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4137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绒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以地组织部与绒头部所构成的绒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有关于绒头部表面具有缓变梯度部的富有高级感的绒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以车内装饰材料、室内用材、衣料等领域为中心的绒头织物被使用的。近年来,该绒头织物中又以织物表面具有立体样式的作为富有高级感的绒头织物被特别瞩目。作为形成此立体样式的方法公知有物理方式形成凹凸的方法与化学方式形成凹凸的方法。
作为物理方式形成凹凸的方法公知有高温加热下的雕花辊的接触压力实现的赋形(如压纹加工、缎光加工等),但是,为插入织物于重加压下的加热辊间,有手感变硬或织物变扁平很严重这些问题,还有通过热辊产生金属光泽和发生热变色的问题。
又,作为化学方式形成凹凸的方法如以氢氧化钠为主的碱性剂等印花后,溶解该印花部分而形成凹凸差(阶梯状的台阶高差)的方法(如专利文献1),以无机或有机溶剂作为纤维收缩剂使用,将该纤维收缩剂喷于绒头织物,收缩绒头纱线,形成高反差凹凸样式的方法(如专利文献2)。但是,这些阶梯状的凹凸高差或具高反差凹凸样式的绒头织物无法满足高级感的要求。另外,向绒头织物喷涂纤维收缩剂的方法中,通常纤维收缩剂为高粘度,因此,有喷嘴部堵塞或必须使用电脑控制的特殊喷涂装置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公平2-3507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98863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有高级感的绒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该目的可通过本发明绒头织物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达成。
本发明的绒头织物是由具有包含有机纤维纱线的针织或机织组织的地组织部与包含聚酯系纤维的绒头部所构成的绒头织物,其特征在于,在该绒头部的1个以上的局部区域中,渐减绒头部的高度后,由此以0.5至10度的倾斜角度形成梯度部。
其中,该绒头部中含有亮度或色相、或者亮度及色相方面互异的2种以上的绒头纱线,沿着梯度部的梯度渐渐变化色彩为优选。
又,该梯度部中,最大绒头部高度与最小绒头部高度的深度差为0.6-1.0mm范围内为优选。
且,于绒头部形成多个梯度部,通过这些多个梯度部付与样式为优选。
本发明绒头织物中,上述梯度部最大绒头部高度侧40%区域中,面积0.05mm2以上的微细凹部个数以120个/cm2以下为优选。
进一步地,该最大绒头部高度侧40%区域中,面积0.05mm2以上的微细凹部总面积为该40%区域总面积的20%以下为优选。
本发明绒头织物以进行着色印刷为优选。
本发明绒头织物,以化学式蚀刻法部分去除以具有包含有机纤维纱线的针织或机织组织的地组织部与包含聚酯系纤维的绒头部所构成的绒头织物的绒头部,通过渐减绒头部的高度,形成具有0.5-10度倾斜角度的梯度部,可以通过以此为特征的绒头织物的制造方法制得。
此时,在化学式蚀刻法进行部分去除前的绒头部中含有2种以上相互不同绒头纱线高度的绒头纱线,且这些绒头纱线于亮度或色相、或于亮度及色相方面互为相异为优选。
又,以化学式蚀刻法部分去除绒头部时,使用具有渐增蚀刻处理液吐出孔的孔径的部分的旋转网为优选。
此时,使用2-5个旋转网,连续重叠而进行化学式蚀刻处理为优选。


