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纬针织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15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纬针织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机中,织物形成通过借助由各个织造部件适当接合的多根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形成。
众所周知,称为导纬针织带机的纺织机包括一个或多个纺织品成形头,在这些成形头处,来自安装在被称作“经轴架”的支架上的各个经轴的经纱和从安装在专用于此的筒子架的各个筒管退绕并由适当的装置喂入的纬纱之间发生交织。导纬针织带机用来生产无限长度但是宽度较窄在几厘米量级的纺织品,例如锻带(ribbons)、带(tapes)、肩带(shoulder straps)等等。
每个成形头主要包括限定纺织品成形平面的垫板、至少一对用于交替提升和降低喂入到垫板的经纱的综、在经纱之间沿横向于经纱自身的方向携带一根或多根纬纱的镰刀形部件(sickle)、适合于保持尚未由综运动的作用而被束缚在经纱之间的纬纱的针、以及用于每次通过镰刀形部件之后在已经形成的纺织品上压紧纬纱的筘,布置在成形位置下游的适当的装置保持纺织品伸展并使纺织品能够退出织机。
已知的导纬针织带机能够给镰刀形部件提供不同色彩和材料的两根或更多根纬纱,并且选择所述纬纱中哪一根将在每次镰刀形部件自身通过时要被包括在织物中。这种类型的导纬针织带机允许生产具有多色彩的横向条纹的锻带。
为此目的,现有技术的织机具有放置在镰刀形部件上游的特殊的导引装置,该导引装置允许每根纬纱在其被镰刀形部件钩住的主动位置和镰刀形部件不能够截获它的被动位置之间沿竖直方向移动。
导引装置的位置靠近垫板和筘,并包括与纬纱同样多的可移动的导纱器。每个导纱器具有孔眼,纬纱在到达镰刀形部件之前穿过该孔眼。每个导纱器通常可在低位、中间位置和高位之间竖直地移动。镰刀形部件具有钩,当纬纱通过可移动的导纱器被带至中间位置而其它的导纱器在末端位置之一时,纬纱被钩在所述钩中。
按照现有技术的导纱器的移动通过与导纬针织带机的主驱动轴相连的复杂运动传递机构来实现,该运动传递机构能够将该轴的周期运动转化为各个导纱器的不同但相关联的运动。
已知类型的运动传递机构由机械传递机构和/或磁致动器形成,其能够基于驱动轴的角度工步而钩住或释放导纱器中的一个。由此,在大多数已知的导纬针织带机中,导纱器的运动规律不能变化,除非重新设计整个运动传递机构。
还已知能够通过以独立的方式移动导纱器消除这个缺陷的导纬针织带机。
具体而言,如在欧洲专利申请EP1353000中公开的,导纬针织带机具有与每个单独的可移动导纱器相关联的电动马达。每个电动马达具有与接合到各自导纱器的上端的连接缆索相联接的旋转轴。
通过驱动马达之一沿预定的方向旋转,相应导纱器通过连接缆索被向上牵引并携带纬纱到达其被镰刀形部件钩住的主动位置。
导纱器还与同它同轴的复位弹簧相关联,该弹簧在导纱器自身通过马达提升时被压缩。当导纱器必须移动纬纱回到被动位置时,马达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并松开连接缆索,同时弹簧伸展并施加能够降低导纱器的回复作用。
虽然在工作过程中,这种类型的织机使得能够容易地改变可移动的导纱器的运动以改变纬纱在织物中的分布,但它也有严重的缺陷。这些缺陷与借助弹簧执行导纱器的回复运动相关。
首先指出,在预定次数的工作循环之后弹簧失去其弹性特性直到达到屈服条件,由此将导致导纱器运动的故障以及必须不可避免的替换弹簧。
另外的缺陷在于,在实现高工作速度所需的过于刚性的弹簧的情况下,要使用大尺寸并由此体积庞大且昂贵的电动马达。相反,如果使用刚度降低的弹簧,导纱器的回复没有足够的速度。
此外,弹簧可能会开始振动,而导致整个导纱器的振动达到使纬纱未以正确方式放置在最终的产品中的程度。
最后,已知技术的另外的重要缺陷在于,导纱器的回复速度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不能变化,因为此速度仅仅取决于各自弹簧的机械特性。
从上面可知已知技术的织机缺乏灵活性,尤其是在纬纱的运动控制方面。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比已知的织机更加灵活的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来消除上述缺陷。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导纱器的运动在两个方向都能够调整和控制的导纬针织带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导纱器致动装置的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
