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697742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亚麻混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纺织品市场回归大自然、绿色纺织品成为纺织品市场的新宠,天然纤维以其良好的穿着舒适性、保健功能以及染色性能的改善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亚麻是天然纤维中较高贵的纤维,有着良好的吸放湿性,其织物挺括,衣着舒适,由于亚麻纤维自身的特性,如麻粒子多、刚性大、弹性低等,限制了亚麻纱的发展。绢丝等其他纤维具有柔软、光泽银亮、纤维弹性好、染色性好等优点,因此用亚麻与其他柔软纤维混纺出的产品,可减少亚麻纤维本身的一些缺点,缓解亚麻纤维的不足。但是亚麻原料中纤维间的粘连物质,亚麻开纤后的麻骨、短绒以及麻中含有的超长纤维,增加了混纺的困难。迄今为止尚未有可工业应用的亚麻混纺纱工艺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通过亚麻的预处理和梳棉工艺以及细纱牵伸型式的选择,制备出一种半精纺亚麻混纺纱。
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纱线支数为30-85Nm/2D,原料组成按重量份如下亚麻10-60份,其他纤维40-90份;所述的其他纤维是下列一种或2-4种任意比例的组合棉,山羊绒,绢丝,天丝,粘胶,腈纶。
加工步骤如下1、对亚麻进行脱胶处理,使纤维成单根状态,然后染色;染色后加软麻油、柔软剂、抗静电剂进行养生处理;养生处理时亚麻与亚麻专用柔软剂和抗静电剂按重量比为100∶4~5∶2~3;软麻油为亚麻原料重量的1~2%;2、对其它纤维进行染色、抗静电和/或加油养生处理;3、用合毛机将养生后的亚麻与其它纤维进行合毛混合;4、清花工序将合毛混合原料进行清花,所用开棉机和给棉机的各尘棒之间的隔距放大至8mm-10mm,去除亚麻中的麻骨;5、对清花后的混合原料用梳棉机进行梳理;然后,6、经一并、二并和三并条;然后,7、纺成粗纱;然后,8、采用“V”型滑溜槽牵伸工艺,纺成细纱;然后,9、通过络筒、并线和倍捻工序制得成品。
上述步骤1所述的养生处理,控制亚麻上机回潮在为14%-~16%;养生后的亚麻装入布袋后外套塑料袋放于温度20~30摄氏度、湿度75%~85%环境中闷毛20~35小时。
上述步骤2所述的其它纤维养生中,按重量比加入1~3%的合毛油和/或0.7~1.4%的抗静电剂;上机回潮控制在14~18%之间;闷毛20~30小时。
上述步骤1和步骤2的养生处理中的柔软剂、抗静电剂,软麻油、合毛油均采用本领域常规原料,下同;上述步骤3所述的合毛,当亚麻含量在30%以下时,采用假合方法,先将混纺比少的原料与部分原料假合,即先将30%以下的亚麻与10~20%的其他纤维混合,然后将其作为一组分,再与余量的其他原料大合毛,以便原料混合均匀。
优选的,上述步骤4所述的清花工序中,降低开棉机和给棉机梳针打手速度分别至540~560转/分钟及、650~670转/分钟,以减少对亚麻纤维的损伤,控制棉卷重量10.4~10.6Kg/只,棉卷米重350~400g。
优选的,上述步骤5中梳棉机梳理工艺参数为锡林—盖板五点隔距0.40~0.47mm×0.30~0.4mm×0.35~0.38mm×0.35~0.38mm×0.30~0.40mm;后车肚选用高刀工艺;刺辊速度700~1050r/min;锡林速度300~330r/min。
优选的,上述步骤7中纺粗纱的加工工艺参数为粗纱捻系数90~130;粗纱锭速600~800转/min。
优选的,上述步骤8中“V”型滑溜槽牵伸工艺条件如下“V”型滑溜槽深度0.3~0.6mm;牵伸倍数1.0~1.3倍;细纱捻系数700~1200;细纱锭速8000~10000转/min。
本发明的技术难点是亚麻的预处理和梳棉工艺条件的配置以及细纱牵伸型式的选择。针对以上难点,本发明采用清花工序去处亚麻原料中的麻骨、短绒;亚麻染色时,先进行脱胶处理,去处麻皮,增加开纤性能,使用酶将纤维间的粘连物质破坏,使纤维成单根状态,增加纺纱分梳性能。因麻中有超长纤维,细纱工序采用“V”型滑溜槽牵伸工艺,滑溜槽深度0.3-0.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将不同性质的天然纤维以适当比例混合,使亚麻纤维的“挺括”与其它纤维的“柔”有效的结合,既体现了各自的优点,又改善了彼此的缺点。
2、本发明制备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具有条干好、麻粒子少等优点。
3、用本发明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做成的织物即具有亚麻的凉爽感,挺括感、洁净感;又具有丝纤维的染色鲜艳、光泽好、手感柔软度好、质地优良等性能。