图1是表示本发明绒头织物中在绒头部形成梯度部1的方案的模式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绒头织物中另一方案的模式说明图。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绒头织物中在绒头部形成无梯度台阶高差的方案的模式说明图。
图4是为说明本发明绒头织物中绒头部的绒头部高度L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绒头织物中,可通过多个梯度部形成的样式的一例。
发明实施的最佳形态本发明绒头织物是由(A)具有包含有机纤维纱线的针织或机织组织的地组织部与(B)包含聚酯系纤维的绒头部所成,该绒头部是机织入或针织入该地组织部,由该地组织部在至少1面侧延伸出的多个绒头纱线(割绒)所成的。
该绒头部是以包含聚酯纤维的绒头纱线所构成的。构成绒头部的绒头纱线可为1种,亦可为2种以上。且,绒头纱线做成2种以上时,绒头纱线高度、亮度、色相等均可互为不同。该绒头纱线可为一般付与卷曲的卷曲绒头纱线,亦可为非卷曲绒头纱线。更可以卷曲绒头纱线与非卷曲绒头纱线构成绒头部。绒头部中含有卷曲绒头纱线时,提升绒头纱线的耐倒伏性,因此优选。又,作为附与卷曲的方法如假捻卷曲加工法、空气喷射加工法、压缩卷曲法等。
形成该绒头纱线的聚酯树脂是由二羧酸成份与二醇成份所制造。作为二羧酸成份以主要使用对苯二甲酸为优选,作为二醇成份以主要使用1种以上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及丁二醇的亚烷基二醇为优选。又,聚酯树脂中亦可含有该二羧酸成份及二醇成份以外的第3成份。作为该第3成份可使用1种以上以下物质阳离子染料可染性阴离子成份,如钠磺基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以外的二羧酸,如间苯二甲酸、萘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及亚烷基二醇以外的二醇化合物,如二甘醇、聚乙二醇、双酚A、双酚砜。
该聚酯树脂中,必要时亦可含有1种以上的消光剂(二氧化钛)、微细孔形成剂(有机磺酸金属盐)、抗着色剂、热稳定剂、阻燃剂(三氧化二锑)、萤光增白剂、着色颜料、静电防止剂(磺酸金属盐)、吸湿剂(聚烯化氧二醇)、抗菌剂、其他无机粒子。
聚酯纤维的单纤维纤度(支)、或其1种以上所成的绒头部形成用纱线的总纤度(支)等并未受限,一般单纤维纤度为0.5-5dtex,绒头部形成用纱线的总纤度为30-300dtex为优选。当单纤维纤度未达0.1dtex时,则取得抗倒伏性将不足,且,取得绒头部的触感太过柔软,反之,超出10dtex则取得绒头部触感将太硬。当绒头部形成用纱线的总纤度未达30dtex时,或超出300dtex,则产生降低卷曲加工或与其他纱线的混纤等纱线加工时或者机织或针织时的操作性的不良情况。单纤维的截面形状未受限定,除一般的圆形截面之外,亦可为三角形、扁平形、带劲缩的扁平形、十字形、六角形、或之中空形的截面形状。又,绒头部形成用纱线亦可为2种以上构成纱线所成的复合丝,此时,构成纱线的聚酯树脂互为不同,或通过混入着色剂而做成不同色彩或不同染色性均可。
本发明绒头织物中,如图1示意性地显示,于绒头部1个以上局部区域中渐减绒头部高度L而形成梯度部1。该梯度部通过使构成绒头部的聚酯系绒头纱线端部如后述以化学式蚀刻法去除而获得。通过于绒头部形成梯度部,绒头部高度高则看上去颜色浅,反之,绒头部高度低则呈现阴影,颜色变深,而且沿梯度由浅色至深色渐变的浓淡变化,因此,可取得高级感。
其中,该梯度部的倾斜角度A必须为0.5-10度(较佳为1-3度)的范围。该倾斜角度A若为大于10度的锐角时,则由浅色转为深色时亮度变化剧烈,因此,恐无法取得充分高级感。反之,该倾斜角度低于0.5度则将无法充分变化亮度,恐仍无法取得充足的高级感。又,如图3示意性地显示,于绒头部形成具有无梯度台阶高差的凹凸时,仍未能取得高级感,为不理想。
此时,如图2示意性地显示,该绒头部包含亮度或色相、或亮度及色相互为相异的2种以上绒头纱线,沿着梯度渐渐变化色彩,取得特别优异的高级感,故优选。
