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接器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30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捻接器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向着彼此相反的方向重叠的2根纱线端部、喷射压縮空气进行接头的捻接器喷嘴。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2根纱线的端部进行接头的接头装置,我们知道有捻接器。捻接器为对重叠的2根纱线端部吹出压縮空气,使2根纱线端部捻在一起接头的装置。该捻接器存在称为相对型和称为T型的两种型式。
相对型捻接器在将2根纱线端部解捻以后,向互相相反的方向重叠,然后使压縮空气产生的捻回流作用,将2根纱线端部捻在一起。参照例如日本特公平2-14267号公报。
而T型捻接器使2根纱线端部向相同的方向重叠,再使压缩空气产生作用,将纱线的端部解捻并缠绕在一起。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6-52485号公报。
相对型捻接器适用于棉等较细、硬挺性比较弱的纱线之间的接头,但在用于羊毛等硬挺性比较强的纱线之间接头的情况下,不能够充分地捻在一起,存在不能获得足够的纱线强力(断裂强度)的问题。
另一方面,T型捻接器由于使纱线互相牢固地缠绕在一起进行接头,因此即使是羊毛之类线粗、硬挺性比较强的纱线也能够获得足够的纱线强力。但是,如果采用T型捻接器,如日本特开2006-52485号公报的图4所示那样,由于纱线Yl和纱线Y2成为使重叠的部分为纵线的"T"字形状,因此结头部分残留成扭结(匕y)状(在图中纱线Yl、 Y2的上下延伸的部分)。该扭结因纱线使用目的的不同,有时存在外观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即使是硬挺性强的纱线也不会产生扭结、能够牢固地进行接头的捻接器喷嘴。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捻接器喷嘴将接头孔在轴心方向实质上一分为二,在该被分割的各接头室的轴心相互变位的位置上形成各接头室,在上述各接头室沿整个上述接头孔区域形成共同的接头用狭缝,并且分别对上述各接头室形成通过上述接头用狭缝向着上述接头室的轴心喷射压縮空气的喷射孔,并且将上述接头室的与上述压缩空气喷射孔的空气出口相对的内壁形成为平面状。其中"轴心"是指,如果接头室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则意味着其圆弧的中心,如果不是圆弧则意味着该截面形状的图形中心。
并且,本发明提供特征为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各接头室和上述各压縮空气喷射孔与上述接头用狭缝的顶端部分相通的捻接器喷嘴。
并且,本发明提供特征为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压縮空气喷射孔形成为直线状,并且使其中心轴通过上述接头室的轴心的捻接器喷嘴。
并且,本发明提供特征为在上述结构中上述接头室的上述平面状的内壁与上述压縮空气喷射孔的中心轴近似正交地形成的捻接器喷嘴。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捻接器喷嘴,由于各压縮空气喷射孔与接头用狭缝相通,因此使压縮空气能够直接冲击被定位在接头用狭缝内的纱端部。并且,由于各接头室的内壁中与各压縮空气喷射孔相对的内壁为平面,因此压縮空气冲击该内壁后回弹,再次冲击纱端部。因此,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捻接器喷嘴,解捻后的纱端部的纤维受压縮空气产生的强力的作用,良好地缠绕,能够提高接头强力。
从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特征、组成、过程、步骤、特性和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


图1为表示本发明捻接器喷嘴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捻接器喷嘴的剖视图,(A)为沿X-X线的剖视图,(B)为沿Y-Y线的剖视图,(C)为沿Z-Z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捻接器喷嘴的剖视图,(A)为沿G-G线的剖视图,(B)为沿H-H线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使用了图1的捻接器喷嘴的捻接器喷嘴组件的一例的透视
4图。
图5 (A) (B)为表示捻接器喷嘴与捻接器喷嘴组件的关系的剖视图。图6 (A) (B) (C)为表示使用了图3的捻接器喷嘴组件的捻接器的主视图和侧剖视图。
图7为表示捻接器喷嘴中压縮空气的流动的俯视图。
图8为表示用图1的捻接器喷嘴获得的纱线接缝一例的略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形态。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捻接器喷嘴的一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捻接器喷嘴的剖视图,(A)为沿X-X线的剖视图、(B)为沿Y-Y线的剖视图、(C)为沿Z-Z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捻接器喷嘴的剖视图,(A)为沿G-G线的剖视图、(B)为沿H-H线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使用了图1的捻接器喷嘴的捻接器喷嘴组件的一例的透视图,图5为表示捻接器喷嘴与捻接器喷嘴组件的关系的剖视图。
