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捻式捻线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81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捻式捻线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捻线工艺,尤其是一种直接并合式捻线 工艺,适用于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等的捻线。背荣技术传统意义上的加捻是指二股或更多股纱的加捻,加捻过程(粗纱,细纱,捻线) —般是握持点(输入须条的前罗拉)—加捻点(锭翼,锭子,钢丝圈)—巻绕点(巻装为第二握持点)。目前,加捻的范围则包括了多种纱线加工和整理工艺。当然,所有工艺都要加入"捻度"。最常见的加捻工艺是单纱加捻、股纱加捻、包覆、 结构加捻以及它们的组合。单纱加捻这种工艺中,捻度加在单纱上。通.常用于连续长丝纱,通过加捻将 单根长丝绑在一起,以方便下道工序。单纱一般采用捻线机、环锭捻或倍捻机加捻。 股纱加捻更确切地说是一起加捻-霈要二股或更多股纱。在这种工艺中,原料纱和 加捻纱都被加上了捻度。通过加捻,可以增强纱线某一方面的特性。例如,消除纺 纱的捻度使纱线更蓬松或者是将不同颜色的纱捻在一起成为杂色纱。另外,单纱加 捻也可以使用无气國加捻或者三捻机。使用倍捻机或三捻机时,都喂入并纱筒子或 单纱筒子。包覆加捻一根包覆纱缠绕在一根芯纱上将不同纱线的特性结合在一起。例如 用羊毛纱将弹性纤维芯纱包覆。结构加捻结构加捻要形成不规则对称的纱线。在结构加捻中,需要最少三股 原料纱。基纱决定最终纱线的长度。 一根效果纱被高速喂入到基纱上,以形成结构 (圃園、毛虫、结子等等)。 一根加固纱则保护基纱和效果纱形成的效果。基纱和 效果纱采用二种不鬨的喂入方式,而空心锭子则作为加画纱的载体。-个加捻钩通 过制造假捻来稳定地形成结构。以上加捻方式中,股纱加捻由于多一个初捻工序,因此工作效率低包覆加捻 产品适用范围窄,并属于季节性生产,限制比较大;结构加捻因用于形成圈圈、毛 虫、结子等花式纱线,局限性更大,产品更为单一。还有一种处于研究阶段的加捻方式为编辫式加捻一般有二股原料纱。加捻后,加捻纱上有捻度而单纱没有捻度。这种工艺使每一根长丝纤維与加捻轴线平行。与 其他几种加捻方式相比,编辫式加捻更为经济,因为在其他加捻方式中,初捻加入单纱捻度后再复捻则要消去这些捻度a所以在不希望有捻度或不在乎捻度缺失的情 况下,在直捻机上进行编辫式加捻产量更高。编辫式加捻又称为直接加捻即直捻,与其他几种加捻方式相比属于高性能加捻。 高性能加捻措的是速度、质量、经济性、适应性、原料以及操作方便等各方面的性 能,这己经不仅仅是一个趋势,而是加捻系统发展所切实面临的挑战。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将直捻式工艺工业化,仅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而用于 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等细虽丝的适于工业化应用的直捻工艺还未 见报道。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直接并合加捻的直捻式 捻线工艺,尤其是适用于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等细旦丝的直接式 加捻。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直捻式加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在捻线机上, 第一纱筒纱线直接上行 第二纱筒纱线隨锭子转动围绕第一纱筒旋转 旋转顶尖处两股并合加捻; 巻绕成型获得包芯纱成品。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为-A、 第一纱筒装入纱罐,第一纱线从纱罐上方拉出,并由张力器控制张力B、 第二纱筒安覽于第一纱筒下端的纱架上,第二纱线经导丝机构进入空心锭, 在之前用张力器控制张力,然后从空心锭上的加捻盘穿出,随空心锭的转动被甩出 空心锭,上端与第一纱线缠绕以气園形式围绕纱罐旋转;C、 第一和第二纱线在气圈顶尖处两股合为一股,然后进入合股导丝器;最后 经罗拉牵引、筒纱成型机构获得包芯纱成品。两根纱线合股时,两根纱线的张力相等,以形成没有剩余扭矩、长度相等的平 衡包芯纱。第一纱线和气園状态第二纱线的张力随锭速的变化相应地增加或减少。 本发明在捻线机上每锭位设覽有上下至少两层锭子组件及第一纱筒和前后至少两排第二纱筒,在一个锭位上进行多层作业。 本发明纱线行走路线为-第一纱线纱筒、第一张力器、合股导丝器;第二纱线纱筒、导丝机构、第二张力器、导丝器、锭子中孔、锭子嵌芯转向、 加捻盘、合股导丝器合股后罗拉牵引、筒纱成型机构,包括横动丝杆、摩擦筒、收巻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直捻工艺合股后的单纱没有捻度。