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32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针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该缝纫机具有能够为了缝制而供给/配置带环的带环材料的带环供给装置,可以通过加固缝制将前述带环材料缝制到缝制物主体上。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带环缝制缝纫机,其将长条状的带环用带环材料缝制到裤子的腰带等缝制物主体上,成为作为使带子穿过的部分的带环(参照专利文献1)
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如图11所示,具有缝纫机主体l,其将带环的带环材料T缝制到缝制物主体M上;以及带环供给装置2,其用于向缝制位置供给/配置前述带环的带环材料T,这些装置可彼此发送/接收各种控制信号等地连接。
作为前述缝纫机主体l,当前使用单针加固缝纫机,该加固缝纫机构成为,通过利用未图示的缝纫机控制装置使缝纫机电动机、布料进给电动机、压脚等驱动,进行规定的加固缝制。
另外,带环供给装置2如图12所示,具有带环抽出单元201,其抽出需要长度的带环的带环材料T;带环切断单元202,其切断所抽出的带环的带环材料T;夹持单元203,其夹持被切断为规定长度的带环的带环材料T;带环供给单元204,其使夹持了带环的带环材料T的夹持单元203向缝制位置前后移动;带环形成单元205,其使夹持单元203沿缝制物主体的输送方向移动;布料输送单元206,其使要缝制带环的缝制物主体M移动;主布料压脚207,其按压要缝制带环的缝制物主体M;启动开关208,其使带环的缝制动作开始,此外还具有叉状部件209,其一体地配置在夹持单元203上,使规定长度的带环的带环材料T弯折;带环松弛单元210,其用于确保带环的松弛量;以及带环厚度测量单元211等,其测量带环的带环材料丁的厚度,上述各单元构成为由带环供给装置2的控制单元212进行控制。此外,在现有的带环供给装置2中,构成为仅带环抽出单元201由脉冲电动机PM 101驱动,其它各单元的致动器,全部由气缸C101 C109驱动。
并且,带环供给装置2与操作面板3连接,该操作面板3具有触摸面板式的输入单元和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单元,从而可以一边确认前述带环缝制缝纫机的缝制参数或要安装的带环的形状等所显示的信息, 一边设定各种参数。
图13是表示下述工序的流程图,g卩,使用由前述单针加固缝纫机构成的缝纫机主体l,如图14所示,在带环的带环材料T的一端部附近缝制第1加固Sl,并在以覆盖该第1加固Sl的方式使前述带环材料T弯折的状态下,在前述第l加固Sl的附近缝制第2加固S2,进而,以覆盖该第2加固的方式,使前述带环材料T弯折。然后,使前述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向缝制物主体M侧弯折,在带环材料T被折叠两层的部分缝制第3加固S3,从而进行带环缝制作业。
此外,夹持单元203如图15 (A)所示,在由夹持单元203夹持下述带环的带环材料T的状态下,在远离缝制位置的位置处待机,前述带环材料T从带环抽出单元201抽出,并由带环切断单元202切断为规定的长度。
并且,为了缝制形成图14所示的3道加固缝S1、 S2、 S3的样式的带环,作业者在将缝制物主体M放置到缝纫机主体1的缝纫机工作台4上的状态下,按下启动开关208。
如果进行启动开关208的按下操作,则控制单元212开始带环缝制动作,首先,使气缸C106驱动,使主布料压脚207下降至缝制物主体M的上表面,按压缝制物主体M (ST101)。
然后,控制单元212使气缸C103驱动,使带环供给单元204驱动,使夹持单元203以夹持带环的带环材料T的状态前进至缝制位置(ST102)。即,在俯视观察时,从图15 (A)的状态,成为图15(B)所示的夹持单元203前进至缝制位置的状态。此外,图16是图15 (B)的状态的侧视图(叉状部件的图示省略)。
然后,如果使该缝纫机主体1的压脚5下降,按压带环的带环 材料T,则控制单元212使气缸C104驱动,使带环形成单元205移 动,如图17所示,使夹持单元203向相对于缝纫机主体1成为作业 者侧的前侧(图17中为左侧)移动(ST103)。
在这种状态下,在带环的带环材料T的一端部附近缝制第1加 固S1,在缝制结束后,如图18所示,使前述压脚5上升(ST104)。
然后,控制单元212在使气缸C105驱动而利用布料输送单元 206将缝制物主体M向前侧移动的同时,使气缸C104驱动而使带环 形成单元205移动,从而使夹持单元203向相对于缝纫机主体1成为 与作业者侧相反一侧的里侧(图19中为右侧)移动,如图19所示, 以覆盖第1加固Sl上方的方式,使带环材料T弯折(ST105)。
并且,如图20所示,在使缝纫机主体l的压脚5下降,按压带 环材料T及缝制物主体M之后,在前述第l加固Sl的附近,且与第 1加固Sl相比的里侧缝制第2加固S2 (ST106)。
然后,如图21所示,控制单元212使气缸C108驱动,使构成 带环松弛单元210的杆移动至带环材料T上的带环松弛位置 (ST107)。
并且,控制单元212如图22所示,使气缸C105驱动,利用布 料输送单元206使缝制物主体M向里侧移动。此时,因为带环松弛 单元210被搭载在布料输送单元205上,所以其与布料输送单元206 移动相同的距离。同时,控制单元212使气缸C104驱动而使带环形 成单元205移动,使夹持单元203向前侧移动,从而以覆盖第2加固 S2上方的方式,使带环材料T弯折,以将其绕在带环松弛单元210 的杆上(ST108)。
然后,使作为带环弯折单元的叉状部件209前进,如图22所示, 使叉状部件209从将带环材料T夹在叉状部件209的叉部上的状态 开始旋转,如图23所示,保持使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弯折(ST109)。 通过该弯折动作,被带环材料T的夹持单元203夹持的一端,从夹 持单元203脱离。然后,如图24所示,使缝纫机主体1的压脚5再次下降至缝制
物主体M的上表面,按压带环材料T及缝制物主体M,同时,使带 环材料供给单元204及带环松弛单元210的杆后退(ST110),如图 25所示,在带环材料T折叠的端部部分处缝制第3加固S3(ST111)。 然后,使压脚5及主布料压脚207上升,结束带环的缝制 (STH2)。
专利文献l:日本国特开平10—U34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前述步骤ST109所示,在使带环的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弯 折时,从叉状部件209开始旋转至旋转规定的角度为止,带环材料T 容易从叉状部件脱落,因此,在其被叉状部件209夹住而保持之前, 需要夹持单元203夹持带环材料T。因此,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需要 从叉状部件209至夹持单元203的长度,但因为该长度在叉状部件 209旋转而使带环材料T折返之后,要比维持叉状部件209使带环材 料T弯折的状态所需的长度更长,因而从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至叉 状部件209的部分成为多余部分(图23)。并且,该多余部分,在 被缝制的带环中,如图14所示,因为以作为多余部分而向第3加固 S3的前端侧延伸出的状态残留,所以存在损失缝制带环时的外观美 观或使用感觉的情况。
