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编机选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40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纬编机选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纬编机选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电磁铁选针的单针选针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纬编机选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工选针,另一种是用纹板选针。这两种选针方式效率低,可靠性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选针电磁铁进行选针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纬编机选针装置。它利用电脑控制选针器中的电磁铁,使选针器中的选针翻板上下动作,实现单针选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而实现的。设计一种纬编机选针装置,它包括设置在下面的针床部分和在针床上作往复运动的机头部分;其中,针床部分在针床同一针槽内,从前至后同时排有无踵织针、导向针、工位针和提花针;其中织针在前针槽滑动面上滑动,其尾部有一缺口,与导向针的头端相配合成为一体;导向针的针尾在后针槽滑动面上滑动,导向针的片踵沉入针槽内,使织针退出工作位置;工位针位于导向针后端上部的针槽中,它的片踵可处于I、II、III三个位置,并受压板的控制,对应织针有成圈、集圈和不编织三种状态;提花针上设有若干个选针齿;机头部分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对称设计的移针导板、移圈起针三角、人字三角、接圈三角、集圈压块、接圈压块和不编织压块,2个成圈三角对称设置在所述人字三角的两边,2个起针三角对称设置在所述接圈三角的两边,2个导针板和2个推片压下三角对称设置在所述起针三角的两边,2个选针器、2个II位置选针三角、2个I位置选针三角和2个复位三角由外向内对称设置在所述不编织压块的下方;其中,接圈三角、起针三角、移针导板、导针板、不编织压块、I位置选针三角、II位置选针三角、复位三角固装在机头的三角底板上;移圈起针三角、人字三角活嵌于所述三角底板上的凹槽内,可垂直于三角底板上下移动;推片压下三角、集圈压块、接圈压块活嵌在所述三角底板上;成圈三角装配在所述三角底板上,可平行于三角底板上下移动;所述选针器设有若干档选针翻板,每档翻板对应一片选针齿,而每个选针翻板可作上下摆动。
纬编机的针床上设置有许多织针,在针床上作往复运动的机头上有若干选针器。选针器上有若干选针翻板,每档选针翻板相对应有一档选针齿,选针齿在针床上排列为“/”或“\”。选针器上的选针翻板通过对选针齿作用或不作用来达到选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纬编机选针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实现了单针选针的目的。


图1是纬编机针床的剖视图;图2是纬编机机头上三角的配置图;图3是选针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在针床20同一针槽内,同时排有无踵织针21、导向针27、工位针25和提花针26。其中织针21在前针槽滑动面D上滑动,其尾部有一缺口22,与导向针27的头端28相配合成为一体。导向针27的针尾在后针槽滑动面E上滑动,由于导向针27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它的针杆后部受到外力作用时,片踵23即沉入针槽内,从而使织针21退出工作位置。工位针25位于导向针27后端上部的针槽中,它的片踵24可处于I、II、III三个位置,并受压板F的控制,以达到织针21有成圈、集圈和不编织三种状态。提花针26上设有选针齿29,每组提花针上的选针齿29在针床20上排列为“/”或“\”。
参照图2,机头部分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对称设计的移针导板6、移圈起针三角4、人字三角1、接圈三角5、集圈压块9、接圈压块10和不编织压块11,2个成圈三角3对称设置在人字三角1的两边,2个起针三角2对称设置在接圈三角5的两边,2个导针板7和2个推片压下三角8对称设置在起针三角2的两边,2个选针器12、2个II位置选针三角14、2个I位置选针三角13和2个复位三角15由外向内对称设置在不编织压块11的后方。