由于直接形成线,因而可以方便地控制两股 丝的张力,可以获得满意的强力。与倍捻工艺比较,直捻过程中气園引起的空气阻力相对减少,因此能耗也相应 降低。由于只有一根纱线是从纱罐上被拉出,因此加倍长度的喂入巻装可以被一次 性装入。这样便减少了手工操作时间,并对生产坚固的无结纱,保证直捻机上进行 编辫式加捻产量更高。单根纱线不被加捻,而是通过一个歩骤将两根纱线直接一起 加捻。这样提高了纱线的内聚力。本发明用于将两股无捻长丝直接并合,加捻成线,并巻绕成平行筒子,供后道 工序使用,成线适用范围广传动带、缆绳、土工织物等,适用于锦纶、涤纶、人 造丝的加工。本发明与其他工艺相比较,工序简单,省去倒筒、运输等工序,将现有7个工 艺歩骤减少到3至4个步骤;在直捻过程中,机器消耗降低66%,人工消耗降低60 %,能源消耗降低4(W,织造成本降低30%,生产成本降低30%,并具有巻装大、 能耗低、用工少,成品线品质高等特点,是短流程生产对称两股工业用线的理想工 艺,由于本发明提出了每锭位多层作业方式,经济效益更为突出。本发明所采用的直捻式捻线机具备如下特点-钢板机架,每13锭段整节装箱,方便安装调试巻取传动由伺服马达驱动,带有速度监测;横动导丝、往复动程、巻绕交叉角、防叠均由电子控制,控制精确,不需变换 齿轮;巻绕装覽采用夹持式筒子架,具有巻装大,巻绕点恒定,巻绕加压力自动平 衡等特点,保证了成形良好张力装覽采用电磁式张力器,纱线张力可统一设定,内纱与外纱张力相配, 确保两根纱线等长匀捻器该装置可在加捻部位平衡纱线张力。 附圉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原理2为本发B月应用的直捻式捻线机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的直捻式捻线机側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锭子组件结构示意图面中标记l龙带轮,2电机,3收巻成型箱,4支撑板,5巻绕装覽,6收巻筒,7摩擦筒,8 成型移丝嘴,9压賴,IO罗拉,ll第一张力器,12合股导丝器,13纱罐,14龙带, 15龙筋,16操作台板,17第二张力器,18机头,19机尾,20隔丝管、隔丝板,21 墙板,22锭子锭杆,23锭子锭座,24纱筒固定座,25定位磁板,26出丝孔,27 锭子中孔,28第二纱筒,31加捻盘,32搁丝板具体事实方式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直接并合加捻的直捻式捻线工艺,尤其是适 用于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等细旦丝的直接式加捻。该直捻式加捻 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工序在捻线机上,第一纱筒纱线直接上行第二纱筒 纱线随锭子转动围绕第一纱筒旋转;旋转顶尖处两股并合加捻巻绕成型获得包芯 纱成品。实施例l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为A、 第一纱筒装入纱蠊,第一纱线从纱鏞上方拉出,并由张力器控制张力;B、 第二纱筒安覽于第一纱筒下端的纱架上,第二纱线经导丝机构进入空心锭, 在之前用张力器控制张力,然后从空心锭上的加捻盘穿出,随空心锭的转动被甩出 空心锭,上端与第一纱线缠绕以气園形式围绕纱罐旋转,第--纱线和气豳状态第二 纱线的张力随锭速的变化相应地增加或减少;C、 第一和第二纱线在气圈顶尖处两股合为一股,两根纱线合股时,两根纱线 的张力相等,以形成没有剩余扭矩、长度相等的平衡包芯纱,然后进入合股导丝器; 最后经罗拉牵引、筒纱成型机构获得包芯纱成品。实施例2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在捻线机上每锭位设置有上下至少两层锭子组件及第一纱筒和前后至少两排第二纱筒,在一个锭位上进行多层作业a实施例3如图l、图2、图3所示,本发明纱线行走路线为第一纱线纱筒、第一张力器、合股导丝器;第二纱线纱筒、导丝机构、第二张力器、导丝器、锭子中孔、锭子嵌芯转向、 加捻盘、合股导丝器合股后罗拉牵引、筒纱成型机构,包括横动丝杆、摩擦筒、收巻管。 实施例4如圉l、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加捻机为直捻式加捻机,本发明所 述多用途复合直捻式捻线机包括机架、锭子传动装置、锭子組件、张力机构、导丝 机构、简纱成型机构、电控设备。锭子组件包括由锭子传动装置传动的锭子、加捻盘31、纱罐13,锭子由锭杆 22、锭座23构成第一纱筒置于纱罐13内,纱线从纱罐13上端拉出,并由安装在 纱罐13上端的第一张力器11控制张力纱筒固定座24经轴承套在锭子的锭杆22 上端,加捻盘31位于纱筒固定座24下端安装在锭杆22上并随锭子转动;所述锭子 为空心锭,加捻盘31外端有一出丝孔26并与锭子中孔27连通;机架下端的纱架上 设置有放置第二纱筒28的搁丝板32,第二纱筒28的纱线经导丝机构、第二张力器 17进入锭子中孔27并从加捻盘31的出丝孔26穿出,在锭子的转动下第二纱线被 甩出加捻盘31,上端与第一纱线缠绕以气圈形式围绕纱罐13旋转。