4、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纱线密度降低,可纺制高支纱,织成的织物细而不糯、粗而不燥、吸湿透气性好、穿着舒适高雅、吸汗后不粘身并具有抗菌功能,适合做细薄的夏季内外衣面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原料按重量比例55份亚麻,25份棉,20份山羊绒;(二)纱线支数32Nm/2D;(三)工艺流程(1)对亚麻进行散纤、染色和加油养生;针对亚麻绒短绒多、并丝、麻骨多的特点,在亚麻染色前,先对其进行脱胶处理,主要解决去除亚麻原料中的麻皮,增加开纤性能,使用现有的脱胶酶按本领域酶法脱胶现有技术将纤维之间的粘连物质破坏,使纤维成单根状态,增加纺纱分梳性能。在染色后的养生处理时按重量比加入4~5%的亚麻专用柔软剂DT-150cp,改善染后亚麻的手感,使其柔软,提高可纺性。加油养生针对染后亚麻纤维的状况,加入适量的软麻油、2~3%的抗静电剂TF480,混合一次后闷毛养生;亚麻上机回潮控制在14%-16%之间,为防止原料散失及水分散失后结露,使原料有湿块,加油后的亚麻装入布袋后外套塑料袋放于温度20-30℃,湿度70%-75%环境中闷毛25小时。
(2)对山羊绒染色并对染色后的山羊绒进行加油养生;对精梳棉进行染色;山羊绒上机前,先养生处理,按重量比1∶1加入CTA-2880型号的合毛油和抗静电剂,共山羊绒占重量的1~3%,闷毛30小时,待上机使用。
(3)用B262型合毛机将养生后的亚麻、山羊绒和染色后的精梳棉进行合毛混合;(4)清花工序;使用A036开棉机和A076给棉机。
降低A036开棉机和A076给棉机梳针打手速度分别至540-560转/分钟及650-670转/分钟,以减少对亚麻纤维的损伤,放大各尘棒之间的隔距至8mm-10mm,去除亚麻中的麻骨,棉卷重量10.4-10.6Kg/只,棉卷米重350-400g。
(5)用A186D梳棉机进行梳理;亚麻原料刚度大,在梳理时易梳断,若梳理隔距(锡林-盖板)不合适,易引起绕锡林,影响可纺性,锡林-盖板五点隔距选用0.47mm 0.4mm 0.38mm 0.38mm 0.4mm;后车肚工艺极为重要,一般选用高刀工艺,去除麻中并丝、麻骨;刺辊速度控制在750r/min,锡刺比选用1.5-1.7倍,且速度不宜过快,选用锡林速度在300r/min,道夫速度20r/min。因亚麻纤维抱合力差,为防止断网现象,采用皮板夹持成条。
(6)分别采用A272F、FA326和A272F型并条机进行一并、二并和三并条;并条中心隔距根据纤维长度偏小掌握(48*56),以便控制麻中短纤维,改善成纱条干;因麻纤维回弹性小,并条工序前张力偏大控制1.1倍;因麻纤维不蓬松较紧密,并条机后导条块开档适当调小;并条牵伸采用顺牵伸工艺,罗拉隔距68mm×60mm;为防止缠绕,采用斑涂皮辊,邵氏硬度在80-85度。
(7)采用A454G型纺纱机纺成粗纱;为防止粗纱意外牵伸,张力偏小掌握,否则易因意外牵伸引起成纱条干不匀,捻系数130捻/10cm;粗纱生头从底部接头;车速偏低控制,锭速在640r/min。
(8)采用FA507型纺纱机纺成细纱;因麻中有超长纤维,细纱工序采用“V”型滑溜槽牵伸工艺,滑溜槽深度0.3-0.6mm,为防止绕皮辊,采用邵氏75-80硬皮辊,牵伸倍数一般在1.3倍,捻度800捻/10cm,锭速9800r/min。
(9)经络筒、并线和倍捻工序制得成品。
络筒车速选用1500r/min,电清门限对短粗、长粗、幅宽放宽,以便保持麻类混纺产品粗犷的风格。并线时,两股纱线进线张力一致,减少分离股的产生;倍捻时注意各部张力,减少强弱捻的产生。
实施例2(一)原料按重量比例亚麻15份,绢丝45份,天丝40份;
(二)纱线支数80Nm/2D;(三)工艺流程步骤(1)同实施例1;步骤(2)对绢丝和天丝加抗静电剂养生;使用FK-301型抗静电剂,按重量比抗静电剂控制在0.7~1.4%之间。
步骤(3)对养生后的亚麻、绢丝和天丝进行合毛;因亚麻含量在30%以下,应采用假合方法,先将亚麻与10%的绢丝和10%天丝混合,根据混合均匀的程度,混合2-3遍,然后将其作为一组,再与余量的绢丝和天丝大合毛,以便原料混合均匀。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四)主要工艺参数,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清花工艺棉卷重量9.5kg/只,每米重量350g。
梳棉工艺锡林-盖板五点隔距选用0.37mm 0.32mm 0.3mm 0.3mm 0.32mm,锡林速度330r/min,道夫速度15r/min,刺辊速度800r/min;粗纱工艺捻系数90捻/10cm,锭速在630r/min。
细纱工艺1080捻/10cm,锭速10000r/min。