上述和其它目的基本通过包括一个或多个所附权利要求中陈述的特征的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实现。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示例说明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的优选实施例,其中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其它部件而去掉了一些部件;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织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正视图,其中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其它部件而去掉了一些部件;图2a示出了图2所示织机的放大的详细结构;图3是图2中所示织机的示意性侧视图;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制造方案;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织机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性正视图,其中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其它部件而去掉了一些部件;图7是图6所示织机的示意性侧视图;图8是图6所示织机的示意性俯视图;图9示出了图7所示织机的放大部分;图10示出了图7所示织机在第一操作位置的放大的细节;以及图11示出了图10中织机在第二操作位置的细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按照本发明的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标识。
导纬针织带机1包括支撑结构2,在该支撑结构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纺织品“P”成形头3(在图1中详细示出)。在附图中织机1有四个成形头3沿预定的轴线“W”相互并排布置,这些成形头3能够同时生产相同数量的纺织品“P”(图2和6)。
图1中更好的示出,按照已知类型的示意图,成形头3包括具有预定的成形面5的垫板4,纺织品“P”位于该成形面5。
在垫板4的上游,成形头3有至少两个综6,优选多个综6,清楚起见只在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
综6是当经纱“O”被喂入到垫板4时能够以往复运动提升和下降被其接合的经纱“O”的部件。每个综6包括多个综丝7,每个综丝7具有孔眼8,经纱“O”穿过该孔眼8。综丝7安装在沿垂直于成形面5的方向往复运动的一对杆6a(图1)上。每个综6接合一组经纱“O”,其中只有两个在图1中示出,且综6通常在两个或三个操作位置之间移动。
综6可以被与织机1的主驱动轴相连的“滑动(glider)”链、或一组凸轮或按照预定程序操作的机电致动器引导。
经纱“O”来自安装在称作经轴架的支架上的各个已知类型而因此未示出的经轴,并通过适当的装置穿过综6被喂入到垫板4。具体地,经纱“O”进入综6的综丝7的孔眼8并朝向成形面5聚合,在成形面5处它们与至少一根纬纱“T”交织形成纺织品“P”(图1)。
更详细地,由同一个综6截获的经纱“O”位于同一平面上,由若干不同综6的经纱“O”形成的多个平面在垫板4处交叉。
在垫板4的下游,织机1具有已知类型而因此未示出的适当装置,以保持已经形成的纺织品“P”以及来自综6的经纱“O”拉伸至适当的张力,从而使它们能够从织机退出。
成形头3还包括至少一个镰刀形部件9,交替地携带着至少两根纬纱“T”横向位于经纱“O”之间。
每根纬纱“T”从安装在纱架上的相应筒管退绕,而且有利地通过喂给装置(未示出)和相应靠近垫板4的可移动导纱器11被提供给镰刀形部件9。
每个可移动的导纱器11优选具有与综6的综丝7相似的结构。如在下面的更好的说明,它具有由纬纱“T”在到达镰刀形部件9之前穿过的孔眼12(图1)。
每个可移动导纱器11通过具体在图2到8中所示且在图1中只部分示出的致动装置13沿预定的竖直方向“D”(图1)进行往复移动,优选与其它的导纱器11的往复运动错开,以这种方式改变导引纬纱“T”的孔眼12的高度和纬纱“T”自身的高度。
