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126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编织带机设计,特别是一种可防止机件损坏,并兼具提升编织速度的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习知编织带机1包含有一底座11,一盖合于底座11上的上盖12,一设于底座12内的传动组13,复数与传动组13连结的叶轮14,以及复数受该叶轮14带动移动的走马锭15(本视图以呈现单一叶轮14与走马锭15为例);其中,该每一叶轮14周缘均开设有复数缺口141,而该走马锭15则具有一心轴151,一穿置于心轴151一侧的基座152,以及一穿置于心轴151相反一侧的编织组153,而前述该基座152并由二枢动件154所组成,是以该走马锭的基座152便伸置于缺口141内,以使该二驱动件154紧邻于该缺口141外侧。
当该编织带机1作业时,该传动组13带动该复数叶轮14产生转动,进而带动该走马锭15绕着该叶轮14转动,并持续重复以完成编织作业。
然,实际使用后发现,该编织带机1仍有未臻完善之处,兹详述如下1、走马锭易脱离由于该编织带机1的编织速度,是依靠该叶轮14受该传动组13转动的速度而定,因此当该叶轮14转动愈快,该走马锭15便会产生一外甩的离心力,此时受限于该叶轮14周围无任何防护,除造成该走马锭15极易产生脱离现象,而影响作业的顺畅度外,亦因叶轮14转动速度无法提升,相对地走马锭15编织作业的速度便无法增快。
2、机件易损坏仍续上述,由于该走马锭15产生脱离现象时,会与该叶轮14产生摩擦,造成该走马锭15或叶轮14其一损坏,且当该走马锭15离心力外甩的过程中,该心轴151与叶轮14接触处会产生一旋转扭力,而当外甩产生的离心力愈强,该心轴151便无法承受而产生断裂,于是该走马锭15便需时常更换,徒增维修费用成本的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防止机件受损及增加编织速度的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该编织带机包含有一底座,一盖合于底座上的上盖,一设于底座内的传动组,复数与传动组连结的叶轮,以及复数受该叶轮带动移动的走马锭;其中,该每一叶轮周缘均开设有复数缺口,而该走马锭则具有一心轴,一穿置于心轴一侧的基座,以及一穿置于心轴相反一侧的编织组,另该基座并由二枢动件所组成,是以该走马锭的基座便伸置于缺口内,以使该二驱动件紧邻于该缺口外侧,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上且于该叶轮侧边增设有一挡护装置,其具有一于该复数开孔中心且沿该叶轮设置的内挡块,以及一沿该复数叶轮外侧设置的外挡块;其中,该内、外挡块并伸置于该二枢动件间。
一种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该编织带机包含有一底座,一盖合于底座上的上盖,一设于底座内的传动组,复数与传动组连结的叶轮,以及复数受该叶轮带动移动的走马锭;其中,该每一叶轮周缘均开设有复数缺口,而该走马锭则具有一心轴,一穿置于心轴一侧的基座,以及一穿置于心轴相反一侧的编织组,另该基座并由二枢动件所组成,是以该走马锭的基座便伸置于缺口内,以使该二驱动件紧邻于该缺口外侧,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上且于该叶轮侧边增设有一挡护装置,其具有一于该复数开孔中心且沿该叶轮设置的内挡块,以及一沿该复数叶轮外侧设置的外挡块;其中该内、外挡块高度至少为该枢动件的相对高度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藉由该内、外挡块可确实止挡该走马锭受离心力作用产生外甩现象,并且藉该走马锭与内、外挡块碰触同时降低该走马锭的旋转扭力及速度,除确实防止机件损坏情形外,更具有增加编织作业高速、顺畅地进行。


图1是习知编织带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端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及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2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 21底座 22上盖
23传动组24叶轮 25走马锭26挡护装置 241缺口251心轴252基座 253编织组 254枢动件261内挡块 262外挡块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2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编织带机包含有一底座21,一盖合于底座21上的上盖22,一设于底座22内的传动组23,复数与传动组23连结的叶轮24,以及复数受该叶轮24带动移动的走马锭25;其中,该每一叶轮24周缘均开设有复数缺口241;另,该走马锭25则具有一心轴251,一穿置于心轴251一侧的基座252,以及一穿置于心轴251相反一侧的编织组253,而前述该基座252并由二枢动件254所组成,是以该走马锭的基座252便伸置于缺口241内,以使该二驱动件254紧邻于该缺口241外侧;特别是,请配合参阅图4,该上盖22上且于该叶轮24侧边增设有一挡护装置26,该挡护装置26具有一沿该复数叶轮24内侧设置的内挡块261,以及一沿该复数叶轮24外侧设置的外挡块262,而前述该内、外挡块261、262系伸置于该二枢动件254间。