如图1 图3所示,本发明的捻接器喷嘴l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设置
在喷嘴块10中的接头用狭缝2、实质上将接头孔在轴心方向一分为二地形成的第1接头室3和第2接头室4、第1压縮空气喷射孔5、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6以及连通室7构成。
喷嘴块10由黄铜等金属块构成,如图1和图3所示,在纱线端部导入侧的面(正面)上具有俯视为等腰三角形的缺口 10c。
如图1所示,接头用狭缝2从喷嘴块10的缺口 10c的顶端笔直延伸到喷嘴块10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并且,如图2C所示,接头用狭缝2扩展到喷嘴块10的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
如图2A所示,第1接头室3从喷嘴块10的上表面10a笔直延伸到喷嘴块1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并且,如图3A和图2B所示,第1接头室3与接头用狭缝2的顶端部分上侧2a的左侧部分相通。
并且,如图3A和图2A所示,第1接头室3由多个内壁3a 3f和下壁3g围成。内壁3a、 3c 3d为平面,内壁3b、 3f俯视为以点3h为中心的圆弧曲面。第1接头室3在内壁3c与内壁3d之间如上所述地与接头用狭缝2相通。
如图3A所示,第1压縮空气喷射孔5自喷嘴块10的右侧面10d沿水平方向并且与第1接头室3的平面状内壁3a近似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第1压縮空气喷射孔5在通过接头用狭缝2后进一步延伸,与第1接头室3相通。此时,第1压縮空气喷射孔5的中心轴5a俯视看去通过点3h并且通过内壁3a的中点3i。并且,如图2C所示,第1压縮空气喷射孔5设置在比第1接头室3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稍微靠下的地方。
如图2A所示,第2接头室4从喷嘴块10的下表面10b笔直延伸到喷嘴块10的上下方向中央。并且,如图3B和图2B所示,第2接头室4与接头用狭缝2的顶端部分下侧2b的右侧部分相通。
并且,如图3B和图2A所示,第2接头室4由多个内壁4a 4f和上壁4g围成。内壁4a、 4c 4d为平面,内壁4b、 4f俯视为以点4h为中心的圆弧曲面。第2接头室4在内壁4c与内壁4d之间如上所述地与接头用狭缝2相通。
如图3B所示,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6自喷嘴块10的左侧面10e沿水平方向并且与第2接头室4的平面状内壁4a近似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6在通过接头用狭缝2以后进一步延伸,与第2接头室4相通。此时,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6的中心轴6a俯视看去通过点4h并且通过内壁4a的中点4i。并且,如图2C所示,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6设置在比第2接头室4_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稍微靠上的地方。
如图2和图3所示,连通室7设置在喷嘴块10的上下方向的内侧、并与第l压縮空气喷射孔5和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6连通地设置在除缺口 10c一侧以外的外缘部。
如图4和图5所示,捻接器喷嘴1镶嵌到喷嘴保持架12中,构成捻接器喷嘴组件11。捻接器喷嘴组件11由安装螺栓13通过板22被安装到纤维机械的主体托架21上。并且,捻接器喷嘴组件11在纤维机械中构成后述的捻接器31的主要部分。
喷嘴保持架12由长方体形状的金属块构成,具有收容捻接器喷嘴1的凹陷部12a、允许安装螺栓13穿过的螺栓孔12b、与压縮空气源(未图示)连接的压縮空气导入孔12c、以及将压縮空气导入孔12c和凹陷部12a连通的连通孔12d。
捻接器喷嘴1镶嵌到喷嘴保持架12的凹陷部12a中。此时,捻接器喷嘴1的连通室7的周围被凹陷部12a的壁面所包围。
喷嘴保持架12的连通孔12d与连通室7连通。另一方面,压縮空气导入孔12c上连接有从压縮空气源(未图示)延伸来的导入管14。当提供来自压縮空气源的压縮空气CR时,压縮空气CR从压縮空气导入孔12c经由连通孔12d、连通室7被导入捻接器喷嘴1的第1和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5、6中。并且,压縮空气CR通过接头用狭缝2的顶端部分进入第1和第2接头室3、 4,从各自的开口部排出到外面。
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捻接器喷嘴组件11用于自动络纱机中的捻接器31时,捻接器31进行的接头动作。图6为表示使用了图3所示的捻接器喷嘴组件的捻接器的主视图和侧剖视图,图7为表示捻接器喷嘴中压縮空气的流动的俯视图。
首先,巻装P—侧的纱线YP被吸嘴SM吸引把持。接着,纱线YP由于吸嘴M的旋转被引导到捻接器31的前方,被夹持装置32夹持。另一方面,精纺绕纱管B —侧的纱线YB也同样被旋转的中继管SP引导到捻接器31的前方,被夹持装置33夹持。
接着,纱线YP由导纱杆34的旋转被引导到导纱板35、 36的导纱槽37、 38内、以及捻接器喷嘴l的接头用狭缝2内。同时,纱线YB由导纱杆34的旋转被引导到导纱板35、 36的导纱槽39、 40内、以及捻接器喷嘴1的接头用狭缝2内。