镰刀形部件9有U形臂14,该U形臂14的第一末端14a绞接在垂直于预定成形面5的轴线15上,其第二末端14b具有优选为燕尾构造的钩16,该钩16能够截获纬纱“T”中的一根以使其与靠近垫板4的经纱“O”接合(图1)。
按照已知类型的方案,镰刀形部件9按照圆弧进行交替的旋转运动,以使钩16周期性地移动靠近和离开经纱“O”。
具体而言,钩16可在其与垫板4的第一侧端4a成并排关系处的第一位置和与垫板4的第二侧端4b成并排关系处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镰刀形部件9的钩16截获并向着垫板4的第二侧端4b携带由相应可移动导纱器11定位于预定高度水平的纬纱“T”,而位于更高或更低位置的其它纬纱“T”不被截获。
为了防止没有被钩16获得的纬纱“T”与织机1的其它部件干涉,或者为了在所关心的高速时防止纬纱开始振动(这将使得镰刀形部件9在随后的工作循环中不能够截获它们),镰刀形部件9优选具有两个在第二侧端14b处由弧形段9c连接的叠置的臂9a、9b。这两个臂9a、9b限定形成槽17,所有的纬纱“T”不管是否被钩16截获都穿过该槽17。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钩16刚性地连接到上臂9a并在槽17的内部延伸。
在垫板4的第二侧端4b处,成形头3具有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针18,该针的功能是在它的末端处暂时保持被镰刀形部件9带到第二位置的纬纱“T”,直到所述的纬纱“T”与经纱“O”交织为止。针18在与镰刀形部件9的第一位置接近的缩回位置和与镰刀形部件9的第二位置相对应的前进位置之间相对于垫板4移动。使用与针18并排布置的装载装置19在针18自己的末端上装载纬纱“T”。
成形头3最后包括筘20,该筘20的双重功能是保持经纱“O”分离并优选在每次镰刀形部件9通过之后将纬纱“T”推靠在已经形成的纺织品“P”上。筘20被安装在垫板4和综6之间,并具有紧固定于刚性架的一系列平行金属条。筘20可在其与垫板4和形成的纺织品“P”间隔开的分离位置以及其靠近垫板4以迫使一根或多根纬纱“T”达到压紧状态的压紧位置之间移动。
与现有技术的织机不同,有利地是,设计用于移动纬纱“T”的可移动导纱器11的致动装置13包括与单个成形头3的可移动的导纱器11数目相同的电动马达21(图2和8)。优选为步进或无刷式的每个电动马达21与相应的可移动导纱器11相连,以不管同一成形头3的其它导纱器如何,而使导纱器11在第一方向“X”中沿预定方向“D”基于相应的电动马达21的命令移动,或者在与“X”相反的第二方向“Y”中沿所述的预定方向“D”基于同一电动马达21的命令移动。
具体地,每个马达21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处它沿垂直方向地使相应的导纱器11主动地移位以将纬纱“T”移动离开镰刀形部件9,在第二位置处它沿竖直方向使相应的导纱器11主动地移位以将纬纱“T”移动靠近镰刀形部件9。
优选地,如图2和6中清楚地示出,每个电动马达21与所有成形头3的同类的可移动导纱器11相连接。要指出的是术语“同类的导纱器(homologousguides)”是指不同成形头3的同时执行相同运动序列的导纱器11。
这样,由一组电动马达21驱动的单个织机1的所有的成形头3并行工作以生产相同的人工制品。
但是,依照示出的替代实施例,织机1具有专用于每个成形头3的可移动导纱器11的电动马达21并由此能够同时生产不同的人工制品,或者织机1具有单个成形头3,这些织机1也都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电动马达21有利地选连接到优选为微处理器的可编程控制单元22(简单起见只在图2中示出),该单元22能够基于操作员输入的具体工作时间表管理每个可移动导纱器11离开/靠近镰刀形部件9的运动。
单元22还连接到已知类型而未示出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用于检测至少一个指示织机1的工步的参数并传递到单元22自身,该参数实现作为用于所述单元22的参考信号的功能。传感器例如可以由安装在主驱动轴附近的编码器构成,以在每一时刻检测轴的角位置和织机1的准确的运转步骤。编码器通过软件实现主驱动轴的以下角位置的设定,在该角位置处发生电动马达21和可移动导纱器11的位移的介入。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织机1具有四个成形头3,每个成形头3有四个相互并排布置的可移动导纱器11,所述导纱器11可在安装于支撑结构2上的固定导纱器支承件23内沿竖直方向滑动。
