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54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染色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玉米、谷物等农产品为原料,经生物发酵成乳酸,再进行合成而制得的聚乳酸纤维,不仅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服用性能,而且其废弃物在自然界中可完全分解成CO2和H2O,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而成为业界关注的新型环保纤维之一。聚乳酸纤维原料“可种植、易种植”的特征,也正好满足人们追求自然、绿色、环保的要求,因此聚乳酸纤维被公认为21世纪优异的“绿色环保纤维”。
聚乳酸纤维具有丝绸般的光泽、良好的肌肤触感,以及一般合成纤维的特征,如相似的强力和伸长率,优良的抗皱和形态稳定性,优良的抑菌、防霉性,良好的吸湿、排汗和快干性能,以及应变回复率高等。因此用聚乳酸纤维制成的服装有良好的悬垂性和手感,穿着舒适,是高档休闲服饰的优质素材。聚乳酸纤维与棉、羊毛等天然纤维的混纺织物,保持了生物可降解的优良特性,更能体现聚乳酸纤维织物独特的优势。
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的染色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目前的聚乳酸纤维价格比较高,如果利用国外公司的分散染料对其染色,其成本非常高昂,不利于国内聚乳酸纤维的推广和应用,如何用国内的分散染料和助剂对其进行染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染色效果并降低成本,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的最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利用国产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进行染色,染色的色牢度高,色泽艳丽、深浅度适宜,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包括退浆、煮漂、丝光、染色工序,其特征是a.退浆工序按照以下参数配置退浆洗液淀粉酶浓度为4g/L,渗透剂AP-810浓度为1g/L;室温下加入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升温至60℃,放置30min,水洗,烘干;b.煮漂工序按照以下参数配置煮漂洗液过氧化氢的浓度为10g/L-18g/L,碳酸氢钠浓度为30g/L-40g/L,精炼剂JFS的浓度为5g/L,渗透剂AP-810浓度为1g/L,稳定剂8601浓度为8g/L~10g/L;
c.丝光工艺碳酸钠浓度为190g/L-200g/L;d.染色工序分散染料染色步骤按照以下参数室温配好染液分散染料为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重量的1%~2%,浴比1∶20,助剂1g/L~2g/L;以2℃/min升温至42℃,保持5min,加入梭织布开始染色;以1℃/min-2℃/min升温至72℃,保持10min;以0.5℃/min升温至100-108℃,保温25min-30min后冷却降温至40℃;活性染料染色步骤从40℃,以1℃/min升温到60℃~70℃,保温10min,加入活性染料,浴比1∶30,20min时加入亚硫酸氢钠2g/L、硫酸钠2g/L~4g/L,30min时加碳酸氢钠2g/L~3g/L;降温至40℃,水洗15min,再升温至60℃,然后再降温至40℃,水洗,然后在40℃固色20min。
活性染料为氟氯嘧啶活性基染料,具体为活性蓝F-R、瑞安染料(realan染料)和瑞安WN染料(realanWN染料)中的一种。
染色工序助剂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组成非离子型JFC∶聚乙二醇6000或者聚醚6400为1~1.5∶1;或者非离子型JFC∶聚乙二醇400为1.5~2∶1。
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聚乳酸纤维含量≥35%。
聚乳酸纤维熔点低,烧毛工序必须谨慎进行,控制不良会造成手感发硬;同时聚乳酸纤维的毛羽在高温下会产生融化,残留在织物表面,染色后造成不干净。最好前道纺纱生产选用低毛羽的集聚纺纱,以省去烧毛工序。
稀的NaHCO3在室温时,对纤维的损伤是微不足道的。虽然浓的碱液和高温稀碱均对纤维有一定的侵蚀性,但试验证明,即使较高浓度的NaHCO3溶液在室温较长时间的处理造成的纤维损伤比低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短时间的高温处理少,由此可见,碱处理时,温度的影响很大。
随着双氧水浓度的增加,织物的白度提高,但经向强力有所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较大。同时试验还表明,双氧水浓度(20g/L以上)越高,织物经向棉纤维的强力损伤越严重,去杂效果和毛效并不随双氧水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织物上杂质可能导致双氧水的无效分解,生产加工中应适当增加双氧水的用量。由于织物已经过酶退浆处理,而且效果较好,减轻了煮练的压力。
丝光工序中由于梭织布是经面缎纹组织,如果没有丝光工序,织物经向的棉纱染色性能会受到影响,造成布面光泽差和颜色发花。
本发明采用的分散染料分子中不含有离子化集团使其成为低水溶性的胶体分散液而进行染色。
本发明中活性染料对聚乳酸纤维存在沾色现象,必须用高效特殊净洗剂Span-one进行皂洗,确保产品最终色牢度达到上述的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所有原料均为市售商品,其中所用的商品分散染料需在砂磨球磨机上砂磨处理后染色应用。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国产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进行染色,日晒牢度达到了6级,皂洗牢度达到了4级,耐升华色牢度达到6级,色泽艳丽,染色深度适宜,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退浆工序按照以下参数配置退浆洗液淀粉酶浓度为4g/L,渗透剂AP-810浓度为1g/L;室温下加入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升温至60℃,放置30min,水洗,烘干;2)煮漂工序按照以下参数配置煮漂洗液过氧化氢的浓度为10g/L,碳酸氢钠浓度为30g/L,精炼剂JFS的浓度为5g/L,渗透剂AP-810浓度为1g/L,稳定剂8601浓度为8g/L。
3)丝光工序采用半丝光工艺,其碳酸钠浓度为190g/L。
4)染色工序分三步为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重量的1%~2%,助剂1g/L~2g/L;第一步,分散染料染色步骤按照以下参数室温配好染液C.I.分散蓝79为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重量的1%,浴比1∶20,助剂1g/L~2g/L(助剂由非离子型JFC与聚乙二醇6000按照重量比例1~1.5∶1混合而成);配好染液,以2℃/min升温至42℃,保持5min,加入梭织布开始染色;然后以1℃/min升温至72℃,保持10min;以0.5℃/min升温至105℃,保温25min后冷却降温至40℃,待第二浴染色。
