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捻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62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捻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制线行业中的复合 捻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制线行业中较为先进的复合捻线机,是将两根单丝经初捻后, 进入并合复捻制成所需要的股线,形式多为双面双层四锭一组锭带巻绕式。 双面双层四锭一组锭带巻绕式复合捻线机通常包括上层的上锭带部分和下 层的下锭带部分。上锭带部分包括两个由同一个电机驱动的锭盘,每个锭 盘经锭带带动4个上锭杆转动。下锭带部分由一个电机驱动一个锭盘,带 动4个下锭杆转动。上锭杆上的三元筒丝经过挂丝钩、U形导丝器、直角 导丝器后,在罗拉、压辊上绕半圈控制送丝速度,再经过叶子板导丝器、 钢令圈加捻,最后绕在下锭杆的纱管上。这样形式的捻线机产量低,完全 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在不考虑增加产房和捻线机台数的情况下, 现有的即使是加长型的捻线机也只能生产180个锭位,生产效率非常低。 如果增加厂房和捻线机台数,又需要额外增加生产成本,使企业的产品竞 争力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不需要增加厂房面 积、整台设备台数和能源消耗的情况下,提高捻线机生产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的高效捻线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双面双层八锭一组锭带巻绕式,使 复合捻线机的锭数增加到340锭/台,大大提高了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捻线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层的上锭带部分和下层的下 锭带部分,所述上锭带部分包括每组由同一个电机驱动的两个上锭盘,由 上锭盘经上锭带驱动的双面4个一号上锭杆和双面4个二号上锭杆,所述 下锭带部分包括每组由电机驱动的一个下锭盘A,由下锭盘A经下锭带驱 动的双面4个一号下锭杆,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上锭盘经一条上锭带驱 动所述一号上锭杆,所述一号上锭杆经传动带与二号上锭杆连接;另一上 锭盘经另一上锭带驱动位于二号上锭带旁的三号上锭杆,所述三号上锭杆 经传动带与位于三号上锭杆旁的四号上锭杆连接,所述三号上锭杆和四号 上锭杆均为双面4个;所述下锭盘A旁设有下锭盘B,所述下锭盘A和下
锭盘B均由同一个电机驱动,所述下锭盘B经另一条下锭带驱动双面4个 二号下锭杆,所述一号上锭杆和二号上锭杆上的两根丝线经挂丝钩、U形 导丝器、直角导丝器后,在罗拉、压辊上缠绕后,再经叶子板导丝器和钢 令圈上加捻成型,最后绕在位于一号下锭杆上的纱管上;所述三号上锭杆 和四号上锭杆上的两根丝线经另一组挂丝钩、U形导丝器、直角导丝器后, 在罗拉、压辊上缠绕后,再经叶子板导丝器和钢令圈上加捻成型,最后绕 在位于二号下锭杆上的纱管上。
所述钢令圈设置于钢令板上,上下两组钢令圈在钢令板宽度方向上交 错排列形成上下双孔钢令板。
所述一号下锭杆和二号下锭杆均设置于龙筋上,双面四组呈交错式排列。
所述上锭盘、下锭盘和上锭带、下锭带之间均设有张紧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不增加厂房面积、整台设备台数和能源消 耗的情况下,在现有的捻线机上层上锭带部分增加三号上锭杆和四号上锭 杆,在下层下锭带部分增加二号下锭杆,由原有电机驱动,从而实现了在 充分利用现有埝线机尺寸外型的条件下,不增加能耗就能实现将现有的最 多180个生产锭位扩大到340锭/台的生产锭位,从而大大增加了捻线机的 生产效率,也节约了生产成本,能完全满足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为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了砝码。
2、 由于采用在现有的钢令板上设置上、下两组钢令圈,使增加后的 三号上锭杆和四号上锭杆上的丝条能更好地巻绕在下锭杆上的纱管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锭带部分传动俯视图 图4为下锭带部分传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效捻线机,包括机架1,位于机架1上层的上锭带部分和下层 的下锭带部分,所述上锭带部分包括每组由同一个电机驱动的两个上锭盘 2,由上锭盘2经上锭带3驱动的双面4个一号上锭杆4和双面4个二号上 锭杆5,所述下锭带部分包括每组由电机驱动的一个下锭盘A6,由下锭盘 A6经下锭带7驱动的双面4个一号下锭杆8,其中一个上锭盘2经一条上 锭带3驱动所述一号上锭杆4,所述一号上锭杆4经传动带9与二号上锭 杆5连接;另一上锭盘2经另一上锭带3驱动位于二号上锭带3旁的三号