带环材料T的前述多余部分,由夹持单元203与叉状部件209 的间隔尺寸引起,但如图26所示,由于叉状部件209与夹持单元203 一体地构成,并且叉形部件209与夹持单元203利用作为夹持单元 203的驱动单元的带环形成单元205而一起移动,所以夹持单元203 和叉状部件209的间隔是固定尺寸。因此,很难利用现有结构的带环 供给装置2,消除或尽量减少带环材料T的剩余部分。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几点,以提供一种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
方法和带环缝制缝纫机为目的,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利用单针加固缝纫
机,使一端部侧被缝制到缝制物主体上的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部侧利用 叉状部件弯折,并将该折叠的带环材料缝制到缝制物主体上而缝制带环,在这种缝纫机中,可以尽量縮短带环材料另一端部弯折部分的长 度,使带环的外观良好。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第1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 方法为,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具有带环供给装置,该带环供给装置具有-布料输送单元,其输送缝制物主体;夹持单元,其夹持构成带环的带 环材料;弯折单元,其具有叉状部件,该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 通过进行旋转而使前述带环材料的端部弯折;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夹 持单元及前述叉状部件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带环松弛单 元,其通过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自身上而使前述带环松弛,该带环 松弛单元可以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控
制前述各单元的驱动,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在将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缝 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后,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带环松弛单元 上,利用前述叉状部件使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弯折,将前述另一端 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
其特征在于,在利用前述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 附近,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另一 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使巻绕了前述带环材料的状态 下的前述带环松弛单元,向远离前述叉状部件的弯折位置的方向移 动。
另外,第2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为,该带环缝制 缝纫机具有带环供给装置,该带环供给装置具有布料输送单元,其 输送缝制物主体;夹持单元,其夹持构成带环的带环材料;弯折单元, 其具有叉状部件,该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通过进行旋转而使
前述带环材料的端部弯折;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及前述叉状 部件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带环松弛单元,其通过将前述 带环材料巻绕在自身上而使前述带环松弛,该带环松弛单元可以沿前 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前述各单元的驱 动,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在将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 体上之后,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带环松弛单元上,使前述带环材料 的另一端弯折,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其特征在于,执行下述控制,即,在利用前述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附近,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使前述布料输送单元向使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远离前述叉状部件的方向移动。
并且,第3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为,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具有带环供给装置,该带环供给装置具有布料输送单元,其输送缝制物主体;夹持单元,其夹持构成带环的带环材料;弯折单元,其具有叉状部件,该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通过进行旋转而使
