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0541727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大身内设置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末端的进风口或进风孔将热流吹向加热容器内,热流通过加热容器上、下通孔贯通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对加热容器内的食物加热;2)、由于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的送风流量或送风速度大于出气口或出气孔的出风流量或出风速度,致使加热容器内产生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提高加热食物的速度,从而缩短了食物的加热时间;3)、在进风口或进风孔的下部的接油装置可以将食物上多余的油脂和加热容器内壁上的下流油脂收集。本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空气加热?接油?分离?清洗。
【专利说明】
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9880Y于2000年12月13日公开了一种烘烤锅具,其包括:外壳(1)、内锅、电热管、及风扇,其特征是:外壳(I)顶部呈开口状,并设有一上盖;内锅设于外壳
(I)内,电热管固定于内锅内部,风扇与风扇马达相接;一可供空气流通的保护盘固定于内锅内部;保护盘位于电热管及风扇上方;一网状锅体置于该保护盘上。用于烘烤食品。
[0003]据称,风扇设置于内锅内部,风扇位于电热管间内部,风扇马达设于内锅底部,并且风扇固定于风扇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上,保护盘设置在电热管上,保护盘上设置开设有孔洞,风扇产生内循环搅拌空气,油水可以流入到电热管上产生油烟造成食物污染变味和空气污染,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自动接油、性能可靠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本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空气加热-接油-分离清洗,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大身内设置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末端的进风口或进风孔将热流吹向加热容器内,热流通过加热容器上、下通孔贯通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对加热容器内的食物加热;
2)、由于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的送风流量或送风速度大于出气口或出气孔的出风流量或出风速度,致使加热容器内产生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提高加热食物的速度,从而缩短了食物的加热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进风口或进风孔,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上盖中部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强迫热流沿上盖下壁流动,对食物的上部延时加执.JtW ,
或者,上盖上设置向下延伸的内壁,向下延伸的内壁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至少强迫一部分热流由上向下流动,对食物的顶部加热,从而完成热流对食物容器底部到食物容器侧部,现到食物容器顶部360°立体加热;
4)、在进风口或进风孔的下部的接油装置可以将食物上多余的油脂和加热容器内壁上的下流油脂收集。
[0005]—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食物容器悬挂在加热容器内,悬挂于加热容器的上开口一侧,或食物容器设置在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内壁上,位于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侧壁或底壁上相互抵靠;
2)、接油装置设置在食物容器的下部,盖上上盖将食物容器关闭在接油装置、加热容器、上盖之间,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环境;
3)、加热的食物可以通过透明加热容器从外部观看,外部可以观看到加热气流的水蒸气或油脂由下部向上移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将食物容器拿出加热容器进行摇晃,将食物摇晃移位再次加热,这样可以使食物容器内外食物受热均匀;
或加热的食物可以通过透明视窗从外部观看,外部可以观看到加热气流的水蒸气或油脂由下部向上移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将食物容器拿出加热容器进行摇晃,将食物摇晃移位再次加热,这样可以使食物容器内外食物受热均匀;
4)、食物加热完成后可将食物容器、加热容器、接油装置、上盖与大身分离清洗。
[0006]经本发明使用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主体包括大身、加热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其特征是一个用于支撑加热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和容纳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的大身;
一个用于让食物由下至上受热均匀的加热容器,加热容器上、下通孔贯通,加热容器的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加热容器与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贯通连接;
一个用于给加热容器内吹气加热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的送风流量或送风速度大于出气口或出气孔的出风流量或出风速度,致使加热容器内产生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
[0007]所述加热容器的下部设置有与其贯通连接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与加热容器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与上盖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容器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所述加热容器开口处设置接油装置;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加热容器的下部,或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进风口或进风孔的下部;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送风的风速至少每小时6公里;