又,该梯度部中,梯度部的最大绒头部高度与最小绒头部高度的深度差H为0.6-1.0mm,则可取得充分的高级感,为优选。且,绒头部的最大绒头部高度L为1-5mm(更佳为1.5-3mm),可取得充分高级感,为优选。另外,绒头纱线相对地组织部倾斜(未达90度)时,绒头部的绒头部高度L如图4所示为测定垂直距离时的值。
该梯度部中,梯度部表面(倾斜表面)上微细凹凸少为优选。梯度部表面的微细凹凸少,且光滑时,则沿着梯度由浅色(最大绒头高度侧)转为深色(最小绒头高度侧)时亮度变化缓慢,因此,可取得充分的高级感。作为该微细凹凸少的标准,于梯度部的最大高度侧40%区域中,面积0.05mm2以上的微细凹部的个数以120个/cm2以下(更佳为10-100个/cm2)为优选。特别是,该凹部总面积相对该40%区域的总面积为20%以下(更佳为2-10%)更为理想。如此微细凹部少且光滑的梯度如后记可通过多个旋转网先后重复蚀刻处理而取得。另外,所谓梯度部的最大高度侧40%区域,是指图1中相当于0.4W的区域的梯度部表面积。
又,于绒头部多个局部区域中形成梯度部,通过这些多个梯度部形成图样,更增加高级感,更为理想。作为该图样,如图5所示的正方形(各边长为1-3cm左右为适当)呈平面连续的图样、水珠图样、格子图样、相间方格图样等例。另外,图5中浅色部中绒头部高度高,而深色部中绒头高度低。
本发明绒头织物的针织或机织组织并未限定,例如为使经纱绒头机织物、纬纱绒头机织物、沉降绒头针织物、罗塞尔绒头针织物、经编绒头针织物等毛圈绒头切割而获得的割绒织物。
本发明绒头织物中,对地组织部所使用的纱线种类、纤维种类、单丝纤度、总纤度并未特别限定,可使用一般绒头织物所使用的有机纤维纱线。作为该有机纤维纱线包括棉、羊毛、麻、粘胶、人造丝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聚烯烃纤维、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等。通常,本发明绒头织物的地组织部用纱线以选自聚酯复丝纱线为优选,借此可获得具良好触感与染色性的地组织部。
本发明绒头织物的绒头部中绒头纱线的分布以34000-220000dtex/cm2范围内为优选。此绒头纱线密度若未达34000dtex/cm2,则于蚀刻处理时,绒头部中的绒头纱线容易倒伏,恐出现蚀刻作用呈不稳定的问题。反之,超出220000dtex/cm2则蚀刻处理时,恐造成碱处理液向绒头部的渗透性不良,无法进行满意的蚀刻处理。
本发明绒头织物例如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制造。
首先,将具有包含上述有机纤维纱线的针织或机织组织的地组织部与包含上述聚酯系纤维的毛圈绒头部所构成的绒头织物进行针织或机织后,通过一般方法切割该织物的毛圈绒头,做成绒头织物。
此时,构成绒头部的绒头纱线可为一种、或含有互为不同绒头纱线高度的2种以上绒头纱线,且,这些绒头纱线其亮度或色相、或亮度及色相方面互为相异为优选。如此,于绒头部中含不同绒头高度与色彩的多种绒头纱线,形成梯度部时,沿着梯度部的梯度其色彩缓缓变化,因此可取得特别理想的高级感。例如,未着色(白色)且绒头纱线高度高的绒头纱线与着色且绒头纱线高度低的绒头纱线构成绒头部,通过蚀刻处理,形成梯度部,其绒头部高度高的地方呈现白色,反之,绒头部高度低的地方呈现有色,且沿着梯度由白色向有色缓缓变化色彩,因而可取得高级感。又,具有处于绒头纱线高度高的绒头纱线与绒头纱线高度低的绒头纱线之间的绒头纱线高度的绒头纱线被包含,同时,具有中间绒头纱线高度的绒头纱线被着色为其他颜色,则可取得多样的色彩变化,可更提升高级感。
又,做成不同绒头纱线高度的方法,比如于针织或机织绒头织物时,作为绒头纱线用纱线,使用不同沸水收缩率的2种以上的纱线,形成绒头部之后,进行热处理的方法,或作为绒头纱线用纱线,使用同时合股非卷曲纱线与卷曲纱线而混纤的混纤纱而形成绒头部之后,形成卷曲的方法等例。
接着,于该绒头织物的绒头部,以化学蚀刻法部分去除后,渐减绒头部的高度,形成具有0.5-10度倾斜角度的梯度部,由此容易制造本发明的绒头织物。