前述带环材料的端部弯折;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及前述叉状部件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带环松弛单元,其通过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自身上而使前述带环松弛,该带环松弛单元可以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前述各单元的驱动,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在将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后,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带环松弛单元上,使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弯折,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
其特征在于,执行下述控制,即,在由前述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附近,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使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状态下的前述叉状部件,向远离缝制在前述缝制物主体上的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的方向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执行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单元。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1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可以在由前述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附近,并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通过使巻绕了前述带环材料的状态下的前述带环松弛单元,向远离前述叉状部件的弯折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与从前述叉状部件至前述带环材料另一端的长度相当的带环材料的多余部分,向前述叉状部件和带环松弛单元之间的一侧拉入,以縮短带环材料折返 的部分。
根据第2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可以在由前述叉
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附近,并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 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
之前,通过使前述布料输送单元向使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远离前述叉 状部件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与从前述叉状部件至带环材料另一端的长 度相当的带环材料的多余部分,向前述叉状部件和带环松弛单元之间 的一侧拉入,縮短带环材料的折返部分。.
根据第3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可以在由前述叉
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附近,并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 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
前,通过使夹住了前述带环材料的状态下的前述叉状部件,向远离缝 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的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与 从前述叉状部件至带环材料另一端的长度相当的带环材料的多余部 分,向前述叉状部件和带环松弛单元之间的一侧拉入,从而縮短带环 材料的折返部分。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带环缝制缝纫机,可以执行前述控制方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及带环缝 制缝纫机,起到尽量缩短带环材料另一端部的折返部分的长度,从而 可以美观地缝制所期望的带环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环缝制缝纫机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结构 的第1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中的带环供给装置 的动作控制的流程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 环供给装置的要部动作说明图(1)。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要部动作说明图(2)。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要部动作说明图(1)。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要部动作说明图(2)。
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要部动作说明图(1)。
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要部动作说明图(2) /
图9是第3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要部动作说明图(3)。
图10是第3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要部动作说明图(4)。
图11是表示一般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12是表示现有带环缝制缝纫机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控制的流程图。
图14是利用带环缝制缝纫机进行缝制的带环的样式说明图。图15 (A)是表示在夹持带环的带环材料,并使其从缝制位置分离的位置待机状态下的夹持单元的说明图,(B)是表示将带环的带环材料供给至缝制位置的状态下的夹持单元的说明图。