参阅图3,当进行编织作业时,该传动组23带动该复数叶轮24自转,以带动该走马锭25绕着该叶轮24转动,而当该走马锭25转动过程中,藉由该内、外挡块261、262挡护,确实可防止该走马锭25因离心力外甩所产生的脱离现象,所以该走马锭25不会有脱离,或者该二驱动件252与该叶轮24相互摩擦情事发生,故该走马锭25更可加快速、顺畅地被带动而进行编织,进而增加产能,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再者,该走马锭25高速带动过程,该心轴251与叶轮24相互接触处虽会产生一旋转扭力,不过该扭力大小受到内、外挡块261、262摩擦剎车下,故旋转扭力值有效降低,所以该心轴251并不会因扭力无法承受而损坏,故可免除时常维修的不便及节省机件维持成本支出,更增加作业方便性。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2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有一底座21,一上盖22,一传动组23,复数叶轮24以及走马锭25等构件,而前述构件均同于前一实施例所述,恕不详述;特别是,该内、外挡块261、262高度至少为该枢动件254的相对高度位置;是以,当该走马锭25转动过程中,使该走马锭25受心力外甩作用时,藉该内、外挡块261、262与该二驱动件254摩擦接触,除避免该走马锭25脱离现象产生外,并且因该内、外挡块261、262与该二驱动件254摩擦接触过程降低该走马锭25转速,故可高速、顺畅地进行编织,同时避免旋转扭力作用而使走马锭25损坏。
由上述的说明,而将本实用新型与习知作一比较,当可得知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以下所列的优点与功效1、走马锭不易脱离由于该挡护装置的内挡块与外挡块的设置是沿该叶轮周围设置,因此当该走马锭有脱离现象产生时,便可止挡该走马锭,以确实防止该走马锭脱离叶轮,故作业上可更为顺畅。
2、机件不易损坏仍续上述,由于该走马锭会受到挡护装置的挡止,因此走马锭高速编织过程的自转可因此而降低,相对地,走马锭与心轴接触处的旋转扭力可大幅降低,将可确实防止走马锭或叶轮等机件的损坏,进而节省维修成本支出。
归纳前述,本实用新型藉由该挡护装置的增置,除具防止该走马锭产生脱离及机件损坏外等功效外,同时亦可增加实际编织速度,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该编织带机包含有一底座,一盖合于底座上的上盖,一设于底座内的传动组,复数与传动组连结的叶轮,以及复数受该叶轮带动移动的走马锭;其中,该每一叶轮周缘均开设有复数缺口,而该走马锭则具有一心轴,一穿置于心轴一侧的基座,以及一穿置于心轴相反一侧的编织组,另该基座并由二枢动件所组成,是以该走马锭的基座便伸置于缺口内,以使该二驱动件紧邻于该缺口外侧,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上且于该叶轮侧边增设有一挡护装置,其具有一于该复数开孔中心且沿该叶轮设置的内挡块,以及一沿该复数叶轮外侧设置的外挡块;其中,该内、外挡块并伸置于该二枢动件间。
2.一种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该编织带机包含有一底座,一盖合于底座上的上盖,一设于底座内的传动组,复数与传动组连结的叶轮,以及复数受该叶轮带动移动的走马锭;其中,该每一叶轮周缘均开设有复数缺口,而该走马锭则具有一心轴,一穿置于心轴一侧的基座,以及一穿置于心轴相反一侧的编织组,另该基座并由二枢动件所组成,是以该走马锭的基座便伸置于缺口内,以使该二驱动件紧邻于该缺口外侧,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上且于该叶轮侧边增设有一挡护装置,其具有一于该复数开孔中心且沿该叶轮设置的内挡块,以及一沿该复数叶轮外侧设置的外挡块;其中该内、外挡块高度至少为该枢动件的相对高度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走马锭的编织带机,主要于该编织带机的上盖上增设有一挡护装置,且该挡护装置并具有分设于编织带机的叶轮周缘的内、外挡块,因此当走马锭被叶轮高速带动进行编织时,该内、外挡块便可止挡该走马锭因离心力作用产生脱离的现象,并且藉该走马锭与内、外挡块碰触同时降低该走马锭的旋转扭力及速度,除确实防止机件损坏情形外,更具有增加编织作业高速、顺畅地进行。
文档编号D04C3/38GK2832856SQ20052006343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6日
发明者陈明正 申请人:陈明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