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机中未加工纤维的再循环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梳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31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梳理机中未加工纤维的再循环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梳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并且其目的在于提出一梳理机中未被加工纤维进行再循环的新解决方案。本发明优选应用于在一配备有辊式梳理组的梳理机里未被加工的纤维的再循环。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梳理机包括至少一旋转梳理滚筒,一般又称为主滚筒或者大滚筒,在所述滚筒的周边装配有梳理机构。在运转中,输送到梳理滚筒周边的纤维通过梳理机构的梳理滚筒与其周边垫的组合作用被加工(纤维的梳理作业)。
存在不同类型的梳理机构,其中主要是辊式梳理组、梳理带、梳理板式的固定梳理机构。
通常,一辊式梳理组具有一常称为“工作辊”(travailleur)的辊,所述工作辊与一“抄针辊”(débourreur)——有时也称为“清扫辊”(balayeur)——相连。实际中,一梳理滚筒在其周边上配备有多个连续的辊式梳理组。辊式梳理组广泛应用于梳理机里,可以制造非织造布。
一梳理带包括一运输带,所述运输带安装在梳理滚筒附近,并且,在其行程的一部分上部分地贴合梳理滚筒的曲度。所述运输带配备有梳理垫,所述梳理垫适于与梳理滚筒的周边垫相配合。这类梳理机构主要用于梳棉机。
固定梳理机构呈现例如一固定罩壳(通常又称为“梳理板”)的形式,其包括在梳理滚筒周边的多个固定梳理尖体。
通常,在一传统的梳理机结构中,每次梳理滚筒转动时,在梳理滚筒周边的纤维中或多或少的一部分,在位于梳理机构的下游的一点处被一个或者多个位于梳理滚筒下游的滚筒重新获取,而梳理滚筒周围的剩余纤维部分被梳理滚筒再次循环向梳理机构。
在最简单的结构中,梳理机只具有唯一一个梳理滚筒。在更复杂的结构里,梳理机可以包括多个连续的梳理滚筒,每一个滚筒在其周边都配备有用于加工纤维的梳理机构。
在配备有辊式梳理组的梳理机中,观察到运行时辊式梳理组上有纤维弹脱出。这些飘飞纤维以不受控制的方式集聚成纤维团的形式,它们不能被正确地加工,并且会干扰梳理机的运行,尤其会污染梳理机出口处制得的纺织制品,例如无纺纱。所述纤维弹脱,特别是弹脱出的未被加工的飘飞纤维量取决于多种参数,其中包括梳理滚筒的梳理垫的多层交织性能(此外,所述多层交织性能会根据垫的磨损随时间而变化)、纤维的卷曲度、纤维与纤维之间或纤维与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辊式梳理组的辊的旋转速度。
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技术方案来限制、优选消除由于梳理机的辊式梳理组上飘飞纤维的弹脱导致的问题。
在前述其它类型的梳理机构(梳理带,梳理板)中,同样观察到在梳理机运行过程中存在飘飞的纤维。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飘飞纤维远小于使用辊式梳理组时产生的,但有时也足以干扰梳理机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该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新技术,用以改善配备有辊式梳理组的梳理机的运行。
上述主要目的通过本发明得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纤维在梳理机里的再循环方法,所述梳理机具有至少一个梳理滚筒和多个安装在梳理滚筒周边上的梳理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梳理机包括一覆盖梳理机构的罩壳,并且产生一再循环气流,所述气流在所述罩壳下面在梳理机构上方及其附近流动,以便将未被加工的纤维带回到梳理滚筒的上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梳理机,所述梳理机具有至少一个梳理滚筒,以及多个装配于梳理滚筒周围的梳理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梳理机包括未被加工的纤维的再循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覆盖梳理机构的罩壳,并且其设计来用于产生一股气流,所述气流在所述罩壳下面在梳理机构上方及其附近流向梳理滚筒的上游。
在本文件中,术语“上游”和“下游”是按纤维在梳理机里的前进方向而确定的,换言之,即相对于梳理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梳理滚筒的旋转方向而确定。
