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陶瓷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0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远红外陶瓷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红外陶瓷织物,具体为远红外陶瓷棉麻织物。
背景技术
远红外保健织物是近来新兴的一种功能纺织品,它具有保暖升温、保健等功能。当人们穿着和使用这种织物时,可以吸收太阳光等的远红外线并转换成热能,也可将人体的热量反射而获得保暖效果,这种远红外线放射性物质在人体体温的作用下,能高效率地放射出波长为8~14μm的远红外线,除可用作保温材料外,还具有抑菌、防臭,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是理想的保暖健身纺织品。远红外陶瓷粉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陶瓷材料,其材料由几种物质混合,目前常用的有Al(铝)、Mg(镁)、Ca(钙)、Gr(铬)、Ni(镍)、Fe(铁)、Zr(锆)、Ti(钛)、Si(硅)等的氧化物及多种碳化物、氟化物、氮化物等,通过工艺配方制作而成。
国内外早期报道的促使陶瓷粉与纺织品结合成为远红外织物的技术工艺路线有两种一是在后整理过程中进行,用远红外陶瓷微粉、粘合剂和助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后整理剂,然后对织物进行涂层和浸轧,使后整理剂均匀地涂布于纤维或织物上,经干燥、热处理,使远红外陶瓷微粉附着于织物的纱线之间以及纱线的纤维之间;二是采用共混纺丝法,把远红外陶瓷微粉均匀地添加到纺丝原液中,纺出含有远红外陶瓷微粉的高聚物纤维,所用纤维基材有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丙烯醇类、聚丙烯腈和粘胶纤维等。两者比较,采用后整理方法加工远红外织物具有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流程短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手感偏硬,以及牢度等方面问题。
专利号为CN91100560.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远红外陶瓷织物”,其在织物基料上涂以由远红外陶瓷粉和粘合剂混合而成的远红外陶瓷涂料,可使所涂织物具有一定保健作用。专利号为CN92111468.0的专利也公开了一种“远红外陶瓷织物”,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织物基料上涂远红外陶瓷粉和粘结剂混合成的涂料,该种方法所涂远红外陶瓷粉可以附着在织物上,但上述方法由于都是普通涂敷结合,陶瓷粉对织物的附着率低,在穿着的舒适性和耐洗涤方面较差,使用过程中透气、吸湿及舒适性不好,织物产品不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远红外陶瓷织物存在的陶瓷粉对织物的附着率低,舒适性和耐洗涤方面较差,使用过程中透气、吸湿及舒适性一般,织物产品不耐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远红外陶瓷织物的制造方法,具体为远红外陶瓷棉麻织物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按重量比将6%的远红外陶瓷微粉(波长为8~15μm)、1.2%的分散剂(季铵盐缩聚物)、1%的粘合剂(丙稀酸系)、1.2%的柔软剂(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和90.3%的水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温度110℃~120℃;蒸汽压力0.15Mpa的条件下持续搅拌30min进行溶解和调煮成均匀的远红外整理工作液,用喷轧机械设备将含有陶瓷粉的远红外整理工作液均匀喷涂到以棉或纯生物脱胶的苎麻纤维为原料的织物上,采用预烘脱水、焙烘定型工艺,得到远红外陶瓷棉麻织物。
远红外整理工作液具有很好的均匀和稳定性是陶瓷整理的前提,而其中的分散剂对工作液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现有技术是将远红外陶瓷粉与织物单纯物理作用结合,通过膨化织物等措施使陶瓷粉镶嵌到织物内,本发明用季铵盐缩聚物作为工作液的分散剂,使SiO2形成一种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即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可水解成羟基,与纤维上的-OH脱水缩合形成共价键结合,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的薄膜,大大的提高了陶瓷粉对织物的附着率,增加织物产品耐用性。
苎麻纤维的表面结构受脱胶方法的影响很大,生物脱胶保留苎麻纤维固有形态、结构,纤维细胞壁的微纤维排列存在大量交叉扭曲现象,而化学脱胶使纤维素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纤维细胞壁的微纤维几乎是平行排列。本发明采用纯生物脱胶的苎麻纤维为原料的织物,增加了陶瓷粉的固着度,可纺性能高,经远红外整理后,使织物增加了保暖性和抗菌作用,舒适性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所述远红外陶瓷织物,以棉麻类纤维织物为原料进行远红外整理,拓宽了棉麻纤维的使用范围,大大提高了陶瓷粉对织物的附着率,其远红外发射率可达85%以上,该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加工质量好、环境污染轻等优点,其产品耐用、舒适、透气、抑菌,还能抗紫外线和防静电,保暖与保健作用显著。
对该方法生产的远红外陶瓷棉麻织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远红外织物与太空棉的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技术指标耐用性(强度)、舒适性(透气、连涯)、耐洗性等成倍提高,部分指标高出几十倍。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重量比将6%的远红外陶瓷微粉(波长为8~15μm)、1.2%的分散剂(季铵盐缩聚物)、1%的粘合剂(丙稀酸系)、1.2%的柔软剂(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和90.3%的水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温度110℃~120℃;蒸汽压力0.15Mpa的条件下持续搅拌30min进行溶解和调煮成均匀的远红外整理工作液。
用喷轧机械设备将含有陶瓷粉的远红外整理工作液均匀喷涂到以棉或纯生物脱胶的苎麻纤维为原料的织物上,工艺温度为室温,浴比为1∶7。
将喷轧以后的织物平铺于脱水与干燥的联合机械设备上,在匀速运动过程中施加压力挤出织物中的水分,同时给予干燥热量,蒸发织物所含大部分游离水分。处理温度110℃,时间3min~5min。
经过预烘的织物置于焙烘机上进行热定型处理,使陶瓷粉固定在织物上。处理温度170℃,时间5min~8min。处理后的织物经水洗、烘干,得到远红外陶瓷棉麻织物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红外陶瓷织物,将含有陶瓷粉的远红外整理工作液均匀喷涂到以棉或纯生物脱胶的苎麻纤维为原料的织物上,其特征为采用喷轧机械设备以浴比为1∶7喷涂,通过预烘脱水、焙烘定型工艺,得到远红外陶瓷棉麻织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织物,其特征为远红外整理工作液是按重量比将6%的远红外陶瓷微粉(波长为8~15μm)、1.2%的分散剂(季铵盐缩聚物)、1%的粘合剂(丙稀酸系)、1.2%的柔软剂(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和90.3%的水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温度110℃~120℃;蒸汽压力0.15Mpa的条件下持续搅拌30min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织物,其特征为预烘脱水的处理温度为110℃,时间3min~5min,焙烘定型的处理温度为170℃,时间5min~8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远红外陶瓷织物。按重量比将6%的远红外陶瓷微粉、1.2%的分散剂(季铵盐缩聚物)、1%的粘合剂(丙稀酸系)、1.2%的柔软剂(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和 90.3%的水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搅拌成均匀稳定的远红外整理工作液,用喷轧机械设备将含有陶瓷粉的远红外整理工作液均匀喷涂到以棉或纯生物脱胶的苎麻纤维为原料的织物上,采用预烘脱水、焙烘定型工艺,得到远红外陶瓷棉麻织物。以该方法对棉麻类纤维织物进行远红外整理,大大提高了陶瓷粉对织物的附着率,其远红外发射率可达85%以上,其产品耐用舒适、透气抑菌,还能抗紫外线和防静电。
文档编号D06M101/04GK1982533SQ20051003253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3日
发明者姜天武 申请人:湖南梦洁家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