所述加热容器的上部进料开口处设置第二接油装置;
或者,加热容器下部开口处设置第一接油装置;
或者,加热容器的上部进料开口和下部开口下部同时设置分别第二接油装置和第一接油装置;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进风口或进风孔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食物后的低温热流和水蒸气沿着加热容器与上盖之间的间隙流出;
或者,加热食物后的低温热流和水蒸气沿着上盖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流出;
所述加热容器内壁、上盖下壁和第一接油装置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 微压力加热腔体至少与一个进风口贯通连接;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口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孔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间隙与外部贯通连接;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至少与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或一个出风孔贯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容器内的热流至少一部分由外部空气转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内的热流至少一部分由外部空气转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流动,再由加热容器与上盖之间设置间隙单向流出;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内的热流至少一部分由外部空气转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流动,再由上盖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单向流出;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内的热流至少一部分由微压力加热腔体与外壳之间的空气转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循环流动;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与大身上的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接油装置设置在加热容器的下部或进风口的下部,第一接油装置将加热容器内壁的下降油脂收集;第一接油装置内壁与加热容器内壁顺滑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与加热容器套接,或第一接油装置开口与加热容器开口对接;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与加热容器主体固定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与加热容器主体分离连接,按油装置套接在加热容器主体的外侧底部或上部;
所述食物容器的主体上设置开孔,上部设置开口,开口一侧设置把手,把手设置在主体的外部,把手的内侧设置气流档位将热流变向,避免把手的主体受热烫伤;
所述食物容器上的把手与上盖的手柄合体方便拿出,将食物容器内食物摇晃移位再加热致使食物受热均匀。
[0009]所述加热容器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
或所述加热容器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开口,加热容器上、下开口设置;
所述加热容器下部的进风口或进风孔强制热流向心状流动或向外放射状流动;
所述进料开口内侧设置食物容器,食物容器悬挂在加热容器内,悬挂于加热容器的上开口一侧,或食物容器设置在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内壁上,位于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侧壁或底壁上相互抵靠。
[0010]所述第一接油装置、加热容器、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加热容器、出风口、进风口或进风孔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加热容器、食物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
或所述加热容器、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
或所述上盖、加热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第一接油装置、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组合成一个微压力加热腔体,所述微压力加热腔体的进风速度大于微压力加热腔体的出风速度,强迫热流在食物之间的间隙流动加热。
[0011 ]所述第二接油装置环形设置在外壳上部或加热容器开口上部;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环形或盘形设置在加热容器的下部或底部;
所述第二接油装置环形装置横截面内外两侧高,中部低,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盘形接油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外围上扬,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环形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外围上扬,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与进风嘴套接或对接;
所述进风嘴前端设置转向风道,转向风道的转向角度至少70度设置,转向角至少一个; 所述进风嘴的出风端高于进风口或进风孔的开口下端隔油脂;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的下部还可以设置第三接油装置,第三接油装置设置在第一接油装置下部;
第一接油装置一侧可以设置出汁口,出汁口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
或第二接油装置一侧可以设置出汁口,出汁口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的开口下端高于第三接油装置的底部。
[0012]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包括电机及其风叶,风叶套设于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与之传动连接;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横向或纵向设置在大身内,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对应电机的位置设有风机主体,该电机固设于风机主体一端,加热器固设于风机主体另一端;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包括送风管道,送风管道转向与进风嘴贯通,该风管道或进风嘴位于加热容器的下方,加热容器与进风嘴之间设置有第一接油装置;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下部或侧部与进风嘴套接或对接;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开口尺寸大于加热容器开口的外部尺寸;
