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麻混纺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0208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仿麻混纺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生产中的纺纱工程,特别是仿麻混纺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麻织物以优良,重量较轻,好洗耐用,凉爽吸汗,适合作夏季服装,从而使麻织物体现出挺刮的外观、透气、抗皱和保形性优良的服用风格,因此,麻织物被公认为最理想的夏季服装面料之一。但因为麻织物印染困难,生产难度大,成本高,较难作为其他季节的服装面料,因此,用化纤纺织仿麻纱线是近年来纺织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运用异形粗旦聚酯纤维截面具有亚麻特征与其他纤维优化组合纺制混纺纱线,使其织成的面料呈现出亚麻织物的手感和竹节的风格,克服了麻织物印染困难,生产难度大,成本高,较难作为其他季节的服装面料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麻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纱线中由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大有光涤纶纤维、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粘胶短纤维组成,其质量比为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 4-10%,大有光涤纶纤维 6-10%,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 60-70%,粘胶短纤维 15-25%。
一种上述仿麻混纺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制条分别制备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和大有光涤纶纤的复合须条、粘胶纤维和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分别单独成条;2)头道并条将1-2条粘胶纤维和的单成分纤维须条与6-7条高温阳离子涤纶的单成分纤维须条混并成头道并条,混并时粘胶纤维须条间隔于高温阳离子涤纶须条中间;3)二道并条将6条头道并条与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和大有光涤纶纤的复合须条并成二道并条;4)粗纺将二道并条加捻纺制成粗纱,其捻度为55-75;5)成纱将粗纱加捻纺制成纱,其捻度为85-105。
按上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条步骤中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和大有光涤纶纤为人工拌和,其比例为7∶8;梳棉时放大盖板隔距和小漏底。
本发明提供的混纺纱线,可纺制11.9-16.5tex的高支纱线,使其织成的面料呈现出亚麻织物的手感和竹节的风格,染色性能好,布面效果奇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面实施例将本发明的仿麻混纺纱线及其制造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纺制纱线支数为11.9tex纺制步骤如下1.原料(1)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 13.32dtex×38mm(2)大有光涤纶纤维 1.33dtex×38mm(3)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 1.67dtex×38mm(4)粘胶纤维1.67dtex×38mm2.制造方法1)制条分别制备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和大有光涤纶纤的复合须条、粘胶纤维和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二种单成分纤维须条;(1)清花将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和大有光涤纶纤维按7/8混和比用手工拌和后混合成卷,粘胶纤维、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分别单独成卷;(2)梳棉由于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疵点多,放大盖板隔距和小漏底为2/8,将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和大有光涤纶纤维梳理成复合须条A;粘胶纤维按常规梳理成化纤复合须条B;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按常规梳理成化纤复合须条C。
2)头道并条将单条粘胶纤维、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混并成头道并条,排列顺序为B、C、C、C、C、B、C、C、C、C;3)二道并条将复合须条A与6条头道并条再次混并成二道并条;4)粗纺将二道并条加捻纺制成粗纱,其捻度为65;5)成纱将粗纱加捻纺制成纱,其捻度为100;6)络筒络筒速度为800vpm。
3.成纱质量比为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 7%大有光涤纶纤维 8%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 65%粘胶纤维 20%本发明提供的混纺纱线,由于采用多种不同粗细、不同染色性能的化学纤维组合,使其织成的面料呈现出亚麻织物的手感和竹节的风格,染色性能好,布面效果奇特,能作为其他季节的仿麻服装面料。
权利要求
1.一种仿麻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纱线由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大有光涤纶纤维、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粘胶短纤维组成,其质量比为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4-10%,大有光涤纶纤维6-10%,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60-70%,粘胶短纤维15-25%。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麻混纺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制条分别制备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和大有光涤纶纤维的复合须条、粘胶纤维和高温阳离子涤纶纤维分别单独成条;(2)头道并条将1-2条粘胶纤维和的单成分纤维须条与6-7条高温阳离子涤纶的单成分纤维须条混并成头道并条,混并时粘胶纤维须条间隔于高温阳离子涤纶须条中间;(3)二道并条将6条头道并条与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和大有光涤纶纤的复合须条并成二道并条;(4)粗纺将二道并条加捻纺制成粗纱,其捻度为55-75;(5)成纱将粗纱加捻纺制成纱,其捻度为85-105;(6)络筒络筒速度为800-850vpm。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条步骤中异形哑铃形粗旦聚酯纤维和大有光涤纶纤为人工拌和,其比例为7∶8;梳棉时放大盖板隔距和小漏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生产中的纺纱工程,特别是仿麻混纺纱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运用异形粗旦聚酯纤维截面具有亚麻特征与其他纤维优化组合纺制混纺纱线,克服了麻织物印染困难,生产难度大,成本高,较难作为其他季节的服装面料的缺陷;由于采用多种不同粗细、不同染色性能的化学纤维组合,使其织成的面料呈现出亚麻织物的手感和竹节的风格,染色性能好,布面效果奇特。
文档编号D02G3/04GK1944730SQ20051003031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8日
发明者李恩生, 夏龙全 申请人:上海日舒棉纺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