图16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1)。图17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2)。图18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3)。图19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4)。图20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5)。图21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6)。图22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7)。图23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8)。图24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9)。
图25是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10)。 图26是表示带环供给装置的夹持单元与叉状部件的位置关系的
说明图,(A)是表示夹持单元夹持带环材料的状态的俯视图,(B)
是表示叉状部件夹住带环材料T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带环缝制缝纫机及其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IO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构成带环缝制缝纫机并可进行数据通 信地与带环供给装置2连接的缝纫机主体1,与现有技术相同地,使 用公知结构的单针加固缝纫机,其说明省略。另外,以与带环材料的 长度方向平行〈图3中的左右方向),且从压脚5朝向松弛单元25 的方向(图3中的右方向)为里侧,以其相反一侧(图3中的左方向) 为前侧。形成带环的缝制物主体在缝制时,在向前侧及里侧切换输送 的同时,适当地对带环材料T进行缝制。另外,在与前述带环材料 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接近前述输送路径的行进定义为前进,反 之,将远离输送路径的行进定义为后退。
本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中的带环供给装置2,如图1所 示,配置有带环抽出单元ll,其可以通过使脉冲电动机PM1旋转 预定的量,抽出必要长度的带环的带环材料T;切断单元12,其可 以通过利用气缸C1的驱动而使切刀上升或下降,从而将抽出的前述 带环材料T在切断位置处切断;夹持单元13,其可以通过气缸C2 的驱动进行前述带环材料T的夹持或夹持解除,并可以利用夹持压 力调整单元14调整夹持前述带环材料T的压力;移动单元15,其可 以通过X轴驱动脉冲电动机XPM及Y轴驱动脉冲电动机YPM的驱 动,使前述夹持单元13从与缝制时的缝制物主体M的输送方向正交 的方向,向形成落针位置NP的缝制位置移动,并且可以沿缝制时的 缝制物主体M的输送路径前后移动;布料输送单元16,其可以使要 缝制带环的缝制物主体M沿缝制时的缝制物主体的输送方向移动;主布料压脚17,其可以通过气缸C4的驱动,按压要缝制带环的缝制
物主体M;启动开关18,其开始带环的缝制动作;叉状部件24,其与夹持单元13 —体地配置,可以通过气缸C5的驱动,从正交于缝制时的缝制物主体M的输送方向的方向,向前述缝制物主体M的输送路径上移动,并通过旋转致动器RA1的驱动进行轴向旋转,以使规定长度的带环的带环材料T弯折;以及松弛单元25等,其可以根据脉冲电动机PM3的移动位置调整松弛量,并通过由气缸C6的驱动使松弛杆动作,从而确保带环的所期望的松弛量,上述各单元构成为,由带环供给装置2的控制单元19控制。
并且,前述控制单元19由微型计算机构成,该微型计算机由CPU 20、 ROM 21、 RAM22及I/O接口 23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述RAM22存储各种参数,例如包括在将带环缝制为现有例中所示的折叠为图14所示形状的状态时,在第2加固S2缝制后,使配置于前述带环材料T的一端侧附近的第l位置的带环松弛单元25,向位于远离缝制位置方向上的第2位置移动时的带环松弛单元25的移动量;以及前述夹持单元13夹持带环材料T的夹持压力等。并且,这些参数的数值,可以通过前述操作面板3的面板操作进行设定变更。
另外,在前述控制单元19上连接用于确定致动器的移动位置等的公知的传感器26、和可以测量带环的带环材料T的厚度的带环厚度测量单元27,但这些机构都是公知的结构,其结构或作用的说明省略。
图2是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中的控制单元的控制,用于说明下述工序的流程图,即,具体地说,使用作为缝纫机主体l的单针加固缝纫机,如图14所示,在带环的带环材料T的一端侧缝制第1加固Sl及第2加固S2,使在第2加固S2附近折返的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侧进一步向前述第1加固侧弯折,在该弯折部分缝制第3加固S3,进行带环的缝制作业。下面,根据需要,以相对应的前述现有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为参考图进行说明。此外,夹持单元13,与前述现有例相同地,以夹持下述带环的 带环材料T的状态,在远离缝制位置的位置待机,前述带环材料由 带环抽出单元ll抽出,并由带环切断单元12切断为规定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主电源接通的状态下,判断操作面板3 有无操作(ST1)。在通过面板操作,对下述移动量或夹持压力这两 个参数进行更新的情况下,将该数值置换保存在前述RAM 22中的相 应数值并存储(ST2),前述移动量是将要缝制第2加固S2的缝制 物主体M向缝制位置输送时的布料输送单元16和移动单元15向里 侧的移动量,前述夹持压力是在前述移动时变化的夹持单元13的带 环材料T的夹持压力。
另外,在未进行面板操作的情况下(ST1的否)及进行了参数 设定的情况下,等待启动开关18被按下而使该带环供给单元成为工 作状态(ST3)。
以下的步骤3 (ST3)至步骤12 (ST12),与现有技术相同,由 于其动作与图15至图22相同,所以动作的图示省略。并且,如果按 下操作启动开关18,成为工作状态(ST3的是),则控制单元19开 始带环缝制动作,首先,使气缸C4驱动,使主布料压脚17下降至 缝制物主体M的上表面,按压缝制物主体M (ST4)。
然后,控制单元19使X轴驱动脉冲电动机XPM驱动,使移动 单元15沿X轴方向,g卩,与缝制时的缝制物主体M的输送方向正 交的方向移动,使夹持带环的带环材料T状态下的夹持单元13前进 至缝制位置(参照图15、 16) (ST5)。
然后,如果使缝纫机主体1的压脚5下降,按压带环的带环材 料T,则控制单元19使Y轴驱动脉冲电动机YPM驱动,使移动单 元15向相对于缝纫机主体1成为作业者侧的前侧(图17中为左侧) 前进(ST6)。这是相当于图17的动作。
在这种状态下,在带环的带环材料T的一端部附近缝制第1加 固Sl,在缝制结束后,使前述压脚5上升(相当于图18的动作) (ST7)。