其中,人字三角1活嵌于机头的三角底板0上,起压针作用;起针三角2固装在三角底板0上,其作用是将织针21推到集圈位置或退圈位置;成圈三角3装配在三角底板0上,可以平行于三角底板0上下移动,移动位置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织物密度的松紧;移圈起针三角4活嵌于三角底板0的凹槽内,可垂直于三角底板0作上下运动,其作用是将织针21送到移圈位置上,使该织针上的线圈移到对面针床上的织针上;接圈三角5固装在三角底板0的凹槽内,其作用是将织针21上升进入接圈位置,把对面针床上相对应的织针21上的线圈接过来;移针导板6固装在三角底板0上,移圈时作用在织针的针踵上;导针板7固装在三角底板0上,其作用是把I位置的工位针压到II位置;推片压下三角8活嵌在三角底板0上,其作用是将II位置的工位针进一步压到III位置;集圈压块9活嵌在三角底板0上,其作用是使II位置的工位针在其范围内压进针槽内,使织针不能继续上升到成圈位置,只能沿集圈轨迹运动;接圈压块10活嵌在三角底板0上,其作用是使织针不能沿起针三角2上升,而沿接圈三角5运动;不编织压块11固装在三角底板0上,其作用是把III位置的工位针压进针槽,使相对应的织针不参加编织;I位置选针三角13固装在三角底板0上,可以将没有被压入的提花针所对应的工位针送入I位置;II位置选针三角14固装在三角底板0上,可以将没有被压入的提花针所对应的工位针送入II位置;复位三角15固装在三角底板0上,其作用是在选针之前,将提花针上的选针齿29全部推出针槽,准备选针;选针器12设有若干档选针翻板16,每档翻板对应一片选针齿29,而每个选针翻板可作上、下摆动。上摆,不压选针片;下摆,则压,被压入的选针片不沿I位置选针三角13或II位置选针三角14上升,反之则将工位针送入I位置或II位置。
所述机头的三角底板0上可以并列设置多个上述选针装置。图2示出一个机头上设置二个选针装置的情形。
下面详细描述选针装置的工作原理。
参照图2,C-C是机头的中心线。当机头由左向右运动时,提花针下端被复位三角15推出,提花针的选针齿29露出针床20表面,等待选针,如图3-1所示。图3-2、图3-3是对应于图1中B-B部位下面针床的剖视图,它表示选针开始。有选针、不选针两种状态,图3-2是不选针状态,图3-3是选针状态。织针在进入成圈系统前要进行二次选针,图3-4、图3-5是对应于图1中C-C部位下面针床的剖视图,它表示第一次选针结果。根据上述两种位置,被打入的提花针下片踵就不能沿II位置选针三角上升,如图3-4所示。而未被打入的提花针下片踵就能沿II位置选针三角上升,推动工位片上升到II位置,如图3-5所示。第二次选针原理同上,只是推动工位针上升到I位置,,两次都没被选上的工位针留在III位置上。
权利要求1.一种纬编机选针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在下面的针床部分和在针床上作往复运动的机头部分;针床部分在针床同一针槽内,从前至后同时排有无踵织针、导向针、工位针和提花针;其中织针在前针槽滑动面上滑动,其尾部有一缺口,与导向针的头端相配合成为一体;导向针的针尾在后针槽滑动面上滑动,导向针的片踵沉入针槽内,使织针退出工作位置;工位针位于导向针后端上部的针槽中,它的片踵可处于I、II、III三个位置,并受压板的控制,对应织针有成圈、集圈和不编织三种状态;提花针上设有若干个选针齿;机头部分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对称设计的移针导板、移圈起针三角、人字三角、接圈三角、集圈压块、接圈压块和不编织压块,2个成圈三角对称设置在所述人字三角的两边,2个起针三角对称设置在所述接圈三角的两边,2个导针板和2个推片压下三角对称设置在所述起针三角的两边,2个选针器、2个II位置选针三角、2个I位置选针三角和2个复位三角由外向内对称设置在所述不编织压块的下方;其中,接圈三角、起针三角、移针导板、导针板、不编织压块、I位置选针三角、II位置选针三角、复位三角固装在机头的三角底板上;移圈起针三角、人字三角活嵌于所述三角底板上的凹槽内,可垂直于三角底板上下移动;推片压下三角、集圈压块、接圈压块活嵌在所述三角底板上;成圈三角装配在所述三角底板上,可平行于三角底板上下移动;所述选针器设有若干档选针翻板,每档翻板对应一片选针齿,而每个选针翻板可作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编机选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头上并列设置多个上述选针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纬编机选针装置。它包括针床部分和在针床上作往复运动的机头部分;针床部分在针床同一针槽内,从前至后同时排有无踵织针、导向针、工位针和提花针;机头部分从前至后依次包括移针导板、移圈起针三角、人字三角、接圈三角、集圈压块、接圈压块和不编织压块,2个成圈三角对称设置在人字三角的两边,2个起针三角对称设置在接圈三角的两边,2个导针板和2个推片压下三角对称设置在起针三角的两边,2个选针器、2个II位置选针三角、2个I位置选针三角和2个复位三角由外向内对称设置在不编织压块的下方。本装置实现了单针选针的目的。
文档编号D04B15/70GK2732784SQ20042008896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7日
发明者陈济民, 尚光强, 王彦江 申请人:北京北方天鸟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