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实施例中(图2-3和6-10),每个马达21有旋转轴21a,该轴21a沿第一方向“A”旋转以沿第一方向“X”主动地向上移动相应导纱器11,或者以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旋转以在第二方向“Y”中主动地向下移动相应的导纱器11。
织机1还有置于每个电动马达21的轴21a和相应的可移动的导纱器11之间的运动传递装置24。
按照第一(图2、2a、3)和第四(图6、7、8、9、10)实施例,运动传递装置24包括连接到马达21的驱动滑轮25、至少一个从动滑轮26、以及环绕在驱动滑轮25和从动滑轮26上并承载所述可移动导纱器11之一的柔性传递部件27。
在图2、2a和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马达21被布置在所述的可移动的导纱器的下方并直接被支撑结构2支撑。
具体地,如图2中更好示出的,每个马达21具有横向于所述导纱器11的移动方向“D”延伸的轴21a。各马达21以使相应的轴相互平行布置的方式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
详细而言,运动传递装置24有装配在每个马达21的轴21a上的多个驱动滑轮25。更具体地,对于每个轴21a,有与成形头3的数目相同的同类驱动滑轮25(homologous driving pulleys)。在图2中所示的例子中,其中有四个成形头3,每个轴21a有四个驱动滑轮25。此外,多个固定销28安装在轴21a的顶部,这些固定销28安装在支撑结构2上并平行于轴21a的纵向延伸方向。
多个从动滑轮26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的销28上,每个从动滑轮26布置成靠近各自的成形头3。每个销28承载同类从动滑轮26(homologous drivenpulleys),每个从动滑轮26与同类驱动滑轮25之一相关联。
详细而言,销28和安装在每个销28上的相应的从动滑轮26的数目与成形头3的数目相同。在图2中的例子中,示出了四个销28和每个销28的四个滑轮26。
运动传递装置24还有多个柔性传递部件27,每个部件27与相应的导纱器11相关联并环绕相应的驱动滑轮25和相应的从动滑轮26。
可移动导纱器11由具有所述孔眼12并沿导纱器11自身的竖直移动方向“D”延伸的支撑部分29构成。孔眼12介于相应支撑部分29中靠近相应驱动滑轮25的第一末端29a和靠近相应从动滑轮26的第二末端29b之间(图2和2a)。
支撑部分29有利地由在中间支撑所述孔眼12的柔性缆索构成(图2a)。或者,如图1所示,支撑部分29可以由细长构形的刚性板构成。
每个柔性部件27是借助适当的接合部件与所述支撑部分29相连的带或绳,接合部件自身已公知并由此不进一步详细描述了。
具体地,柔性部件27有与支撑部分29的第一末端29a相接合的第一末端27a和与所述的支撑部分29的第二末端29b相接合的第二末端27b。
因此,柔性部件27与相应的支撑部分29一起限定了与相应的驱动滑轮25和从动滑轮26接合的环状结构(图3)。如图2a中更好的示出的细节,每个成形头3中的柔性部件27具有不同的长度以便接合在离支撑部分29不同距离处的相应的驱动和从动滑轮25、26。
按照图4示意性示出的第二实施例,运动传递装置24由多个装配在每个马达21的轴21a上的齿轮30组成。在此情况下中,每个轴的齿轮30的数目与织机1的成形头3的数目也相同。每个齿轮30布置成靠近相应的成形头3并与相应的可移动导纱器11相关联。
更详细而言,每个导纱器11具有刚性杆31,在所述刚性杆31的相应中间部分处形成用于通过纬纱“T”的所述孔眼12。杆31沿导纱器11的移动方向“D”延伸并有与相应的齿轮30啮合的锯条状的带齿末端31a。通过齿轮30和杆31之间的耦合,每个轴21a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导纱器11的直线运动。
按照图5所示的第三实施例,每个电动马达21由具有往复直线运动装置32的直线电动马达构成。
具体地,直线运动装置32由沿导纱器11的所述竖直运动方向“D”延伸的细长形状的滑块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导纱器11也有刚性杆31,在所述刚性杆31中形成用于通过纬纱“T”的所述孔眼12。杆31固定到向导纱器11施加运动的相应马达21的所述直线运动装置32。以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每个直线电动马达21也能够驱动所有成形头3的同类导纱器11。
按照图6-10所示的第四实施例,在成形头3的上方,每个马达21位于放置在支撑结构2的上端处的水平支承件33上。每个马达21承载装配在其轴21a上的驱动滑轮25,而从动滑轮26安装成靠近成形头3。柔性传递部件27的惰轮34连接到水平支承件33并基本叠置在从动滑轮26上。