优选但非限制性地,本发明应用于一梳理机里,所述梳理机的梳理机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辊式梳理组。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变型的非织造布梳理机的侧视示意图,[20]-图2是图1中的梳理机的透视图,[21]-图3是图1中的梳理机的俯视图,[22]-图4为梳理机在一与图1的平面相垂直的平面里的侧向视图,[23]-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变型的非织造布梳理机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示出一双出口式梳理机,用于制造无纺布,尤其用于制造以聚丙烯、聚乙烯等类合成纤维、和/或棉类天然纤维、和/或粘胶类人造纤维等为基础的无纺布。
图1中的梳理机包括一梳理机入口E,该入口配设有纤维供给装置1,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纤维供给装置由料道1a、喂料辊1b和碎料辊1c组成。通常运行中,一纤维层(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设备)连续被引入位于料道1a和喂料辊1b之间的入口E。
从所述纤维层开始,碎料辊1c将纤维供给第一旋转梳理滚筒2,所述梳理滚筒通常称为“前驱动滚筒”(avant-train),并且在其周边配有一梳理垫(为尖体形式或者任何其它等同部件),从而可以使它收取碎料辊边周的纤维。通常,多个连续辊式梳理组3安装在前驱动滚筒2的周边及其上部。每一辊式梳理组3由一清扫辊3a和一工作辊3b组成。每一辊式梳理组3与前驱动滚筒2相配合,并且其功能在于加工从前驱动滚筒2的梳理垫中获取的纤维,从而使所述纤维个体化并使它们平行。所述辊式梳理组3可以被任何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类似部件替代。
在前驱动滚筒2的下游,梳理机包括一转移滚筒4,通常又称为“连通器”,它可以收取在前驱动滚筒2周边的所有纤维,并将它们一直输送到一第二梳理滚筒5,通常又称为“大滚筒”。本领域所公知地,第二梳理滚筒5覆有一梳理垫,并以与第一梳理滚筒2类似的方式和辊式梳理组3相配合。
在第二梳理滚筒5的下游,梳理机具有两出口即一下出口和一上出口,每一出口都具有例如一精梳滚筒6、一剥取辊7(détacheur)和一运输带8。
梳理机的前述滚筒和辊组件由支架9支撑在地面上。
梳理机运转时,纤维得到加工,并且它们在梳理机中前进通过滚筒2、4、5的边围,直至出口滚筒6(在图1中,纤维的前进方向由箭头D示出)。
参照图1和图2,梳理机配备有一封盖部件10,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封盖部件包括一弯曲的上壁10a和两个基本平坦且垂直的侧壁10b。依照情形,所述封盖部件10可以被支架9支撑在地面上,也可以用不同于支架9的装置支撑在地面上。
参照图3和图4,梳理机还配备有基本垂直的侧板12,所述侧板由支架9支撑,并且安装在梳理机滚筒的各侧上。所述侧板12与覆盖部件10的上壁10a一起形成一上罩壳13,所述上罩壳在上部覆盖梳理机的梳理滚筒2和5,而辊式梳理组3完全容纳在所述罩壳之内。为了简化,在图1和图2中没有示出侧板12,而只在图3和图4中示出。
在图示实施例中,罩壳13将梳理机从其入口E(包括纤维供给装置1a、1b、1c)直至出口滚筒6覆盖住。在另一实施变型里,罩壳13可以终止于梳理机的辊式梳理组3的高度处,重要的是所述罩壳13覆盖梳理组3,而对所述梳理组希望通过未被加工纤维的再循环气流加以保护。罩壳13在辊式梳理组3上方限定一通道13a(图4),所述通道的宽度L基本对应于梳理滚筒2和5的长度。所述通道13a可以侧向地引导与梳理滚筒2和5相垂直且在辊式梳理组3附近的再循环气流。
参照图1,覆盖部件10的下游侧面10c是敞开的,从而一在罩壳13下的进气口A设置在梳理滚筒5的最末辊式梳理组3的下游部位。所述进气口A延伸在罩壳13的整个宽度(L)上(图4)。
相反,覆盖部件10的上游端部10d配备有一抽吸箱11,所述抽吸箱包括一内空气管道11a,该管道基本延伸在梳理机的整个宽度上,并且它与设置在抽吸箱11的一前壁11b里的进气口A’的气孔相通。所述进气口A’通到罩壳13的下方,并且分布在罩壳13的宽度(L)上。在另一实施变型中,全部或部分的进气口A’可以被一纵向或类似的缝隙代替。
在抽吸箱11的两端部之一处,所述抽吸箱具有一排气口A”,所述排气孔与内空气管道11a相通,并且与一风机(图中没有标示出来)相连接。
梳理机运行时,前述风机运转,并且在罩壳13下面持续地吸入空气,所述空气从而经由进气口A’进入抽吸箱11的内空气管道11a的内部,再朝风机的进口方向由排气口A”排出。所述空气不断被通风机推送到罩壳13外部的自由空气中。所述抽吸装置在罩壳13下面以及梳理滚筒的整个长度[宽度(L)]上,产生一股纤维再循环气流,该气流在附图中由箭头F表示。所述再循环气流F在罩壳13下面以被强制且持续的方式靠近辊式梳理组3流动,并且从位于主梳理滚筒5下游的罩壳13的进气口A一直流至在梳理机入口E处且位于梳理滚筒2上游的抽吸箱11。因此,所述再循环气流F是沿与在梳理滚筒周边被加工的纤维的前进方向D相反的方向而定向。