其中,以化学蚀刻法部分去除绒头部时,以使用蚀刻处理液吐出孔的孔径具渐增部分的旋转网为优选。该旋转网表面上穿有大量蚀刻处理液吐出孔,且至少该吐出孔的孔径有渐增部分。由具大孔径的吐出孔吐出大量蚀刻处理液,因此,绒头部被深度蚀刻,绒头部高度变低。反之,由具有小孔径的吐出孔吐出少量蚀刻处理液,因此,绒头部被浅度蚀刻。其结果,于该绒头部1个以上的局部区域中可形成梯度。
又,通过蚀刻于绒头部形成图样时,针对此,该旋转网上必须呈图样状配置吐出孔。例如,在绒头部上形成如图4所示的正方形按平面方式连续的图样时,必须按与此相应的图样配置吐出孔。
作为该旋转网的个数以2-5个为优选。于第1个旋转网所形成的梯度上使用第2个及以后的旋转网,进一步重复进行蚀刻处理,由此取得如上述微细凹凸少且滑顺的梯度。另外,作为旋转网的个数以5个即足够,若为6个以上则恐提高成本。
作为该旋转网的吐出孔配置密度,以经纬均为50-90列/2.54cm左右为适当。又,由旋转网的吐出量以15-25cm3/m2的范围为优选。当该吐出量多出25cm3/m2,则碱处理剂的碱处理液恐造成堵塞网孔。反之,该吐出量若少于15cm3/m2,则碱处理液恐附着于绒头部而易出现不均匀。
该多个旋转网中,吐出孔的孔数和/或配置可为相同亦可为相异。如,以第1个旋转网于绒头部形成梯度后,对于第2个旋转网,亦可变更第2个旋转网的吐出孔的孔数和/或配置,从而可以仅重叠该梯度部的最小高度侧进行蚀刻处理。同样地,对于第3个及以后的旋转网,也可以改变吐出孔的孔数和/或配置,从而可以仅重叠梯度部的最小高度一侧而进行蚀刻处理。
作为该碱处理剂的种类并未特别限定,例如可应用30-70重量%的30%液体碱苛性钠、与70-30重量%的固形分为15%的蚀刻用原糊(例如安达染料(株)制,Seruparu 587)所成的粘度400-800泊的印刷糊为适宜。
该获得的绒头织物亦可施行公知的着色印刷(如特开2000-345483号所揭示的喷墨式印刷)、常规染色整理加工。还可附加应用常规防水加工、付与紫外线遮蔽或抗菌剂、除臭剂、防虫剂、发光剂、逆向反射剂、负离子产生剂等功能的各种加工。
实施例以下详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但是本发明并未受限于此。另外,实施例中各测定项目是依下记方法进行测定的。
沸水收缩率使用周长1.125m的检尺器,将试样进行10圈采样,制作绞纱,将该绞纺挂于刻度板的挂钉后,于下部吊上绞纱总重重的1/30的荷重,读取处理前的绞纱长度L1。接着去除荷重,将绞纱置入木棉袋中,于沸水中浸渍30分钟。之后取出绞纱,以滤纸去水分,风干24小时,然后再挂于刻度板的挂钉,于下部吊上与上述相同的荷重,读取处理后的绞纱长度L2。沸水收缩率(BWS)通过下式算出。其中,n数为5,算出其平均值。
BWS(%)=(L1-L2)/L1×100卷曲率利用周长1.125m的检尺器,制成总纤度3333dtex的绞纱,该绞纱挂于刻度板的挂钉,于下部吊挂6g的初荷重与600g的荷重,读取绞纱长度L0后,迅速去除荷重,同时从刻度板取下,于沸水中浸渍30分钟,进行卷曲处理。之后取出绞纱,以滤纸去水分,风干24小时,之后再吊于刻度板,付与上述荷重,读取1分钟后的绞纱长度L1,接着迅速去除此荷重,读取1分钟后的绞纱长度L2。卷曲率通过下式算出。另外,n数为5,算出其平均值。
卷曲率(%)=(L1-L2)/L0×100倾斜角度A相对织物的长方向沿纵及横方向裁切长度5cm×5cm的正方形试样,利用キ一エンス(株)制数字式显微镜VHX,测定由绒头部最顶部向被碱处理的最下部的倾斜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A(度)。另外,n数为5,求其平均值。
深度差H相对织物长方向沿纵及横方向裁切长度5cm×5cm的正方形试样,利用キ一エンス(株)制数字式显微镜VHX,测定由绒头部最顶部至被碱处理的最下部的深度H(mm)。另外,n数为5,求其平均值。
梯度部长度W相对织物长方向沿纵及横方向裁切长度5cm×5cm的正方形试样,利用キ一エンス(株)制数字式显微镜VHX,测定如图1所示的梯度部长度W(mm)。另外,n数为5,求其平均值。