更详细而言,参照图8,驱动滑轮25聚集在支承件33的中间,而且它们彼此两个两个地面对,而马达21的轴21a平行于成形头3的排列轴线“W”。此外,各驱动滑轮25被偏置错开以使得柔性传递部件27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排列轴线“W”的基本水平方向通过(图7和8)。四个上部惰轮34a相互面对并可旋转地安装在从水平支承件33延伸的支架35上。在相对于上部惰轮34a的后下部位置处,彼此面对的四个下部惰轮34b安装在上述支架35上(图6、7和8)。
每个柔性部件27从孔眼12的支撑部分29的第一末端29a延伸直到下部的导引部件36a(图6和7),接着倾斜行进到用于与来自其它三个成形头3的同类柔性部件27(homologous flexible elements)接合的上部导引部件36b(图6)。为简单和清楚起见,只有两个下部的导引部件36a在图8中被示出。同类柔性部件27作为单根缆索接近相应的上部惰轮34a并偏向驱动滑轮25中的一个,在该驱动滑轮25上被部分卷绕(图7)。同类柔性部件27围绕相应的驱动滑轮25限定形成圆弧并返回到惰轮34,靠在下部惰轮34b上(图7)并向下偏离直到上部导引部件36b。在所述上部导引部件36b处,同类柔性部件27分离并倾斜地向每个成形头3行进,再次穿过下部导引部件36a(图6)并部分围绕两个从动滑轮26(图7),接着它们向上行进并遇到孔眼12的支撑部分29的第二末端29b(图7)。每个成形头3因此具有四对从动滑轮26,每个导纱器11一对。
优选地,每个成形头3的从动滑轮26被安装在调节板37上,该调节板37能够相对于织机2的固定支承件38竖直地移动,并基于柔性部件27的长度锁定在所希望的位置(图9)。这有利地避免了第次要更换时以精确的方式即在毫米量级上切割缆索。例如,从动滑轮26的销28穿过板37的侧肩37a中形成的孔并穿过固定支承件38的侧肩38a中形成的槽39,该槽39借助向下拧紧到所述销28的末端上的未示出螺母而锁定。调节螺杆40用于在板被销28上的螺母拧紧之前紧密地调节板的高度。
最后,每个驱动滑轮25具有张紧装置41,该张紧装置41使得柔性部件27的柔性能够得到补偿。
实际上,在驱动滑轮25为了在第二方向“Y”中向下牵引导纱器11而按照方向“B”旋转的过程当中,由于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及柔性部件27的部分柔性,柔性部件27在从动滑轮26和下部惰轮34b之间延伸的长度可靠地拉紧,而在支撑部分29的第一末端29a和上部的惰轮34a之间延伸的长度可以被松弛。所述装置41使得能够消除此缺陷。
如图10和11所示,此张紧装置41由驱动滑轮25的外围部分42限定,该张紧装置41能够在滑轮25中借助两个沿各自的槽移动的销径向地移动。装置41可在后部位置(图10)和抽出位置(图11)之间移动,在所述后部位置处所述装置41的外围边缘41a与滑轮25的外围边缘43平齐处,在所述抽出位置处所述装置41的外围边缘41a突出滑轮25的外围边缘43之外。至少一个弹簧44置于所述外围部分42和滑轮25自身之间,并向外也就是朝向抽出位置推动外围部分42。卷绕在驱动滑轮25上的伸展的拉紧的柔性部件27克服弹簧44的作用向后部位置推动外围部件42。当柔性部件27的长度倾向于变得松弛时,弹簧44向抽出位置移动所述外围部分42以恢复正确的张力。
在使用中,在导纬针织带机1的第一运转步骤中,当两组经纱“O”从两个综6处被保持间隔开时,镰刀形部件9位于第一位置中,其中钩16与支撑板4的第一侧端4a并排布置。针18缩回并暂时保持纬纱“T”,装载装置19处于下方的位置,而筘20处于压紧位置。
此时,综6沿相反的方向移动,导致两组经纱“O”交叉并与纬纱“T”交织。
筘20移向释放位置并使得镰刀形部件9能够移向第二位置,靠近支撑板4的第二侧端4b。
在此移动过程中,镰刀形部件9的钩16钩住该时刻到达由可移动导纱器11中的一个保持在预定的截获高度水平的纬纱“T”。
进入可移动导纱器11并位于更高或更低位置的其它纬纱“T”则不被截获。
同时,针18移向前面的位置并释放已经交织的纬纱“T”,准备好保持通过镰刀形部件9再一次靠近该处的纬纱“T”。
在镰刀形部件9返回到第一位置之前,装载装置19上升并在针18到缩回位置的返回行程中将纬纱“T”钩到针18。一旦镰刀形部件9已返回到第一位置,则筘20移向支撑板4以进行新的纬纱排的压紧。
此时,用于执行随后纬纱排的新运转循环开始。按照先前所设定的时间表,在镰刀形部件9向前移动的过程当中,控制单元22操作电动马达21以使它们移动可移动导纱器11并使相同的纬纱或不同的纬纱“T”通过或停止在截获高度水平上。
按照第一实施例(图1到3),马达21导致安装在各自的轴21a上的驱动滑轮25旋转,以对柔性部件27和导纱器11施加往复的直线运动。马达21沿第一旋转方向“A”和第二旋转方向“B”的运动相对于镰刀形部件9限定导纱器11的定位。关于这一点,要指出的是在向上和向下运动的过程当中每个导纱器11都可以被布置在任意的位置处,因为在沿竖直方向“D”移动的过程中马达21总是以主动的方式控制各自的导纱器11。
