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气流减少纱线毛羽的装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74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气流减少纱线毛羽的装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利用气流减少纱线毛羽的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简称旋流器,本发明属于纺织工程
技术领域
,它涉及一种新型减少毛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纺纱工程中,纱线毛羽一直是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显著的纱线毛羽是影响纺纱与后道工序以及纱线适用性的主要缺点。例如毛羽的长短、数量及其分布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过多的毛羽在纺纱中易增加断头,在织造时容易造成开口不清,织机效率下降,布面外观质量差,染整加工后会造成色档色差,出现疵布,使用价值降低。毛羽主要产生于细纱机加工,现有的减少毛羽的技术措施是(l)紧密纺纱技术,如瑞士RIETER公司的COM4紧密纺纱机,德国青泽公司的700AirComtex紧密纺纱机等,这些装置使纱线毛羽明显减少,尤其是3mm以上的毛羽大幅度减少。但缺点在于设备投资资金大,固定成本与开机成本高;机构复杂;改造困难。(2)在细纱机的前牵伸区加装集合器,此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由于在牵伸区加入的集合器影响了该区中的摩擦力界,从而使纤维在牵伸区内的运动失控,造成了成纱条干均匀度恶化;(3)赛络纺技术能一定程度的减少纱线毛羽,改善纱线质量,但局限于生产股线结构类纱线;(4)优化细纱工艺是减少毛羽的一种方法,但纱线质量改善的幅度较小。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在细纱工序提供一种利用气流减少纱线毛羽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气流减少纱线毛羽的装置,简称旋流器,旋流器(2)为柱形,在柱体内垂直方向开有纱道(7),在柱体一侧面开有进气口(6),在柱体内水平方向从进气口中央到纱道之间开有气道(8),气道和纱道在相交处是按顺时针方向垂直相切,相交口的位置控制在纱道从上往下的1/3处,气道的直径D2为0.5mm-6mm,纱道的直径Dl为lmm-8mm,纱道长度8mm-40mm,外接压縮空气通过进气口注入。所述旋流器的应用将旋流器(2)安装在机架上,固定在纺纱细纱机前罗拉(1)下方,安装角度(与水平面的倾角)与罗拉座相同,距前罗拉的距离为1.5-9.5cm,纱线(5)经过前罗拉输出后,平行通过旋流器(2)的纱道(7),再通过陶瓷导纱器(3),导纱器使纱线保持平行于纱道的轴线通过纱道,然后引入导纱钩(4),外接压縮空气通过进气口(6)注入,气道(8)内的气压为0.05MPa0.55MPa,纱线在纱道中通过时,气道中有压力为P的压縮空气,在气道与纱道相切处以旋转气流方式进入纱道。在纺纱过程中,旋流器对纺纱三角区及纱线的成形过程产生影响。由于该旋流器具有一定长度的纱道,对纺纱三角区中未受到控制的自由纤维能起到集束作用,减少了纱线表面的毛羽。如图3所示,在纺制Z捻纱时,本发明的旋流器的气道和纱道在相交处是按顺时针方向相切,气道中输送的压縮空气在进入纱道时,旋转气流的回转方向与纱线加捻的回转方向相同,一定量的旋转气流辅助纱线旋转,一方面有利于加捻点的捻回向前罗拉钳口的纺纱三角区传递,从而有利于纱线的成形;另一方面纱线在加捻时内外转移过程中被挤出纱身的纤维头端受到相切的旋转气流的辅助作用,再次被巻进纱身,减少了留在纱线表面的机会,使纱线毛羽减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环锭细纱机上安装旋流器后能有效地降低纱线表面毛羽,尤其是3mm及以上的毛羽,使后整理中的织物染色更为均匀,较好地改善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利于单纱断裂强力的提高及条干CV的降低,织物的外观质量有较好的改善。另外,旋流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普通环锭细纱机上安装旋流器的纺纱方法是一种比较简单、能有效提高纱线质量的方法,具有实际开发应用的价值。图1应用旋流器的纺纱示意图;1、前罗拉,2、旋流器,3、导纱器,4、导纱钩,5、纱线,6、进气口。图2旋流器的正视图;7、纱道,8、气道,Dl:纱道直径,D2:气道直径。图3旋流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采用5.5g/10m的纯棉粗纱,选择工艺条件为气压0.25MPa、旋流器到前钳口的距离6.5cm、气道的直径D2为0.5mm,纱道的直径Dl为2mm,纱道长度35mm,捻系数330、锭速9000rpm。