(6)梯度部单位面积的凹部个数及凹部比率利用明石Beam T echnology(株)制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X-40,测定梯度部分最大高度侧40%区域中面积0.05mm2以上的凹部个数(个/cm2)作为凹部个数。又,通过下式算出凹部比率(%)。另外,n数为5,求其平均值。
凹部比率(%)=(面积0.05mm2以上的凹部的总面积)/(梯度部分最大高度侧40%区域的面积)×100高级感通过3个试验人依以下4级分类评定高级感。
5级高级感特别理想。
4级高级感理想。
3级高级感还好。
2级高级感稍嫌不足。
1级高级感不良。
将利用公知的交缠喷嘴将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纱线(纱线支数56dtex/24根、沸水收缩率10%、帝人纤维(株)制)与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假捻卷曲加工纱线(纱线支数84dtex/72根、卷曲率25%、帝人纤维(株)制)进行空气混纤得到的聚酯混纤纱线(纱线支数140dtex/96根)作为绒头织物的绒头纱线用纱线使用,另外,作为地组织形成用纱线使用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纱线(纱线支数56dtex/24根、帝人纤维(株)制),将这些单丝纱线供入28号经编机(カ一ルマイヤ一公司制)的所有中,以下述针织组织针织成针织密度69纬/2.54cm、28经/2.54cm的绒头针织物。
地组织半倒针组织(背面23/10、正面10/12的针织方式)将取得到的针织物以(株)日阪制作所制液流染色机进行130℃×30分钟的染色。染色后,进行常规加工(full cut起绒→剪绒→劈丝→剪绒→预定形),得到具割绒(绒头长度2mm)的针织密度64纬/2.54cm、35经/2.54cm的绒头织物(绒头纱线密度为97217dtex/cm2)。
该割绒织物中,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纱线形成绒头纱线高度高的绒头丝,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假捻卷曲加工纱线形成绒头纱线高度低的绒头纱线。
另外,准备54重量%的30%液体碱荷性钠与46重量%的固形分为15%的蚀刻用原糊(如安达染料(株)制セルパ一ル587)所成的粘度600泊的碱处理剂。
接着使用3个具下记吐出孔且吐出量为20.0cm3/m2的旋转网(高木雕刻(株)制),按图5(深色部被深度蚀刻)所示的图案状在上述绒头织物的绒头部上形成梯度部。此时,3个旋转网的蚀刻部位重叠。另外,绒头部所形成的该图案中,作为基本单元的正方形的单边长度为1cm。
(吐出孔)配置密度经纬均为70列/2.54cm对应图5所示图样进行吐出孔的分布(对应最深色部的位置被分配为最大孔径的吐出孔,朝向浅色部渐渐分配小孔径的吐出孔,最浅色部相应的位置无孔)吐出孔的形状直径0.068mm使该织物于温度130℃、时间5分钟进行干热干燥后,以温度165℃、时间8分钟进行高温蒸汽体处理,进行热水洗、水洗,以化学蚀刻法部分去除绒头部,得到于绒头部形成多个梯度部的绒头织物。
该绒头织物中,梯度部的倾斜角度为2度、深度差H为0.8mm、梯度部长度W为10mm。又,梯度部分最大高度侧40%区域中,单位面积的凹部个数为90个/cm2、凹部比率为2%,梯度部表面微细凹凸少且平滑。而且沿着梯度部的梯度,绒头部高度高的部位呈浅色,另外,绒头部高度低的部位呈阴影而呈现深色,且沿着梯度,由浅色渐渐浓淡变化成深色,因此具理想高级感(4级)。
实施例2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纱线(纱线支数56dtex/72根、帝人纤维(株)制)于加热器长度2m、热处理温度200℃、热处理速度500m/min、超喂率5%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取得沸水收缩率3%的非卷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纱线。