上述部件的所有运动都被控制单元22电子地控制以使它们能够按照所述的操作时间表同步发生。
同类地,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齿轮30沿两个方向的旋转导致杆31往复的移动。
在图5的实施例中,可以沿导纱器11的运动方向“D”移动的直线运动装置32导致导纱器11自身的移动。
图6-10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运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无论怎样,不管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采取的运动传递装置24如何,本发明的基本想法在于,在向上和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马达21施加在导纱器11上的主动控制,这种主动控制使得不必要采用被动的返回部件例如弹簧。换句话说,包括导纱器11、马达21和运动传递装置24的系统是仅具有一个自由度的类型。在第一和第四实施例中(图2-3和6-10),马达21向上牵引导纱器11并向下牵引导纱器11。在图4和5中的实施例中,马达21向下牵引导纱器11并向上推动它们。
利用本导纬针织带机得到的纺织品“P”是由相继的由不同的纬纱“T”构成的纬纱排与经纱“O”交织而成。所使用的纬纱“T”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或不同的色彩。
最后,应认识到,在结构和操作方面作为上面所述的类型的镰刀形部件的替代方案,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织机可以有其它类型的镰刀形部件,它们自身是已知的,但是以稍微不同于上面所述的方式工作,只要能够以交替方式使至少两根纬纱“T”横向携带到经纱“O”之间。
本发明实现了重大的好处。
按照本发明的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比现有技术的织机更加灵活(versatile)。
实际上,携带纬纱“T”的可移动导纱器11的运动在任何时刻沿两个运动方向受到控制。有利地,每个导纱器11的运动速度在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都被控制和检查。此外,纬纱被镰刀形部件截获处的导纱器高度水平可以根据当前的需要随时调整。
最后,织机1运行可靠,尤其是与现有技术的具有复位弹簧的织机相比。实际上,工作速度不再受到当采取所述弹簧时所遇到的所有问题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包括——支撑结构(2);——至少一个安装在支撑结构(2)上的纺织品(P)成形头(3),所述成形头(3)具有用于纺织品(P)成形的支撑板(4);——至少两个用于截获喂入到支撑板(4)的多根经纱(O)的综(6);——至少一个在所述经纱(O)之间横向地携带至少两根纬纱(T)的镰刀形部件(9);——至少两个可移动导纱器(11),每个都适合于导引提供给镰刀形部件(9)的纬纱(T)中的一根;——致动装置(13),用于沿预定的方向(D)移动所述至少两个可移动导纱器(11)并更换由镰刀形部件(9)携带的纬纱(T);——至少一个针(18),用于暂时保持由镰刀形部件(9)携带的所述至少两根纬纱(T)中的至少一根;——可在松开位置和压紧位置之间移动的筘(20),用于向已经形成的纺织品(P)压紧纬纱(T);其特征在于,致动装置(13)包括至少两个电动马达(21),每个都与各自的导纱器(11)相连;以及位于每个电动马达(21)和各自的可移动导纱器(11)之间的运动传递装置(24),用于基于各自的马达(21)的命令在第一方向(X)中沿预定方向(D)主动地移动各自的导纱器(11),或者基于所述马达(21)的命令在第二方向(Y)中沿所述预定方向(D)主动地移动各自的导纱器(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马达(21)具有轴(21a),所述轴沿第一方向(A)旋转以第一方向(X)主动地移动各自的导纱器(11),或者沿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旋转以在第二方向(Y)中主动地移动各自的导纱器(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运动传递装置(24)包括连接到马达(21)的驱动滑轮(25)、至少一个从动滑轮(26)、以及越过驱动滑轮(25)和所述至少一个从动滑轮(26)并携带所述可移动导纱器(11)之一的柔性传递部件(2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可移动导纱器(11)是具有用于通过纬纱(T)的孔眼(12)的柔性缆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可移动导纱器(11)是具有用于通过纬纱(T)的孔眼(12)的刚性杆。