所述加热器为发热丝或发热管或PTC发热器。
[0013]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至少设置一个,或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至少一个以上组合成一个环形或扇形或放射形进风口或进风孔;
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的开口向内或向外规则排布;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的开口向内或向外不规则排布;
所述进风口与进风嘴对接贯通连接,或进风口与进风嘴套接贯通连接;
所述进风嘴末端设置在进风口的内侧或外围紧密连接;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前端设置进气口,进气口与外部贯通。
[0014]所述进风嘴前端与气流发生器末端贯通连接;
所述气流发生器至少将一部份的外部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
或所述气流发生器至少将外壳与加热容器之间的一部份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内;
所述外壳上部一侧或开口将加热容器外围或接油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将加热容器夹持在主体之间定位;
所述外壳设置成透明体,或外壳局部设置成可视窗;
所述加热容器为透明体,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或所述外壳或加热容器为透明体或局部可视窗,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通过双层透明体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0015]所述外壳与大身分离式锁定连接或分离套接或分离式对接;
所述加热容器、外壳、第一接油装置、食物容器、上盖与大身分离式连接,方便食物加热后拿取清洗;
所述外壳和加热容器可一体设置;
所述外壳与加热容器之间设置空腔;
或所述外壳与加热容器之间设置空腔开口。
[0016]所述上盖中部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强迫热流沿上盖下壁流动,对食物的上部延时加热;
所述上盖上设置向下延伸的内壁,向下延伸的内壁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至少强迫一部分热流由上向下流动,对食物的顶部加热,从而完成热流对食物容器底部到食物容器侧部,现到食物容器顶部360°立体加热。
[0017]本发明通过接油装置,使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加热时的油脂和水份与食物分离,将多余的油脂和水份收集方便拿取倒掉,避免在空气吹动加热时将油脂和水份吹到机体外部污染工作台面,加热容器、外壳、接油装置、食物容器、上盖与大身分离式连接,方便食物加热后拿取清洗,使上述工序可以循环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清洗操作难度。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清洗方便、性能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流由下至上竖立流动剖面装配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流由下至上倾斜旋转流动剖面装配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加热容器单层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热流旋转加热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热流旋转加热的剖面装配示意图。
[0025]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6]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热流由下至上竖立流动剖面装配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热流由下至上旋转流动剖面装配示意图。
[0028]图11为图3第一实施例B-B'向的截面气流放射旋转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7、10第一实施例A-A'向的截面气流向心旋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1]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3、图11)
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主体包括大身8、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其特征是一个用于支撑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和容纳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的大身8;
一个用于让食物由下至上受热均匀的加热容器2,加热容器2上、下通孔贯通,加热容器2的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加热容器2与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贯通连接;
一个用于给加热容器2内吹气加热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的送风流量或送风速度大于出气口或出气孔的出风流量或出风速度,致使加热容器2内产生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22。
[0032]所述加热容器2的下部设置有与其贯通连接的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
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4与加热容器2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所述食物容器4与上盖21之间的间隙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容器4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或者,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产生热流,至少将一部分热流沿着食物外部流动对食物进行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