实施例3(一)原料按重量比例亚麻20份,粘胶50份,腈纶30份;(二)纱线支数48Nm/2D;(三)工艺流程步骤(1)同实施例1;步骤(2)对粘胶和腈纶染色;步骤(3)对养生后的亚麻和染色后的粘胶和腈纶进行合毛;因亚麻含量在30%以下,采用假合方法,先将亚麻与10~20%的粘胶和腈纶混合,根据混合均匀的程度,混合2-3遍,然后将其作为一组,再与余量的粘胶和腈纶大合毛,以便原料混合均匀。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四)主要工艺参数,如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清花工艺棉卷重量9.5kg/只,每米重量380g。
梳棉工艺锡林-盖板五点隔距选用0.45mm 0.4mm 0.38mm 0.38mm 0.4mm,锡林速度310r/min,道夫速度10r/min,刺辊速度750r/min;粗纱工艺捻系数100捻/10cm,锭速在780r/min。
细纱工艺790捻/10cm,锭速10000r/min。
权利要求
1.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纱线支数为30-85Nm/2D,原料组成按重量份为亚麻10-60份,其他纤维40-90份;所述的其他纤维是下列一种或2-4种任意比例的组合棉,山羊绒,绢丝,天丝,粘胶,腈纶;加工步骤如下(1)对亚麻进行脱胶处理,使纤维成单根状态,然后染色;染色后加软麻油、柔软剂、抗静电剂进行养生处理;养生处理时亚麻与亚麻专用柔软剂和抗静电剂按重量比为100∶4~5∶2~3;软麻油为亚麻原料重量的1~2%;(2)对其它纤维进行染色、抗静电和/或加油养生处理;(3)用合毛机将养生后的亚麻与其它纤维进行合毛混合;(4)清花工序将合毛混合原料进行清花,所用开棉机和给棉机的各尘棒之间的隔距放大至8mm-10mm,去除亚麻中的麻骨;(5)对清花后的混合原料用梳棉机进行梳理;然后,(6)经一并、二并和三并条;然后,(7)纺成粗纱;然后,(8)采用“V”型滑溜槽牵伸工艺,纺成细纱;然后,(9)通过络筒、并线和倍捻工序制得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养生处理,控制亚麻上机回潮在为14%-~16%;养生后的亚麻装入布袋后外套塑料袋放于温度20~30摄氏度、湿度75%~85%环境中闷毛20~35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其它纤维养生中,按重量比加入1~3%的合毛油和/或0.7~1.4%的抗静电剂;上机回潮控制在14~18%之间;闷毛20~30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合毛混合,当亚麻含量在30%以下时,采用假合方法,先将30%以下的亚麻与10~20%的其他纤维混合,然后将其作为一组分,再与余量的其他原料大合毛,以便原料混合均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清花工序中,降低开棉机和给棉机梳针打手速度分别至540~560转/分钟及、650~670转/分钟,以减少对亚麻纤维的损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梳棉机梳理工艺参数为锡林—盖板五点隔距0.40~0.47mm×0.30~0.4mm×0.35~0.38mm×0.35~0.38mm×0.30~0.40mm;后车肚选用高刀工艺;刺辊速度700~1050r/min;锡林速度300~330r/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纺粗纱的加工工艺参数为粗纱捻系数90~130;粗纱锭速600~800转/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V”型滑溜槽牵伸工艺条件如下“V”型滑溜槽深度0.3~0.6mm;牵伸倍数1.0~1.3倍;细纱捻系数700~1200;细纱锭速8000~10000转/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的加工方法,属于亚麻混纺纱技术领域。半精纺亚麻混纺纱纱线支数为30-85Nm/2D,原料组成为亚麻10-60份,其他纤维40-90份;先对亚麻进行脱胶、染色、养生,对其他纤维预处理,然后进行合毛、清花、梳理、并条,再进行粗纺、细纺,通过络筒、并线和倍捻工序制得成品。本发明使亚麻纤维的"挺括"与其它纤维的"柔"有效的结合,制备的半精纺亚麻混纺纱具有条干好、麻粒子少等优点,适合做细薄的夏季内外衣面料。
文档编号D06M23/00GK101058910SQ200710014459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
发明者孙炳伟, 马永胜, 付德娟, 马修苗, 王海霞, 徐立成 申请人:山东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