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4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主要用于天然、合成、化学纤维等之绞纱染色、精练漂白及染后处理的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
技术背景现有的喷射式绞纱染色机是将绞纱(被染物)套(挂)在置于缸体内的旋转喷管上,并随着喷管转动。在进行染色等工艺时,染液从喷管内喷出,喷到绞纱内层,然后染液逐步渗透到绞纱的外层,这样就容易形成同一绞线内、外层染色不均匀,即产生内外层层差的情况,增加了产品废品率,给企业的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喷射式绞纱染色机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染色质量好、无内外层染色差异的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缸体、喷管,其特征在于喷管上方设置有一喷淋管,喷淋管朝向喷管的一方开有喷淋孔。
所述喷淋管一端堵塞,另一端经输液管、水泵与缸体底部连通,构成喷淋循环装置。
所述喷淋管位于喷管正上方,喷淋孔在喷淋管上共设三排。
所述喷淋管位于缸体上部,一侧经法兰与缸体壁连接。
所述喷淋管长度与喷管长度相同,喷淋管中心线与喷管中心线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本实用新型将现有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内层喷淋改进为内外层喷淋,使同一绞线内、外层染色均匀,无内外层层差率,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提高了染色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将现有内层喷淋改进为内外层喷淋,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采用了外部的喷淋管1对被染物(绞纱6)进行外层喷淋。喷淋管1设置在每根喷管4正上方(或其他可适用的位置),喷淋管1朝向喷管4的一方开有均布的喷淋孔8。
喷淋管1的安装如图1、图2所示,喷淋管1位于缸体5上部其长度与喷管4长度相同,喷淋管1中心线与喷管4中心线相平行。喷淋孔8设置在喷淋管1管壁上,喷淋管1一端用堵塞9封闭,另一端经法兰10与缸体5壁连接,并经输液管2、水泵3与缸体5底部连通,构成喷淋循环装置,输液管上设置有调节阀门7。喷淋管1、输液管2、水泵3可为单独的一套循环系统,与其他循环系统分开,单独控制。
为使喷淋效果更佳,喷淋管1上的喷淋孔8成三排设置,如图2所示。
绞纱6在染色时,喷管4内喷出染液,喷到绞纱6的内层,同时喷淋管1也向下喷出染液,喷到绞纱6的外层,这样染出的绞纱无内外层层差,颜色均匀。
权利要求1.一种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包括缸体(5)、喷管(4),其特征在于喷管(4)上方设置有一喷淋管(1),喷淋管(1)朝向喷管(4)的一方开有喷淋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一端堵塞,另一端经输液管(2)、水泵(3)与缸体(5)底部连通,构成喷淋循环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位于喷管(4)正上方,喷淋孔(8)在喷淋管(1)上共设三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位于缸体(5)上部,一侧经法兰(9)与缸体(5)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长度与喷管(4)长度相同,喷淋管(1)中心线与喷管(4)中心线相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匀染性好、无内外层色差的喷淋喷射式绞纱染色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天然、合成、化学纤维等之染色、精练漂白及染后处理。本实用新型每根喷管的上部设置一根喷淋管,被染物在染色过程中,除从挂纱的喷管内部有染液喷出外,还有从喷淋管中喷出染液,从而使被染物达到匀染、无内外层色差。
文档编号D06B1/02GK2895482SQ200620033490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
发明者余旭东, 梁建军, 雷洪, 卿山 申请人: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