加热容器2开口处设置接油装置。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下部,或接油装置至少一个设置在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下部;
所述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送风的风速至少每小时6公里;
加热容器2的上部进料开口处设置第二接油装置11;
或者,加热容器2下部开口处设置第一接油装置31;
或者,加热容器2的上部进料开口和下部开口下部同时设置分别第二接油装置31和第一接油装置11;
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上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所述加热容器2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或者,所述加热容器2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加热容器2内壁、上盖21下壁和第一接油装置31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22;
微压力加热腔体22至少与一个进风口贯通连接;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22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口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孔或至少通过一个出风间隙与外部贯通连接;
或者,微压力加热腔体22至少与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或一个出风孔贯通连接。
[0033]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与大身上的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接油装置31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下部或进风口的下部,第一接油装置31将加热容器2内壁的下降油脂收集;第一接油装置31内壁与加热容器2内壁顺滑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31与加热容器2套接,或第一接油装置31开口与加热容器2开口对接;
第一接油装置31与加热容器2主体固定连接,或第一接油装置31与加热容器2主体分离连接,按油装置套接在加热容器2主体的外侧底部或上部;
所述食物容器4的主体上设置开孔,上部设置开口,开口一侧设置把手41,把手41设置在主体的外部,把手41的内侧设置气流档位42将热流变向,避免把手41的主体受热烫伤;所述食物容器4上的把手41与上盖的手柄合体方便拿出,将食物容器4内食物摇晃移位再加热致使食物受热均匀。
[0034]—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由上至下设置上盖21、外壳1、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第一接油装置31、大身8,或者,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由上至下设置上盖21、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第一接油装置31、大身8,加热容器2上下开通与大身可分离连接,加热容器2上、下端至少一端设置向内折弯的定位面,或者,加热容器2上、下端至少一端设置向内折弯的台阶定位部,加热容器2为耐温材料,开始设置成金属或高温玻璃或高温塑料、加热容器2的横截面环形。
[0035]—种微压力气流烤炉通过上盖21、加热容器2、进风口或进风孔3、第一接油装置31、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组合成一个微压力加热腔体22,所述微压力加热腔体22的进风速度大于微压力加热腔体22的出风速度,强迫热流在食物之间的间隙流动加热。
[0036]加热容器2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3;
或所述加热容器2上部设置进料开口,下部设置进风开口,加热容器2上、下开口设置;加热容器2下部的进风口或进风孔3强制热流向心状流动或向外放射状流动;
进料开口内侧设置食物容器,食物容器悬挂在加热容器2内,悬挂于加热容器2的上开口一侧,或食物容器设置在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内壁上,位于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侧壁或底壁上相互抵靠。
[0037]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加热容器2、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加热容器2、出风口、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加热容器2、食物容器、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或所述加热容器2、上盖、进风口或进风孔3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
[0038]第二接油装置11环形设置在外壳I上部或加热容器2开口上部;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环形或盘形设置在加热容器2的下部或底部; 第二接油装置11环形装置横截面内外两侧高,中部低,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
110;
第一接油装置31盘形接油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32,外围上扬,33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34;
或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环形装置,其横截面中部凸起,外围上扬,中部与外围形成一个环形凹槽或局部凹槽34;
第一接油装置31与进风嘴9套接或对接;
进风嘴9前端设置转向风道5,转向风道5的转向角度至少70度设置,转向角至少一个; 进风嘴9的出风端高于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下端隔油脂;
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下部还可以设置第三接油装置35,第三接油装置35设置在第一接油装置31下部;
第一接油装置31—侧可以设置出汁口 36,出汁口 36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37;
或第二接油装置35—侧可以设置出汁口 36,出汁口 36下部设置第四接油装置37;
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下端高于第三接油装置35的底部。