对加装旋流器前后所纺的纱线性能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l所示表1传统环锭纺纱线与加装旋流器后环锭纺纱线性能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从表1可以看出,加装旋流器后环锭纺纱线性能优于传统环锭纺纱线,从长度大于3mm的毛羽指数来看,毛羽减少了97%;断裂强度提高了9%;条干不匀降低了6%。因此,加装旋流器后纱线的性能优于传统环锭纺,并以毛羽的减少最为显著。实施例2采用5.5g/10m的纯棉粗纱,选择工艺条件为气压0.5MPa、旋流器到前钳口的距离8cm、气道的直径D2为3.5mm,纱道的直径Dl为6mm,纱道长度15mm,捻系数350、锭速12000rpm。对加装旋流器前后所纺的纱线性能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2所示表2传统环锭纺纱线与加装旋流器后环锭纺纱线性能比较纱线种类〉3mm的毛羽指数个/m断裂强度cN/tex条干不匀C"/。传统环锭纺52,8516.511.3加装旋流器后环锭纺10.1718.112.58显著性81%(显著)9%(不显著)11%(不显著)从表2可以看出,加装旋流器后环锭纺纱线性能优于传统环锭纺纱线,从长度大于3mm的毛羽指数来看,毛羽减少了81%;断裂强度提高了9%;条干不匀降低了11%。因此,加装旋流器后纱线的性能优于传统环锭纺,并以毛羽的减少最为显著。实施例3采用5.5g/10m的纯棉粗纱,选择工艺条件为气压0.1MPa、旋流器到前钳口的距离3cm、气道的直径D2为2mm,纱道的直径Dl为5mm,纱道长度25mm,捻系数390、锭速10000rpm。对加装旋流器前后所紡的纱线性能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3所示表3传统环锭纺纱线与加装旋流器后环锭纺纱线性能比较纱线种类〉3mm的毛羽指数个/m断裂强度cN/tex条干不匀CP/。传统环锭纺46.6616.712.58加装旋流器后环锭纺5.7118.511.3显著性88%(显著)7%(不显著)10%(不显著)从表3可以看出,加装旋流器后环锭纺纱线性能优于传统环锭纺纱线,从长度大于3mm的毛羽指数来看,毛羽减少了88%;断裂强度提高了7%;条干不匀降低了10%。因此,加装旋流器后纱线的性能优于传统环锭纺,并以毛羽的减少最为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气流减少纱线毛羽的装置,简称旋流器,其特征是旋流器(2)为柱形,在柱体内垂直方向开有纱道(7),在柱体一侧面开有进气口(6),在柱体内水平方向从进气口中央到纱道之间开有气道(8),气道和纱道在相交处是按顺时针方向垂直相切,相交口的位置控制在纱道从上往下的1/3处,气道的直径D2为0.5mm-6mm,纱道的直径D1为1mm-8mm,纱道长度8mm-40mm,外接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注入。2、权利要求l所述旋流器的应用,其特征是将旋流器(2)安装在机架上,固定在纺纱细纱机前罗拉(1)下方,安装角度与罗拉座相同,距前罗拉的距离为1.5-9.5cm,纱线(5)经过前罗拉输出后,平行通过旋流器(2)的纱道(7),再通过导纱器(3),导纱器使纱线保持平行于纱道的轴线通过纱道,然后引入导纱钩(4),外接压縮空气通过进气口(6)注入,气道(8)内的气压为0.05MPa0.55MPa。全文摘要一种利用气流减少纱线毛羽的装置及其应用,属于纺织工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装置简称旋流器,为柱形,在柱体内垂直方向开有纱道,在柱体一侧面开有进气口,在柱体内水平方向从进气口中央到纱道之间开有气道,气道和纱道在相交处按顺时针方向垂直相切,相交口的位置控制在纱道从上往下的1/3处,外接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注入。该装置的应用该旋流器被安装在机架上,安装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和导纱钩之间,利用压缩空气使气流通过垂直相切于纱道的气道,在纱道中产生高速旋转的气流,对纱线加捻成形时的纺纱三角区及纱线成形过程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毛羽,改善了成纱的其它质量指标。本旋流器结构简单,设备改造费用低,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文档编号D01H5/72GK101487153SQ20091002525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优先权日2009年2月25日发明者牟俊玲,葛明桥,华邱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