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73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烫斗,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
背景技术
电熨斗是一种极为普及的日常用品,主要是通过熨压达到平整衣物的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工作之余越来越多地外出旅行,在旅途中,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电熨斗,因此,人们设计出了便于旅行时携带的迷你型电熨斗,其体积、重量较传统电熨斗的体积、重量都大大减小,可方便地放入旅行袋中。
电熨斗通常包括熨斗主体和手柄,手柄连接于熨斗主体的上方。通常,手柄横向设置,其与熨斗主体的连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仅其前端与熨斗主体连接,另一种是前后两端均与熨斗主体连接。传统熨斗的手柄与熨斗主体之间固定连接,不可折叠,这样,手柄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在不使用时浪费空间,且不方便携带。
申请人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0420038232.8号提供了“一种电熨斗的手柄折叠机构”,其主要结构包括基座和手柄,基座上方靠前设有一连接座,手柄的前端部与该连接座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基座上位于连接座后面设有一可在水平面上沿与手柄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的限位块,该限位块上设有向连接座方向凸伸的顶块,手柄前端部后侧相应位置设有可顶靠于顶块上方的凸部,当该凸部顶靠于该顶块上方时,手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否则,手柄可折靠于基座上,从而减小了手柄所占用的空间。但是,这种手柄的折叠结构仅适用于手柄前端与基座连接的情况,而不适用于手柄前后两端部均于基座连接的情况;并且,由于该手柄通常是弧形的,折叠后仍向上凸起,不能完全折靠于基座上,并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熨斗的手柄在不使用时过于占用空间、不利于收藏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包括壳体、连接于壳体下方的熨板、设于熨板和壳体之间的加热组件以及设于壳体上方的手柄,手柄的前端部与壳体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其转轴沿手柄的前后方向延伸。由于其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手柄折叠时向一侧折靠于壳体上,即使手柄为弧形,折靠后也不会向上凸起,因而更加节约空间,便于收藏和携带。
前述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其手柄前上部呈一向上凸起的弧形,其后部沿竖直方向延伸,其后端部与壳体的后部可转动地连接,其转轴也沿手柄的前后方向延伸。由于转轴于前后方向延伸,使得手柄在其前后两端均与壳体连接的情况下仍能实现折叠,因而使手柄与壳体的连接在使用状态下更加稳固。
前述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其壳体上表面设有一可于手柄折靠于壳体上时容置手柄的的凹槽,手柄的前端部枢接于该凹槽内的前端部。折叠时,手柄嵌于该凹槽内,使其更加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内设有一可于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块,该滑块上设有一被动斜面,另有一按钮,该按钮的按压部露于壳体外,其内端部设有一与滑块的被动斜面配合而可使滑块沿前后方向移动的主动斜面,滑块后设有一可使滑块向前滑动的弹簧,该滑块的前侧设有一向前延伸的定位杆,该定位杆在弹簧作用下向前穿入所述的凹槽内,所述手柄前端部的后侧面设有一与该定位杆配合的定位孔,该定位孔的位置低于手柄前端部的转轴。使用状态下,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其定位杆向前穿入壳体凹槽的前部,并穿入手柄前端部后侧的定位孔中,该定位杆与手柄的转轴共同作用,使该手柄定位于使用状态,欲折叠时,按下按钮,在主动斜面和被动斜面相互作用下,滑块克服弹簧的弹力向后移动,其前方的定位杆向后脱离手柄上的定位孔,此时手柄可以其转轴为中心向一侧折靠于壳体表面的滑槽中。
更进一步地,该壳体内部设有供所述滑块在其中前后滑动的滑槽,该滑槽的后方设有一挡板,该挡板上设有一滑孔,所述滑块的后部设有一向后延伸并穿入该滑孔中的滑杆,所述的弹簧套设于该滑杆上,这一结构使滑块可更稳定地于前后方向滑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手柄向侧面折叠,折叠后更加节约空间;二,实现了在手柄前后两端均与壳体连接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折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下面参照图1至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和图2,该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包括壳体1、连接于壳体1下方的熨板2、设于熨板2和壳体1之间的加热组件以及设于壳体1上方的手柄3。前述加热元件为常见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重点,在此不再详述。