第二步,活性染料活性蓝F-R染色步骤从40℃,以1℃/min升温到60℃,保温10min时加入活性染料,浴比1∶30,20min时加亚硫酸氢钠2g/l,硫酸钠4g/l,30min时加碳酸氢钠2g/l。
第三步,降温至40水洗15min,再升温至60℃然后再降温至40℃水洗,重复三次。然后在40℃,用热迁移牢度提升剂(分散固色剂)TMF固色20min。
整理——烘干、于80-90℃进行定型。
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聚乳酸纤维含量35%。
根据AATCC标准进行测试,对它的日晒牢度、皂洗牢度、耐升华色牢度进行测试,用灰色样卡进行评级,其牢度等级分别为6级、4级、5级。
实施例21)退浆工序按照以下参数配置退浆洗液淀粉酶浓度为4g/L,渗透剂AP-810浓度为1g/L;室温下加入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升温至60℃,放置30min,水洗,烘干;2)煮漂工序按照以下参数配置煮漂洗液过氧化氢的浓度为18g/L,碳酸氢钠浓度为40g/L,精炼剂JFS的浓度为5g/L,渗透剂AP-810浓度为1g/L,稳定剂8601浓度为10g/L;c.丝光工艺碳酸钠浓度为200g/L;染色工序分三步第一步,分散染料染色步骤C.I.分散蓝79为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重量的2%,浴比1∶20,助剂1g/L~2g/L(助剂由非离子型JFC与聚醚6400按照重量比例1~1.5∶1混合而成);配好染液,以2℃/min升温至42℃,保持5min,加入梭织布开始染色;然后以2℃/min升温至72℃,保持10min;以0.5℃/min升温至108℃,保温30min后冷却降温至40℃。
第二步,活性染料瑞安染料(Realan染料)步骤从40℃,以1℃/min升温到70℃,保温10min时加入活性染料,浴比1∶30,20min时加亚硫酸氢钠,30min时加碳酸氢钠。
第三步,降温至40水洗15min,再升温至60℃然后再降温至40℃水洗,重复三次。然后在40℃,用热迁移牢度提升剂(分散固色剂)TMF固色20min。
整理——烘干、于90℃进行定型。
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聚乳酸纤维含量50%。
根据AATCC标准进行测试,对它的日晒牢度、皂洗牢度、耐升华色牢度进行测试,用灰色样卡进行评级,其牢度等级分别为6级、4-5级、6级。
实施例3活性染料采用RealanWN染料,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染色工序第一步中,采用的助剂是非离子型JFC与聚乙二醇400按照重量比1.5~2∶1混合而成,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聚乳酸纤维含量90%,其余同实施例1。
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在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和组合,都应认为是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包括退浆、煮漂、丝光、染色工序,其特征是a.退浆工序按照以下参数配置退浆洗液淀粉酶浓度为4g/L,渗透剂AP-810浓度为1g/L;室温下加入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升温至60℃,放置30min,水洗,烘干;b.煮漂工序按照以下参数配置煮漂洗液过氧化氢的浓度为10g/L-18g/L,碳酸氢钠浓度为30g/L-40g/L,精炼剂JFS的浓度为5g/L,渗透剂AP-810浓度为1g/L,稳定剂8601浓度为8g/L~10g/L;c.丝光工艺碳酸钠浓度为190g/L-200g/L;d.染色工序分散染料染色步骤按照以下参数室温配好染液分散染料为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重量的1%~2%,浴比1∶20,助剂1g/L~2g/L;以2℃/min升温至42℃,保持5min,加入梭织布开始染色;以1℃/min~2℃/min升温至72℃,保持10min;以0.5℃/min升温至100℃~108℃,保温25min~30min后冷却降温至40℃;活性染料染色步骤从40℃,以1℃/min升温到60℃~70℃,保温10min,加入活性染料,浴比1∶30,20min时加入亚硫酸氢钠2g/L、硫酸钠2g/L~4g/L,30min时加碳酸氢钠2g/L~3g/L;降温至40℃,水洗15min,再升温至60℃,然后再降温至40℃,水洗,然后在40℃固色2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活性染料为氟氯嘧啶活性基染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染料,其特征是氟氯嘧啶活性基染料为活性蓝F-R、瑞安染料和瑞安WN染料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染色工序助剂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组成非离子型JFC∶聚乙二醇6000或者聚醚6400为1~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染色工序助剂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组成非离子型JFC∶聚乙二醇400为1.5~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其特征是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聚乳酸纤维含量≥35%。
全文摘要
聚乳酸纤维/棉混纺梭织布的染色工艺,属于纺织品染色工艺技术领域,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的染色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目前的聚乳酸纤维价格比较高,如果利用国外公司的分散染料对其染色,其成本非常高昂,不利于国内聚乳酸纤维的推广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国内的分散染料和助剂,混纺染色工艺的基础上,对退浆、煮漂、丝光、染色工序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进,染得的产品,色泽艳丽,颜色深浅度适宜,色牢度好,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文档编号D06P1/38GK101082154SQ200610012779
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傅忠君, 郭申, 于鲁汕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