然后,控制单元19使脉冲电动机PM2驱动,使布料输送单元16向前侧移动存储在前述RAM22中的移动量,使缝制物主体M移 动,同时,使Y轴驱动脉冲电动机YPM驱动,使移动单元15向里 侧(图19中为右侧)后退,以覆盖第1加固Sl上方的方式,使带 环材料T弯折(相当于图19的动作)(ST8)。
并且,使缝纫机主体1的压脚5再次下降至缝制物主体M的上 表面,按压带环材料T及缝制物主体M,然后,在前述第1加固S1 的附近,且与Sl相比为里侧的位置,缝制第2加固S2 (相当于图 20的动作)(ST9)。
然后,控制单元19使气缸C6和脉冲电动机PM3驱动,使构成 带环松弛单元25的杆前进移动至带环材料T上方的位置(相当于图 21的动作)(ST10)。该位置是与前述现有的带环缝制中的松弛单 元25的杆的插入位置相同的位置。
并且,控制单元19使脉冲电动机PM2驱动,利用布料输送单 元16使缝制物主体M向里侧移动(相当于图22的动作)。此时, 也使带环松弛单元25的脉冲电动机PM3驱动,使带环松弛单元25 也向里侧移动与布料输送单元16相同的距离。通过该移动,前述带 环松弛单元25相对于缝纫机主体2的位置移动。但是,由于带环材 料T也与由布料输送单元16的驱动而输送的作为缝制物主体M的主 布料一起移动,所以带环材料T相对于带环松弛单元25的相对位置 不变。另外,控制单元19同时使Y轴驱动脉冲电动机YPM驱动, 使移动单元15移动而使夹持单元13向前侧移动,以绕在带环松弛单 元25的杆上的方式使带环材料T弯折,覆盖第2加固Sl的上方 (ST11)。
并且,控制单元19驱动气缸C5,使作为带环弯折单元的叉状 部件24前进至前述带环材料T的落针位置附近,从将带环材料T夹 在叉状部件的叉部上的状态开始,使叉状部件24旋转,以使带环材 料T的另一端部弯折(参照图23) (ST12)。通过该弯折动作,带 环材料T巻绕在叉状部件24上,以被弯折的状态保持,被夹持单元 13夹持的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从夹持单元13脱离,解除夹持单元 13夹持带环材料T的夹持状态。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脉冲电动机PM3驱动,使带环松弛
单元25的杆,根据存储在RAM 22中的带环松弛量的参数,如图3所示,向远离叉状部件24的弯折位置的方向移动,前述弯折位置是叉状部件24巻绕带环材料T而以使其弯折的状态保持的位置(ST13)。通过在该移动中,带环松弛单元25的杆将带环材料T向里侧拉入,从而将绕在前述叉状部件24上的带环材料T的从前述叉状部件24至带环材料T另一端为止的多余部分,穿过前述叉状部件24之间,向前述叉状部件24和带环松弛单元25的杆侧拉入,从而在使带环松弛同时,使带环材料T折返的部分縮短。
并且,使缝纫机主体l的压脚5再次下降至缝制物主体M的上表面,按压带环材料T及缝制物主体M,同时,使脉冲电动机XPM、气缸C6驱动,使移动单元15及带环松弛单元25后退至远离带环材料T的状态(参照图24) (ST14),如图4所示,在带环材料T折叠的另一端部部分上缝制第3加固S3 (ST15)。
并且,使气缸C4驱动,使主布料压脚17上升,结束带环的缝制(ST16)。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带环材料的一端部侧被缝制在缝制物主体上,巻绕在带环松弛单元上而折返的另一端部侧巻绕在叉状部件上并弯折,在该状态下,使带环松弛单元向远离叉状部件的弯折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从叉状部件至带环材料另一端为止的带环材料的多余部分,向叉状部件和带环松弛单元侧拉入,从而缩短带环材料被折返的部分。由此可以美观地缝制所期望的带环。
另外,可以操作操作面板2,任意地变更带环松弛单元25的移动量,并根据该变更后的参数,控制单元19控制带环松弛单元25的气缸C6或脉冲电动机PM3的驱动,从而可以简单地缝制期望的带环。
另外,图5及图6是表示用于缝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样式的带环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中的驱动控制状态的说明图。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硬件结构,因为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相同,所以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前述控制单元19如前述第1实
施方式的图3所示,.从下述状态开始,如图5所示,布料输送单元 16向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远离前述叉状部件24的方向即里侧移动, 并使缝制物主体M和在该缝制物主体M上缝制了一端部侧的带环材 料T移动,上述状态为,由被插入加固的缝制位置的叉状部件24的 叉部夹住一端部侧被缝制在缝制物主体M上的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 部侧,使前述叉状部件24旋转而巻绕带环材料T向带环材料T的一 端部侧弯折的状态。通过该移动,使绕在前述叉状部件24上的带环 材料T的从前述叉状部件24至带环材料另一端为止的多余部分,穿 过前述叉状部件24之间,向前述叉状部件24与带环松弛单元25的 杆侧拉入,在增加带环的松弛的同时,縮短带环材料T被折返的部 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述RAM22中作为参数,存储前述 布料输送单元16的移动量,该移动量是,在使一端部侧被缝制在缝 制物主体M上的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侧绕在叉状部件24上,并向 一端部侧弯折的状态下,使布料输送单元16向带环材料T的一端部 侧移动时的移动量。并且,该参数的数值可以通过操作面板3的面板 操作进行设定变更。
下面,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中的控制单元的控制, 具体地说,是该带环的缝制作业的工序进行说明。下面,也根据需要, 以相对应的前述现有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 图为参照图进行说明。
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的工序的ST9中缝制了第2加固缝制S2之 后,控制单元19使气缸C6和脉冲电动机PM3驱动,使带环松弛单 元25的杆移动至带环材料T上方的位置。
然后,控制单元19使脉冲电动机PM2驱动,利用布料输送单 元16使缝制物主体M向里侧移动(参照图22)。此时,也使带环 松弛单元25的脉冲电动机PM3驱动,使带环松弛单元25也向里侧 移动与布料输送单元16相同的距离。同时,控制单元19通过使Y 轴驱动脉冲电动机YPM驱动,使移动单元15移动,使夹持单元13 向前侧移动,从而以覆盖第2加固S2上方的方式,使带环材料T绕在带环松弛单元25的杆上而弯折。