另外,通过黑色颜料进行树脂着色,取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假捻卷曲加工纱线(纱线支数84dtex/36根、卷曲率25%、帝人纤维(株)制)。
另外地,使阳离子染料可染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帝人纤维(株)制)进行熔融纺丝,以3500m/分钟的卷取速度进行卷取,将阳离子染料可染性的部分取向未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纱线于延伸装置温度65℃的第1辊与温度75℃的第2辊间,不进行热定形,以延伸倍率为1.4倍下进行延伸,取得沸水收缩率45%的非卷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纱线(纱线支数56dtex/24根)。
接着,使用公知的交缠喷嘴将这些3种纱线进行空气混纤,将得到的聚酯混纤纱线(纱线支数205dtex/132根)做为绒头织物的绒头纱线用纱线使用,另外,作为地组织形成用纱线使用一般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纱线(纱线支数167dtex/48根、沸水收缩率10%、帝人纤维(株)制),使这些单丝纱线供于具备28号pole沉降片的经编机(カ一ルマイヤ一公司制)的所有的中,以下记针织组织针织成针织密度66纬/2.54cm、28经/2.54cm的绒头针织物。
组织背面10/12、正面10/01将取得的毛圈绒头织物供于机(日机(株)制),剪掉毛圈绒头顶端部分0.2mm,形成割绒。将此割绒织物供于干热定形机,于开幅状态下,进行温度180℃、时间45秒的热处理,使割绒中的非卷曲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纱线进行稳定化,使通过颜料进行树脂着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假捻卷曲加工纱线充分形成卷曲,且使非卷曲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纱线充分热收缩。
该割绒织物中,以非卷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纱线形成绒头高度最高的绒头纱线2,以非卷曲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纱线形成绒头高度最低的绒头丝4,以通过颜料进行树脂着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假捻卷曲加工纱线形成绒头纱线高度中等的绒头纱线3。
对取得的割绒织物以(株)日阪制作所制液流染色机使用阳离子染料(蓝色)进行130℃×30分钟的染色。染色后,进行干燥,预定形,取得具有割绒(绒头纱线高度2mm)的针织密度68纬/2.54cm、30经/2.54cm的绒头织物(绒头纱线密度为129,642dtex/cm2)。对取得的绒头织物,与实施例1同法使用碱处理剂,同法进行加工。
于该绒头织物中如图2模式所示地形成梯度部,梯度部的梯度角度A为2度、深度差H为0.8mm、梯度部长度W为10mm。又,于梯度部分最大高度侧40%区域中,单位面积的凹部个数为100个/cm2、凹部比率为5%、梯度部表面微细凹凸少且平滑。进一步地,沿着梯度部的梯度,绒头部高度最高处呈现白色间黑色,而绒头部高度的最低处呈黑色与蓝色的混杂色,富有理想的高级感(5级)。
实施例3除实施例2中使旋转网个数变更为2个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以化学蚀刻法部分去除绒头部,取得于绒头部形成梯度的绒头织物。