[0039]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包括电机55及其风叶56,风叶56套设于电机55的电机轴上,且与之传动连接;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横向或纵向设置在大身8内,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对应电机55的位置设有风机主体101,该电机55固设于风机主体101 —端,加热器6固设于风机主体101另一端;
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包括送风管道5,送风管道5转向与进风嘴9贯通,该风管道5或进风嘴9位于加热容器2的下方,加热容器2与进风嘴9之间设置有第一接油装置31;
第一接油装置31下部或侧部与进风嘴9套接或对接;所述第一接油装置31开口尺寸大于加热容器2开口的外部尺寸;
加热器6为发热丝或发热管或PTC发热器。
[0040]进风口或进风孔3至少设置一个,或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至少一个以上组合成一个环形或扇形或放射形进风口或进风孔3;
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向内或向外规则排布;所述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开口向内或向外不规则排布;
进风口与进风嘴对接贯通连接,或进风口与进风嘴套接贯通连接;
进风嘴末端设置在进风口的内侧或外围紧密连接;
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前端设置进气口 102,进气口 102与外部贯通。
[0041 ]进风嘴前端与气流发生器末端贯通连接;
气流发生器至少将一部份的外部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2
内;
或所述气流发生器至少将外壳I与加热容器2之间的一部份空气吸入,通过风机、发热件换成热流进入加热容器2内;
外壳I上部一侧或开口将加热容器2外围或接油装置固定连接;
外壳I将加热容器2夹持在主体之间定位;
外壳I设置成透明体,或外壳I局部设置成可视窗1.1;
加热容器2为透明体,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或所述外壳I或加热容器2为透明体或局部可视窗,食物加热时外部可以通过双层透明体观看食物的加热状态。
[0042]外壳I与大身8分离式锁定连接或分离套接或分离式对接;
所述加热容器2、外壳1、第一接油装置31、食物容器、上盖21与大身8分离式连接,方便食物加热后拿取清洗;
所述外壳I和加热容器2可一体设置;
所述外壳I与加热容器2之间设置空腔111;
或所述外壳I与加热容器2之间设置空腔开口。
[0043]上盖21中部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强迫热流沿上盖21下壁流动,对食物的上部延时加热;
所述上盖21上设置向下延伸的内壁,向下延伸的内壁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至少强迫一部分热流由上向下流动,对食物的顶部加热,从而完成热流对食物容器底部到食物容器侧部,现到食物容器顶部360°立体加热。
[0044]第二实施例(参见图4-图6)
本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加热容器2采用单层设置,热流旋转上升。
[0045]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0046]第三实施例(参见图7)
本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加热容器2采用单层设置,进风口或进风孔向心指向,热流向心流动旋转上升。
[0047]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0048]第四实施例(参见图8-图10、图12)
本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加热容器2底部设置一体、进风口或进风孔和接油装置,同时设置出汁口(36),进风口或进风孔向心指向,热流向心流动旋转上升。
[0049]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0050]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大身(8)内设置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末端的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热流吹向加热容器(2)内,热流通过加热容器(2)上、下通孔贯通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向上单向流动对加热容器(2)内的食物加热; 2 )、由于气流加热发生器组件(10)的送风流量或送风速度大于出气口或出气孔的出风流量或出风速度,致使加热容器(2)内产生一个相对密封的微压力加热腔体(22)提高加热食物的速度,从而缩短了食物的加热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由下至上竖立或倾斜形成上升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进风口或进风孔(3),进风口或进风孔(3)将加热气流导向加热容器(2)内壁,形成一个由下至上旋转气流在食物外围或食物容器外围加热流动; 或者,上盖中部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强迫热流沿上盖下壁流动,对食物的上部延时加执.JtW , 或者,上盖上设置向下延伸的内壁,向下延伸的内壁设置出风口或出风孔,至少强迫一部分热流由上向下流动,对食物的顶部加热,从而完成热流对食物容器底部到食物容器侧部,现到食物容器顶部360°立体加热; 4)、在进风口或进风孔(3)的下部的接油装置可以将食物上多余的油脂和加热容器(2)内壁上的下流油脂收集。2.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食物容器悬挂在加热容器(2)内,悬挂于加热容器(2)的上开口一侧,或食物容器设置在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内壁上,位于相对密封的加热容器(2)侧壁或底壁上相互抵A+-.罪; 2)、接油装置设置在食物容器的下部,盖上上盖将食物容器关闭在接油装置、加热容器(2)、上盖之间,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加热环境; 3)、加热的食物可以通过透明加热容器(2)从外部观看,外部可以观看到加热气流的水蒸气或油脂由下部向上移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将食物容器拿出加热容器(2)进行摇晃,将食物摇晃移位再次加热,这样可以使食物容器内外食物受热均匀; 或加热的食物可以通过透明视窗从外部观看,外部可以观看到加热气流的水蒸气或油脂由下部向上移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将食物容器拿出加热容器(2)进行摇晃,将食物摇晃移位再次加热,这样可以使食物容器内外食物受热均匀; 4)、食物加热完成后可将食物容器、加热容器(2)、接油装置、上盖与大身(8)分离清洗。
【文档编号】A21B3/00GK105901043SQ201610413700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发明人】张毅蔚
【申请人】张毅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