并且,控制单元19驱动气缸C5,使作为带环弯折单元的叉状 部件24前进至前述带环材料T的落针位置附近,使叉状部件从将带 环材料T夹在叉状部件24的叉部的状态开始旋转,巻绕带环材料T 的另一端部,使之弯折(参照图23)。通过该弯折动作,带环材料T 被夹持单元13夹持的另一端从夹持单元13脱落,夹持状态被解除。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根据存储在RAM 22中的布料输送 单元16的移动量这一参数,使脉冲电动机PM2驱动,如图5所示, 使缝制物主体M与布料输送单元16 —起,向使前述带环材料T的前 述一端远离前述叉状部件24的方向即里侧移动。通过在该移动中将 带环材料T从第2加固S2向缝制物主体M拉入,使绕在叉状部件 24上的从带环材料T的前述叉状部件24至带环材料另一端为止的多 余部分,穿过前述叉状部件24之间,向前述叉状部件24和带环松弛 单元25的杆之间一侧拉入,从而在增加带环的松弛的同时,縮短带 环材料T被折返的部分。
根据所期望的带环的形状,之后使布料输送单元16或松弛单元 25移动,变更缝制物主体中的第3加固S3的缝制位置或带环的松弛 量。并且,再次使缝纫机主体1的压脚5下降至缝制物主体M的上 表面,按压带环材料T及缝制物主体M,同时,使移动单元15及带 环松弛单元25后退至远离带环材料T的状态,如图6所示,在带环 材料T折叠的另 一 端部部分处缝制第3加固S 3 。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可以将与从前述叉 状部件至带环材料另一端的长度相当的带环材料的多余部分,向前述 叉状部件和带环松弛单元之间一侧拉入,缩短带环材料被折返部分的 长度。由此,可以美观地缝制带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T1中,可以操作前述操作面板3, 任意地变更将前述带环材料T绕在叉状部件24上而弯折后的布料输 送单元16向里侧方向的移动量。并且,通过根据该变更后的参数, 控制单元19控制布料输送单元16的驱动,可以简单地缝制所期望的 带环。此外,图7至图IO是表示用于缝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样式的 带环的、第3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中的驱动控制的状态的说明 图。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硬件结构,因为也与前述 第1实施方式中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前述控制单元19如图7所示进 行下述控制,g卩,使一端部侧被缝制在缝制物主体上的带环材料T 的另一端部侧,被插入第3加固S3的缝制位置的正前方部分上的叉 状部件24的叉部夹住,如图8所示,在使叉状部件24旋转而使带环 材料T巻绕,并向前述带环材料T的一端部侧弯折的状态下,如图9 所示,使前述叉状部件24向缝制位置移动。并且,通过该移动,使 绕在前述叉状部件24上的带环材料T的从前述叉状部件24至带环 材料另一端为止的多余部分,穿过前述叉状部件24之间,向前述叉 状部件24和带环松弛单元25的杆之间的一侧拉入,从而使带环材料 T被折返的部分縮短。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述RAM22中作 为参数而存储叉状部件24的移动量,该移动量是在将一端部侧被缝 制在缝制物主体M上的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侧,绕在插入第3加 固S3的缝制位置的正前方的叉状部件24上,并向前述带环材料T 的一端部侧弯折的状态下,使叉状部件24向缝制位置移动时的叉状 部件24的移动量。并且,该参数的数值可以通过操作面板3的面板 操作进行设定变更。
下面,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中的控制单元的控制, 具体地说,是该带环缝制作业的工序进行说明。以下根据需要,以相 对应的前述现有的带环缝制工序中的带环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为 参照图进行说明。
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的工序的ST9中,缝制了第2加固S2之后, 控制单元19使气缸C6和脉冲电动机PM3驱动,使带环松弛单元25 的杆移动至带环材料T上方的位置。
并且,控制单元19使脉冲电动机PM2驱动,利用布料输送单 元16使缝制物主体M向里侧移动(参照图22)。此时,也使带环 松弛单元25的脉冲电动机PM3驱动,带环松弛单元25也向里侧移动与布料输送单元16相同的距离。同时,控制单元19通过使Y轴 脉冲电动机YPM驱动而使移动单元15移动,使夹持单元13向前侧 移动,从而以覆盖第2加固S2上方的方式,使带环材料T绕在带环 松弛单元25的杆上而弯折。此时,带环长度方向上的夹持单元13 的位置,与现有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同一工序中的夹持单元的位置相 比,是接近被缝制在缝制物主体M上的带环材料T的一端侧的位置。
并且,控制单元19驱动气缸C5,使作为带环弯折单元的叉状 部件24前进至前述带环材料T的落针位置附近。此时,带环长度方 向上的叉状部件24的位置,与现有的带环缝制的同一工序中的叉状 部件位置相比,是接近被缝制在缝制物主体M上的带环材料T的一 端侧的位置。然后,如图7所示,使叉状部件24从将带环材料T被 叉状部件24的叉部夹住的状态开始旋转,使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 巻绕而弯折。通过该弯折动作,被带环材料T的夹持单元13夹持的 另一端,从夹持单元13脱落,从而夹持状态被解除。
从该状态开始,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19还根据存储在 RAM 22中的叉状部件24的移动量这一参数,使Y轴驱动脉冲电动 机YPM驱动,如图8所示,使与移动单元15 —体地形成的叉状部 件24,向远离被缝制在前述缝制物主体M上的前述带环材料T的一 端的方向即前侧移动。通过该移动,如图9所示,使绕在前述叉状部 件24上的带环材料T的从前述叉状部件24至带环材料另一端为止 的多余部分,穿过前述叉状部件24之间,向前述叉状部件24和带环 松弛单元25的杆之间的一侧拉入,在增加带环的松弛的同时,縮短 带环材料T被折返的部分。
通过上述移动,带环长度方向上的夹持单元13及叉状部件24 的位置,与现有的带环缝制缝纫机的同一工序中的夹持单元及叉状部 件的位置相同。
并且,使缝纫机主体1的压脚5再次下降至缝纫机主体M的上 表面,按压带环材料T及缝制物主体M,同时,使移动单元15及带 环松弛单元25后退,如图10所示,在带环材料T折叠的另一端部 部分上缝制第3加固S3。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环缝制缝纫机,可以通过在将带环