手柄3前上部31呈一向上凸起的弧形,其后部32沿竖直方向延伸。手柄3的前端部311与壳体1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其转轴312沿手柄3的前后方向延伸,手柄3的后端部321也与壳体1的后部可转动地连接,其转轴也沿手柄3的前后方向延伸。以该手柄3在壳体1上的投影为中心,在壳体上表面的一侧形成一凹槽11,该凹槽11分为两部分,前侧的部分的形状对应于手柄3前上部31的形状,后侧的部分的形状对应于手柄3后部32的形状。手柄3的前端部311通过轴孔配合枢接于该凹槽11的前端部内,其枢接孔111,其后端部321通过轴孔配合枢接于该凹槽11的后端部内,其枢接孔112,因此,手柄3折靠于壳体1表面时,可嵌入该凹槽11内。
参照图2、图3及图4,壳体1内设有一可于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块4,该滑块4上设有一被动斜面43,另有一按钮5,该按钮5的按压部51露于壳体1外,其内端部设有一与滑块4的被动斜面43配合而可使滑块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主动斜面52,滑块4后设有一可使滑块1向前滑动的弹簧131,该滑块1的前侧设有一向前延伸的定位杆41,该定位杆41在弹簧131作用下向前穿入所述的凹槽11的前端部内,手柄3前端部311的后侧面设有一与该定位杆41配合的定位孔313,该定位孔313的位置低于手柄3前端部的转轴312。该壳体1内部设有供滑块4在其中前后滑动的滑槽12,该滑槽12的后方设有一挡板13,该挡板13上设有一滑孔130,滑块4的后部设有一向后延伸并穿入该滑孔130中的滑杆42,前述弹簧131套设于该滑杆42上。
使用状态下,滑块4在弹簧131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其定位杆41向前穿入壳体1凹槽11的前部,并穿入手柄3前端部311后侧的定位孔313中,该定位杆41与手柄3的转轴312共同作用,使该手柄3定位于使用状态,欲折叠时,按下按钮5,在主动斜面52和被动斜面43相互作用下,滑块4克服弹簧131的弹力向后移动,其前方的定位杆41向后脱离手柄3上的定位孔313,此时手柄3可以其转轴312为中心向一侧折靠于壳体1表面的滑槽11中。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包括壳体、连接于壳体下方的熨板、设于熨板和壳体之间的加热组件以及设于壳体上方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手柄的前端部与壳体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其转轴沿手柄的前后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前上部呈一向上凸起的弧形,其后部沿竖直方向延伸,其后端部与壳体的后部可转动地连接,其转轴也沿手柄的前后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表面设有一可于手柄折靠于壳体上时容置手柄的的凹槽,手柄的前端部枢接于该凹槽内的前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一可于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块,该滑块上设有一被动斜面,另有一按钮,该按钮的按压部露于壳体外,其内端部设有一与滑块的被动斜面配合而可使滑块沿前后方向移动的主动斜面,滑块后设有一可使滑块向前滑动的弹簧,该滑块的前侧设有一向前延伸的定位杆,该定位杆在弹簧作用下向前穿入所述的凹槽内,所述手柄前端部的后侧面设有一与该定位杆配合的定位孔,该定位孔的位置低于手柄前端部的转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供所述滑块在其中前后滑动的滑槽,该滑槽的后方设有一挡板,该挡板上设有一滑孔,所述滑块的后部设有一向后延伸并穿入该滑孔中的滑杆,所述的弹簧套设于该滑杆上。
专利摘要一种手柄可折叠的便携式电熨斗,包括壳体、连接于壳体下方的熨板、设于熨板和壳体之间的加热组件以及设于壳体上方的手柄,手柄的前端部与壳体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其转轴沿手柄的前后方向延伸。该电熨斗因其手柄向侧面折叠,折叠后更加节约空间;并可实现在手柄前后两端均与壳体连接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折叠。
文档编号D06F75/34GK2848913SQ200520088319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游图明, 篠塚正一 申请人:游图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