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传递装置(24)包括装配在各自的马达(21)的轴(21a)上并布置成靠近各自的成形头(3)的齿轮(30);每个可移动导纱器(11)包括具有与各自的齿轮(30)啮合的带齿末端(31a)的刚性杆(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电动马达(21)是具有能以往复运动方式移动的直线运动装置(32)的直线电动机;每个导纱器(11)包括安装在各自的马达(21)的直线运动装置(32)上的刚性杆(3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纬针织带机包括多个成形头(3),而且每个所述电动马达(21)与所有成形头(3)的同类可移动导纱器(11)相连。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纬针织带机包括可编程的控制单元(22),所述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电动马达(21)以控制每个可移动导纱器(11)在一个方向(X)中和另一个方向(Y)中的位移。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马达(21)的轴(21a)在所述成形头(3)的下方水平延伸并承载驱动滑轮(25),而且运动传递装置(24)还包括固定地安装在成形头(3)上并平行于马达(21)的轴(21a)的纵向延伸方向的销(28);从动滑轮(26)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销(28)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纬针织带机包括多个成形头(3),而且每个轴(21a)承载多个同类驱动滑轮(25),每个驱动滑轮与所述成形头(3)中的一个相关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销(28)承载多个同类从动滑轮(26),每个从动滑轮与所述成形头(3)中的一个和同类驱动滑轮(25)中的一个相关联。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马达(21)位于安装在成形头(3)顶部上的水平支承件(33)上并承载装配在马达的轴(21a)上的驱动滑轮(25)。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从动滑轮(26)靠近成形头(3)安装,而且运动传递装置(24)还包括柔性传递部件(27)的惰轮(34),所述惰轮与水平支承件(33)相连并基本放置在至少一个从动滑轮(26)之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更换纬纱的导纬针织带机,包括支撑结构(2)、至少一个安装在支撑结构(2)上的纺织品(P)成形头(3)、至少两个能截获多根经纱(O)的综絖(6)、至少一个使至少两根纬纱(T)所述经纱(O)之间的镰刀形部件(9)、每个都适合于截获纬纱(T)中的一根的至少两个可移动导纱器(11)、用于移动可移动导纱器(11)并更换镰刀形部件(9)携带的纬纱(T)的致动装置(13)、用于暂时保持镰刀形部件(9)携带的所述的至少两根纬纱(T)中的至少一根的至少一个针(18)、以及用于向已经形成的纺织品(P)压紧纬纱(T)的筘(20)。致动装置(13)包括至少两个电动马达(21),每个都与各自的导纱器(11)相连;以及位于每个电动马达(21)和各自的可移动导纱器(11)之间的运动传递装置(24),用于基于各自的马达(21)的命令在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中沿预定方向(D)主动地移动各自的导纱器(11)。
文档编号D03D51/00GK1990921SQ20061006425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路易吉·O·佐里尼 申请人:路易吉·O·佐里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