材料T绕在叉状部件24上而弯折之后,进一步使叉状部件24向成为作业者侧的前侧移动,从而将绕在前述叉状部件24上的带环材料T的从前述叉状部件24至带环材料另一端为止的多余部分,向前述叉状部件24和带环松弛单元25的杆侧拉入,尽量縮短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的折返部分的长度,美观地缝制所期望的带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T1中,可以操作前述操作面板3,任意地变更将前述带环材料T绕在叉状部件24上而弯折后的前述叉状部件24的移动量,即,移动单元向Y轴方向的前侧的移动量,通过根据该变更后的参数,控制单元19控制移动单元15的Y轴驱动脉冲电动机YPM的驱动,可以简单地缝制期望的带环。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具有带环供给装置,该带环供给装置具有布料输送单元,其输送缝制物主体;夹持单元,其夹持构成带环的带环材料;弯折单元,其具有叉状部件,该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通过进行旋转而使前述带环材料的端部弯折;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及前述叉状部件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带环松弛单元,其通过将前述带环材料卷绕在自身上而使前述带环松弛,该带环松弛单元可以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前述各单元的驱动,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在将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后,将前述带环材料卷绕在带环松弛单元上,利用前述叉状部件使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弯折,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在利用前述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附近,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使卷绕了前述带环材料的状态下的前述带环松弛单元,向远离前述叉状部件的弯折位置的方向移动。
2. —种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具有带 环供给装置,该带环供给装置具有布料输送单元,其输送缝制物主体; 夹持单元,其夹持构成带环的带环材料;弯折单元,其具有叉状部件,该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 通过进行旋转而使前述带环材料的端部弯折;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及前述叉状部件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带环松弛单元,其通过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自身上而使前述带环松弛,该带环松弛单元可以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前述各单元的驱动,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在将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后,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带环松弛单元上,利用前述叉状部件使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弯折,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其特征在于,执行下述控制,g卩,在利用前述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附近,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使前述布料输送单元向使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远离前述叉状部件的方向移动。
3. —种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具有带环供给装置,该带环供给装置具有布料输送单元,其输送缝制物主体;夹持单元,其夹持构成带环的带环材料;弯折单元,其具有叉状部件,该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通过进行旋转而使前述带环材料的端部弯折;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及前述叉状部件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带环松弛单元,其通过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自身上而使前述带环松弛,该带环松弛单元可以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前述各单元的驱动,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在将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后,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带环松弛单元上,利用前述叉状部件使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弯折,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 制物主体上,其特征在于,执行下述控制,即,在由前述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 一端附近,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 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使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状 态下的前述叉状部件,向远离缝制在前述缝制物主体上的前述带环材 料的一端的方向移动。