上锭杆10,所述三号上锭杆10经传动带9与位于三号上锭杆10旁的四号 上锭杆11连接,所述三号上锭杆IO和四号上锭杆11均为双面4个;所述 下锭盘A6旁设有下锭盘B12,所述下锭盘A6和下锭盘B12均由同一个电 机驱动,所述下锭盘B12经另一条下锭带7驱动双面4个二号下锭杆13, 所述一号上锭杆4和二号上锭杆5上的两根丝线经挂丝钩14、 U形导丝器 15、直角导丝器16后,在罗拉17、压辊18上缠绕后,再经叶子板导丝器 19和钢令圈20上加捻成型,最后绕在位于一号下锭杆8上的纱管21上; 所述三号上锭杆10和四号上锭杆11上的两根丝线经另一组挂丝钩14、 U 形导丝器15、直角导丝器16后,在罗拉17、压辊18上缠绕后,再经叶子 板导丝器19和钢令圈20上加捻成型,最后绕在位于二号下锭杆13上的纱 管21上。所述钢令圈20设置于钢令板22上,上下两组钢令圈20在钢令 板22宽度方向上交错排列形成上下双孔钢令板。所述一号下锭杆8和二号 下锭杆13均设置于龙筋23上,双面四组呈交错式排列。所述上锭盘2、 下锭盘和上锭带3、下锭带7之间均设有张紧轮24。
参照图1, 一号上锭杆4和二号上锭杆5上的两个三元筒,2条单根 丝条经过退绕,经过挂丝钩14, 2条单根丝条经过U形导丝器15和直角 导丝器16并线后,在罗拉17、压辊18上经过初步复捻后形成一股线,经 过钢令板上的上组钢丝圈巻绕在一号下锭杆8上的纱管21上;三号上锭杆 IO和四号上锭杆11上的两个三元筒,2条单根丝条经过退绕,经过另一组 挂丝钩14, 2条单根丝条经过另一组U形导丝器15和直角导丝器16并线 后,在罗拉17和压辊18上经过初步复捻线后形成一股线,经过钢令板上 的下组钢丝圈巻绕在二号下锭杆13上的纱管21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在上锭带部分,在没有增加电机和上锭盘2的情况 下,由原来的一组锭盘驱动一组上锭带3,带动原来的一号上锭杆4, 一号 上锭杆4再驱动原有的二号上锭杆5。由原来的另外一组锭盘驱动一组上 锭带3,带动新增的三号上锭杆10,由新增的三号上锭杆10带动新增的四 号上锭杆ll;在下锭带部分,在原来的每组电机轴上设置另外一个下锭盘 B12,下锭盘A6和下锭盘B12共同作用,巻绕两组纱管21,从而实现了 本实用新型的在不增加厂房面积、整台设备台数和能耗的情况下,使产量 增加了 88.89%,实现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捻线机,包括机架(1),位于机架(1)上层的上锭带部分和下层的下锭带部分,所述上锭带部分包括每组由同一个电机驱动的两个上锭盘(2),由上锭盘(2)经上锭带(3)驱动的双面4个一号上锭杆(4)和双面4个二号上锭杆(5),所述下锭带部分包括每组由电机驱动的一个下锭盘A(6),由下锭盘A(6)经下锭带(7)驱动的双面4个一号下锭杆(8),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上锭盘(2)经一条上锭带(3)驱动所述一号上锭杆(4),所述一号上锭杆(4)经传动带(9)与二号上锭杆(5)连接;另一上锭盘(2)经另一上锭带(3)驱动位于二号上锭带(3)旁的三号上锭杆(10),所述三号上锭杆(10)经传动带(9)与位于三号上锭杆(10)旁的四号上锭杆(11)连接,所述三号上锭杆(10)和四号上锭杆(11)均为双面4个;所述下锭盘A(6)旁设有下锭盘B(12),所述下锭盘A(6)和下锭盘B(12)均由同一个电机驱动,所述下锭盘B(12)经另一条下锭带(7)驱动双面4个二号下锭杆(13),所述一号上锭杆(4)和二号上锭杆(5)上的两根丝线经挂丝钩(14)、U形导丝器(15)、直角导丝器(16)后,在罗拉(17)、压辊(18)上缠绕后,再经叶子板导丝器和钢令圈上加捻成型,最后绕在位于一号下锭杆(8)上的纱管上;所述三号上锭杆(10)和四号上锭杆(11)上的两根丝线经另一组挂丝钩(14)、U形导丝器(15)、直角导丝器(16)后,在罗拉(17)、压辊(18)上缠绕后,再经叶子板导丝器(19)和钢令圈(20)上加捻成型,最后绕在位于二号下锭杆(13)上的纱管(2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令圈(20) 设置于钢令板(22)上,上下两组钢令圈(20)在钢令板(22)宽度方向 上交错排列形成上下双孔钢令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下锭 杆(8)和二号下锭杆(13)均设置于龙筋(23)上,双面四组呈交错式排 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捻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锭盘(2)、下锭盘和上锭带(3)、下锭带(7)之间均设有张紧轮(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捻线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层的上锭带部分和下层的下锭带部分,所述上锭带部分包括每组由同一个电机驱动的两个上锭盘,由上锭盘经上锭带驱动的双面4个一号上锭杆和双面4个二号上锭杆,所述下锭带部分包括每组由电机驱动的一个下锭盘A,由下锭盘A经下锭带驱动的双面4个一号下锭杆,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双面双层八锭一组锭带卷绕式,使复合捻线机的锭数增加到340锭/台,大大提高了产能。
文档编号D01H1/10GK201056599SQ20072008011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8日
发明者杨书磊, 远 王, 董明智 申请人: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