第一和第二纱 线在气豳顶尖处两股合为一股,然后进入合股导丝器12,最后经罗拉IO牵引、筒 纱成型机构获得加捻筒纱成品,筒纱成型机构包括横动丝杆、摩擦筒7、收巻筒6, 收巻筒6由夹持式筒子架固定。实施例5如图l所示,对于单锭位多层作业,机架包括安装龙带轮l、电机2、收巻成型 箱3的机头18,以及机尾19、墙板21 、横向安装在墙板21上支撑锭子的龙筋15、 位于机架下部的纱架。在墙板21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层龙筋15,纱架上设置有 至少两排搁丝板32:锭子组件经其上的锭座23安装在龙筋15上。所述机架上还设 置有操作台板16、隔丝管、隔丝板、支撑板4,隔丝管和隔丝板垂直安装在龙筋15 上,隔丝板位于纱權13两侧安装在支撑板4上,第二纱筒28纱线经隔丝管穿入锭 子中孔27a支槺板4安装在墙板21上,支撑板4上安装用于固定纱铕固定座24的定位磁板25。下面给出不同产品的参数。 实施例6:绣花线纤度范围900D以内 捻度200"600T/M 锭子转速4000-11000rpm 张力设定15-30g左右倾斜角10~18络纱角10~20超欠喂率99%左右。实施例7:锦纶纤度范围900D以内 捻度200-600T/M 锭子转速4000-U000rpm 张力设定4-20g左右 倾斜角5~15 络纱角10~24 超欠喂率诉.2%左右。实施例7:涤纶纤度范围900D以内 捻度200-600T/M 锭子转速4000-11000rpm 张力设定4-20g左右倾斜角10~20络纱角14~26超欠喂率99%左右。实施例8:人造丝纤度范围卯OD以内 捻度200-600T/M 锭子转速4(MKM1000rpm 张力设定4-20g左右倾斜角10~20络纱角14~26超欠喂率99%左右。实施例9:缝纫线纤度范围900D以内 捻度200-600T/M 锭子转速4000-11000rpm 张力设定4-20g左右倾斜角10~20络纱角12~20超欠喂率99%左右。
权利要求
1. 直捻式加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在捻线机上,第一纱筒纱线直接上行;第二纱筒纱线随锭子转动围绕第一纱筒旋转;旋转顶尖处两股并合加捻;卷绕成型获得包芯纱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式加捻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为-A、 第一纱筒装入纱罐,第一纱线从纱罐上方拉出,并由张力器控制张力-B、 第二纱筒安置于第一纱筒下端的纱架上,第二纱线经导丝机构进入空心锭, 在之前用张力器控制张力,然后从空心锭上的加捻盘穿出,隨空心锭的转动被甩出 空心锭,上端与第一纱线缠绕以气圈形式围绕纱罐旋转C、 第一和第二纱线在气圈顶尖处两股合为一股,然后进入合股导丝器;最后 经罗拉牵引、筒纱成型机构获得包芯纱成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捻式加捻工艺,其特征在于两根纱线合股时, 两根纱线的张力相等,以形成没有剩余扭矩、长度相等的平衡包芯纱。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捻式加捻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纱线和气豳状态 第二纱线的张力随锭速的变化相应地增加或减少。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式加捻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捻线机上每锭位设 置有上下至少两层锭子组件及第一纱筒和前后至少两排第二钞筒,在--个锭位上进 行多层作业。
6、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5所述的直捻式加捻工艺,其特征在于纱线行走路 线为-第一纱线纱筒、第一张力器、合股导丝器第二纱线纱筒、导丝机构、第二张力器、导丝器、锭子中孔、锭子嵌芯转向、 加捻盘、合股导丝器;合股后罗拉牵引、筒纱成型机构,包括横动丝杆、摩擦筒、收巻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捻式捻线工艺,适用于工业化直接并合加捻的直捻式捻线,尤其是适用于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等细旦丝的直接式加捻。本发明采用的工序为在捻线机上,第一纱筒纱线直接上行;第二纱筒纱线随锭子转动围绕第一纱筒旋转;旋转顶尖处两股并合加捻;卷绕成型获得包芯纱成品。直捻工艺合股后的单纱没有捻度,由于直接形成线,因而可以方便地控制两股丝的张力,可以获得满意的强力。
文档编号D02G3/22GK101245510SQ2007100485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
发明者杨学利, 梁建军 申请人: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