4. 一种带环缝制缝纫机,其具有带环供给装置,该带环供给装 置具有布料输送单元,其输送缝制物主体; 夹持单元,其夹持构成带环的带环材料;弯折单元,其具有叉状部件,该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 通过进行旋转而使前述带环材料的端部弯折;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及前述叉状部件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带环松弛单元,其通过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自身上而使前述 带环松弛,该带环松弛单元可以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以 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前述各单元的驱动,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在将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缝制到前述缝制物 主体上之后,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带环松弛单元上,利用前述叉状 部件使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弯折,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 制物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单元,其在由前述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 端附近,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另 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使巻绕了前述带环材料的状 态下的前述带环松弛单元,向远离前述叉状部件的弯折位置的方向移动。
5. —种带环缝制缝纫机,其具有带环供给装置,该带环供给装置具有布料输送单元,其输送缝制物主体;夹持单元,其夹持构成带环的带环材料;弯折单元,其具有叉状部件,该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通过进行旋转而使前述带环材料的端部弯折;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及前述叉状部件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带环松弛单元,其通过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自身上而使前述带环松弛,该带环松弛单元可以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前述各单元的驱动,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在将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后,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带环松弛单元上,利用前述叉状部件使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弯折,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单元,其执行下述控制,g卩,在由前述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附近,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之后,且在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使前述布料输送单元向远离前述叉状部件的方向移动。
6. —种带环缝制缝纫机,其具有带环供给装置,该带环供给装置具有布料输送单元,其输送缝制物主体;夹持单元,其夹持构成带环的带环材料;弯折单元,其具有叉状部件,该叉状部件夹住前述带环材料,通过进行旋转而使前述带环材料的端部弯折;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夹持单元及前述叉状部件沿前述带环材料 的长度方向移动;带环松弛单元,其通过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自身上而使前述 带环松弛,该带环松弛单元可以沿前述带环材料的长度方向移动;以 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前述各单元的驱动,该带环缝制缝纫机在将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缝制到前述缝制物 主体上之后,将前述带环材料巻绕在带环松弛单元上,利用前述叉状 部件使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弯折,并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 缝制物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单元,其执行下述控制,即,在由前述叉状部件夹住 前述带环材料的另一端附近,使前述叉状部件旋转而使带环材料弯折 之后,且在将前述另一端附近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体上之前,使夹住 前述带环材料的状态下的前述叉状部件,向远离缝制到前述缝制物主 体上的前述带环材料的一端的方向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环缝制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及其带环缝制缝纫机,其可以尽量缩短带环材料端部被折返部分的长度,使带环的外观良好。在带环缝制缝纫机中,通过利用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在一端部侧被缝制到缝制物主体M上,并将绕在位于第1松弛位置的带环松弛单元上而折返的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侧绕在叉状部件上而弯折的状态下,使位于前述第1松弛位置的带环松弛单元向远离落针位置的方向上的第2松弛位置移动,从而可以将绕在叉状部件上的带环材料T的另一端部侧的多余部分拉出,在增加带环的松弛的同时缩短带环材料T被折返的部分。
文档编号D05B35/06GK101684594SQ20091017605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5日
发明者北田贤治, 塚原慎也, 安田俊介, 小川恭一郎, 山谷惠子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