梳理机运行时,未被加工的飘飞纤维——其从梳理组3的辊中弹出,在罩壳13下面被再循环气流F一直带到梳理机的入口E、第一梳理滚筒2的上游。所述纤维因此再被梳理机入口处的供给装置1获取,然后与来自入口纤维层的其它纤维一起通过碎料辊1c,重新引到第一梳理滚筒2的周围。有利地是,所述纤维因而在梳理机里被回收利用,并且不会再干扰梳理机的运行,这与一不具有再循环气流F的梳理机形成鲜明对比。
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合理地调节再循环气流F的功率,一方面使得所述再循环气流足够有效,以便将未被加工的纤维一直带到梳理机的入口E,而另一方面使得所述再循环气流不要太强大,以便不会干扰被带至梳理机滚筒周围的纤维的行程。
在刚刚描述的所述特别实施变型里,梳理机只配备有唯一一个上游抽吸箱11,用以产生再循环气流F。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另一实施变型里,可以配置多个抽吸箱,并且例如在附图1至4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安置一附加的中间抽吸箱,其在梳理滚筒5的上游,且例如位于梳理滚筒2的上方。
在图5中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变型,其中,为产生再循环气流F,梳理机除抽吸箱11外,还配备两个附加抽吸箱11’和11”,它们安装在罩壳13上且在抽吸箱11下游。尤为特别的是,在所述实施变型中,抽吸箱11’位于主梳理滚筒5和前驱动滚筒2之间的区域里;抽吸箱11”位于主梳理滚筒5的下游。抽吸箱11’和11”以与前述抽吸箱11相近的方式,沿着垂直于图5的平面的方向,延展在梳理机的整个宽度上(即梳理机滚筒的长度)。
对于如附图所示的配备有辊式梳理组的梳理机而言,实施一再循环气流F尤其有益,因为对所述类型的梳理机来说,未被加工纤维的弹脱现象非常普遍。但本发明并不只局限于所述这一类型的梳理机,它还能应用于配备有其它类型梳理机构(固定或者活动的)的梳理机,对这些类型的梳理机而言,未被加工的飘飞纤维量要少些,但也不可忽视。
权利要求
1.纤维在梳理机里的再循环方法,所述梳理机具有至少一个梳理滚筒(2;5)、和安装在所述梳理滚筒周边上的梳理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包括一覆盖所述梳理机的所述梳理机构(3)的罩壳(13);并且产生一再循环气流(F),所述气流在所述罩壳(13)下面且在所述梳理机构(3)的上方及其附近流动,以便将未被加工的纤维带回到所述梳理滚筒的上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气流(F)通过抽吸产生。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再循环气流(F),将未被加工的纤维带回至所述梳理机的入口(E),并将所述纤维重新引到所述梳理机的一梳理滚筒(2)周围。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构的至少之一是一辊式梳理组(3)。
5.梳理机,其具有至少一个梳理滚筒、和安装在所述梳理滚筒周边上的梳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未被加工纤维的再循环装置(10,11,12,13),所述装置包括一覆盖所述梳理机的梳理机构(3)的罩壳(13),并且其设计来用于产生一股气流(F),所述气流在所述罩壳(13)下面且在所述梳理机构上方及其附近朝所述梳理滚筒的上游方向流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构的至少之一是一辊式梳理组(3)。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未被加工纤维的再循环装置具有抽吸装置(11)。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布置在所述梳理机的入口(E)。
9.按照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被加工纤维的再循环装置可以产生一再循环气流(F),所述再循环气流在所述罩壳(13)下面从最末的梳理滚筒(5)下游一直流到所述梳理机的入口(E)处。
全文摘要
在一梳理机里——所述梳理机具有至少一个梳理滚筒(2;5)、多个安装在所述梳理滚筒周边上的梳理机构(3)以及一覆盖所述梳理机的梳理机构(3)的罩壳(13),通过产生一再循环气流(F)——所述气流在所述罩壳(13)下面在所述梳理机构(3)上方及其附近流动以便将未被加工纤维带回到所述梳理滚筒的上游,而使从梳理机构里弹脱出的未被加工纤维再循环。
文档编号D04H1/70GK1807717SQ20051013418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0日
发明者M·德康, M·布拉邦, J·马雷 申请人:阿瑟兰-蒂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