁线圈54A使切刀50A自动地下降驱动而形成钮扣孔65(S21)。接着,利用升降驱动电机30A使压脚21A自动地进行上升驱动,解除加工布6的保持(S22)。
然后,作业者将在锁眼缝纫机M2中完成缝制后的加工布6取出,在放置新的加工布6后,操作开始键67A。当操作锁眼缝纫机M2的开始键67A时,同样,在锁眼缝纫机M2中开始缝制处理,在规定的延迟时间后通过电缆C将结束指令向锁眼缝纫机M1发送。在该时刻,锁眼缝纫机M1处于完成了缝制动作(在加工布6上形成锁眼线迹60)的待机状态,当收到来自锁眼缝纫机M2的结束指令时,就执行缝制后处理。通过重复这样的作业,利用2台锁眼缝纫机M1、M2就能依次地(交替地)进行缝制。
在这样的本实施例的缝制系统S中,能获得如下的作用、效果。即,操作2台锁眼缝纫机M1、M2的作业者,在将加工布6放置在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上后,通过操作开始键67(67A),不进行不需要的待机,能直接开始其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的缝制动作。在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中进行缝制动作期间,作业者将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上的加工布6取下并能迅速地向下次加工布6的放置等作业移行。并且,当在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中操作开始键67(67A)时,在缝制动作结束并处于待机状态的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中,在作业者确认的情况下能自动地进行缝制后处理。由此,能高效地执行使用2台锁眼缝纫机M1、M2的缝制作业。
而且,在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中,即使缝制动作结束也处于待机状态,由于作业者通过对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的开始键67A(67)进行操作能自动进行缝制后处理,故能在作业者确认的情况下执行缝制后处理。由此,能预防尽管不正确进行缝制动作但仍进行缝制后处理的情况。
这时,通过对结束指令的发送输出设置延迟时间,在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执行缝制后处理之前的期间,对于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的缝制动作进行至某种程度的情况进行确认、或对于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的状况进行确认的作业,作业者能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在根据该确认作业发现有不良情况的场合,能在进行缝制后处理之前进行适当的处置。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执行切刀驱动处理作为缝制后处理,故在对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的开始键67(67A)进行操作之前,对于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作业者通过确认锁眼线迹60的缝制的成否,能防止在缝制失败后的加工布6上形成钮扣孔65,还能再次使用该加工布6。又,由于压脚21、21A的解除保持动作也能在接收结束指令后执行,故在作业者将加工布6放置在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上的期间,能预防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上的压脚21A(21)随意地上升而加工布6落下的情况。
又,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作成了利用模式切换键68、68A能对单独缝制模式与相互缝制模式进行切换的结构,作业者通过设定为单独缝制模式,也可在各自的锁眼缝纫机M1、M2中对照自身的作业进度进行作业。又,由于将设定后的模式存储在EEPROM73中、并对该模式进行保持,故能节省再次对相同的模式进行设定的作业。
接着,按部分变更后的变形例对上述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1)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2台锁眼缝纫机M1、M2的缝制系统S中,也可以对缝纫机的台数、缝纫机的种类等进行适当变更。尤其,在有3台以上的缝纫机的缝制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开始键已被操作的缝纫机不将结束信号送向其它所有的缝纫机,而是仅向特定的1台缝纫机发送结束指令,若再在该特定的缝纫机中开始键被操作之后向别的特定的1台缝纫机发送结束指令。例如,在由3台缝纫机M1、M2、M3构成的缝制系统中,也可以作成将结束指令围绕M1→M2→M3→M1→M2…那样进行发送的结构。又,也可以作成在多台的缝纫机中仅用1台发送结束指令的结构。
2)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开始键67、67A进行操作,在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将结束指令信号向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进行发送,但也可以在刚操作开始键67、67A之后立即将结束指令信号向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进行发送。通过这样的结构,能使控制简单化。又,在这样构成的场合,在接收结束指令后,也可以在经过规定的时间后执行缝制后处理。
3)也可以通过操作面板等的输入装置来改变延迟时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进行与各作业者的作业进度相对应的缝制作业。
4)在上述实施例的相互缝制模式中,在接收结束指令后进行切刀驱动处理,但也可以在锁眼线迹60的缝制结束后连续进行切刀驱动处理,在接收结束指令后仅进行压脚21、21A的上升驱动处理。