然后,纱线YP、 YB在离开夹持位置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被纱线切断装置41、 42切断。接着,被切断了的纱线YP、 YB的纱端部被吸引到解捻喷嘴43、 44内,压縮空气被吹出。由此,纱线YP、 YB的纱端部受解捻作用,变成笔头状的平行纤维(参照图6B)。另外,此时导纱杆34向离开纱线YP、 YB的方向转到后退位置上,纱线YP、 YB的纱端部被吸引到解捻喷嘴43、 44的纵深处。解捻结束后,导纱杆34再次旋转,靠近纱线YP、 YB,纱线YP、 YB被从解捻喷嘴43、 44中拉出。被拉出的纱线YP、 YB被压纱装置45变成各自的被解捻的端部在捻接器喷嘴1的接头用狭缝2的顶端侧被重叠的状态(参照图6C)。
接着,通过导入管14给捻接器喷嘴组件11提供压縮空气CR。如图5A所示,压縮空气CR经过压縮空气导入孔12c、连通孔12d和连通室7被导入第1压縮空气喷射孔5内。同时,如图5B所示,压縮空气CR经过压縮空气导入孔12c、连通孔12d和连通室7被导入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6内。
如图7所示,压縮空气CR经过第1和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5、 6直接冲击被定位在接头用狭缝2顶端侧的纱线YP、 YB的纱端部。并且,压縮空气CR在第1和第2接头室3、 4内冲击内壁3a、 4a反弹,冲击纱线YP、YB的纱端部。
纱线YP、 YB的纱端部受到压縮空气CR的直接冲击和来自壁面的反弹冲击,由此被解捻的纤维很好地缠绕在一起,被牢固地接头,接头强力变高。
如上所述,捻接器喷嘴1使压縮空气CR直接冲击被定位在接头用狭缝2顶端侧的纱线YP、 YB的纱端部。并且,第1和第2接头室3、 4的平面状的内壁3a、 4a为与第1和第2压縮空气喷射孔5、 6的中心轴5a、 6a正交的平面,压縮空气CR冲击内壁3a、 4a被反弹,再次冲击纱端部。如果采用该捻接器喷嘴l,由于压縮空气CR不是捻回流,因此不会给整个接缝赋予相同的捻,接缝呈在受压縮空气CR直接冲击的部分YD纤维混合的交络状态(参照图8)。并且,其两侧部分YR在冲击到接头室3、 4的内壁3a、 4a被反弹的压縮空气CR的作用下交络成主纱,接缝的两端和纤维不会突出。因此,整体接缝良好地交络,接缝强力增高。即,如果采用捻接器喷嘴l,与现有技术的将纱端部互相捻合起来进行接头的方式不同,即使是羊毛等比较粗、硬挺性强的纱线也能够牢固地接头。
以上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形态。艮卩,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各接头室有6个内壁,但内壁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接头室的截面形状也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中公开的形状,例如也可以采用全部由平面构成的结构。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使压縮空气喷射孔彼此间的夹角为90。、使接头用狭缝与各压縮空气喷射孔的夹角为45。,但并不局限于此。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使压縮空气喷射孔的中心轴俯视时通过相向的内壁的中点,但并不局限于此。
权利要求
1. 一种捻接器喷嘴,其特征在于将接头孔在轴心方向实质上一分为二,在该被分割的各接头室的轴心相互变位的位置上形成各接头室,在上述各接头室沿整个上述接头孔区域形成共同的接头用狭缝,并且分别对上述各接头室形成通过上述接头用狭缝向着上述接头室的轴心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射孔,并且将上述接头室的与上述压缩空气喷射孔的空气出口相对的内壁形成为平面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捻接器喷嘴,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接头室和上 述各压縮空气喷射孔与上述接头用狭缝的顶端部分相通。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捻接器喷嘴,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縮空气 喷射孔形成为直线状,并且使其中心轴通过上述接头室的轴心。
4. 如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捻接器喷嘴,其特征在于上 述接头室的上述平面状的内壁与上述压縮空气喷射孔的中心轴近似正交地 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捻接器喷嘴(1),其特征在于将接头孔在轴心方向实质上一分为二,在该被分割的各接头室(3、4)的轴心(3h、4h)相互变位的位置上形成各接头室(3、4),在上述各接头室(3、4)沿整个上述接头孔区域形成共同的接头用狭缝(2),并且分别对上述各接头室(3、4)形成通过上述接头用狭缝(2)向着上述接头室(3、4)的轴心(3h、4h)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射孔(5、6),并且将上述接头室(3、4)的与上述压缩空气喷射孔(5、6)的空气出口相向的内壁(3a、4a)形成为平面状。
文档编号D01H15/00GK101463516SQ20081017443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美马博志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