该绒头织物中,梯度部的梯度角度A为2度、深度差H为0.8mm、梯度部长度W为10mm,梯度部分的最大高度侧40%区域中,单位面积的凹部个数为120个/cm2、凹部比率20%、梯度部表面微细凹凸少,具理想的高级感(4级)。
实施例4实施例2取得的绒头织物通过通常喷墨法进行着色印刷。施以着色印刷的该织物随视角不同而呈现出深度,且为具密致梯度差的外观,为优良。
实施例5将实施例1中旋转网的吐出量变更为26.3cm3/m2,且变更旋转网的个数为1个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以化学蚀刻法部分去除绒头部,取得于绒头部形成微细凹凸多的梯度的绒头织物。
该绒头织物中,梯度部的梯度角度A为2度、深度差H为0.8mm、梯度部长度W为10mm。又,于梯度部分最大高度侧40%区域中,单位面积的凹部个数为150个/cm2、凹部比率为25%,梯度部表面出现微细凹凸,其高级感尚可(3级)。
产业上可利用性本发明绒头织物于绒头部表面具有适度梯度部,富有高级感,因此,可适用于车内装饰材料、室内用材料、衣料等领域,具高度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绒头织物,是由具有包含有机纤维纱线的针织或机织组织的地组织部与包含聚酯系纤维的绒头部所构成的绒头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绒头部的1个以上的局部区域中,通过渐减绒头部的高度,以0.5-10度的倾斜角度形成梯度部。
2.如权利要求1的绒头织物,其中该绒头部含有在亮度或色相、或亮度及色相方面互为不同的2种以上的绒头纱线,沿着梯度部的梯度其色彩渐渐变化。
3.如权利要求1的绒头织物,其中该梯度部中其最大绒头部高度与最小绒头部高度的深度差为0.6-1.0mm。
4.如权利要求1的绒头织物,其中该绒头织物通过多个梯度部形成图案。
5.如权利要求1的绒头织物,其中该梯度部最大绒头部高度侧40%区域中,面积0.05mm2以上的微细凹部个数为120个/cm2以下。
6.如权利要求5的绒头织物,其中该梯度部最大绒头部高度侧40%区域中,面积0.05mm2以上的微细凹部的总面积为该40%区域总面积的20%以下。
7.如权利要求1的绒头织物,其中该绒头织物进行着色印刷。
8.一种绒头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包含有机纤维纱线的针织或机织组织的地组织部与包含聚酯系纤维的绒头部所构成的绒头织物的绒头部以化学蚀刻法进行部分去除,使绒头部的高度渐减,由此形成具有0.5-10度倾斜角度的梯度部。
9.如权利要求8的绒头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用在化学蚀刻法部分去除前的绒头部中含有绒头纱线高度彼此不同的2种以上的绒头纱线,且这些绒头线在亮度或色相、或亮度及色相方面互为不同。
10.如权利要求8的绒头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以化学蚀刻法部分去除绒头部时,使用具有渐增蚀刻处理液吐出孔的孔径的部分的旋转网。
11.如权利要求10的绒头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2-5个旋转网连续重叠地进行化学蚀刻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具有包含有机纤维纱线的针织或机织组织的地组织部与包含聚酯系纤维的绒头部构成的绒头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绒头部的1个以上的局部区域中,通过渐减绒头部的高度,以0.5至10度的倾斜角度形成梯度部。
文档编号D04B21/00GK1914369SQ20048004163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6日
发明者袋忠之, 林宏和 申请人: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