5)也可设置对锁眼缝纫机M1、M2的缝制处理强制地进行停止的停止键。例如,在刚操作锁眼缝纫机M1的开始键67后不能立即正确执行缝制处理的场合,通过操作该停止键,能防止将结束指令向锁眼缝纫机M2发送,并能防止在锁眼缝纫机M2中执行缝制后处理的情况。
6)开始键也可以是脚踏板。
7)将电缆C作为了2台锁眼缝纫机M1、M2之间的通信装置(即,有线通信),但也可以将布鲁特沃斯(日文ブル一トウ一ス)等的无线通信作为锁眼缝纫机M1、M2之间的通信装置。
8)缝纫机的种类不限于锁眼缝纫机,只要是能自动进行缝制的缝纫机,也可以是进行带加固缝及口袋缝等用的缝纫机。
又,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形态,只要是业内人士,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对所述实施形态附加各种的变更,本发明当然也包括这些变更的形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缝制系统,是将多台缝纫机进行电气性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缝纫机中,设有对其缝制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和输入缝制的开始指令用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至少1台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具有信号输出装置,其在接收来自该缝纫机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的开始指令时将规定的结束指令向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发送输出,所述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指令的场合进行预先设定的缝制后处理。
2.一种缝制系统,是将2台缝纫机进行电气性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缝纫机中,设有对其缝制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和输入缝制的开始指令用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所述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具有信号输出装置,其在接收来自该缝纫机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的开始指令时将规定的结束指令向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发送输出,所述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指令的场合进行预先设定的缝制后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指令在刚输入开始指令后立即被发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指令在输入开始指令后至规定的延迟时间后被发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延迟时间可以自由设定。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缝纫机具有将加工布予以按压、保持的压脚,在所述缝制后处理中,包含所述压脚对加工布的解除动作。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缝纫机,具有对加工布进行切割而形成钮扣孔用的切刀,在所述缝制后处理中,包含对所述切刀进行驱动而形成钮扣孔的切刀驱动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指令时,在处于缝制动作执行中的场合,继续进行该缝制动作,在该缝制动作结束后,进行缝制后处理。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模式切换装置,该模式切换装置可将所述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切换成不根据来自所述其它的缝纫机的结束指令而单独执行至缝制后处理的单独缝制模式;和根据来自所述其它的缝纫机的结束指令而执行所述缝制后处理的相互缝制模式。
10.一种能与其它缝纫机进行电气连接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信号输出装置,其在接收到来自将缝制的开始指令予以输入用的开始指令输入装置的开始指令时,将规定的结束指令向所述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发送输出。
11.一种能与其它缝纫机进行电气连接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从所述其它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输入结束指令的信号输入装置,在利用该信号输入装置接收到结束指令的场合,进行预先设定的缝制后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缝制系统(S),将2台锁眼缝纫机(M1、M2)的控制装置(5、5A)电气连接,当由作业者操作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的开始键(67(67A))时,利用控制装置(5(5A))开始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1(M2))的缝制,并在从缝制开始至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利用控制装置(5(5A))将结束指令向另一方的锁眼缝纫机(M2(M1))的控制装置(5A(5))发送,利用接收到该结束指令后的另一方的控制装置(5A(5)),执行切刀驱动处理和压脚(21)的上升驱动处理等的缝制后处理。
文档编号D05B69/00GK1580346SQ200410055790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日
发明者蒲野淳, 佐野贵彦, 近藤隆, 八木茂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